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重返常民:竹子的生活進行式

[ Life with Bamboo ]

重返常民:竹子的生活進行式
首頁專題重返常民:竹子的生活進行式【桂林山居,話竹日常】03:重建竹林與農村生活的永續循環

【桂林山居,話竹日常】03:重建竹林與農村生活的永續循環

2020.08.26
圖片 -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文字 - 李綠枝
文字 - 李綠枝
圖片 -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真的需要那麼厚重嗎?尤其在山林裡,我們是不是可以更輕巧地接近土地、更輕巧地與陽光空氣雨水共舞?就像撐一把傘遮陽避雨就好……

2015年我們搬到古坑桂林,在人口外流的洪流中還保有一些活力的小山村,有一些小農轉作有機,桂林國小的老師推動校園蔬食,讓我們非常安心選擇這個落腳的社區。村裡保有淳樸、夜不閉戶的民風,在現今社會實屬難能可貴;然而人口老化、產業凋零卻是不爭的事實。

圖片名稱
位於雲林古坑的桂林村,保有清淨的環境與純樸的民風。(圖片來源:利仁教育基金會)

山村的社區營造

桂林地名由「桂竹林」而來,早期種桂竹做金紙,農村產業結構受到大環境快速變遷影響,而後種植稻米、金針、地瓜、芋頭、油桐、竹筍、茶、咖啡、檳榔、柑橘等經濟作物,農民在頻頻追趕市場變化的歷程中辛勞耕作,狹小的耕地在慣行農耕的損耗下,地力耗盡、生態惡化,時至今日,整個農村幾乎是經濟崩盤,沒有具特色的農產品。

以茶為例,茶葉品質日衰、茶菁收購滯銷、又無細緻的製茶技術可以創造在地特色,茶園及其他農作檳榔園等面臨荒廢;而淺山的茶園被放棄,移往高海拔發展,超限利用影響生態、破壞水土保持,造成種種環境問題。

圖片名稱
桂林村的山頭景致與林樹樣貌。(圖片來源:利仁教育基金會)

我們(利仁教育基金會)在社區開辦自然農法課程,走訪自然茶園,請自然茶達人來教手作茶、品茶,希望從過往的經驗中開創出一個具有特色的方向,結合先民的智慧、加入環境永續的思維,探索出具有特色的農產業。

桂林的女兒小綠老師也帶進雲科大USR的資源,在過程中陪伴社區茶農成長,深化茶栽培及製作技術、學習泡茶品茶,竟然帶著一群從中學生到阿嬤的女茶師手作茶、擺茶席,從慣行的茶園走出一條展露曙光的路。我們(大藏建築)協助小綠修社區老屋、茶寮,帶著雲科大學生一起動手整修茶寮竹構屋頂,介紹傳統工法,教作改良式工法,構築也可以成為療癒課程。

圖片名稱
整修桂林村的茶寮,屋架用竹材支撐。(圖片來源:利仁教育基金會)

前幾年端午節,我們請社區長者傳承包粽子,看到老人、年輕人、小孩齊聚一堂,小孩子在桂林可以到處玩,走到哪一家都不會走丟,老人不用孤零零在家守著電視,可以出來聽小孩彈琴、年輕人唱歌,真是幸福!現在有無憂谷團隊持續關注桂林長者的樂齡康養。

像桂林這樣的農村,政府、民間也持續投注資源,但要青年返鄉以農為生真的是困難的;如果能保有可以安居的環境還是有希望的,農村最大的價值是讓老人健康安養、孩子快樂成長,中青年若能半農半X是最好的狀態。

社區的教育、產業、社福、文化傳承是緊密相連休戚與共的,學校是社區的公共空間,很多偏鄉的校園也是昔時地方仕紳捐地而來;社區裡熱心的居民,想要為獨居老人辦食堂,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學校合作,利用學校廚房搭伙,資源共享【註1】。

圖片名稱
建築師的家,時常對桂林村居民開放,舉辦社區共學活動。

桂林小築的竹茶生活

住在桂林山村,假日我們盡量不外出,早起走路、呼吸新鮮空氣就值得,三餐自炊,鄰居送的、或是拿到門口銷售的農產品,教我不得不做個勤勞的村婦。以前我不曾料理過竹筍,怕處理麻煩、怕烹調技術不佳、怕吃多了寒涼;住到桂林後是照單全收,夏季的綠竹筍、甜龍筍、烏殼綠,筍子到了就得立刻清理、帶殼下鍋熬煮,再分次料理,享受產地才有的清甜好滋味。夏季之後,我還要學一學如何料理酸筍、筍乾。

