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國際小米年|2023種子生活節

[ 2023 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

國際小米年|2023種子生活節
首頁專題國際小米年|2023種子生活節【國際小米年03】計畫性小米復耕之路,遍地開花

【國際小米年03】計畫性小米復耕之路,遍地開花

2023.10.31
圖片 - 小米花圃計畫、阿之寶團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小米方舟
文字 - 孫維利
文字 - 孫維利
圖片 - 小米花圃計畫、阿之寶團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小米方舟

對老人家來說,小米的味道是充滿記憶的,哪些適合作A bai、哪些適合釀小米酒,黏度、口感非常關鍵。然而只要有老人家過世或生病,就會有些品系即將消失,或是遇到銹病,那品系就流失。因而有些組織、團隊、部落族人開始有意識保留小米品系、並展開珍貴的小米復耕計畫。

小米花圃計畫,一人一盆延續自身部落的原始種原

開朗的布農族教師Nieqo Soqluman全慈豪,這幾年推動「小米花圃計畫(malusapuz)」有成,是許多人提到布農族與小米栽種,便會想到的人物。他說,家裏一直都有種植小米,從中央山脈到望鄉部落,原本種植的五種品項最後只剩下一種。「日本人要求我們在有水圳的平緩之地栽種水稻,族人只能在山坡地種小米,遷移下來後,阿嬤那一輩種植小米的戶數變少,到了爸爸這輩已經不到十戶,最後到自己這一世代只剩下自己這唯一一戶。」

布農族教師Nieqo Soqluman全慈豪發起「小米花圃計畫(malusapuz)」,邀請跨部落的青年夥伴一起推動有成。

他說,會展開花圃計畫是他個人的理想,在種植小米時,接獲台東農藝系夥伴拿了1977年間、美國學者的小米種原,其中就有30個品系來自於信義鄉,「原來我們擁有的小米品系如此豐富,但因為大家不懂的種植,最後認知就只有這一些品系,花圃計畫主要目標是保種,讓族人能夠自發性的參與保種的工作,物種的多樣性乃是多元文化的美好。」因此他發起跨部落的青年夥伴一起進行「小米花圃計畫」,每人以家裡閒置的花盆栽種一種品系的小米,一起延續30種品系,當有人有需要使用當中的品系,就可以去找種植者。

要照顧不同品系的小米其實很不容易,生長、成熟、日照、濕度條件各有喜好,品系的差異可以從穗形看出,有爪、無爪、長棒形、紡錘形...等。

他笑說,要照顧不同品系非常辛苦,生長、成熟、日照、濕度條件各有不同,種植久了,開始慢慢熟悉。以這28品系來說,會有穗形差異:有的有爪、有的無爪、有的從頭到尾等粗的長棒、有些則是由細漸粗型、有些則是由細反粗最後收尾又轉細的紡錘形,色彩上有蛋黃、乳白黃、深黃,「甚至老人家說有綠色、那種綠接近灰,還有紅小米,擺在一起非常好看。」

將不同品系的小米收成後擺放在一起,會看見繽紛的色彩,有蛋黃、乳白黃、深黃、綠灰、紅色...非常多元。

在布農族的小米世界觀裡,不取用新的品系來種植,而是沿用傳承的小米。在當時美國學者來到布農族部落,前後走遍九個區域,收集的一百多品系裡面,布農族的就有五十多種,共通點就是裡頭沒有黑色小米品系,但這回到布農族特有的觀點,老一輩如果看到幾株黑色變異小米,他們不取變異當粟種,而是直接將它吃。

Info Box
復耕位置:南投信義鄉
復耕品種數量:28種品系

 

阿之寶團隊,那封存十七年的珍貴小米種原

花蓮阿之寶團隊於2019年接下布農族的Pasibutbut音樂特展,因小米與布農族祭事板曆有極大關連,開始研究後與小米開啟了不解之緣,展開協助南投及花蓮兩地開始復種小米,收集三百多個小米品系,採自林志忠老師、部落耆老、張松彬教授實驗室、國家作物種原中心、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臺大農藝系等。

小米與布農族祭事板曆有極大關連,阿之寶團隊將張松彬老師珍藏的品系種找出來,種植並記錄發芽、成長的過程,還決定出書保存紀錄。

他們找到了台灣擁有最多小米品系的張松彬老師,約定將他珍藏十七年的種子,期盼出院後合作種植、然而等不到栽種,張松彬老師卻不幸病逝,阿之寶團隊因緣際會暫時接收這批種子。「老師在這十幾年的辦公室搬遷中,很多種子、資料都保存不易。」她回憶當時,每個袋子上都有編號,有些甚至註記在哪個部落採集、什麼名稱等,對研究者來說非常珍貴。

