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餐桌的食農關鍵字
[ Keywords of Food Education ]
【#食農關鍵字】黃紋綺:吃對海鮮,每個人都可以守護海洋環境
黃紋綺說,臺灣人很幸福,東西南北各地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魚種。可惜臺灣小孩真的很少吃魚,如果聽到孩子有吃,吃的通常也是鮭魚或鱈魚。
根據漁業署統計,臺灣近海漁業產量與產值在八○年代達到高峰,年產量約四十萬公噸,自此逐年下降,近十五年的年產量皆不足二十萬公噸。而中研院團隊在北部海域長期採樣的結果也顯示,近十五年臺灣魚種從一百四十二種銳減至三十七種,數量大幅減少,顯示魚源已經逐漸枯竭。
相較於「流刺網」混獲的問題,「定置漁法」是一種被動捕撈,採用的定置漁網是開放性出入口,「網」開一面的設計為小魚留了活口,維持了海洋的永續。這正是「洄遊吧FISH BAR」創立的初心,藉由商業模式來支持臺灣在地相對友善的漁法、通過食魚教育來倡導永續海鮮,期待從餐桌上的海鮮,來與眾人談論永續海洋的議題。
食魚教育,作為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
「食魚教育」在五年前還很難想像會成為商業模式,但在花蓮的「洄遊吧」卻做到了!從「教育」這件事出發是﹁洄遊吧﹂創立時很特別的起點, 創辦人黃紋綺說,她希望能找到穩定的商模,在理念和市場之間找到平衡,因為發自內心地愛護著這片海洋,希望讓更多臺灣人認識漁人們的辛勞,並理解要怎麼吃魚才能對環境更永續,這就是洄遊吧的價值與目標。因此,對洄遊吧團隊而言,販售的水產品不只是商品,而是搭載了海洋永續的概念。
不過,許多第一線的漁民一開始也不知道洄遊吧在做什麼,創立前期為了跟不同的定置漁場建立信任關係,黃紋綺都是親自到漁獲現場挑貨;當時每天早上也跟到漁場拍賣現場,記錄捕撈作業的過程。後來在花蓮七星潭成立﹁洄游吧食魚體驗館﹂後,邀請漁人們到體驗教室,就是為了讓他們可以更了解洄遊吧的理念論述與價值;另一方面,以優於大盤的價格向漁場收購魚種,也在推廣食魚教育這條路上增加了夥伴,不再是黃紋綺自己單打獨鬥。
洄遊吧合作的漁場都在花蓮,位於七星潭的有「嘉豐」、「東昌」及「朝金」等漁場,大多歷史悠久,有些從日治時期就開始經營。這些漁場的共通點都是採用「定置漁法」,類似澎湖的雙心石滬,將漁網固定在海裡, 等魚自己游進去。漁業署對定置漁網是以GPS 規範,位置是固定的,每兩、三年會重新檢視魚道、調整深度。目前花蓮有超過五成以上的漁獲都來自於這樣的定置漁法。此外,洄遊吧也與手釣業者合作,手釣業者通常採用「一支釣」的形式,一次出海有幾十根釣竿在備有相關設備的船上,也是相對永續的被動漁法。
漁獲資訊揭露,消費者支持永續海鮮的第一步
漁法是否永續,各地可能有不同看法,因此洄遊吧雖然與使用被動漁法的漁場合作,也不是所有魚種皆收,還是會參考中研院發布的《臺灣海鮮選擇指南》,以及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發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又稱作「紅皮書」)。
團隊會參考這些文件上所建議的食用魚類去挑選,所以就算是以定置漁網捕撈的魚卻捕到珊瑚礁魚類,洄遊吧也不會收購;又像是鬼頭刀,洄遊吧也只收購三公斤以上、已經性成熟的體型。而爭議較大的曼波魚(翻車魚),雖然每個品種的瀕危程度不同,但因為一般消費者較難分辨,且總量仍然偏少,在今年度被《臺灣海鮮選擇指南》歸為不建議食用的魚類, 因此團隊在今年也停止進貨。
由於臺灣對於沿近海魚種的基礎資料較為薄弱,在魚類政策的管理上較欠缺科學數據。目前漁業署在推廣產品履歷溯源,相較於歐盟的做法則是必須揭露漁法、海域、時間等資料。消費者如果能透過市場端,在消費前詢問店家相關資訊,也能提高生產端對此議題的重視。
相較於早期「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近幾年包含農委會、環保署在內的許多公部門,都嘗試將過往較生硬的資訊轉換成圖卡等方式來呈現,幫助民眾建立永續海洋的概念;洄遊吧也向漁業署提出討論,是否能引進相關的認證標章,改善沿近海漁業的品質以及消費者的認知。就像《臺灣海鮮選擇指南》的發布或相關環保團體推動的調查,都有助於提升一般消費者對於永續海鮮認識與肯定。
