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都市生態學

[ The Emergence of Urban Ecology ]

都市生態學
首頁專題都市生態學【都市生態學】新竹水道取水口公園:王士芳建築師以身體感官閱讀流動地景

【都市生態學】新竹水道取水口公園:王士芳建築師以身體感官閱讀流動地景

2021.06.04
圖片 - 王士芳建築師事務所
文字 - 王士芳
文字 - 王士芳
圖片 - 王士芳建築師事務所

新竹的水,是帶著科普知識與身體探索的快感中,成為生活中的新經驗。

圖片名稱
新竹水道取水口公園
Hsinchu Aqueduct Park

設計團隊:王士芳建築師事務所
基地:新竹
用途:地景公園
課題:讓工業遺址再生,成為親子遊憩共享的公園

取水口基地北鄰新竹市重要的古圳-隆恩圳千甲段,日治時代設立汲筒井抽取伏流水,透過唧筒室的大型幫浦,沿著水源街打上十八尖山水源地淨化,再輸送到新竹市街,成為新竹市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演進史。

透過「水的旅行」故事安排,與「流體力學」身體感知的地景再造,讓工業遺址再生,成為親子遊憩共享的公園。

圖片名稱
上/下沈的基地與北面相倚為鄰的隆恩圳與農田水岸,構成了取水口公園的特殊地形。下/現已成為新竹市定古蹟的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館,室內常設展示的舊新竹水道旅行圖,並保留了唧筒室相關設備的。(歷史建物修復:黃天浩建築師事務所、展陳製作:蘑菇設計)

藉著原來竹塹地形高差轉化成空間遊戲的設計,讓圍繞歷史建築的水道與雙層駁坎的滑梯攀爬安排,以及多層次植栽地貌的種植,重新創造廣場與駁坎建物縫隙之間的風景與活動。

圖片名稱
上/身體遊戲中,讓流動力道成為公園空間中的地景線條。下/連續虛斷的水池構成了一個圓形的的水景,同時暗示了L型配置的建築出入口。

水是無形易變的空間主角,穿透流動映照四周景色鏡像倒影,基地東北角汲水井的出水口旁,設計了重疊的風鈴掛架,暗示了基地上「新竹風」吹入的缺口,也開啟看見並接近古圳的新入口。

圖片名稱
上/公園東北角隅的風鈴掛架,新竹風的接引想像與帶來水源的過渡。下左/夜裡公園寧靜的水,是發光的邊緣與反射的鏡面。下右/砌卵石駁坎與溜滑梯,從粗擴到細緻的材質變化,泡泡欄杆是一個中介的虛線。

與地表逕流反向流動的高架水道,透過放流摺紙船的童玩導引至展示館前廣場水域,在終點慢慢成為一道平靜的水面,與歷史建築疊合重影並成為第二汲筒室的出入口。

新竹的水,是帶著科普知識與身體探索的快感中,成為生活中的新經驗。

圖片名稱
左/找尋出水口的位置,就是個神秘行動的探索,它與公園內舊有的圓形集水井,有著暗示連結的關係。右/拱形高架水道跨越了公園基地內的北邊的高差,狹長破碎的地形,水也要想辦法流過去。
圖片名稱
上/穿越無障礙駁坎與建築物縫隙的水流,成為小孩喜歡的親密泡水池。下/跟著水去旅行,是從小玩到大的遊戲,流體力學中的秘密怎麼玩也玩不膩。
 

 


|本文改編自《實構築》季刊 vol.06|

實構築季刊期許自己是一本如鏡子般的光滑潔淨、足以將真實如實地反映出來的刊物。由此理念出發,《實構築》創發出自己獨特的編輯風格,以具有穿透力的方式報導和評論作品,以及論述建築。它是季刊,每三個月發行一期,內容中英文並置,且紙本與網路實虛形式並行,讀者可以實體整期閱讀,也可以透過網路介面動態地收看到最新報導,同時也讓國外讀者可以輕易地接觸到。

官方網站:https://archi-tec.com.tw/
Facebook:實構築季刊

 


[專題]
都市生態學
The Emergence of Urban Ecolog

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和周邊環境(包括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晚近台灣出現的都市公共空間,都以非典型的手法來企圖重新定義這些群體關係。

更多文章請點擊下圖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