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活動

[ Activity ]

活動
首頁綠色學苑活動【國際小米年04】台北植物園。國際小米年展覽:與卡里布安部落,一起採收布農族珍貴小米

【國際小米年04】台北植物園。國際小米年展覽:與卡里布安部落,一起採收布農族珍貴小米

2023.08.21
圖片 - 台北植物園
文字 - 孫維利
文字 - 孫維利
圖片 - 台北植物園

台北植物園「南門町三二三」展出「國際小米年──傳統穀物與部落文化」展覽,於植物園裡的民族植物園區,栽種來自卡里布安村所提供的布農族小米種原,在都會區是很難看到這些原鄉的傳統作物,透過族人的技術指導,他們共同栽種混雜了臺灣油芒、高粱、薏苡、龍爪稷等作物,呼應部落的生態多元性栽種方式。

在炎熱的台北盆地夏日中、在民族植物園區,栽種來自卡里布安村所提供的布農族小米種原。

植物園裡的小米田,再現原鄉品種與原民智慧

如果都會區裡,栽種小米,會是什麼樣的小米田風景?

林試所植物園於今年7月7日至9月10日,於台北植物園「南門町三二三」展出「國際小米年--傳統穀物與部落文化」展覽,於植物園裡的民族植物園區,嘗試栽種來自卡里布安村所提供的布農族小米種原,分別是五種品系的小米:紅小米(madoq dangas)、分岔小米(madoq bunga)、沙風岸小米、伊法兒小米、彩虹小米。

林試所植物園組長董景生表示,在都會區是很難看到這些原鄉的傳統作物,透過族人的技術指導,他們共同栽種混雜了臺灣油芒、高粱、薏苡、龍爪稷等作物,呼應部落的生態多元性栽種方式。他提到在部落栽種生活中,經常將臺灣油芒、紅藜與小米一起栽種,此為原民智慧,如此一來,小鳥啄食其他的作物,就會保留下更多的小米收成。

2023國際小米年,採摘收成小米的珍貴體驗

在植物園裡小米生長也繁盛及腰,小米穗的色澤和形狀顯目,就快要過熟了。

在炎熱的台北盆地夏日中、在民族植物園區,小米生長也繁盛及腰,小米穗的色澤和形狀顯目,部落族人一看便說,天氣太熱,小米過熟了。然而過熟會影響口感嗎?他們笑著說,也不會,但就要趕快採收。看著成片的小米田熟成展開,大夥兒一邊學著卡里布安村族人找到小米穗根處的一、二節梗莖,輕巧俐落地折取後放入掌中,收集成一大把呈現蛋黃、鵝黃、蛋黃層次、尾端帶有分岔的小米穗束。小米收成採摘的體驗很新鮮,這也是第一次在台北,大眾可以更進一步看見小米從種原長成小米穗的模樣。林試所植物園希望透過展覽、實地栽種,傳遞小米的各種面向,來呼應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於2023年訂定為國際小米年,透過推廣傳統禾本科穀物、傳遞部落傳統作物與文化內涵,讓台灣人能更認識這原本遍佈在台灣田野間的作物。

小米收成採摘的體驗很新鮮,這也是第一次在台北,大眾可以更進一步看見小米從種原長成小米穗的模樣。

不只是作物,小米承載了布農族生活與祭典

這次策展活動,植物園特別邀請到卡里布安村的部落主席Nieqo Soqluman(全慈豪)、卡里布安村村長Goad Tanapima(田金城)、會議理事Lang(金維福)及卡里布安村族人一起參與展覽開幕,分享布農族與小米的文化。卡里布安部落會議理事Lang(金維福)說,小米算是邊際作物,小米、龍爪稷、高粱、樹豆等都是原民重要的食物,不需要刻意施肥,就能長得很好。

