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建築

[ Architecture ]

建築
首頁永續設計建築【構竹林鐵09|專訪】CROSS X:跨出線性思考,展現竹工藝技術與建築空間的交會

【構竹林鐵09|專訪】CROSS X:跨出線性思考,展現竹工藝技術與建築空間的交會

2022.11.29
圖片 - 本事空間製作所
文字 - 江明麗
文字 - 江明麗
圖片 - 本事空間製作所
────────────
本事空間是這一屆構竹林鐵最神秘的一組,過往設計方法有別於建築師事務所,而是在商業空間找尋獨特的物件與空間本質,專注於小尺度所發生的不尋常。在這次竹構的設計中,他們一貫運用非常到位「細部構造」的組織手法來詮釋關於「竹子」的這件事情,特別是他們發現在過往的常民竹椅,用綁紮形成傢俱的「竹包管」的這個工法,想要專注在這個構造上,讓整個竹構產生三度空間的變形,在XYZ上的展開就成了他們的設計方式。
整個型態相當的簡潔,緊緊利用細柱只有三公分左右的竹管來複合成桁架的方式,形成一個剛性的屋面;當中關於所有接頭的處理則用竹包管來完成,矩形平面間落了近50根的細柱子,這樣細柱宛如高跟鞋般,針一樣站立;外層則透過霧面半透明的薄膜包覆來完成整個建築的結構的整合。本事空間製作所,利用他們強大的整合能力,全力花在整個內部的作業,在最精簡的設計組織僅用了最短的時間來完成本次的設計,堪稱本次最有效能的一組
——策展人/陳冠帆
────────────

Program
CROSS X
本事空間製作所

11.6m(長)×2.1m(寬)×3.1m(高)
桂竹、農膜、金屬
嘉義縣阿里山鄉十字路車站

圖片名稱

⌕ 𝐂𝐨𝐧𝐜𝐞𝐩𝐭
十字路如其名,一直以來是人們往來的交會點。
從古時候即是部落古道交匯點、也是往阿里山的中途站,目前更是阿里山林業鐵路實質上的終點站和往阿里山的轉乘點。當地居民倚著鐵道為居,當小火車抵達車站——雖然短暫,卻是十字路最為熱鬧的時刻。希望就在這個遊客與居民聚集的十字路口,創造一個遊客想要歇腳時可以小憩的地方,也是居民們閒暇時候聊天小聚的亭子。(文字提供/本事空間製作所)

活用竹子剛直的個性

這兩年的「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多位設計師以刁鑽的切點去尋找竹構多元性。不少人挑戰彎竹,「本事空間製作所」(以下簡稱「本事」)則反其道,藉著《CROSS  X――十字路》鎖定竹的「耿直」狀態。

更獨家的是,他們還將傳統的竹包管工法帶入這座竹構,試圖以點、線、面循序實驗竹材模組化。需知竹包管多半用於製竹椅,拿來做為大型構築的接頭還真空前。當初「本事」在基礎設計階段一提出竹包管這個點子,可是讓策展人與其他參展者眼睛皆為之一亮,期待真能實現。

談到設計源頭,「本事」代表受訪的設計師蔡易庭說,他們是想打造一座矗立在十字路車站旁的大型桁架休憩空間。林鐵平交道、人行道與大馬路也的確在此形成十字路口,作品名因此有「CROSS」這個字,而它的另一層涵義,也有著把台灣小件的竹工藝品技術與建築空間結合的想法。竹包管,即是那個交會點。

圖片名稱
十字路車站自古以來即是部落古道交匯點、也是往阿里山的中途站,本事空間製作所希望打造一處場域供往來的人休憩。

台灣味的竹工藝,伸展成建築空間

竹構築常見的竹材結合方式大致有插梢式與捆綁式,「本事」之所以想連結至竹包管,設計師蔡易庭說,「因為我們團隊著重細節,不管在鐵件、木作甚至泥作等,都喜歡在細部多做雕琢。」

竹包管正是非常細膩的工法。「它必須把竹管其中幾個節點挖空,只留一側竹皮面,以火烤加熱、彎曲之後,再以竹皮包住其他竹管。竹皮的韌性可以呈現90度的曲面,包夾緊實的力量,甚至不需要任何竹梢來固定。」蔡易庭說明竹包管的特點與優點。

還有一個重點是,竹包管是相當台灣的工藝,因為我們的桂竹等竹子是空心竹,才能運用這項技術。這在其他國家如東南亞等地不常見,因為他們的竹子多半實心,很難挖空來包覆其他竹管。

「本事」發想《CROSS  X――十字路》時,即注意到台灣竹藝師傅廣泛運用了竹包管,竹椅、竹凳上常見,但多半是固定的小尺寸,例如40×40公分,很少見到大型竹商品。然而那樣的小型結構已足夠承擔一個人的重量,就基本力學來評估,「本事」認為如果繼續延伸竹包管接頭,應該有機會完成模組化後、力量加乘的竹構築。

圖片名稱
因為台灣的桂竹是空心竹,才能做到「竹包管」這項工藝。

優雅地穿梭於竹柱之間

不過一開始想得簡單,卻差點難倒資深的施作團隊。例如,彎竹這件事比較困難,所以「本事」是用直線交叉的XY軸模式去設計結構,卻忘了竹子本身的尺寸隨機,甚至有S型。就算不烤彎竹子,企圖掰直它的體態也一樣困難。

此外,「本事」是到南投竹山邀請「筌詠竹坊」非常老資格的師傅參與,他們對製作竹包管產品很有經驗,但都是單一作品,從未將其組合成幾乎是建築的模式。「這等同於要不斷地複製,而且得從10個做到100個接頭。」

