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不只是賣菜:新時代農民直銷站如何翻轉農會經濟

[ New-Style Farmers’ Direct Sales Stations ]

不只是賣菜:新時代農民直銷站如何翻轉農會經濟
首頁專題不只是賣菜:新時代農民直銷站如何翻轉農會經濟【新時代農民直銷站 07】鄉村小農的大舞台:北埔農會直銷站的「共好」經營哲學

【新時代農民直銷站 07】鄉村小農的大舞台:北埔農會直銷站的「共好」經營哲學

2025.11.06
圖片 - Jimmy Yang
文字 - 番紅花
文字 - 番紅花
圖片 - Jimmy Yang

位於新竹北埔老街街尾的農民直銷站,外觀樸實、空間不大,卻串起一整個小鎮的生活循環。這裡每天販售著農友當日採收的蔬果、放牧雞蛋與手作豆腐,也開著胖卡深入偏村送菜,甚至以智能販賣機打破時間與距離的限制。在總幹事莊烘岡的帶領下,北埔農會以「小而美」的經營哲學打造出共好系統,讓農民能安心種田、居民買得新鮮、遊客也願意停下腳步。

|農業部農糧署廣告| 

平日的新竹北埔老街,時間走得很慢,有著典型小農村的悠然與寧靜;一到周末假日,遊客和回家探望長輩的遊子紛紛湧入,北埔老街頓時人聲沸騰、活力飽滿。北埔農民直銷站就佇立在老街的街尾一頭,平日是服務當地居民採買的好所在,假日則成功吸納了遊客的好感與消費力,身為台灣第二家農民直銷站,自民國103年成立至今,北埔農會總幹事莊烘岡不斷在產品研發和客群經營上求取突破,在這個全鄉9個村,總人口數僅八千餘人的客家小農村,不談大破大立,他鎖定「小而美」,率領團隊走出一條穩健經營、扶持地方農業的路。

圖片名稱
身為台灣第二家農民直銷站的北埔農民直銷站,就佇立在老街的街尾一頭,平日服務當地居民採買,假日則成功吸納遊客的好感與消費力。

老街街尾的日常奇蹟

說起北埔,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電視劇茶金「姜阿新洋樓」和洋溢客家庄風情的老街,百年來此處曾經聚集強大的商業能量,然細看北埔地形,多為面積零散的山地與丘陵,適合少量多樣化栽培,不適合大面積栽種和共同運銷,因此北埔農民過去的銷售管道不外自行在菜市場擺攤或運送往拍賣市場,既要在農田裡忙碌又要兼營銷路,體力負荷和精神壓力都大。

圖片名稱
北埔農民直銷站累積了超過百位農友登錄,每天輪番上架新鮮蔬果和放牧雞蛋,還有當日現做的手工豆腐和豆干都極為搶手。

直至農會在農糧署支持下,設立「北埔農民直銷站」,面積只有40坪,卻累積了超過百位農友登錄,每天輪番上架新鮮蔬果和放牧雞蛋,還有當日現做的手工豆腐和豆干也極為搶手,現煮限量的仙草茶更是客家庄最健康最道地的手搖飲…,明明是一家小小的農民直銷站,抱著閒逛的心情,卻很容易讓人手滑買到購物籃滿滿,尤其假日有些遊客「本來只是想進來借個廁所」,離開時卻抵擋不住農民直銷站內客家好物的誘惑,不小心越買越多,遊客因此成為直銷站的主力業績之一,「農民直銷站必須規劃舒適空間的廁所讓遊客使用」,就是投身軍旅20年才返鄉接任農會總幹事一職的莊烘岡創立之初的想法。

圖片名稱
小小的北埔農民直銷站,還推出現煮限量的仙草茶,成為最受旅人歡迎、客家庄最健康與最道地的手搖飲。

讓農民回歸土地,生活更有尊嚴

農民直銷站大幅改變農民的生活,現在這一百多位登錄農友再也不必在農田和傳統市場之間奔波忙碌蠟燭兩頭燒了,他們只要專心把蔬果的品質和風味種出來,清晨採收、理淨裝袋、自行訂價、運送到農民直銷站上架即可回家休息,農民的年紀越來越大,直銷站有效且大幅減低他們的工作負擔並帶來長久而穩定的收入,地產地消的永續精神被實踐,農民的生活品質被提昇,北埔農會為守護農村和土地而不斷進化。

圖片名稱
直銷站大幅改變農民的生活,現在一百多位登錄農友只要專心把蔬果的品質和風味種出來,採收、裝袋、訂價、運送到農民直銷站上架即可回家休息。

於是,創新的「行動直銷站~胖卡」來了!「智能販賣機和智能取貨箱」也來了!

