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台灣工藝教育展

[ Taiwan Craft School ]

台灣工藝教育展
首頁專題台灣工藝教育展【永續工藝教育展 03】上山下海向國寶習藝學師仔 工藝聚落打開產地未來許願可以島內留學

【永續工藝教育展 03】上山下海向國寶習藝學師仔 工藝聚落打開產地未來許願可以島內留學

2024.11.11
圖片 - 第五季
文字 - 林嘉琪
文字 - 林嘉琪
圖片 - 第五季

台灣工藝文化有鮮明的聚落性格,若以工藝之旅為題環島一圈,可見花蓮的石雕、芳苑的藺編、雲林崙背或是南投的陶藝,還有台南的台灣繡、高雄的金工,以及 竹山的木工等,這些打開產地被發現的工藝作品有如環境風土的模型,延伸的工藝文化是人們適應環境、取材自然,並轉化成為對永續、循環觀念的奉行。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暨校長陳明輝認為,想要傳承工藝之美,最好的方法是到起源地朝聖,他的未來教學行動方案,是把移動教室開設在鄉鎮田野,把各地的匠人組織成工藝師資群,「台灣工藝美術學校的長期目標之一,是想要推動高中生走出校門,在島內留學『學師仔』,這其實也正是符合108課綱的『自主學習』內涵。」陳明輝倡導的工藝運動跟教育改革密不可分。

到工藝聚落見學會深刻感受到工藝不該脫離日常生活,也跟創作者的生活文化習習相關,陳明輝舉例,「原住民族把⼯藝融入在部落⽂化⽣活之中,是著重在以部落⽇常⽣活內需和⽂化祭儀所發展出來的⼯藝傳統。」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也認為工藝之美不在遠不可及的藝術性,而是社會性的,是透過日常器具可以感受到社會和村落的勞動感。

圖片名稱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是一所移動型學校,創辦人陳明輝和其它老師上課前都要提著工具箱出任務。

在地方生活並維持創作 工藝之美源於地方DNA

陳明輝曾經在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任職,當時經常要勤跑產地拜訪職人。有一年冬天,他開車從苗栗三義前往泰安鄉野桐部落,車子行經大安溪畔,冬陽照耀河床石礫,天空出大景雲瀑奔騰,這一幕低溫十度中的冷洌山景震懾人心。「我看到分神,導致比預訂的時間晚抵達部落,族人問我路上發生什麼事,我回說是因為看雲瀑看得出神、看得開心,他們就笑說,『這哪有什麼啦,我們這裡每天都這樣』。」

「我覺得他們好幸福,他們的家鄉真美麗。所以我決心推廣地方工藝,希望他們在地方生活時能夠維持創作,如果部落的人們可以留在美麗的故鄉工作,就不用離鄉背井,每個人都能實現安居樂業。」也很擅長木工的陳明輝說:「於是,我發現我個人能否創作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思考的是應該如何創作一個環境讓大家可以持續創作,這才是最重要的。」

陳明輝經常開車往返各地,把地方工藝品載運到另一座城市,這些散落各座鄉鎮的工坊多數也位於農產產地,「我常常載滿一車工藝品到目的地後,回程又被塞滿整車的水果、土產的。像我到屏東吃到黑珍珠蓮霧,滋味酸且豐富,風味多變,請我吃水果的工坊主人就開玩笑說:『那種只有甜,不會酸的,其實才不夠好吃啦,那都賣去台北。』」

圖片名稱
台灣工藝文化帶有不同的聚落性格,每件工藝作品有如環境風土的模型。(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提供)

全台第一間「台灣工藝美術學校」  遲到百年的工藝教育發展重綻曙光

從在地藝師身上感受到的情感,回頭對照整部台灣工藝發展史,陳明輝認為結合在地自然素材與人文,發展而成的地方工藝產業,能夠保留住鮮明的地方性格是很珍貴的。「台灣島嶼擁有不同的文化內涵,我們的特色正是多元、多樣性,例如一樣是木工,不同地方和藝師都有各自使用的工法,追溯原因是文化和群族融合的結果。」奔走各地推動工藝復興,讓陳明輝的關懷視野也擴及在地農業發展和地方創生等議題。

日本有「民藝之父」柳宗悅奠定日本民藝基礎,引領建置日本美藝文化,台灣則有「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在20~50年代推廣在地手工藝及推動台灣工藝運動。陳明輝挪用顏水龍主張的「振興農村經濟」和「提升常民美學」說法,以現在時興活化地方的風潮來分析:「振興農村經濟其實就是地方創生,提升常民美學就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發掘地方DNA始終是地方特色工藝的最大亮點。

圖片名稱
島內留學學工藝的概念,是建立在認可工藝產地就是教學現場,在地生活的職人們就是最強藝師。(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提供)

