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重返常民:竹子的生活進行式

[ Life with Bamboo ]

重返常民:竹子的生活進行式
首頁專題重返常民:竹子的生活進行式【桂林山居,話竹日常】01:構築與農耕的前世今生

【桂林山居,話竹日常】01:構築與農耕的前世今生

2020.07.02
圖片 -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文字 - 李綠枝
文字 - 李綠枝
圖片 -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農耕和構築是人類進入文明的基本能力,原本也是和土地最密切的行為。

亞熱帶的台灣,從平埔族人干欄式建築就地取材木竹建構屋架、茅草蓋頂;三百多年前漢人移入,利用木竹建構屋架、利用土建造土角厝、又進步到利用磚塊;日治時期,革命性的建材-混凝土引進,在潮濕多地震多颱風的台灣土地上,混凝土成為近代建築的主流材料,建築成為大地不可承受之重,再也難以輕柔的方式觸碰大地。

圖片名稱
台灣地理環境非常適合竹子生長,竹子成了過往先民日常取用的重要材料。(攝影:藍雅萍)

傳統竹圍古厝的凋零

竹圍是漢人移民因應環境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居住文化,兼具有防禦、防風、農用等不同的功能,成為極富台灣風土特質與史地脈絡的的人文地景之一。易於取得的竹子也成為蓋房子的建材之一,渡海來台的先民常用穿斗式結構來建造民居,成為台灣獨有的「竹管仔厝」,通常使用多年生的孟宗竹、刺竹或麻竹,用榫接及竹釘固定。

竹屋的編竹夾泥牆則用竹片編織成後,再敷上泥土外表抹上石灰而成。門窗則採竹片編成,而柱腳用土或石頭加強地基以保堅固。這些就地取材的建築方式,也常用換工的方式合力完成,人和人的距離很靠近,人和土地的關係也很密切。

圖片名稱
左/以竹片編織成窗戶。(圖片來源:請按此,CC BY 2.0)右/傳統建築的編竹夾泥牆。(攝影:藍雅萍)

台灣地理環境非常適合竹子生長,加上竹材具備堅韌特質,早年先民曾廣泛使用,包括平埔族及閩客族群,從建築、各式日常生活用品到產業設施(竹筏、蚵架、香蕉支柱等),竹子的輕巧特性與溫潤質感,可說是無所不在;後來逐漸被塑膠、鋼構等替代性材料所取代,開始與人類生活漸行漸遠,也造成遍布中部山區的竹林,多數呈現荒蕪狀態,殊為可惜。

圖片名稱
過去農村裡常見廣泛地將竹材應用到生活中,從建築的主要建材之一到生活日用品,都可見到竹子的身影。

從產地到餐桌的小農革命

農耕和構築是人類進入文明的基本能力,原本也是和土地最密切的行為。現今的餐桌和產地的距離遠了,食物商品化了,人們對自己的健康也越來越不能掌握;竹林荒蕪了,人和土地的距離也遠了,融入地景的「竹管仔厝」已成昔日風貌,居住在水泥叢林裡、面對各種環境問題的人們難以回首,大部分取而代之的是速食的、拼湊的、或是浮誇的販厝,談不上居住的品質,更遑論建築與風土民情的對話。

圖片名稱
取之於自然的竹材,搭建成屋架後依然保有原始樣貌,能夠與大自然及地景對話,相互生輝。(上圖攝影:藍雅萍/下圖:大藏建築)

台灣有機農業的發展可追溯至1986 年,由農委會所召集多方專家學者共同討論推動的可行性。初期主要針對生產者生產技術的輔導,是以農業生產的型態被認識。然從2011年起果汁飲料的塑化劑開始,到瘦肉精、毒澱粉、假油等一連串事件,嚴重打擊了台灣人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只顧賺錢的大企業讓人信心一點一滴崩盤,大公司品牌的食材與調味品等不再是品質保證;反觀一步一腳印的小農相較之下顯得更為可靠,自然就掀起另一波從產地到餐桌的小農革命。

這樣以消費者需求為主導的行動,友善農耕已不只是一項生產農產品的方式而已,也代表了一種生活風格的形成。從五星級飯店、連鎖餐廳到個性小餐館,菜單上開始強調使用的食材是來自某某產地直送的小農產品,而消費者顯然也很買單。小農食材最重要的特質,自然是無毒、有機栽種。小農食材的加入,風潮正方興未艾。

圖片名稱
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於誠品信義店的展售,結合竹構展架將構築與農耕作了新詮釋。(攝影:藍雅萍)

 


圖片名稱

李綠枝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財團法人雲林縣利仁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第13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建築理念以文化、生活、產業結合的鄉村經驗,深耕一處土地,再走向另一處,以這樣的精神改造空間環境。當眾人選擇在都市叢林中追求繁華的物質生活與自我實踐,李綠枝選擇一條人煙稀少的路,走進鄉間社區,參與眾生安身立命的生活場域的形塑,探索人與土地和諧共處的空間環境營造之道。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