況且竹包管工藝在此不只運用在橫向的桁架,也連結了底部的竹柱。多個ㄇ字包管彎竹延伸至下方,成為柱子。最後《CROSS  X――十字路》由多達五、六十根的細竹支撐,可以想見師傅做了多少個的竹包管接頭。

圖片名稱
竹包管工藝在此不只運用在橫向的桁架,也連結了底部的竹柱。多個ㄇ字包管彎竹延伸至下方,成為柱子。

原本沒規劃這麼多竹柱的,但策展人、結構技師陳冠帆,有點擔心過細的竹子無法撐起整個構築,曾建議換成直徑8公分的孟宗竹。無論如何「本事」團隊考慮整體美感,還是覺得直徑4公分的桂竹最適合,於是改由增加竹柱數量來穩固。

蔡易庭回溯了決策過程:「我們先做好一套1:1的模組評估,再跟結構技師討論,發現增加竹子數量不會影響觀眾動線。原本擔心柱子之間距離只有30公分,穿越空間會太小,後來發現是 OK、舒服的,就決定增加柱子了。」

圖片名稱

舊攤位靈魂的延伸,歡迎旅人坐下歇息

柱子如此多,《CROSS  X――十字路》的裝置基地卻是狹長空地,周邊腹地不大,相當不利現場施工。需要精密手感的竹包管工藝,本來也不適合在氣候變化快的山區戶外製作。因此團隊是在竹山師傅的工作室和台南一處工廠,將竹包管接頭、主要結構都先做好、預組,再運上山拼接。

其實「本事」常用的細緻鐵件也出現在這座竹構中,可是從外觀看並無痕跡。原來團隊將眾多亂序的竹柱一一對準基座、插入之後,接著在竹柱與基座接合處,灌入環氧樹脂、將鋼筋包覆在竹管之中,整體看來變依舊保留作品的原始風采。

圖片名稱
團隊將眾多竹柱一一對準基座、插入之後,接著在竹柱與基座接合處,灌入環氧樹脂、將鋼筋包覆在竹管之中。

如今在十字路車站旁添了《CROSS  X――十字路》這件透空的竹桁架廊道,可以穿梭,俐落的線條與造型則為老車站帶來新意。狹長的空間,看上去有點像很多張竹椅連起來、又長高的大型鏤空體,這處場所也的確可以坐下、歇息。這是「本事空間製作所」的細膩心意:這兒曾是一處攤位,雖然現在換上了新式竹構築,但依然非常歡迎居民、遊客停駐在此,給自己一段歇息的時光。

圖片名稱

 

\ 同場加映 𝐐&𝐀  /
本事空間製作所運用傳統竹藝的建築歷程
────────

Green Media 傳統竹椅只有少量的竹包管接頭,製作在建築中則需大量複製。這個過程中遇到什麼挑戰? 
本事空間製作所 這件事不單純是增加數量而已。我們太理想化,沒考慮到竹子本身形變的問題。例如竹包管上面有兩條椅道,也就是一根完整的縱向竹子,下面也會有兩條椅道。後來發現做成大型構築時,下面的兩條椅道沒辦法在同一軸線上,會產生偏移。
這是竹子天生的體質會造成的結果。設計與施作團隊幾經討論,最後是以釘入竹籤加強固定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Green Media 這件竹構還有一項特點,就是使用青竹,這在兩屆構竹展中前所未見。請問原因是?
本事空間製作所 一般來說,作為建材的竹子多會先用物理或化學方式降低含水率,以提高耐候性。我們選用未經加工的天然青竹,一方面有部分傳統師傅這麼建議,另一方面自己也發現,有些擺在戶外、放了多年的青竹椅並沒有壞掉。
加上,阿里山雖然濕度高、溫度低,但氣候就是如此穩定。團隊也已多次實驗,製作技術良好的竹包管接頭破裂機率並不大。我們有幫竹管噴上保護漆,這件裝置頂端還有半透明農膜,增加了耐候度,希望能在當代竹構中給青竹一個機會,讓時間來證明。

────────

 

圖片名稱

CROSS X
設計團隊:本事空間製作所
結構設計:原型結構/陳冠帆、吳蓓倫
工程團隊:PRIOR obj.、鏽日鐵製所、筌詠竹坊
燈光設計團隊:本事空間製作所
燈光施工團隊:本事空間製作所
尺寸:11.6m(長)×2.1m(寬)×3.1m(高)
材質:桂竹、農膜、金屬
展出地點:嘉義縣阿里山鄉十字路車站


|核稿編輯:陳又瑄|


[專題]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STRUCTURE × BAMBOO // 構竹城市+阿里山林業鐵路

|| 7組團隊 × 7個全新結構方案 = 新的接合設計 ||

∞ 開展時間:2022.10.30
∞ 實體展區:阿里山林鐵沿線(北門站、竹崎站、梨園寮站、水社寮站、十字路站)
∞ 竹構模型展:嘉義製材所園區手編工廠

更多文章請點擊下圖

圖片名稱

|參展團隊|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王識源+盧彥臣+盛郁庭 設計師
與木製研/陳建同 設計師
原型結構/張家維 建築師
華志聯合設計制作/陳華志+陳昀靖 設計師
丁尺建築師事務所+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黃卓仁+黃介二 建築師
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B群/鄭博仁 設計師
本事空間製作所/洪和培+謝欣曄+蔡易庭 設計師

(順序依照場域的海拔高度從最低北門站至最高十字路)

|策展人|
陳冠帆

|結構設計|
原型結構/吳蓓倫+陳佳宏  設計師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協辦單位: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媒體協力:Green Media 綠媒體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