新竹台三線沿途經過關西、橫山、竹東、北埔、峨眉等五鄉鎮,各點都很美好也都有自己的特色,然而缺乏整合、整體行銷、脈絡串聯及資源連結甚為可惜,因此位於台三線中心點的大山北月期許自己能成為「新竹台三線的策展人」,可以透過整合五鄉鎮的在地食材、活動、展覽、人才,提升地方文化價值,一起為這個地區重組價值為新竹台三線賦予新的意義,讓更多人看見新竹的人文與地理之美─居民待人處事的熱情、在地小農的食材和故事、以及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生活態度。因此我們開始走訪農村尋找在地好食材,帶著大家走過整個新竹台三線的食物旅程的山月慢食套餐,從峨眉的東方美人茶香檳開始,沿途經過橫山的窯烤麵包、關西的仙草冷麵、竹東的手工麻糬,最後在北埔的客家擂茶收尾,透過食物策展,結合客家五鄉鎮的特色和在地用心的好味道。讓大家享受優質餐點同時認識新竹台三線五鄉鎮的特色,帶動地區觀光產業經濟發展,而這樣的餐點設計也獲得Taipei Walker全台60家景觀好店的獎項以及台灣綠色餐飲指南 Green Dining Guide最友善社區獎的推薦肯定。
英國營養學家 Victor Lindlahr 曾說過:「你吃什麼,決定了你是誰。 」(You are what you eat)。 其實不只是這樣,你怎麼吃,也決定了你是誰。 根據洛杉磯進食行為研究中心 Food-ology 創辦人 Juliet A. Boghossian 和紐約州立大學進食行為心理學家 Julia Hormes 的研究指出,進食習慣已悄悄透露了你的「隱藏性格」。文獻看到清朝時期有一幅生番(早期官方對原住民的蔑稱)火烤芋頭圖,顯示南島語系原住民民早期就有食用芋頭的文化,1945年知名博物學家鹿野忠雄到蘭嶼調查到的芋頭品種,至今也仍存在的南島民族的田裡。芋頭即生活, 芋頭整株可食魯凱族排灣族會將芋頭整個烘乾作為糧,節慶殺豬時,和磨成粉的芋頭乾包成「cinavu」或A-bay 還有灌入血腸又是「低碳蔬食」、「可持續食材」、「本土生產」與「資源循環」芋頭真的是南島民族靈魂療癒的食物芋頭成為部落經濟的一部份回到生活中,在餐桌實踐。我舉例夏威夷原住民為例,部落自主發起找回原耕地,復耕芋頭,並以傳統方式製作食物,在親人間分享;雖仍無法與主流市場切割,回到過去的原型,卻能取代一部分受商品化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