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建築

[ Architecture ]

建築
首頁永續設計建築【構竹林鐵08|專訪】林—鐵—編界:匿於原始竹叢間,人造與自然交織的竹構風景

【構竹林鐵08|專訪】林—鐵—編界:匿於原始竹叢間,人造與自然交織的竹構風景

2022.11.23
圖片 - 原間影像工作室
文字 - 馬萱人
文字 - 馬萱人
圖片 - 原間影像工作室
────────────
本屆唯一的雙建築師組合,堪稱是強強聯手!但是同樣地,他們的挑戰難度也是最高的,是這兩屆當中最接近原始與從環境而生的設計。融合竹林,希望創造從場域而生的結構方式出發,剛好就在水社寮車站的山坡邊增殖了出來。有別往高度發展的結構,兩位參展人是透過握裹於竹林的的根基開始,從垂直的竹林轉而成為水平的風雨遮棚則形成了對森林車站的一種友善,採用放射狀的幾何形成一種錯落的結構的美,而這樣的組織讓懸臂的方式又出現了一種不同層次的意味;它不是非常有系統的,但是在組織的過程中卻如竹林幫助彼此,透過連杆的交互與錯落,就如同兩位設計者是雙人的舞曲,不管從作品或是討論的過程都可看到他們合作無間。
結構的挑戰在於它不是一個常規的,而是一個異規、非尋常,但在彼此的連續之間,就像拉力一樣互相支持者,雖然充分利用了變斷面懸臂的原理設計了複合斷面的結構,但卻因為變形有著極高的難度,因此這組是一直從施工開始,持續到最後的最辛苦的一組。
——策展人/陳冠帆
────────────

Program
林―鐵―編界
丁尺建築師事務所╱黃卓仁+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黃介二

9.5m×2.9m(帆布投影面積)×3.8m(高)
桂竹、鋁管、鋼索、接合螺桿鐵件、蚵繩、防水帆布、農膜網布
嘉義縣竹崎鄉水社寮車站

圖片名稱

⌕ 𝐂𝐨𝐧𝐜𝐞𝐩𝐭
基地位於水社寮車站,鐵路劃過山林,彷若一道人與自然的共存邊界。
透過觀察基地,鐵道與原生竹林共存於此場域,也分別代表了人造與自然的線性元素;藉由竹工藝中常見的「輪口編織法」找出構築秩序,並將兩種線性元素以竹子編織成一片懸臂於山坡上的構造物,創造暗示人造與自然的模糊邊界與場域。
藉由構造物的引導,讓人重新觀察並親近山坡的竹林風景。(文字提供/丁尺建築師事務所、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

意圖模擬天然竹林的大量交織

《林―鐵―編界》彷彿有保護色。經過它跟前了可能還沒發現,尤其在加上那片白雲似的棚面之前。因為這件裝置竹桿的交織方式,與其身後的天然竹林幾乎同個樣。

真竹林有些竹子自然倒下了,呈傾斜或水平狀態,再與垂直、生長中的竹子相互卡住,產生了很大摩擦力,然後就固定在那兒。「這樣的『編織』狀態我們覺得其實是有序的,也滿有趣。」「丁尺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建築師黃卓仁說。他和好友――「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共同創辦人、建築師黃介二,一起創作了《林―鐵―編界》這件「類竹林」,成為兩屆「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唯一由兩組團隊合作的裝置。

他們首度在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場地勘查時,注意到水社寮車站旁有些登山步道。確定可以在這一站裝置竹構築之後,兩位建築師與團隊不是隨即開始設計,而是先相約來此站附近健行「四大天王山」步道。沿途所見,即是作品發想的雛型。

圖片名稱
《林―鐵―編界》想模擬竹林互卡、產生磨擦力的方式來固定懸臂,靈感來自於登山時的沿途所見。(照片由黃介二、黃卓仁提供)

而除了竹林的垂直與水平,另一道天然線性――山際線,以及鐵道的人為線性,更強化了黃介二與黃卓仁想以線狀來編織空間感的企圖。

「別人看到竹子倒下來總是覺得很麻煩,要去清理,這兩位建築師遇到一樣的場景,卻是想把它轉化成設計。」構竹展發起人之一――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創辦人、甘銘源建築師笑說。然而,他在當代竹構築這道路上已行走了十年,任何創新傳統竹構的點子是他鼓勵都來不及的。