Nieqo Soqluman分享:因為小米、有了布農族多元的小米祭典,從開墾到進倉這一連串的流程,然而因為曾經的小米田消逝,許多文化也都流失。這也對照鄰近的鄒族人,他們以氏族為一單位,種植一方小米田來維持祭典。而原本卡里布安村部落只剩下他一人栽種小米、僅維持單一品系,「依據小米糯性及非糯性特質,族人會應用在釀酒、食用等不同料理上。我選擇留下的的品系是介於糯性及非糯性之間的小米,既可以拿來釀酒、也可以拿來食用。」加上紅藜、油芒、一點小米,就可以煮出營養價值很高的小米飯。

Nieqo Soqluman從原本單一品系,到後期推廣「小米花圃計畫」,而與眾多青年一起栽種出屬於原鄉的28種小米品系,只要誰有需要種原,就去找種植的青年。

林試所植物園呼應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將2023年訂定為國際小米年,也引發對原住民小米文化的復育進行探討與連結。

在布農族的世界中,小米是非常有靈性的,他們不做小米買賣,「你有需要種原,我會提供給你土地面積相對的種原量,等你採收完再還給我,我給你一大把、你還我三大把。」對他來說,小米種原的傳遞不是用錢來衡量而是以物易物。光是小米品系、外貌、變異種類繁多,即便如此,有些部落老人家堅持保有自家品系、如數家珍,對於本土小米與進口小米的味蕾記憶也非常鮮明,他現在僅能盡可能就熟悉的長輩去對照和請教。現職久美國小的他,帶著孩子們學習小米栽種文化、食農教育,「我們的課程以布農族版曆的時間軸為概念,以小米生長為主軸,我們教孩子們如何種植小米、課程按照小米生長去運作,延伸的不只是種植、還有談到祭典、部落文化脈絡等。」

卡里布安村的部落主席Nieqo Soqluman(全慈豪),分享布農族與小米的文化,也現場示範捆小米束。

推動小米復耕,盼新世代重新學習栽種

林試所植物園組長董景生老師覺得在展覽中,也實際實踐小米的異地栽種,並與部落族人學習栽種的細節,收穫頗多。他說,小米復耕之路,現在多方進展,從最開始於2011年,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從美國國家種原庫,引回了美國學者Wayne Hazen Fogg博士在1977年臺灣收集的小米種原總共有96種品系;之後花蓮阿之寶團隊將張松彬老師珍藏17年的小米種、與郭華仁老師所引回的種原,重新在望鄉部落復耕,讓流失的傳統小米品系重新銜接上。還有小米方舟林益仁老師與田埔部落芭翁·都宓一起找出許多老人家遺留下來的珍貴品系等,他認為部落復耕為的不只是農糧,更重要的意涵在於文化復興。

台北植物園民族植物區,實際實踐小米的異地栽種,並與部落族人學習栽種的細節。

在這次展覽中他特別強調:「我們都樂見小米復育遍地開花,不同部落有不同的小米種類。然而更希望談到的是傳統小型農糧,包含在地食物、在地文化、在地使用的文化等,以及品系多元和生態多樣性。」他認為,當今日類小米文化被主流媒體或是農業相關機構重視後,也會觸及到幾項重要的議題,包含:文化食物問題、食農問題、加工利用前端與後端的整合、甚至是暖化與基因體的關係等,因而,不管是種類、氣候、家族等種種因子,這過程該如何走下去變得非常重要,例如:現在已面臨老人家大多過世,50歲以下的族人不懂如何栽種等急迫性問題。

產銷多樣性,找出本土小米特有的價值

在產銷方面,農糧單位過去善意想要找出高產、能夠面對未來的食物,事實上更需要與消費者、使用者、生產者溝通,不再流於種植糯性小米就只能走向釀酒的單一用途,反而更貼近市場的需求與多樣性、具有生態多樣性、社區回饋與合作等面向思考。同時也得思考小米與所有農作遇到的相同問題─進口小米極為便宜,土產小米競爭不了─找出本土小米的立基點,創造出屬於本土小米特有的價值。就像我們咀嚼策展現場吳寶春用小米碾磨製作出來的小米司康,那獨特的無奶卻充滿濃郁奶油香氣,一邊咀嚼著那風味,一邊也咀嚼出本土小米背後的文化、意義與契機。

吳寶春團隊將麵包食譜開放給部落族人,增加部落多樣利用小米的機會。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