同時,她們也找到了十七年前的博士生林恒生,發現原本300多個品系最後也耗損剩下124個,「我們決定將剩下的124個品系種出來,不趕快種植它們,活性就會下降。」果真,許多小米穗以四、五十公分的矮小姿態成長,她觀察,這些種子遇到有發芽機會,就拼了命的積極求生,「這些種子發芽後,在第一、二節的地方長出很多側芽,和一般生長方式不同,透過這些種植給我們很大的警惕和感動,因此決定出書、希望這些能被保留紀錄下來。」

阿之寶團隊小米按照編號區隔開來種植,可以看到品種的差異性,還觀察到小米長出新的變異種。

她們依據小米的編號開始種植,按照號碼做區隔,目前也將原本申請國家作物種原中心裡面的100個小米重新栽種完、最後成功收了第一批,幸運的是,今年即將要收成第三批。「我們的栽種方式不像魯凱族老人家一次撒下20幾種品系的混種法、要煮的時候才去區分糯性和非糯性。我們是區隔開來,希望可以從中看見差異性。」她觀察到,田間長出有趣的變異,像是黑色種子長出黃色分岔、接著又長出葡萄紫紅色,若將這些變異種又重新栽種,還會長出新的變異種。因此整個田裡非常熱鬧,有:粉紅、淺灰、淺綠、蛋黃、鵝黃…各種色彩。

生成後的小米種被帶回部落,也將送回種原庫,希望能幫助族人把屬於部落的小米種找回來。

目前阿之寶團隊已經陸續將這些小米帶回部落,今年底也會將種子送回種原庫,未來這些小米也將會被分散捐出去,讓族人在小米入倉祭前,把屬於部落的小米送回,「回捐給他們的這個動作,讓頭目和他家人非常感動,因為這些種子已經離開很久了。」如今小米能代代相傳,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只要一位阿嬤過世,將有數種品系消逝的可能,因為要做文化採訪紀錄,得跟時間賽跑,「部落老人家對小米的栽種與文化性有記憶,去年第一批普查後有感紀錄的重要性,於是結合族語老師,重新再紀錄一次。」

Info Box
復耕位置:望鄉部落
復耕品系:250個小米品系

 

小米方舟,重建和諧關係、恢復泰雅文化的啟程

「小米方舟」行動的誕生,起因於林益仁老師與泰雅部落夥伴將近二十年在新竹尖石鄉的耕耘,於2015年與尖石鄉泰雅族的「網夢小組」一起籌辦了「食在泰好」教學行動,進行一場泰雅文化復振的嘗試。在耆老的帶領下,大家走進了泰雅族的生活體現,參與了「山肉桂與狩獵思維」、「打香菇與颱風天」、「採桂竹筍與竹聯幫」、「小米播種前的Sbalay儀式」的實境體驗,在那次行動中,部落夥伴透過部落飲食、食物地景、備製食物,重新思考如何展現出部落的在地飲食文化、尖石後山流域群的豐富食材地景,也帶給參與者嶄新的地景體驗——森林、菇寮、桂竹林與小米田...這些原住民賴以為生的重要食物來源,都儼然在目。

新竹尖石鄉有豐富的食材地景,放眼望去有森林、菇寮、桂竹林與小米田,全是原住民賴以為生的重要食物來源。

其中的小米播種前Sbalay,是泰雅族一項非常重要的儀式,「Tali耆老說,泰雅族相信萬物有靈,所以在播種小米之前舉行Sbalay,是一種與曾經使用過此一土地的生靈重新建立和諧關係的儀式。」

經過林益仁老師與泰雅部落夥伴努力下,共同推動「小米方舟」行動,以「泰雅小米文化復育」為概念,來推動保種。成功在尖石後山復耕過往分布在泰雅流域的小米品種。

多年的教學行動為小米方舟埋下伏筆,之後他邀請了幾位部落族人一起參與了在不丹舉行的「國際高山原住民農夫結盟會議」與「國際民族生物學年會」——由十個國家的生態農夫共同思考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的工作坊,其中田埔的婦女Pagung受到非洲農夫的保種與秘魯馬原住民在復育馬鈴薯的激勵,他們開始思考尖石後山是否能成為部落與傳統文化、知識傳承的基地。2016年,Pagung看到土地逐漸失去地力,決定利用部落休耕地把小米種回來。

小米方舟計畫近期也推動多元行程、成立小米教室,也發展概念店與展覽,分享行動的核心,是以泰雅小米文化復育為概念,除了保種更是保存傳統智慧。

於是開始邀請族人參與共同推動「小米方舟」行動,決心以「泰雅小米文化復育」為概念,來推動保種。他們想到了聖經裡保種概念的「諾亞方舟」,靈感來自於一艘乘載未來的航船,眼前仿若小米復育的小米田風景,希望藉由小米文化,恢復泰雅族的休耕文化。他們透過農試所提供的四十多種過往分布在泰雅流域的小米品種,以及尖石後山地區性的品種,找地耕種。漸漸地,老人家走了出來、靠近小米田,「她們與Pagung聊天,分享他們童年的小米記憶,接下來主動參與除草工作。」

