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綠色農場

[ Organic Farm ]

綠色農場
首頁綠色餐飲指南綠色農場【台北北投】隨野家農場:台北也能隨野而居!她們花4年孵一座蛋雞的快樂農莊

【台北北投】隨野家農場:台北也能隨野而居!她們花4年孵一座蛋雞的快樂農莊

2022.12.26
圖片 - 島內散步提供
文字 - 島內散步提供
文字 - 島內散步提供
圖片 - 島內散步提供

很難想像,在北投捷運站徒步不到15分鐘的地方,竟有一座農場,彷彿台北市的世外桃源。她們是「隨野家.生活」友善放牧蛋農場,由一對妻妻「小丁、佳敏」共同經營。

因陸龜結緣,踏上養雞不歸路

圖片名稱

相比網路上的活躍,現實生活的雞老闆其實很靦腆。自幼都是「outdoor咖」的兩人經常和父母一起從事戶外活動,讓她們特別嚮往大自然,也養過各種的動物,「鬆獅蜥、豬鼻蛇、豹紋守宮、角蛙」……說到動物,兩人如數家珍,眼睛頓時發著光,就連兩人結緣的契機,也是一隻「陸龜」。「有一次她(小丁)和一群朋友來家裡玩,全部人就只有她盯著烏龜看,並說出這隻龜的品種,我當下就覺得『中了』,很崇拜哈哈!」佳敏害羞道。

養雞的契機,來自愛吃和愛動物的心

什麼原因讓她們願意回到「看似鳥不生蛋的地方」讓雞生蛋?佳敏笑答:「因為愛吃蛋呀!」以前常常四處跑、嘗試在各種地方生活的她,踏入蛋雞事業,源於念念不忘曾在雲南農村吃到的一盤「炒雞蛋」,簡單鮮滋味前所未聞,然而望向一旁活蹦亂跳的雞,她似乎明白了什麼:「應該是因為雞很快樂吧!」

圖片名稱

從「愛吃蛋、想吃好蛋」的單純念頭,到思考人生規劃,相比朝九晚五,念廣告設計的佳敏更想「與動物為伍」,於是隨野家誕生了。「我們都希望可在比較自然的地方生活,這也是隨野家的取名緣故,希望隨山野而居,我就慫恿她(小丁)一起去中南部。」佳敏打趣道,這時小丁補充:「嗯,但我覺得要先有一點存款」,權衡下,兩人先從小丁工作的北部開始找地。

相較小丁的謹慎,佳敏自嘲較「衝動」,一人守成營運一人開疆拓土,互補的個性正好組成最佳養雞戰隊,「那時我先做,小丁就假日來幫忙。我想測試可以到什麼程度,若能活下去再拖她下水」佳敏嘿嘿地笑。

對土地的省思:農村生活,不希望成破壞土地的元凶

為了尋找理想腹地,她們走訪宜蘭、苗栗等地,卻也發現,近山區被建商大面積買下,分割成一塊塊農地租賣給嚮往務農生活的人,「為了接近自然去買地,是否也間接造成山坡地開發?」這樣的省思油然而生,讓佳敏更確定:「我們想做的,應是與自然共生而不是破壞。」

她們反其道而行留在台北,然而,養雞場給人的髒臭印象,讓她們也受到許多阻礙,不屈不撓下,在北投長大的佳敏終於透過地緣關係,回到幼時阿公耕作的那片田。執行力很強的她從養蜂、種菜開始,用「半農半X」的方式實驗理想農村生活,發現周遭蜜源不夠,轉而從門檻較低的養雞下手,很快就全職投入。而關心動物福利的小丁,自幼念森林幼稚園、畢業自野生動物保育系,又曾在動物園與動物實驗中心工作,養雞對她來說只是「換不一樣的動物照顧」。

圖片名稱
在台北市最大農業區關渡平原從農,轉了一圈,阿公的農田成隨野家的起點。

既永續又不臭的養雞場:為雞打造快樂家園

從早餐荷包蛋、午餐的滷蛋、到晚餐的菜圃蛋,台灣人的餐桌上幾乎餐餐都有蛋,根據家樂福基金會指出:「台灣一年就吃超過70億顆蛋。」但養雞後她們才發現,愛吃蛋的我們卻從未真正了解雞住的環境,更發現蛋雞產業有許多不人道的作法:雞農為了預防雞生病,讓雞從小「吃藥長大」;為避免雞掉飼料、互啄受傷,還會「剪嘴」成上短下長狀,如此一來,雞沒有尖嘴喙啄掉寄生蟲,更需倚靠人工施藥;來不及代謝的抗生素,很可能隨著蛋與雞肉被人吃下肚影響健康,或隨雞糞排出汙染環境,惡性循環。

