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建築

[ Architecture ]

建築
首頁永續設計建築【建築師與他的一條街04】都市更新×通化街區:體貼鄰居的心意,老空間活化的可能

【建築師與他的一條街04】都市更新×通化街區:體貼鄰居的心意,老空間活化的可能

2023.02.02
圖片 - 楊紹凱建築師事務所
文字 - 馬萱人
文字 - 馬萱人
圖片 - 楊紹凱建築師事務所

都市更新過程可以再進化,不一定只有先拆光老屋、然後鋪上草坪這種儀式性做法。——楊紹凱

圖片名稱

楊紹凱設想中的一項都市更新案,周邊的地籍套繪圖,藍線為現有的水路。(製圖:黃暐晴)

從空間的角度來看都市更新

在北市通化街一帶某個轉角,有棟僅十戶、鬧中取靜的住宅小廈。它基地畸零,每戶格局也順勢設計得並不方正,但保住了此區常民建築的紋理與生活感。建築師還刻意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段留下一片呼吸的空間,讓原地住戶遷進這新家之後共享更舒服的公共空間。

以上,關於都市更新一個家的夢想,處於1:200的基地模階段。籌畫這件事的建築師楊紹凱說,其實這片基地已經幾十年整合不起來,產權實在太複雜:包括他爺爺傳下、家族共同擁有的一塊地與零星建物,以及左鄰右舍。

楊家自地自建亦可以,不過楊紹凱自我期許以友善社區的方式進行。他覺得,老鄰居住的是面積不大的低矮步登公寓或平房,不一起合作,他們幾乎不可能自己都更成功。他會將未來的改建想像成一座梯形與三角形平面構成的小型集合住宅,也是在尊重基地本來的不規則。

老實說房地產做為商品,三角形、梯形格局很難被理解、非常不好賣。容易銷售的是電梯兩旁方正、對稱排列的單位。但楊紹凱說,「我完全是從空間的角度、而不是開發的角度來看這棟建築,房子這樣的大小與十戶左右的單位,居住品質比較OK。」「在通化街出現那種三十幾層樓的大型集合住宅,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圖片名稱
楊紹凱規劃中的都更大樓(模型中藍屋頂處)由三角形等空間組成,不易被市場理解,但是他順應地域紋理的理想。(攝影:林美慧)

市與郊的交會地帶

他口中的通化街,廣義涵蓋兩側的安和路、基隆路街區,「就像海水與淡水交接的潮間帶濕地,生態非常豐富。」楊紹凱形容精準,不僅因為在這裡生長,他並曾指導建築系學生研究此地的歷史地理背景。

他話說從頭:通化街巷早年為城郊,生活成本廉宜,慢慢成形的商圈市場機會也是能直接理解的,因而成為外地人進北市做小生意或找工作的首選地之一。爆量興建住宅的七、八○年代,這兒更聚集了大批營造業師傅與家眷,服務眾人的菜攤、餐飲、戲院等商家應運而生。民間信仰廟宇也蓋了數間,至今仍常在半夜聽見起乩聲。通化街夜市白天即市場,沒觀光客它依然活好好,基礎穩固其來有自。

圖片名稱
通化街巷內很多房子即是夜市攤販備料的後場,楊紹凱戲稱這兒是「中央廚房」。

大安、信義區發展後,這一帶銀行、外商等辦公室增多,安和路上米其林等級的餐廳、酒吧跟著鵲起。但若想吃熱炒、海產,翻一條街往夜市走便是。通化街深巷中當年師傅們自行搭建、整修的房屋也還在,有機蔓延的新舊店家與居民,共創了衝突又融匯的多元生活與空間層次。

90 年代經濟泡沫化,那群房子陸續轉手。楊紹凱與太太阿莫的事務所與工作室,即位於其中一間僅約19 坪、屋齡五十幾年的兩層樓房。

拜訪他們,得先鑽進專映二輪電影的湳山戲院斜對面一道鐵門,穿過一個類似三合院中庭、暫做小停車場的空地,再拐進窄巷才能抵達。說真的不太大安區,也不太建築師事務所。熱愛這一區日常情調的夫婦倆,早已在此地的傳統市場買菜買到攤販以為他們是餐廳業者,工作地點選這兒順其自然,也能進一步理解鄰居的生活方式。

