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設計人的永續之路

[ Sustainable Design ]

設計人的永續之路
首頁專題設計人的永續之路【建築師的永續之路】江文淵:永遠站在樹這一邊!種樹、保水,打造藏風納氣的新生態城市

【建築師的永續之路】江文淵:永遠站在樹這一邊!種樹、保水,打造藏風納氣的新生態城市

2021.01.21
圖片 - 半畝塘環境整合
文字 - 江文淵
文字 - 江文淵
圖片 - 半畝塘環境整合

────
人類文明之根本
環境友善的世界語言

「永遠站在樹這一邊!」是2010年咱若山推出時對外媒體企劃的關鍵Slogan。當時,我是很振奮的!因為終於有了一句簡單易懂、充滿喜悅,又有長遠承諾、深蘊自然智慧的一句話來傳遞咱半畝塘的心意。

咱半畝塘就是愛種樹,到哪裡都種樹。哪怕進了都市,20層樓的「若山」,咱硬是從地下層一直種到20層,總共種了超過150棵原生種喬木和圍繞大樓東、西、南向一圈的灌木叢,綠蔽率達到110%(落成後已達150%),除了還回土地100%的綠地以外,還附贈了10%的利息。

當然,若山的價值絕對不僅僅種樹而已,只是今天我想說說為什麼要「種樹」?為什麼我在公司把「種樹」這個議題拉得這麼高,並且要求三個事業部乃至成立的基金會都必須一起來終生奉行!

圖片名稱

先說一個可怕的科學數據。根據科學家推測,地球上的樹,如果完全消失,將會使陸地上90%的生物消失、超過450萬種生物滅絕、70%的淡水流入海中,造成地球暖化和溫室效應加劇,多數生物無法生存,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而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1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在過去十年,每年仍有約17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相當於3.6個台灣本島的面積!

地球暖化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溫室氣體,尤其是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氣體,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在大氣中的濃度增加了25%,造成地球溫度快速地上升;相對的,很會「固碳」和「降溫」的樹,卻逐年快速地在消失!一消一長之間,46億萬年的地球,可能就即將在這個世紀,被我們消耗殆盡。

圖片名稱
左/2020年落成之若蒔山(若山 III),此時綠覆率已達260%,讓超過一萬株的植栽與建築共生,為都市找回綠意與生態。右/2017年落成的若合山(若山 II)。

種樹的千百個好處,咱半畝塘的夥伴們一定不陌生,除了對緩和地球暖化很關鍵的固碳和降溫外,在環境友善的機能面上,保水、護土、終止沙漠化和沙塵暴,在都市中減少落塵、淨化空氣、降低噪音,並且提供了陸地上近90%的生物棲地;在人文生活上,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從燧人氏鑽木取火、神農氏揉木為耒(耕具),進而架木為巢,以果充飢,造舟車以利行動,舉凡食衣住行無一不依賴樹木和森林。甚至在人類文明上,以樹造紙,也才成就了人類文明的文學載體。

說了這麼多,不如紮紮實實的趕快種一棵樹吧!咱們就是想太多、說太多、做太少。上次企劃室分享給大夥兒一個「七十億人和一兆棵樹」的網站,一位14歲德國小男孩Felix Finkbeiner從九歲時在課堂上學習了光合作用以後,他就決定發起種樹運動,希望解決全球碳排放的問題。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協助下,到今年(2012年)底,他們與其他70個國家的合作夥伴的種樹成績將達到140億棵,而最終目標是在2022年達到一兆棵。

我很受到他們海報上的標語觸動:「別再說了,種樹吧!(Stop talking, start planting!)」咱們來成為Felix的追隨者吧!帶著我們的小孩,共同來促成「一樹接一樹」的時代使命。

圖片名稱
Felix Finkbeiner. (Victoria.Kolbert,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另外一個以「種樹」為主軸的原因,就是「樹」本身即為環境友善的世界語言,舉凡有機、生態、環保、綠建築……「樹」本身就是表徵!有普世性語言的強大特質,還有「種樹」本身就帶著微妙的喜悅和幸福感,無論是小朋友或老人家、白種人或黃種人、男人或女人,沒有人會反對種樹,而且只要你願意,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做出貢獻!

可以這麼說,「種樹」是挽救地球暖化最簡單、最省錢,而且全球每一個人都可以共同參與的活動了,具有環境友善「普世化」的巨大潛力。

咱半畝塘是專業的環境整合者,「節氣建築」的專業論述有其嚴謹、深刻的必要性,當然咱們在專業界已經有了小小的影響力,但地球暖化的困境是迫在眉睫的,是全球性的災難,只有少數的專業者醒過來,是遠遠來不及的,咱們得擴大影響力!「種樹」或許是那把鑰匙!咱半畝塘得既深且廣、既兇悍又溫柔、既吹毛求疵,又寬廣無礙,這才是咱們的樣子。

圖片名稱

就用「種樹」來傳遞咱半畝塘人天共好的心意吧!就用「種樹」來連結台灣乃至全世界有共同信念的家人吧!一塊兒來種樹,把咱地球的幸福種出來!