受到這些資訊的衝擊,喜歡動物的她們選擇友善放牧養殖,也希望打造一座「低耗能、少汙染」的可循環農場,不僅使用可自然分解的竹子作為建材,還鋪上碎木和粗糠作為底材,讓雞有乾爽的室內環境,並定期翻掘將其回歸大地,努力保持雞舍的環境與通風,希望「隨野家」能顛覆大家對雞舍的想像、也獲得鄰里的認可。

圖片名稱
以可被分解材料搭建雞舍,為自由活動的雞打造「體育館」與開闊的「操場」。

「但入坑後,才發現有好多想做與應做的事」佳敏說。坊間課程普遍為「工業養殖」,難以符合放牧需求,全靠請教前輩與向養雞社團求援,邊做邊摸索。試驗性養了20隻雞,堅持不投藥、不用殺蟲劑等化學物品,卻是惡夢的開始。「我們沒發現,牠們世代是藥罐子,已無抗體,不用藥容易死。」每天都在撿屍體,直到與小農購買自家育種較為健壯的雞種才獲改善。

解決了用藥問題,還有產蛋量。相比籠飼雞在晚上開燈延長進食時間,產蛋率高達八九成,放牧飼養的產蛋率只能五到六成,常常賣到沒蛋賣。

圖片名稱
「幫雞配buffet」是雞動之旅的特殊環節,充滿趣味地幫雞混搭辣椒、野菜、米等飼料,多元的營養還能幫雞提升免疫力。

快樂雞產健康蛋,顧身體也顧環境

即便歷經重重難關,佳敏仍堅信:「放牧養雞是很自然的選擇。小時候看卡通,雞都在草地跑來跑去,我希望我的雞也遵循天性。這不只是愛心,若牠們每天開開心心、身體健康,生下的蛋也肯定新鮮好吃!」

她們也曾因「好蛋」與神奇的客人結緣,佳敏分享:「以前有個客人出運費要我們送蛋,說我們的蛋,救了小孩一命」,因為客人的小孩曾因吃蛋過敏性休克,自從接觸到隨野家自然放牧蛋,開始能安然無恙地享用雞蛋,若換成他牌,孩子敏銳的味覺甚至還會辨認出來,「客人很常傳小孩照片給我們,跟我們分享生活大小事,還常收到他們寄來的伴手禮,簡直把我們當親戚照顧,能獲得這樣神奇的客人實在太酷了!」

開始務農後,她們也更在乎「吃的重要」,轉而購買友善環境食材。「以前總覺得健康的東西貴又不好吃,現在發現友善食材雖然售價高,但風味更佳,若還能在未來省下一些醫療費並對環境更好,那自己可以接受多花一點錢」佳敏如此分享。

圖片名稱
在棲架上自由活動的放牧雞,是籠飼的雞無法享有的幸福。

開辦食農教育,實踐農場永續經營

順應現代人走向「吃的飽不如吃得巧」的生活習慣,為了永續經營,順勢開辦了食農教育課,把吃好蛋的觀念分享出去,從大人班開到小孩班,結合體驗活動並與友善土地的團隊合作,讓在台北生活的人可以很近的接觸到蛋雞。

隨野家提到:「我們一直想做的,就是從小教育孩子感謝食物的來源,特別是提供肉蛋奶的經濟動物們。也希望讓小朋友喜歡上雞,覺得雞和家裡的貓狗沒什麼不一樣,或許能在吃蛋時,關心這些母雞的生活方式,促使爸媽在購買蛋品時多注意飼養方式。 ​」

也因為開辦課程,許多在網路交流的好蛋友因而有機會走進農場,佳敏驚呼:「我們居然能養雞養到,小孩從買蛋客人傳來的2D照片變成3D實體,在我們面前跑來跑去,也是很新奇!」

圖片名稱
親子食農教育課,孩子的蛋農初體驗,與雞來場親密接觸。

永續也可以……支持母雞中年二度就業

永續經營也體現在「拯救老母雞的失業危機」,因老母雞產蛋率下降、產下的蛋殼較薄,容易成為市場規格之外但品質無虞的「格外品」,一般蛋雞場的母雞也會2年淘汰一批,將其賣給鹹水雞、雞精的廠商。本於不浪費食物,隨野家將賣相較差的老母雞蛋,做成蛋捲、布丁等再製品販售,並格外呼籲:「歡迎支持母雞中年二度就業!」