近期也推動多元行程、成立小米教室,從小米方舟與部落連結的合作經驗,談到山林與泰雅族依存的議題,「活絡小米的存在,Tayal(泰雅爾)語言、文化、儀式,即存在。」透過小米,健全當地的社會生態體系,實現理想的小米復興文化航程。

Info Box
復耕位置:尖石後山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種苗繁殖場合作異地保種

慈心基金會於2019年承接國發會「建構花東六級化產業鏈計畫」,先在台東縣太麻里、金峰、大武、達仁這四個南迴鄉鎮,啟動小米復耕計畫。2023年接著承接農業部農糧署「強化花東地區原鄉保種及復育計畫」,與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合作,推動原鄉部落作物的永續、共同建立原鄉小米種原保存體系。

小米種原分享會中農民體現品系多樣化的價值

「把部落小米種回來,蘊含著將部落文化、台灣山林生態一起種回來的期許。」慈心花東專區主人簡郁娟說。起初是因為在部落蹲點工作,注意到小米產業的困境,到承接國發會「建構花東六級化產業鏈計畫」時便選擇以小米為主要作物,「早期沒有這麼多病蟲害與鳥害,是因為早期部落居住在一千或一千五百公尺的海拔,直到今日遷徙下來,低海拔鳥類吃小米、高溫造就蟲害,極端氣候下小米也病成一片。」

今年慈心承接農業部農糧署「強化花東地區原鄉保種及復育計畫」,在花蓮壽豐、吉哈法樣、馬太鞍與台東龍田書屋、正興村文健站、介達國小、土坂、台坂等地,與部落族人一起設置保種田,進行小米現地保種行動,也發現很多老人家存放的小米失去活性。於是慈心跟種苗繁殖場合作包含種子披衣(Seed Coating)技術、穴盤育苗、種子發芽率測試、異地保種等,克服小米播種至發芽初期的螞蟻與病蟲草害問題。在鳥害防治上,協助推廣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所建議的全罩式防鳥網,保護部落小米的收成以及降低趕鳥人力成本。

左/小米種原會分享結實纍纍的成果,右/小米種原會中比人還高的品種。

今年由台中種苗改良繁殖場和慈心基金會共同舉辦「小米經濟種原保存觀摩分享會」,協助將部落原民的小米種原送至種苗場,由種苗場檢定發芽率,更新種原。雖然有許多品系發芽率極低,但仍有125個小米品系被種下(93品系發芽),未來,農友將帶回小米採收的80%的優良種子,於部落中種植;剩下的則留在種苗場暫時冰存,以待需要時再釋放回部落。

種苗改良繁殖場羅英妃副研究員提到,「慈心收集小米種原、而我們做小米保種體系。」保種意味著種原更新、病源檢測、技術處理、推廣及將保存技術回歸部落。透過脫粒、風選的程序,在田裡選擇改良場標準最好的小米種原---整齊度一致、果穗好且可承重、沒有病蟲害。種原收集後,會進行品質檢測、發芽率檢測、種子品質檢測,取得品質數據後,開始種植,產生量化,過程中觀測病蟲海、做出選種動作,確定沒有問題再交回部落。在過程中,她便要針對保種、栽培技術、加工利用、生態環境、文化祭典等面向做紀錄。

馬太鞍部落農友柯春伎(左一)與青年們延續部落小米文化。

慈心將多年來豐富經驗的有機農業合作模式與部落結合,成為有系統的、可遵循的作業指南,並且與農友一起研發小米產品,如:以花蓮有機紅豆、台東友善小米混搭的紅潤小米飲,還有小米粥調理包等;並且思考導覽體驗、部落餐食,並與綠色餐廳設計合作創意小米料理,推動「小米食材研究會」,供應小米餐食。

有南洋口味的小米天貝漢堡、毛豆天貝小米丸佐五色鮮蔬,泰式咖哩口味的脆米香料沙拉、歐式小米千層、小米煎餅等。今年,慈心基金會也展開營養午餐計畫,向南安及周邊部落農友採購友善耕作的布農雜糧,並與花蓮南區的營養午餐廠商合作,每周在白飯中添加布農黑芸豆和小米,今年下半年起,範圍擴大涵蓋整個卓溪鄉,合計23間國中小,讓孩子們都能享用到在地長輩所種植的布農傳統雜糧。

Info Box
復耕位置:花蓮台東
復耕品種:部落自留品種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