咱企劃室已經很努力在著手整理更完整有關「種樹」的Know-How和推動方法,會館也著手在籌備提升為基金會,擴大共好平台的影響力,把「一樹接一樹」的活動在台灣推動起來!Stop talking, Start planting!

圖片名稱
壬辰年 立春
2012年2月4日

 

────
以水為師
滋養大地萬物的共好哲學

上回咱談樹,談為什麼到哪兒都種樹,為什麼永遠站在樹這一邊;這一次咱來談談水。根據2009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指出,地球暖化和世界人口快速增加的雙重影響,全球性的水資源危機迫在眉睫,預計到2030年,47%的世界人口將居住在嚴重缺水的地區。

這是一個正在逐漸乾枯的地球!主宰著陸地生物的淡水,由於資本主義的貪婪和不當粗暴的慣行開發,人類正以驚人的速度汙染和消耗水!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除非我們改變!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態度和生活方式,學會在大自然可以負荷的範圍內使用資源,學會謙卑永續的開發模式,將地球表面正在逐漸乾涸的過程逆轉,讓地球暖化的世紀危機,在咱這個世代有力量地舒緩下來!

圖片名稱

談到水,直覺就想到老子二千年前的教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以水為師,謙下不爭,善萬物而共好,一直是半畝塘很重要的價值觀。咱新竹的會館,以「若水」為名,即是以水為師之意。水除了在哲學層面上是咱們的老師,在生態永續的實踐上,咱是下了決心要持續而有力量的做出貢獻的!

在古風水學上「風水」就是環境友善的關鍵指標。理了水就理了氣,風生水起,藏風納氣,都是在談水如何影響微氣候的關係。大量的水體,當太陽出來時,水在轉化為水蒸氣回到空氣中的這個過程會大量吸熱,形成空氣中的溫度差,溫度差會產生正負壓,然後帶著負離子清新的氣流就會流動,那就是風生水起。

圖片名稱

沒有辦法有大量的天然或回收的水體,那就想辦法保留大量的透水性鋪面,當雨水落到地面時,大部份的地表逕流是被保留在原來基地上的,而不是流到下游去造成另一塊土地或都市的洪患!透水性鋪面,可以讓雨水深深的涵養在自己的土地,當太陽出來了,土地裡面的水,就轉化成水蒸氣回吐到空氣中,過程中水蒸氣吸熱產生溫度差,溫度差產生正負壓,正負壓就產生了微氣候的流動,地表降溫了,微風中健康的負離子,帶給環境清新和涼爽,這就是藏風納氣。

如果都市的開發,能全面地做雨水和中水的回收,能在基地配置上多一些水體和透水性鋪面,當然別忘了要種很多樹,那麼都市的熱島會有很明顯的改善,都市的洪患,以及地下水乾涸的世紀困境,都會因為基地保水的調節而得以舒緩。

圖片名稱

水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生態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地球有70%被水覆蓋,人體有70%是水的組成,這不是巧合,而是說明了人和大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水不只滋養了我們人類,也滋養了生態萬物,有了水,生態就很快的復原回來,哪怕是現代都市冰冷乾枯的水泥森林,只要咱們願意在土地上留下一方生態水,多一些透水性鋪面,多種一些樹,鳥兒、蜻蜓、蝴蝶和青蛙都會回來的!都市中的生態跳島不是夢,是真實的。

咱們台中辦公室,在生態水塘完成不到半年時,連環境指標最挑剔的螢火蟲都回來!半年前咱剛完工交屋的大平窩村,因為保留了濕地,生態溪流和原生的老樹,鳥雀、蝴蝶、蜻蜓以外,連稀有珍貴的領角鴞(貓頭鷹的一種)都在村子裡棲息!這些生態的回饋,給了咱們團隊很大的信心和鼓舞,繼續走在生態永續、人天共好之路,所有的美好都是真實的,很慶幸咱們選擇走在深深喜悅的路上,而且在一起!

圖片名稱
壬辰年 小滿
2012年5月20日


────────────
原文刊載於《大師兄歲歲念》,江文淵,2012。

圖片名稱

江文淵|半畝塘環境整合創辦人

1997年創辦半畝塘,一個土地關懷及環境友善的建築專業團隊。從建築師事務所起家,承接建築、室內、景觀設計等業務,開啟建築整合第一步。2003年成立營造團隊,發展成為了兼具營造能力的整合型團隊。2006年投身建設開發的領域,學習自己當業主,逐步整合建築產業上下游,從取得一塊土地開始,落實半畝塘生態開發的理想。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