圖片名稱
用老母雞蛋製成的雞蛋布丁,為「雞」動之旅畫下美好回憶。

北投農地守門人:重新認識土地的過程

不只扮演快樂蛋的守護者,她們還是北投農地守門人。在環繞資源回收場、工地、工廠、慣行農法稻田的地方從事友善農業,長征這才開始,面臨開發壓力的關渡平原,灌溉溝渠被灑除草劑、工程公司傾倒廢棄物是司空見慣的日常,三天兩頭需要為此發聲,但她們不怕麻煩,因為「沒有人在乎才是真正的麻煩」,也更堅定佳敏「想在這做農」的決心,她不服輸地說:「農地要用才會被留下來,如果可以做出一點成績,也許大家就會覺得,台北市的農地不一定都要出租給污染工業,我讓其他也想從農的人看到,這樣行的通!」

在北投打拼的過程,佳敏形容,向是在創「跟土地有關的事業」,也因此與在地團隊有更密切的聯繫機會,她欣慰地說:「以前在北投長大,好像都沒能了解那麼深,這次跟你們還有北投說書人合作在地路線後,感覺又重新認識自己的家。」

圖片名稱
從蛋開啟的土地事業,也開始重新認識家的大門。

養雞後最大的改變?

從純粹喜歡動物,到發展成友善蛋農場,今年還規劃開啟第二座農場擴充飼養雞隻,回顧這四年,佳敏苦笑道:「這跟原先想像的,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不太一樣。」辦活動倡議、讓民眾認識品牌是一個理念說服的過程,但從小不愛講話的特質,是她倆很大的困擾。該順應天性或自我鍛鍊?佳敏悠悠地說:「我發現很多事情的推動,需要會表達去影響別人,例如要去參加一些計畫,我願意為了這件事去鍛鍊我自己。」

與雞如同「好雞友」般的自在相處,在寵物與經濟動物間擺盪也是飼養者的常見課題。關於這題,佳敏分享:「不太可能戒掉吃肉,覺得生前好好善待他們是最重要的。」小丁接著說:「之前做動物實驗工作,對動物的生死也滿習慣了,若是不幸生病了,就早點送牠們上路吧,讓牠們好過一點。」說到這話鋒一轉,聊到絕對不允許的例外-由她們從蛋親自孵出的公雞「花花」,不停地盛讚花花為「公雞界的俊俏一哥」,一點也不避諱嶄露偏心,數落牠愛踢人、很肥、歪冠很好笑,像是貓奴在數落自家的肥貓,人與雞的關係在此刻緊密如同家人。

圖片名稱
雞就像她們寵物,要區分寵物與經濟動物,她們花了好一段時間調適。

想要養雞養到九十歲 

隨野家的反差性格,也反應在行事風格,她們並非滔滔不絕的大倡議家,但因為在乎動物福利,很願意嘗試開拓不同市場、找夥伴協助推廣分享。回顧四年前回到北投,支持佳敏的驅動力是先做再說:「很多嚮往農村生活的人,會想說賺夠了錢再退休,但人老了跟本沒體力做農事,我就覺得應該要把握年輕去做,若有一天真的沒辦法再轉換跑道。」

即便帶著家人的擔憂,他們亦步亦趨為雞組建快樂農莊,佳敏笑說家人們還是會擔心:「小丁的媽媽,每週也都會來找我們訂菜訂蛋、問問我們最近如何?有時候也會在粉專回留言跟我們互動,其實我覺得『媽媽之意不在菜』,應該是想關心我們啦!」

雖然偶爾會小吵架、雖然跟家人的溝通還在找默契,但對樂在其中的佳敏來說,蛋農場是她實踐夢想的地方,隨著養雞場逐漸優化,漸漸有了「家」的感覺;起初幫忙性質的小丁也有很大的轉變:「剛開始會覺得天啊好累,蚊子很多,夏天還熱到流鼻血,但看到雞跑來跑去很療癒,現在會覺得牠們一起工作很幸福。」

「好吃」依然是她們繼續養雞的動力,她們說:「客人覺得好吃,才會繼續賺錢嘛!」「看能不能養雞養到九十歲」。即便空間硬體不是很漂亮、也不嶄新齊全,但至少她們能給雞一個溫暖舒適的家,用蛋農場,實現對動物福利的理想。

圖片名稱
左起:佳敏、小丁、花花。

<本文經「島內散步」授權刊登,
原文標題:|北投隨野家|台北也能隨野而居!她們花4年孵一座蛋雞的快樂農莊>

【想要體驗友善蛋農的一天?】加入「雞」動之旅:認識雞蛋與牠們的產地
更多島內散步的專屬遊程:https://bit.ly/3hA3Hyt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