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賣菜:新時代農民直銷站如何翻轉農會經濟
[ New-Style Farmers’ Direct Sales Stations ]
【新時代農民直銷站 06】從倉庫到選品館:竹北農民直銷站的破億轉型之路 清水模建築裡的地產地消實驗,打造台灣農業的新風景
「竹北農民直銷站實在太美了」,想必是許多人初次踏入這棟位於竹北農會旁,前身是糧食局倉庫,經現任總幹事馮濬傑率領團隊重新活化設計而成的建築物時,必然會在心底輕呼的喟嘆。
從糧倉到地標:一棟讓人驚呼「太美了」的直銷站
臺灣各地方農民直銷站皆肩負「地產地消,食農教育,從土地到餐桌」的使命,鄉土性十足,而竹北農民直銷站卻以摩登、闊朗、文青的建築風格登場,日式清水模和北歐風原木展示架為直銷站主體,外觀設計成農民戴斗笠穿蓑衣的意象,內部保留早期五座穀倉的天花板,動線大器流暢,自然光線十足,舒適的購物環境和國內所謂貴婦超市相比也毫不遜色,全國特色農產品在竹北農民直銷站的貨架上彷彿自己會說話,消費者優雅而流暢地推著購物車在站內悠然行走,整體交易氣氛輕鬆而享受,破億的年營業額看似容易,實則是竹北農會一步一腳印的努力成果。

竹北的關鍵優勢:年輕城市,健康消費力
電腦工程師出身的總幹事馮濬傑,思考營運策略時除了地理、人情,也極重視數據,問他在竹北經營農民直銷站有何優勢與劣勢,他隨即條理清晰分析:竹北農會位置緊鄰歷史悠久的竹北傳統菜市場,菜市場攤商上百,生鮮貨品充足且熟客穩定,復有平價連鎖超市在竹北一家一家開,農民直銷站要便宜比不上菜市場便宜,要方便比不上遍地開花且營業時間更長、品項更多的連鎖超市方便,如何在傳統市場的人情戰與連鎖超市的高度便利性和促銷戰之中突圍而出,一直都是農民直銷站必須克服的挑戰。
正向思考的馮濬傑說,人口數達22萬且持續穩定成長的數字,正是竹北農民直銷站的營運優勢,竹北不僅是全國五年來人口成長率最高的縣轄市,且年齡結構在全國所有鄉鎮市區中,幼年比例最高、老年比例最低,年輕家庭對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有更高的期待,願意提撥較多預算在新鮮質佳食材,對食農教育活動的接受度和參與度也更積極,如何抓住竹北年輕家庭的消費力和黏著度,讓他們對農民直銷站產生堅實的認同,「從產品面和傳統市場、連鎖平價超市做出清楚明確的區隔」,是竹北農會近十年來努力的方向,也帶來營業額逐年成長,一路破億的亮麗成績。
一日新鮮到站:最靠近土地的食材選品館
首先這裡每天有上百位農民採摘當日新鮮蔬果和放牧蛋來站販售,成為一處縮短食物里程、減少流通成本的銷售平台,新竹客家小農菜園隨著四季產出多樣化蔬菜和手工醃漬發酵食品,簡單包裝清楚標示菜農姓名和產地,還有十幾家採放牧方式飼養的人道雞蛋天天到貨且價格平實,坊間超市和菜市場難有這等品質、風味俱佳的動物福利雞蛋,搶手的不得了。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雞蛋的喜愛,竹北農民直銷站還每天供應熱騰騰的「東方美人茶葉蛋」,把新竹知名的東方美人茶湯成為特色在地滷汁,在地文化融入日常飲食,做為小朋友放學後點心或是早上買菜的客人來一顆茶葉蛋補充營養和體力,東方美人茶葉蛋看似不起眼,實則正是這種種經營上的細膩處,拉開農民直銷站與其他通路的戰鬥距離。
從茶葉蛋到氣泡飲:一場農業的創意實驗
總幹事馮濬傑說他的目標,就是打造竹北農會農民直銷站如農業選品館,成為台灣農業觀光新地標,一如日本的道之驛(Michi-no-Eki),創造話題也吸引人流,服務地方也吸引旅客,落實地產地消精神也極大化農產銷售,因此開發特色產品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
最新的發燒產品是《梅的冒泡・梅子氣泡飲》!
竹北農會向高雄甲仙農會採購有機黃梅打成果泥後,委請專業加工廠製成微甜微酸、氣泡輕盈的零添加天然飲品,訴求「鹼值梅煩惱」,大力協助去化甲仙格外品黃梅,讓外貌和規格不受青睞的黃梅也能有產值,包裝清新有質感的梅子氣泡飲一上架即獲年輕客群喜愛,成為2025年極成功的自營商品。
2024年也推出黑豆珍饌穀物飲沖泡包和黑豆植物奶,將國產黑豆的養生與方便即食做扣連,竹北本就是國產黑豆產區之一,竹北農會全力配合農糧署大糧倉計畫,積極開發國產黑豆加工的多元化,除了上述的黑豆沖泡飲品,還有黑豆豆腐乳、黑豆麵條、黑豆排骨等調理食品,讓消費者只需簡單廚藝就能快速上桌,進而增加國人的雜糧消費量。
從米糧節到旬味料理
一路樂觀向前挺進的竹北農民直銷站,終年活動不斷,下半年的《2025米糧節週年慶》,主張「好米好生活從一碗飯開始」,「三章1Q蔬果特賣會」是竹北人搶購食材的小確幸,「米其粒挑戰賽」是中學生從遊戲中「認識米的N種變身」,「旬味之旅料理研習營」則是報名秒殺的竹北人最愛課程。
竹北農會八十歲了,但推動永續農業的活力與熱力十足,緊緊連結在地農業與社區居民的情感,實為台灣農會經營的模範生!

【專題】 不只是賣菜:新時代農民直銷站如何翻轉農會經濟
更多專題文章請點擊下圖
%20(16)(1).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