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森林素養題:林業背景知能與教學指南

[ Back To Forest ]

森林素養題:林業背景知能與教學指南
首頁專題森林素養題:林業背景知能與教學指南【專題】森林素養題:林業背景知能與教學指南

【專題】森林素養題:林業背景知能與教學指南

2022.03.04
文字 - Green Media 綠媒體
文字 - Green Media 綠媒體

灣有70%的山地和丘陵,森林覆蓋率也達到61%。離山林如此靠近的我們,對它們又了解多少呢?您又有多久沒有走進山、親近樹木了呢?

從1991年臺灣開始禁伐天然林政策後,三十年來影響山林發展與林木產業甚鉅。這幾年林務局開始有條件地 「翻轉林業」,細數幾個關鍵政策: 2016 年,推動「適地發展林下經濟」政策,找尋適合在林下經營的森林副產物,並以振興山村綠色經濟為目標,林下「段木香菇及木耳」、「臺灣金線連」與「森林蜂產品」等森林副產物都成為第一期開放經營的項目。 2017 年制定為「國產材元年」,建置國產木竹材識別標章、輔導培訓產業人才、創新產品技術等,為的是希望提升臺灣木材自給率。2018 年正式啟動「國土生態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在難以規劃保護區的淺山、平原地區,規劃以建立河川綠帶、生態廊道、動物通道,並在 2020 年推動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

臺灣國土無論是淺山及平原,或具關鍵地位的森林以及農田、濕地等重要生態系林業是否得以永續,林業資源是否得以合理利用, 生態是否得以保育,其實更有待更多人理解森林的多元面貌與生態系價值。「森林素養題」專題,希望透過梳爬出的臺灣林業歷史文化、生態知識之外,更從108課綱角度,規劃適合不同年齡孩子的教案,更彙整了書中各教案的核心學習指標,推出不同年齡層的林業教學選擇,無縫接軌最新課綱內容!此外,也介紹相關森林系職業,了解他們在山徑裡、樹冠上的任務與使命, 也期待這樣的觀念透過這本書和教案得以進入校園,為莘莘學子種下永續的種子 !

期待您與我們一同踏入山林探險的旅程,在這趟旅途中,更加認識林業、了解林業,並以友善智慧的方式照顧、善用、呵護我們的山林資源。

❍ 企劃編輯|Green Media 綠媒體
❍ 教案設計|羅東自然教育中心

 

Ⓒⓞⓜⓟⓔⓣⓔⓝⓒⓨ

林業素養五階段

01 低年級
以感官經驗連結自身與森林的關係,認識樹木與發現樹種間差異。
02 中年級
以日常生活的紙張為切入,從取材到製紙,著重在了解樹木結構與生活應用。
03 高年級
引導瞭解木材特性與應用之間的關係,輔以動手修枝體認森林撫育是森林永續經營的重要環節,感受森林具有生產功能。
04 國中階段
可累積學科能力應用於森林資源調查,理解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與森林經營的連結。
05 高中階段
架構專題討論的能力,以多元觀點探討森林生態系經營的惠益,培養公民參與環境議題的能力。
 

Ⓛⓔⓢⓢⓞⓝⓢ

圖片名稱

臺灣較具規模的伐木事業始自日治時期,日本開始針對臺灣豐富的森林資源進行調查。紀錄百年間林業資源的變化、森林政策的改革,以及逐漸變化的,人們對待山林的方式。...𝐑𝐞𝐚𝐝 𝐌𝐨𝐫𝐞

 

圖片名稱
 

 

圖片名稱

森林的定義是什麼?近年有著眾多討論的「木材自給率」指的是?有聽過「森林調查」嗎?踏入森林前的關鍵詞一覽!...𝐑𝐞𝐚𝐝 𝐌𝐨𝐫𝐞

 

人行道、分隔島、居家旁邊的公園,樹木總是靜靜而溫柔地陪伴、守護著我們。然而你認識他們嗎?一起來親近我們的好朋友 ...𝐑𝐞𝐚𝐝 𝐌𝐨𝐫𝐞

 

圖片名稱

精選五套適合不同學習階段的林業主題課程,活潑的互動內容、易操作的教學指引、深度的背景知能,成為林業教育紮根的好幫手 ...𝐑𝐞𝐚𝐝 𝐌𝐨𝐫𝐞

 

圖片名稱
 

 

圖片名稱

森林護管員是山林的守護者,他們不走舒適的森林步道,而是站上查緝盜伐、山難救助的第一線。近30年資歷的護管員,山教會了他哪些事 ...𝐑𝐞𝐚𝐝 𝐌𝐨𝐫𝐞

 

遊走在樹冠層的攀樹師,看似寫意,實際上卻是一項思考縝密,且機動性極高的工作。在臺灣尚屬於新興行業的攀樹師,如何接觸並入門 ...𝐑𝐞𝐚𝐝 𝐌𝐨𝐫𝐞

 

Ⓟⓡⓞⓙⓔⓒⓣ

圖片名稱

《翻轉林業從校園開始》
作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以羅東自然教育中心教案為基礎,依國小、國中、高中不同教學對象設計適合其認知發展的林業課程,著重能協助教學者順利應用於教學現場。

本書亦提供經專家學者審閱的林業背景知能與政策發展脈絡,以及各課程單元對應的教學簡報、學習單等線上教學資源,期盼皆能成為教學所需的重要養分。

✎ 書籍購買:https://shop.nikkohill.com/shop/oa1266/
✎ 研習活動報名:http://luodong-nec.blogspot.com/2022/03/blog-post_24.html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