圖片名稱
楊紹凱建築師事務所外觀,他們辦公室即位於通化街深巷中的舊房子,收養的貓咪與一群建築師在此一起過日子。

體貼鄰居的心,發想宜居的設計

楊紹凱誠實地說,關於都更,他沒有那麼極端的社會主義導向,也沒有那麼極端的資本主義導向。但在都市有了土地畢竟會想開發,就像農民購入農地是為了耕作。況且通化街的鄰居們陸續表達了願意改建的意願,那些稱不上工藝精美的老屋真的很舊很舊了。

他因此想讓這群老人家,見到自家有改善空間品質的另一種選擇。開發土地的方法他也希望更細緻,好留下這區的場域脈絡。否則地產掮客一來,通常是盡力嫌棄這些零碎土地與小屋以壓低收購價,整合完畢後再讓建設公司進場,蓋成格局方正但單調、戶數眾多的所謂豪宅。

而楊紹凱眼中的這群鄰居可說是滿知足安分的人,並不特別企求豪宅,只是多少得等著旁人來幫忙換新家。在正式都更不知何時到來之前,他的鼓勵方式是大家就繼續在這個老社區好好過日子。眾人若能持續溝通,或有機會讓他更具信心地發想特殊、但宜居的住宅設計。

圖片名稱
此區老屋不少是當年移居此地的師傅自行搭建,稱不上精美,但也曾讓一大家子安身立命。

活化老建築有更多可能性

現在,楊紹凱則認為都市更新過程可以再進化,不一定只有先拆光老屋、然後鋪上草坪這種儀式性做法。他覺得全台有太多類似的、有感情的老空間,如果某階段的再利用很適合,何不直接執行那一個方案呢?

他說,他的太太、「咫想製作」負責人阿莫,比他還更想趁早活化一些老建築,「咫想跳舞」因此於去年底在某間位於通化街的舊公寓一樓誕生。她曾任職於表演藝術界,相當熟悉這一行的專家在哪裡。「咫想跳舞」師資一開出來不得了,許多資深舞者如蔡銘元等人赫然在列。但這教室宗旨是想讓大家「每天一個小練習,找回身體的自信與快樂 」,而且非常歡迎大小鄰居來上課。

果然,不少小小學員的父母就在附近開店,而每當有課時大片落地窗外經常吸引路人駐足欣賞舞姿,也許哪天他們就來報名了。

圖片名稱
咫想跳舞所在的公寓一樓,之前賣鹽酥雞,現在附近不少店家將孩子送來學舞,鄰里關係依舊。

楊紹凱夫婦所實踐的舊建築再利用與未來計畫,尚無法以經濟收益評估,不過,單是他們整理事務所小樓時也順道打掃周邊區域,已影響了鄰里,他們也跟著注意環境了。「潮間帶」通化街老屋與周邊空間生活品質改善的可能,也許正是從這些真實的點點滴滴起步。

 

────────────

圖片名稱


室內設計 Interior Design
楊紹凱建築師事務所╱咫想製作
共同創辦人:楊紹凱╱阿莫
深信建築的社會性,應為土地、教育、社區生活、地方產業的機制產生永續價值。建築師在解決複雜的空間與經濟行為時,不應忽略土地本質上的角色。咫想製作則是展演製作團隊,希望讓身邊發生的藝術事件,充滿溫度且美好自然。

 


|本文轉載自《實構築》季刊 vol.12〈綠場所〉|
〈綠場所〉企劃:Green Media 綠媒體

實構築季刊期許自己是一本如鏡子般的光滑潔淨、足以將真實如實地反映出來的刊物。由此理念出發,《實構築》創發出自己獨特的編輯風格,以具有穿透力的方式報導和評論作品,以及論述建築。它是季刊,每三個月發行一期,內容中英文並置,且紙本與網路實虛形式並行,讀者可以實體整期閱讀,也可以透過網路介面動態地收看到最新報導,同時也讓國外讀者可以輕易地接觸到。

官方網站:https://archi-tec.com.tw/
Facebook:實構築季刊

 


[專題]
建築師與他的街

點擊下方圖片看更多文章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