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 農業發展 x 地方發展 ]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首頁專題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01】永續食農──你我相伴的永續之路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01】永續食農──你我相伴的永續之路

2024.09.10
文字 - 段沛琳|整理
文字 - 段沛琳|整理

面對氣候變遷、地緣政治、人口結構變化等眾多主客觀條件的挑戰,農業的永續生產與農村居民福祉,漸顯超越農業部門的重要性。2023年當代農政議題論壇自113年9月4日起至12月4日止,於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陸續展開10場,依序探討「農業發展」與「地方發展」兩大主軸,邀請不同業種的生產者與農村生活機能的促進者,分享如何透過社會與科技創新,豐富農業的永續性與農村的生活品質。

臺灣有機農業發展30餘年,友善環境的理念已日漸普及,更多年輕生產者立志將友善、循環的概念融入生產過程,然而後續推廣還需要社群的協力支持,才更有機會長遠發展。考量到永續生產的社會性,首場論壇「永續食農」邀請「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以下簡稱大米缸)主理人游思瑩,以及木酢達人與ReWood創辦人陳偉誠,從友善米食與循環林產切入永續食農社群的帶動經驗。

大米缸的食農教育照片

媒合友善稻米 讓弱勢團體「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你今天吃飯了嗎?」大米缸主理人游思瑩開場親切的問候,背後富有深意,現場舉起手來的三成聽眾,也是臺灣消費者的縮影,米食已不再是大家唯一的選擇,在當今的社會吃到飯不是難事,但讓大家喜歡吃飯、吃好飯,卻不一定那麼容易。

游思瑩與夥伴們發現這樣的問題在友善耕作小農與弱勢團體更為明顯,食米量下降,小農倉儲備受壓力,加上天然災害的風險,要有穩定的收入並不容易。而社福機構雖然可以接受捐贈,或申請領取公糧,但米質難以保證,發霉或變質、過期比比皆是,而且地區性社福機構甚至沒有提領公糧的管道,再加上募糧工作超出社工專業,實在「壓力山大」。無處銷售的友善稻米、鮮少獲得鮮米的社福機構,兩者之間似乎有媒合的空間。

大米缸主理人游思瑩與夥伴們發起「大米缸計畫」並成立「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串接起企業-稻農-社福三者互利共好的善循環。

為了讓小農可以持續用友善的方式照顧土地、照顧自己,也讓弱勢族群有機會吃上鮮碾好米,在2018年發起「大米缸計畫」,而在2023年也正式成立「大米缸永續關懷協會」,從一開始與花蓮天賜糧源的合作開始,找企業支持認購白米,一部分自用,一部分捐贈給公益單位,串接起企業-稻農-社福三者互利共好的善循環。至今已有11家合作農友,超過50合作的社福機構,以及每年有8-10家企業與百位支持者,更擴展到其他10個縣市。

國人食米量下降,加上天然災害的風險,使得倉儲空間有限的小農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

意識到米種、各地風土、料理方式都會讓米產生不同的風味,大米缸在媒合時也著重區域性,以在地媒合為主,讓食用者可以品嘗最新鮮的在地米食滋味。當社福團體提出當月食米需求,大米缸就會協助向農友下訂,農友接到訂單才碾米,最快一週後可送達,保證新鮮。

「我們做這些事情,是希望讓需要溫飽與好好吃飯的這些人與單位,可以真的感受到被尊重。」游思瑩回憶道,有一次拜訪社福機構,長輩跟他說,「今天的米吃起來很不一樣」。過去機構裡只有白米,顧慮到多數弱勢長輩營養不夠均衡,且不能攝取太多澱粉,大米缸特別請農友配了胚芽米過去,即使只是小小的改變,受助者都感受得到。

「大米缸計畫」利用企業認購白米的方式,並且將一部分捐贈給公益單位,串接起企業-稻農-社福三者互利共好的善循環

走入偏鄉 公益食農教育縮短城鄉差距

食農教育在臺灣民間已發展十餘年,2022年《食農教育法》實施後,讓食農教育開始更加受到重視。然而在偏鄉國小跟社福機構,礙於師資、經費,仍鮮少有機會接觸。因此大米缸特別前往這些單位,舉辦食農教育活動,讓孩子們體驗種稻,也設計桌遊、水稻感官盆,讓寓教於樂的體驗活動,不受天候與季節的限制。針對社福機構,也會依照社工的建議量身訂做,例如結合復健動作,讓服務對象邊玩邊學,邊練習運用肌肉。

對於資助這些活動的企業,有質感的贈禮是非常重要的,大米缸也協助企劃員工禮或貴賓禮,提供客製化設計米禮盒,利用環保材質與可重複使用的提袋包裝,傳遞友善環境理念與公益關懷,而這些利潤百分之百回捐到大米缸的公益事項。這項服務也透過跨界合作,提供給庇護工廠,認購其兒童繪畫班的作品,並且融入商品包裝的設計,鼓勵孩子們對未來大膽想像。

食農教育不是少數人的事情,除了上述團體,大米缸期望持續擴大食農的參與網絡,包含各級學校、農會、料理人、非營利組織、社會創新團隊、公部門等等都是他們想連結的對象,希望透過串聯讓更多人意識到,食農與我們非常親近,讓吃飯這般日常的行為,成為有意識的土地關懷行動。