「我們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太聽話了。」黃介二有點搞笑地回應。他的意思是,這一屆構竹展的策展主軸,希望作品能與場域結合得更深,他倆就乖乖遵守,甚至曾想追求「結合」字面上的意義――將竹桿和原始竹林綁在一起,「編織」個徹底。而這場真假竹林之編織,並非位於平坦工整的基地上,而是坡度各點不同地,分布在高低落差多達5公尺的不規則邊坡。黃介二形容,這片山坡「有一個『勢』(台語,sè)。」

「我們看上這片環境所引誘的身體感知。」兩位建築師都這麼覺得。

圖片名稱
主辦單位在此本來建議的基地位置是木平台,但是兩位建築師決定挑戰將竹構裝置在後方山坡上。(施工照片由黃介二、黃卓仁提供)

以現場的體感來親身打造竹構築

這個竹間迷霧地帶的誘惑,引來的是一段時而得爬行的施工過程。爬行,真的就是字面意義,上山坡的短徑坡度陡到6、70度,乾脆四肢並用還比較好走。仿傾斜竹子、13公尺左右的4支主要懸臂,也得四處壓低身子摸索適合支點,再以特製鋼構鐵件來錨定。最後,竟然有一組懸臂的次要支柱,是鎖在基地原本存在的舊鐵架上。

這些懸臂串,還得與其他竹管以類似傳統輪口編的手法交錯,共構成挑空的立體桁架。同時,這組團隊也讓懸臂剛好穿越活的竹子群,不妨礙它們繼續生長。部分真竹子、人造竹臂交會處,並以養蚵用的繩子綁定。鋼索,則是輔助整體結構一起穩定的利器。竹製懸臂和鋼索互相牽引、拉穩,準備對應風力等等挑戰。這些建材無論天然或人造,缺一不可。

以上,的確創造了一些原始竹林自然交叉、慢慢定下來的視感。

圖片名稱
山坡上的每束懸臂,僅需兩個必要的固定端,自己的結構即能穩定。各懸臂與其它竹桿之間,還會藉由次要支點、鋼索、鋁管等互相幫忙拉住,讓整體結構更穩定。

但請別忘了:黃介二與黃卓仁是長期獨立作業的建築師,如何抉擇最終的創意與施作?尤其山區地形、氣候、大竹作技術、工序等條件限制,這件竹構的施工圖後來只能參考,模型則是帶到現場邊做邊以肉眼比對,初始設計早已無法完全還原。

「當我們其中一人不想為某一個決定負責的時候,就會推另一個人去基地下面的鐵道看著,然後自己在上面聽指令調整竹桿就好。」黃介二再度有點搞笑地,說明塑形過程的不確定。若是重要施工日有一位建築師沒到場,《林―鐵―編界》的外觀更是持續微變動。

但嚴肅地回來說,就算只有一位建築師,他與施作團隊、結構技師也必須互相協調。這座竹裝置想達成「靜不定[註]」,但因為上述限制加上竹子易變形,它的結構挑戰更是難上加難、超脫常規。

理解了「靜不定」的道理,回頭再看構築中竹臂與鋼索的互相拉穩,以及支點適當增加、帶來結構上的多重輔助,原來它多方協作的建造過程,正隱喻著竹林之間、兩位建築師之間,與結構技師和施工團段之間,互助互補、達成生態平衡的行為。也就像看不見的竹子地下莖,其實是盤根交結成一大片,竹林才能站得那麼穩又那麼久的。

圖片名稱

屋面色彩的抉擇之間,各有細膩考量

這件竹構在所謂「常規」之外的還有,它的屋面差一點是紅色。這可不是開玩笑,實因當地常有螢火蟲,紅色系最不會影響牠們成長。紅色,也可與後方竹林的綠色對比,帶來裝飾效果。

不過,建築師們本來就想讓這座竹棚呈現「被風掀起的飄動感」,選用白屋面會更趨近這理想。加上他們發現,每當下午兩點左右阿里山山區即開始起霧,白色棚面會讓這件竹構在此刻隱入環境,亦發無痕。

迷霧起時,若你在水社寮車站一時找不到《林―鐵―編界》,或可說,正是這座竹構成功之處。老天爺創造竹林的手藝,人類無法完全模仿。但是人間建築的奇想與突破,不少也在老天爺意料之外。

