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農場
[ Organic Farm ]
【台北北投】八仙六代園:插秧、播種、收割,浪漫農夫一步步寫下這塊土地的故事
曾經的水稻田中,是老牛拖著犁田機、頭戴斗笠的農夫彎腰耕作,汗水與土地一起豐沃了黃澄澄的稻穗,田地是一家的溫飽、老天的賜福。 今日八仙六代園的農田,不只是稻田農園,更是守護、傳承、永續、回歸。
關渡平原裡的都市稻香
離台北捷運唭哩岸站約兩公里處,一大片水稻田就這麼綠油油地遍布著,這裡是關渡平原上的八仙聚落,先祖輩就在此務農的王宣智和鄭亦真夫妻倆,持續挑起為這塊田地耕耘、收割的重擔。因這塊土地傳承到夫妻二人手中已是第六代,「八仙六代園」就成為這塊農地的名字,七甲的田地,也是現今台北市行政區內最大的水稻田。
提到北投,多數人首會聯想到溫泉、那卡西、酒家菜,北投有稻田、有產米,而且是友善種植的水稻米,則可能在大家的刻板印象外。關渡平原其實曾是台北重要的水稻生產地,時代的變遷與都市土地的開發,田地、農作物在此地漸消失,誰不會想在這繁華的大都會將土地蓋大樓、打造光鮮追逐時尚呢?
此時卻有兩位自稱傻子的青農王宣智和鄭亦真,一位大學主修歷史、一位是幼保系,卻立志從事友善耕種,為了台北人的母親、為了下一代,護佑著這塊關渡平原祖先傳承下來的農地。他們用溫柔友善的方式對待這片哺育人們的土地,希望這一畝畝良田可以繼續承載大地生物多樣性,更冀望下一代又下一代,還能低頭就赤腳踩踏田地、手捏農地泥塊,親近感受關渡平原土地的溫度、稻香穀音,抬頭也能樂喜見到那黑翅鳶、大冠鷲在天際翱翔。
紀錄土地的歷史,開拓全新的故事
在八仙六代園,主要作物是水稻,王宣智和鄭亦真以陽明山的水為灌溉命脈,延續古法用灼灼烈日作為穀物烘乾機,不施化肥、100%無農藥使用,這樣的日曬米的米香有一種豐甜的味道叫「大自然」。
六代園也會隨著時令種植作物,採取友善環境無農藥的栽種法,且以在地生產及銷售的經營模式,縮短農場至餐桌的距離,減少購買食材時所產生的碳足跡,不僅讓大家都可吃到當季最新鮮無毒的蔬果,也能減少對環境土地的破壞,給自己、給下一代保留更多的健康。
滋養這樣的四季蔬果米糧,是王宣智和鄭亦真對「永續土地、安心食用、美味健康」最真誠的心意。鄭亦真的父親鄭雄傑說到女兒女婿的努力,仍帶著不捨:「當初他們要放棄工作回來作田,我就告訴他們只要不怕苦有恆心,不會卡好、也不會卡壞。但看到他們晚上還到田裡抓蟲,只為不用農藥、友善耕作這塊田,也是揪嘸甘。」
這樣的嘸甘,正是王宣智農夫的浪漫、歷史人的思維吧!
以新農法與農業體驗走出新路
「我不喜歡看到田埂的土黃色,但不會用慣行農法的除草劑,情願以雙手去挲草。我也不喜歡都市,和大自然配合的生活態度與耕種,對我是種療癒、是種收穫。歷史要很會說故事,我現在做的事、就是在寫自己的故事。」
於是,兩個曾經的耕種門外漢,王宣智與鄭亦真不僅在田裡拔草、整地、插秧,也報名農民講堂學習,改變舊有農法,採用新式的無毒農法種稻與種菜,更思考著:台北要的只是「農產品」?還是「高品質的農產品」?如何在台北把友善耕種的面積擴大?又如何把這個村子的文化資產找出來、保留下來?在低頭揮汗綑綁稻草間,這些念頭不時在王宣智的腦中與土地一起翻動著。
體驗課程,就是八仙六代園走出的一條新路。藉由用當季作物設計活動,讓全家大小一同或協助插秧與收割、或採收蔬果、或以現採農產製作農食,透過實際的參與,認同土地、認識農業。
王宣智與鄭亦真也集結北投青農們,一起策劃農業體驗活動,行銷更多樣化之外,也結合眾青農的力量與創意,讓孩子們貼近土地、親近家鄉的歷史,在種種農遊農食活動中,持續提升生產、生態與生活。
|採訪於2020年9月|
食農體驗 Activity
「甜蜜稻浪 啡嚐消暑」
八仙六代園依照季節不同,不定期會舉辦不同的農事體驗活動。例如:今年暑期在稻田收割後,舉辦「甜蜜稻浪 啡嚐消暑」活動,讓親子手牽手於稻田中連連闖關,以稻草自己製球自己投、手捏農人專屬海苔飯糰、耕田機駕駛體驗等等,許多小朋友是第一次腳踏實地於田地,歡笑與對土地的認識,在藍天白雲黃土的大自然中久久不散。
9月茭白筍、10月有洛神花系列活動、11月有拔蘿蔔活動,冬季則有花海活動。可隨時關注八仙六代園臉書粉絲專頁。
農場資訊 Info
八仙六代園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承德路七段401巷551號
電話:農園聯絡人鄭亦真0961-305-258
營業時間:9:00-17:00
農場作物:桃園三號日曬白米、糙米及友善環境的無毒季節蔬果
網頁:八仙六代園
*預約食農活動、蔬菜訂購請電洽農場或於粉絲專頁詢問
|本文與農糧署合作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