食農教育不是少數人的事情,大米缸透過客製化的食農教育和米禮盒設計,串聯更多人一同關懷這片土地。

承襲父親技藝與精神 廢材加工華麗變身

來自新竹湖口鄉的陳偉誠,大學畢業後隨即返鄉投入父親的木炭事業,更引入木酢液製造技術,運用在多種清潔用品中,廣受好評。從當年獨自一人,成長到現在20人的工作團隊,這一路要突破市場的困難,也要讓父母安心,並不容易,但或許是「需要做的事情先做,之後再想獲利模式」這樣的浪漫信念,讓他總是充滿熱情。

在陳偉誠眼中,「需要做的事情」就在你我身邊。山林占土地約20%的湖口,過去以林業為生,從山區挑選適當的木料,再運到聚落進行木作加工,整套生產過程細緻且繁雜,而陳爸爸可是木藝的箇中高手。但是民國80年代天然林禁伐之後,陳爸爸只好轉經營家具進口,也回收木材燒製木炭,雖然口中說這是一份「將別人不要的東西,轉化為要的東西」的環保事業,但在辛苦的製炭工作下,木工手藝不得不塵封。缺料、缺事、缺人,不僅是個人難題,也是林產業困境。

就算不能砍伐森林,國內真的就沒有料源了嗎?想在家鄉扎根的陳偉誠觀察到果樹園、人行道甚至是校園都需要經常性修枝,天災過後也都有傾倒的樹木,這些材料會被清運到哪裡呢?通常是焚化爐。「學校一年要疏伐60噸樹枝,花60萬元修枝,再花60萬去化,這過程沒有產生任何循環經濟、技職傳遞、環境生態教育。」在詢問母校國立清華大學後,陳偉誠驚呼這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因此他便自告奮勇回收這些奇形怪狀的木頭,製作木炭、木酢液,甚至運用木工的技術賦予新的價值,而父親就是最好的顧問。

陳偉誠回收修枝和風災過後的枯危倒木,將其製作成木炭、木酢液和家具,讓廢棄物發揮更多價值。

「如果那棵樹年紀比你大,砍了可能一輩子種不回來。」陳偉誠認為與其為了做家具砍國外的神木、熱帶雨林再運來臺灣,不如好好運用本土的回收木料,還可以降低碳足跡。因此本著「全材利用」的理念,陳偉誠進一步開展出地方創生計畫ReWood,成立木工工坊,把老工匠找回來傳授技藝,並提供現成的材料、設備,開放給任何想學習木工的人,成品還可帶回家,並由團隊代售,收入回饋給製作者與團隊。免費學習還有收入的驚喜,讓工坊逐漸培養出新的木工達人,重新接起木業人才的斷層。

這樣的循環經濟模式穩健發展後,ReWood更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樹藝師的修枝養護和樹木疫病治療,也走入校園推動環境教育。目前已能每年回收600噸木料,累積700位學員與20位種子教師,估計每年可固碳431噸。

放眼林業資材管理 提供完整生態系服務

近年來淨零碳排、ESG成為企業的必修課,為了減碳、固碳,企業選擇認養森林或植樹,但隔行如隔山,企業對於樹種的選擇、樹木疏伐的安排等森林管理經驗較缺乏,有時侯只種不修,反而阻礙林間光線與空氣流通,危害樹木健康。這時ReWood的林業資材管理經驗與技術,就可以提供很好的管理建議與後續處理管道,修下來的枝條由ReWood轉換成清潔劑與家具,還可作為企業贈禮,既環保又實用。

在林業署的媒合之下,未來也將有更多的公私林地開放認養,可以預見林業經營管理人才的需求會大幅增加。陳偉誠估算,1公頃大約可種3,000棵樹,企業如果要做碳匯的計算,通常需認養20公頃才符合成本效益,那就是6萬棵樹。試想如果只靠人工逐一盤點,實在曠日廢時,因此他也期待科技提升,日後提供更多協助,像是以空拍機盤點、航照判釋,甚至是火災的預防,說不定未來還能將這個技術輸出到國外,而這些都需要企業的支持。

左/運用「全材利用」的理念回收本土木料,並提供給想學習木工的人當作材料,同時降低碳足跡。右/ReWood的林業資材管理經驗與技術,提供企業對林地的管理建議與後續處理管道。

熱情須後盾支持 以社會孕育永續產業

對於大米缸與ReWood這樣充滿理想的事業,現場聽眾很好奇事業如何經營與續存,又如何增進與企業資源的結合?游思瑩表示,大米缸很幸運有一群充滿傻勁的創辦人,以及願意提供支持的企業,目前經費有八成是來自企業。但她也坦言,這是「特例中的特例」,如果要連結企業資源,陌生開發非常困難,可以從參加媒合會與計畫著手。現在企業有大量ESG的需求,想切入這塊需要有客製化服務的能力與200%的準備,也必須有「隨時滾動式調整,隨時創新」的毅力,背後需要由自身生命經驗產生的熱情來支撐。

「或許這不能視為個人成敗,」論壇最後主持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楊志彬階段性小結:「或許應該從整個社會能不能允許或鼓勵一整個世代年輕人,出學校之後,可以有10年到15年的時間,在願意做一些公益或公共性選擇的時候,付出的生命成本不會太高。」



|核稿編輯:段沛琳|


圖片名稱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Green Media 綠媒體

※歷年論壇資訊以及最新舉辦情形,請見「當代農政議題論壇」官網
網址:https://aprcworker2.wixsite.com/agforum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