為了護持淺山自然茶,也養成喝茶的習慣,朋友來時沖壺茶,坐在午後陽光灑入的桌邊,有蟬叫、蛙鳴的伴奏,時間好像凝結,從陽光遍灑到日落。或是整理家務、或是收發訊息,給自己一杯茶,會用台灣竹會和竹工藝家開發的竹編杯套+玻璃瓶,竹編杯套略有防燙功能,在竹編間看得到茶葉在玻璃瓶中舒展開來,適當的時間將茶湯倒出來,還可以沖第二泡茶。

圖片名稱圖片名稱
搬到桂林村後,步伐與心境得以緩下來,偶有三五好友來訪增添生活逸致。沏一壺茶,與來訪友人共享;一個人喝茶時,則裝入竹編杯套。(下圖攝影:楊世全,台灣竹會提供)

門口的竹棚架,使君子已經攀上柱子、棚架屋頂,繼續往二樓牆面和主屋頂邁進,還沒說我們的桂林小築是舊屋改建,原有牆面外加褟褟米蕊材、土漿、再加雨淋板隔熱,以陽台、棚架、雨庇等遮陽,全年不用空調,夏季白天、或人多時偶而用一下電風扇;內牆用麻筋石灰粉刷的傳統工法調節濕度,再潮濕的季節,牆壁也不會結露(冒汗)。

建築師的工作大部分時候還是蠻煩心的,回到家能感受到空間的質樸,更在這幽靜的山林裡恰如其分地與自然交融,應該是很療癒的,也是能堅持質樸的設計的底氣。使用電子鍋、電爐、烤箱、高效能的調理機讓我輕鬆烹調,使用自然材質的陶鍋讓食物得到最好的火候,我沒有閒情逸致去燒炭火煮茶、或巴比Q,選擇好食材、簡單烹調,生活可以更自在簡單。

圖片名稱圖片名稱
改建自舊屋的桂林小築,綠意繚繞而幽靜。自宅外的園子,煩心時只要回到家總能獲得療癒。(攝影:林美慧)

我們使用竹子這個古老的材料,沒有抉擇用榫接等傳統工法去設計,因為明白它的限制,其施工難度高、費工,更難建立產業鏈;其結構傳遞效能低,可以負荷的跨距小,難以在公共建築上利用。接頭設計的不斷改良更新,加上無毒的高溫乾燥保存技術,讓竹子可以穿越時光隧道延續它的文化使命和地球碳存。

圖片名稱
對於竹材,大藏建築團隊不曾停止思考更好的使用方法;此圖為建築師手稿。

一身輕盈的弱建築

建築真的需要那麼厚重嗎?尤其在山林裡,我們是不是可以更輕巧地接近土地、更輕巧地與陽光空氣雨水共舞?好像撐一把傘遮陽避雨就好,我想起蘇軾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縱然從2012年(雲林農博公園設計)至今,我會在每個竹計畫寫上願望:讓竹構築逐漸取代常見的鐵皮屋,成為一處處鄉村住宅、農業設施或是活動空間,重現早年農村竹圍風貌,也重建竹林與農村生活的永續循環,持續帶動竹材與竹工藝、建築產業的良性互動,讓這個遍布台灣山林、既在地又健康的竹材,有機會回到台灣常民的生活。

圖片名稱
走在竹林小徑上漫步,是住在桂林村的日常生活。

但回到現實的職場,越發覺得這個願望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難以返回。

如果每個週末能在桂林小築不用開車出門,運動、煮食、勞動、閱讀,享受雨後涼爽的空氣、灑進屋裡的陽光,簡單的家居生活,院子裡白頭翁、五色鳥、攀木蜥蜴、樹蛙的身影和鳴唱,又可以有重新立志的勇氣——哎哎,我這個恆立志的小人……

圖片名稱
簡單的居家生活與花園,讓人一解憂愁恢復能量。(攝影:林美慧)
【註1】桂林社區還沒有推動成功和學校合作老人食堂,隔壁的山峰社區已經成功。

 

 


圖片名稱

李綠枝
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財團法人雲林縣利仁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第13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建築理念以文化、生活、產業結合的鄉村經驗,深耕一處土地,再走向另一處,以這樣的精神改造空間環境。當眾人選擇在都市叢林中追求繁華的物質生活與自我實踐,李綠枝選擇一條人煙稀少的路,走進鄉間社區,參與眾生安身立命的生活場域的形塑,探索人與土地和諧共處的空間環境營造之道。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