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環境

[ Environment ]

環境
首頁永續設計環境【溪遊東北角 05】大溪川:無法預期的邊界,青春流動如海河

【溪遊東北角 05】大溪川:無法預期的邊界,青春流動如海河

2020.07.06
圖片 - 李政霖
文字 - 黃瀚嶢|本文由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提供
文字 - 黃瀚嶢|本文由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提供
圖片 - 李政霖

於大雨與大旱間擺盪,河口總在變形,舊地貌如同幻影。

 

圖片名稱
舊大溪橋。圖片來源:請按此(Honmingjun / CC BY 4.0)

 

River Profile
大溪川


又名大溪溪,主流發源於頭城鎮大溪里三分二山東麓,最終於大溪漁港南側注入太平洋,為頭城北側最主要的自來水水源地,也是台灣洄游動物豐富的棲地熱區之一。

 

於河口回望,
彷彿入山的殿門。

我們有許多來宜蘭大溪的理由,例如漁港的海鮮、石花凍、蜜月灣衝浪、桃源谷大溪線步道……或者,探訪大溪本身。

這個聚落的命名由來——那是自北路入蘭的人們遇上的第一條大溪,溪流卻反過頭,以大溪聚落為名,就被叫大溪溪,或大溪川。

大溪河濱公園對面就是河口,這河海交界的寬闊區域,或許比公園更適合當夏日的戲水池。在河口回望舊大溪橋的幾個拱,彷彿入山的殿門,而對側就是一波波的浪,就是海。

圖片名稱
大溪川野生魚類生態豐富,來訪總無法預期下一秒會有什麼發現。

除了橋,和海,
其餘都無法預期。

這確實是個出入邊境,而邊境本身就是流動的。除了橋與海,其餘都無法預期,或許這次你踏上鬆軟的沙灘,感受海浪一波波進入河口,沿岸水池般的緩流區沈澱著如花的海菜,裡面逡巡的是彩色的海魚,長大後或許就是港邊漁攤上賣的紅槽或雞仔。

哪天下過一場大雨,溪口就突然變成湍流,腳底感受到的不再是軟沙而是石礫,這時細看流紋之下,竟有無數的小魚頂著水流逆溯,有的近乎透明,只在鰓處帶著紅暈,有的卻已經產生褐黑相間的條紋,這是日本禿頭鯊的幼魚,準備從海中透明懸浮的童年,進入淡水斑駁底棲的餘生,河口就是青春的邊界。漁人會趁他們還未沉底,用三角網捕撈,俗稱紅頭魩仔。

河口總在變形,舊地貌如同幻影。沙與石,鹹與淡,在大雨與大旱間擺盪,這是河口的某種樂趣,因為我們能只用一個長假看到滄海桑田。

等下回再去,大溪川又只剩涓涓細流,鷺鷥聚在淺水邊撿食垂死的魚,溪的時期快過去了,只剩乾旱的沙洲,灰色沙洲上堆滿各種曬白的貝殼,彷彿這裏又曾是海。

圖片名稱
紅頭魩仔(日本禿頭鯊幼魚)在此經歷生命的流動。

 

觀察地點

圖片名稱

⌂ 自行開車:台2線(濱海公路)123K處可抵達大溪河濱公園(有停車場),GPS定位24.942311, 121.896211
⌂ 大眾交通:台鐵搭乘至大溪火車站,沿濱海公路往東北方向步行約800公尺可抵達大溪川

 


圖片名稱


從河說起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從河說起」,透過書寫與繪圖紀錄,分享河溪曲折跌宕才能孕育的豐饒生機,也邀您展開自己的濱溪生活提案。
部落格:http://river-is-life.blogspot.com/
 

 

 

圖片名稱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人禾基金會自2007年成立至今,以推動體制內環境教育的落實、環境學習中心的建構、擴大社會對永續環境議題的關注和參與為目標,持續投入環境學習中心經營、主題推廣、多元發展等工作。
官網:https://eeft.org.tw/

 

✤ 原文刊登於:http://river-is-life.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20.html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