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再造的永續奇蹟
[ Upcycling ]
【專題】Upcycling | 回收廢棄再造的永續奇蹟
全球面臨資源枯竭和環境污染的挑戰,建築業在全球CO2排放中佔有重要比重,意味著每多一棟建築,世界將因此消耗大量的資源,因此循環經濟模式在建築業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循環經濟的核心是改變既有「獲取-生產-消費-丟棄」的線性經濟模式,也要改變過去「買斷」的商業模式,催生出新思維:透過「共享-再利用-更新-回收」去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以降低資源消耗與廢棄物的產生,讓生產和消費形成再生不息的循環。
在建築領域,也正在用創新的策略來實踐循環經濟,包括「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方法、再生建築、生態設計、材料銀行,以及在翻新和拆除過程中對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這些方法不僅讓建築材料和設計更加綠色可持續,也鼓勵了社群區參與和文化的保護。
Upcycling(升級再造)的建築是循環經濟概念的具體實踐,透過減少、重用、恢復和回收物料與能源,來維持資源的持續循環。這種做法強調使用廢棄或二手材料,將它們轉化為更有價值的建築元素。
以台灣的第一間循環建築「花博荷蘭館」為例,就是Upcycling理念的成功實例,讓無法回收的廢棄物,也能擁有第二生命,例如:背板是由回收的牛奶瓶和飲料杯製成,還「以使用服務取代擁有」,租賃了由再生塑料和廢棄木屑製成的環保塑木,展覽結束後還能回到製造廠商那裡,在展館建築拆除之後,能再度使用於其他循環建築中,實現真正的材料循環。
此外,Upcycling建築還強調選擇可持續建築材料、節能和資源效益的設計、社區參與和文化保存。這種建築不僅環保,也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最知名的例子,就是位於阿姆斯特丹的De Ceuvel,一個轉型自受污染工業區的可持續城市實驗區,已經成為活躍的綠色空間和循環經濟的示範點。
De Ceuvel採用了多種創新方法來推動可持續發展,包括串聯舊船屋改造成14座共享工作空間,用廢棄木材製作家具,打造都市生物精煉廠,將園區內的廢棄物轉化為乾淨的水源和肥料,搭建船屋頂溫室、建造太陽能、熱交換器和生態廁所等可持續設施,同時運用植物修復技術清潔受污染的土壤。社區中的咖啡廳 Café De Ceuvel 使用自家溫室菜園食材、並實施資源循環利用,還經常舉辦社會文化活動,成為當地社區的文化中心。
而近來Upcycling 建築的典型案例,則有CNAD國家藝術、手工藝和設計中心(CNAD National Art, Crafts and Design Center),利用回收的油桶蓋等材料,展示了如何將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建築資源。
Upcycling建築正憑藉其創新和環保的設計理念,在全球建築業內逐步展現其魅力和重要性,不僅減輕了環境負擔,還為城市景觀帶來了新的文化和創意元素,為邁向更可持續未來的願景添磚加瓦。
【Upcycling | 回收廢棄再造的永續奇蹟】
01 |
|
|
➊ Mành Mành Hair Salon|越南
20 萬顆回收木珠和植物花園為引,順應自然的空間設計喚醒五感。
位於越南繁忙社區的Mành Mành 沙龍,原是一家破舊的理髮店。經由H&P 建築事務所的改造翻新,保留舊磚牆營造出獨特的風格韻味,並且使用再生材料,如玻璃、磚頭和回收的木材,打造出對自然友善的沙龍環境。 |
02 |
|
|
➋ KA13|挪威
使用挪威各地建築工地的建材並小心翼翼地修復,約 80% 的本地材料再利用和 70% 的碳排放減少。
KA13,從一棟老舊的建築,變身為一座明亮、現代化的辦公和共享工作空間。擴建部分主要利用挪威各地建築工地回收的多種建材,包括舊混凝土板、舊鋼結構、舊欄杆、舊散熱器、門、室內牆板,其他建案訂錯的窗戶、以及各建案外牆建材等,還有家具也從舊建築中回收。對建築物件的保存非常具有價值,也對更可持續社會做出重要貢獻。 |
03 |
|
|
➌ Naju art museum|韓國
1,500 個半透明籃子做立面,重新詮釋牆體邊界的可能性。
遠觀宛如被氣泡紙環繞,這種獨特紋理是不是讓人覺得新奇有趣?建築師Hyunje Joo 利用1,500 個可回收塑料籃,為Naju Art Museum 帶來顛覆傳統的新風貌。這棟建築在2020 年時已經拆除,但塑料籃被回收再利用,也讓這段記憶以另一種形式得以延續。它顛覆了人們對物體使用的傳統觀念,展現出建築在適應環境需求上的無限可能。 |
04 |
|
|
2,532 個回收廢棄鋼桶轉廢為寶,像百葉窗一樣旋轉擋住熱帶陽光
National Art, Crafts and Design Center(CNAD),由Ramos Castellano 建築事務所的Eloisa Ramos 和Moreno Castellano精心打造,將一座蒙塵的殖民時期房屋轉化為一座新興文化地標。建築事務所借鑒了群島的貿易歷史,利用當地進口常用的鋼桶蓋,將其變廢為寶,回收再造成為獨具一格的建築外觀元素。 |
|本文轉載自《實構築》季刊 vol.19〈綠場所〉|
〈綠場所〉企劃:Green Media 綠媒體
實構築季刊期許自己是一本如鏡子般的光滑潔淨、足以將真實如實地反映出來的刊物。由此理念出發,《實構築》創發出自己獨特的編輯風格,以具有穿透力的方式報導和評論作品,以及論述建築。它是季刊,每三個月發行一期,內容中英文並置,且紙本與網路實虛形式並行,讀者可以實體整期閱讀,也可以透過網路介面動態地收看到最新報導,同時也讓國外讀者可以輕易地接觸到。
官方網站:https://archi-tec.com.tw/
Facebook:實構築季刊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