顏水龍從30年代開始調查台灣工藝文化,赴日考察各地美術工藝學校,並於1933年向當時的日本總督府提出為穩定農村經濟、提升常民文化的「台灣美術工藝學校」設置計畫。戰後50年代,他致力推廣工藝教育,開設「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平地山胞手工藝研究班」,並協助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成立「台灣手工業推廣中心」,60年代起,他想要籌辦「萊園工藝學校」,可惜未能成功立案,後來擔任教職到1984年退休。

圖片名稱
在宜蘭「根源TWBwood」製材廠內,正在栽切木料的師傅。

耕耘工藝教育 全台超過50所學校已跟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合作

當年的顏水龍已經看到工藝傳承及工藝人材培養的重要性,「如果當時美術工藝學校落地發展,現在亞洲的設計之都可能就是台灣。」遲到近百年的工藝教育發展,現在在陳明輝創立的「台灣工藝美術學校」的精神和策略上重綻曙光,台灣工藝美術學校的命名,正是陳明輝向顏水龍致敬他的精神和遠見。

相隔百年,世代對望,陳明輝向工藝教育先驅顏水龍致敬,他創立的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建置結合線上線下的整合式工藝學習資源平台,除了執行工藝課程,還提供師資培訓,培養種子師資和教材教案開發,陳明輝也希望能更全面地串連國寶大師、老木工師、漆藝師,與台灣各地工藝師共同合作開設工藝課程,一方面是搶時間保存老工藝,另一方面也加快腳步耕耘工藝教育。

圖片名稱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陳明輝認為,工藝做得越多,心性越穩,專注時的人性會升華至精神層次。

針對校園內教學的作法,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從2018年起與桃園市立木藝生態博物館合作,推動木工藝和木知識進入校園的木藝扎根推廣工作;2020年開始與宜蘭縣教育處合作,推動結合工藝與自然美學的藝術深耕入班及教師培訓。四年過後,目前全台有超過50所學校曾和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合作,包括新北市復興國小、中和國小、蘆洲國小、仁愛國小、台北市政大實小等校都已持續開設以工藝課程為核心的跨領域主題教學課程。

圖片名稱
台灣傳統的民藝編織花樣多變,生活器具這麼美,這樣過日子會很開心。

未來推動高中生「島內留學」學師仔制度 工藝運動必須連動教育改革

接著,他眼睛爍爍的說,他希望可以下一步就推動高中生「島內留學」,讓學生可以移地到各鄉鎮向匠師職人們拜師學藝,譬如可以到彰化學習粧佛、赴台東學習月桃編織、在竹山學習竹藝……移地學習的教室可以遍及全台各個鄉鎮,讓學習者在工藝重鎮習藝,除了向國寶藝師拜師,同時也沈浸在工藝聚落裡的人文環境中,學習工藝師以人為核心的感知與涵養。

陳明輝指出:「這個概念其實就是108課綱上路後,推行的『自主學習』內涵,可以讓學生能在體制教育內,自己決定學習主題、擬定計畫。」工藝產地就是教學現場,各地工藝師就是陣容堅強的師資群。台灣目前的工藝教育問題,在職校部份著重技術和製造;在高等教育部份,重視視覺和設計,甚至容易淪為空泛論述的設計語言,職校和高等教育之間存在大斷層,導致就業時,前者很難達到合理薪資,後者發現理念難以解決市場需求,結果造成人才沒有對應的就業環境,工藝產業環境長期面臨生產人才不足,產業外的人們對工藝品也缺乏理解。

圖片名稱圖片名稱
上/地方的工藝文化,多是起源於人們取材自然,創作並融入生活中會使用的器物。下/工藝文化長在山海田野之間,到藝師們生活也創作的現場,這樣的見學最深刻。

「現在,108課綱正是我們(推動工藝教育)的機會,從設計課程、教材教案開發到培訓種子師資,現在都有機會在各級學校實施發展。」工藝運動必須連動教育改革,這是一項百年計劃,陳明輝堅定指出: 「我們無法立刻撼動既有的(工藝教育)結構,但是可以用對的方法慢慢侵蝕有缺失的制度。」望向未來,似乎很遠,但也可以很近!

圖片名稱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陳明輝希望,地方職人都能留在故鄉生活同時創作,他認為建置健全的工藝產業就是推動地方創生,讓人們可以安居樂業。

 Info
====================

第一屆台灣工藝教育展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14日~11月17日
展覽時間|10:00~18:00
展覽地點|台北松山文創園區1、2倉庫
活動暨課程網站|shop.taiwancraftschool.com/page/11510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
官網taiwancraftschool.com
臉書台灣工藝美術學校 Taiwan Craft School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