圖片名稱
為出門不便的老人家改裝貨車,化身亮麗橘色的「行動直銷站~胖卡」,正是偏村長輩的補貨站。(圖片提供/北埔鄉農會)

創新行動力:從胖卡到智能販賣機

北埔雖有9個村,實則只有三個村位處市中心熱鬧地帶,另外六個村可說是「偏鄉中的偏村」,村裡居民多為出門不便的老人家,有了貨車改裝的行動直銷站,平時只要排好固定路線和時段,這部亮麗橘色的胖卡就是六村長輩的補貨站,車上除了載滿蔬果農特產品,還有一台微波爐可現場加熱農會新開發的米漢堡,讓偏遠地區居民立刻品嘗到米漢堡的熱騰騰美味,若逢颱風來臨或天候狀況不佳,隨機出動的胖卡更可讓偏遠鄉親提前採購食材,迎頭解決偏村的民生問題。

圖片名稱
車上除了載滿蔬果農特產品,還有一台微波爐可現場加熱農會新開發的米漢堡。(圖片提供/北埔鄉農會)

而112年起設置在農民直銷站外的智能販賣機,打破農民直銷站的營業時間限制,以AI自動販賣機的概念,方便民眾全天24小時購買蔬果食材,嘉惠晚下班的民眾,操作上也非常簡單,消費者只要點選面板上顯示的商品資訊,再按購買、多元支付即可。智能取貨箱更友善更聰明,民眾透過Line社群或官網下單或打電話訂購,會收到一組二維碼,再直接掃碼、結帳、付款就能開箱取貨。北埔農會逐一擊破地理上的不便,讓「距離」不再是營業上的障礙,服務偏鄉、晚下班民眾,又積極爭取老街遊客的消費力,在八千居民(且多是老人和幼童)的小村裡,締造年營收一千七百萬。

圖片名稱
設置在農民直銷站外的智能販賣機,以AI自動販賣機的概念,方便民眾全天24小時購買蔬果食材,嘉惠晚下班的民眾。(圖片提供/北埔鄉農會)

以大同世界共好為目標的小鎮願景

務實的莊烘岡總幹事,面對北埔人口數十年來連續衰退的情況,仍抱著年營收兩千萬的目標往前走,他說「我們農會第一要務把家鄉老的小的居民照顧好,人口數不成長也不能輸,我們就把直銷站的產品線設計的更富客家特色,吸引老街遊客走進來,讓直銷站也可以是觀光景點的一部份」。

圖片名稱
北埔直銷站的產品線設計富客家特色,吸引老街遊客走進來,讓直銷站也可以是觀光景點的一部份。

歡迎大家到北埔客家庄旅遊時,踏進北埔農民直銷站,感受這塊土地上四季節令的多元作物,必買的冷泉米有台南11號和桃園三號,是以終年水溫攝氏10度到20度的碳酸泉水灌溉,稻穗飽滿、口感香甜、風味清雅。改良後的北埔擂茶隨身包,多加堅果類食材,更加香醇順口。東方美人茶和石柿餅更是大受歡迎的伴手禮,這一處小而美的農民直銷站,凝縮、展現了百年來的客家風土之美。

圖片名稱
踏進北埔農民直銷站必買的「冷泉米」,以終年水溫攝氏10度到20度的碳酸泉水灌溉,稻穗飽滿、口感香甜、風味清雅。

【專題】 不只是賣菜:新時代農民直銷站如何翻轉農會經濟
更多專題文章請點擊下圖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