圖片名稱
照明選用紅色系,以免影響螢火蟲生態。(照片由黃介二、黃卓仁提供)
[註]靜不定:
《林―鐵―編界》想在建築結構上達成「靜不定」。以google查詢它的定義會蹦出許多公式,非理工科應該看不懂。「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策展人陳冠帆即是結構技師,他解釋,「靜不定」(Statical Indeterminancy) ,是指在「靜定穩定」之上多了「贅餘度」(Redundant Force)。有幾個「贅餘度」,就將成為幾次「靜不定」。
還是不懂沒關係,他以生活物件比喻:一張桌子最少的支撐條件是三支腳,是為「靜定穩定」。若能夠多一支腳就多一個「贅餘度」,亦即一次「靜不定」。
再來看《林―鐵―編界》,陳冠帆解讀,建築師黃介二與黃卓仁在滿足穩定的結構安全之外,並藉由後方與前方的更多支撐點(例如鋼索、次要支柱),完成了多個「贅餘度」、帶來多重輔助,完成了「靜不定」。這正是這件竹構希望透過「編界」達成的抽象意涵――多重靜不定下的編織狀態。

 

\ 同場加映 𝐐&𝐀  /
黃介二與黃卓仁非常規的竹材接頭實驗
────────

Green Media 兩位建築師在提出基本設計時,曾想像棚面的防水布是不是能多重綁紮、固定在現有的竹林底部。後來無法這麼做,為什麼? 
黃卓仁、黃介二 防水布綁住竹根,它不能透氣、水會積在裡面,會爛得更快,所以很早就放棄這個做法了。不過還是說明一下我們曾經想那樣想的原因。這次設計主要想談人為跟自然的邊界模糊性,兩者有點在「互為模仿」。就像我們以看似倒下的竹子編出輪口編,一時很難判斷是自然或人為所至。
這樣互為模仿的概念,應該已經反應到現有的接頭處理上。例如山坡基礎的鋼構撐柱漆上綠色,有點像竹子,交接處則用竹筒代替螺絲帽。這些都能看到人為與自然彼此涵構的痕跡。

Green Media 你們這座竹構的確很少見到金屬接頭,還有其他原因嗎?
黃卓仁、黃介二 不瞞你說,本來會用到更多金屬接頭的。是本屆另一位參展者、設計師陳建同來參觀施工時,覺得如果這件竹裝置想模擬自然,是不是就少用點金屬呢?這個建議非常好,我們就改成現在的接合方式。很多鋼構支點也盡量埋入地下,不多讓人看見。
對比的是,他自己的作品《北門翼》倒是用了很多金屬接頭,但那是為了要呼應基地「車庫園區」的機械風。
總之,這次創作一路受到策展人、施工團隊與其他參展朋友的支持,就像竹林輕柔地扶著我們,如根系般供給繼續在竹構築上前進的養分。

────────

 

圖片名稱

林―鐵―編界
設計團隊:丁尺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黃卓仁+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建築師黃介二
結構設計:原型結構/陳冠帆、陳佳宏
工程團隊:實式木造有限公司
燈光設計團隊:瓦豆製作有限公司
燈光施工團隊:瓦豆製作有限公司
尺寸:9.5m×2.9m(帆布投影面積)×3.8m(高)
材質:桂竹、鋁管、鋼索、接合螺桿鐵件、蚵繩、防水帆布、農膜網布
展出地點:嘉義縣竹崎鄉水社寮車站


|核稿編輯:陳又瑄|


[專題]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STRUCTURE × BAMBOO // 構竹城市+阿里山林業鐵路

|| 7組團隊 × 7個全新結構方案 = 新的接合設計 ||

∞ 開展時間:2022.10.30
∞ 實體展區:阿里山林鐵沿線(北門站、竹崎站、梨園寮站、水社寮站、十字路站)
∞ 竹構模型展:嘉義製材所園區手編工廠

更多文章請點擊下圖

圖片名稱

|參展團隊|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王識源+盧彥臣+盛郁庭 設計師
與木製研/陳建同 設計師
原型結構/張家維 建築師
華志聯合設計制作/陳華志+陳昀靖 設計師
丁尺建築師事務所+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黃卓仁+黃介二 建築師
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B群/鄭博仁 設計師
本事空間製作所/洪和培+謝欣曄+蔡易庭 設計師

(順序依照場域的海拔高度從最低北門站至最高十字路)

|策展人|
陳冠帆

|結構設計|
原型結構/吳蓓倫+陳佳宏  設計師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協辦單位: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媒體協力:Green Media 綠媒體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