從大海到餐桌的海產知識體驗
黃紋綺說,臺灣人很幸福,位處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有親潮與黑潮流經,東西南北各地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魚種。以花蓮為例,夏天是鰹魚、秋天是鬼頭刀、冬天有曼波魚、白帶魚、𩵚魠,春天則有飛魚與竹筴魚。可惜臺灣小孩真的很少吃魚,如果聽到孩子有吃,吃的通常也是鮭魚或鱈魚,因此如何推廣本地魚種、讓本地魚種像鮭魚一樣深入常民生活,也是洄遊吧的任務之一。
洄遊吧在七星潭的食魚體驗館,設計的流程是帶大家認識一條魚從大海到餐桌的過程,也會向家長和小朋友介紹臺灣有哪些常見的捕魚方式、花蓮有哪些在地魚種,更有互動道具可以讓小朋友進行角色扮演,讓小朋友對本地魚種能有進一步的認識;最後會讓大小朋友一起烹調當季魚種, 從親子殺魚活動到魚料理製作,這個體驗活動讓原本不愛吃魚的小朋友, 也會因為很有成就感而把魚吃光光。
體驗過後不只是一場短暫的回憶,團隊還會以line 的社群與學員及家長保持互動。有時家長會主動發文,分享孩子今天吃了什麼魚,或是運用了在洄遊吧學到的知識去指認魚種。更有一名孩子,跟著媽媽去傳統市場看到了許多鬼頭刀,而體認到「秋天來了」的季節感,這就是開始把魚類與生活結合的例子。
目前除了常駐花蓮,洄遊吧團隊也開始與都會區的料理教室合作,或是和餐廳交流。例如西餐廳通常以進口魚類為主,但現在有些主廚想採用本地食材,卻不知道如何料理,洄遊吧也提供服務和建議,讓更多廚師對食材有所認識。除此之外,團隊會定期在網站上發布文章介紹魚類知識, 希望可以藉由不同管道帶領大家認識更多的本地魚種,進而在日常中、餐桌上自然而然地實踐著永續海洋的生活。
────────────
黃紋綺 /洄遊吧Fish Bar 創辦人
從小在臺北長大的洄遊吧創辦人黃紋綺,小時候很常往住七星潭外公家的漁場跑,也種下了黃紋綺與海洋的緣分。大學時,選擇就讀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進入了海洋環境的學術研究領域。2012 年,協助當時的港務局申請歐洲生態港認證,將所知所學應用在港埠管理上。帶著這些經驗,黃紋綺回到花蓮,推廣海洋環境永續的理念,並創立了「洄遊吧」。
番紅花的行動建議
全家人趕快來線上下載:由海漁基金會和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所共同調查發表的《第五版臺灣海鮮選擇指南》(fishdb.sinica.edu.tw),這份報告清楚將市場常見的魚,分為建議食用/斟酌食用/避免食用等三級,出去買魚或去餐廳點菜時,拿這份指南出來看,就不怕吃到已過度捕撈極需要保護的魚了!
本文節錄自《每日餐桌的#食農關鍵字》
出版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企劃執行:Green Media 綠媒體
01
《每日餐桌的#食農關鍵字》限量免費拿取地點
A|好土:home to
一間關於地理. 人文. 食物及記憶的小書攤,一個向社區及人群涵容的活動場域。當然也有好喝的咖啡、茶飲和慢慢增加的小點心。
每週五、六、日12:30~18:30營業|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72巷20號1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5%A5%BD%E5%9C%9F-home-to-107108154445359
B|淺山綠植物書店
開在鄉間的植物主題書店。書/ 植物講座/ 植藝課 / 親自然課。供應咖啡,茶飲,低消150元。
週六日11:00~18:00營業,平日預約,早午餐需預訂|google導航:苗栗縣苑裡鎮南勢里93號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lantsCreateLife
C|水木書苑
在蟲鳴鳥叫花香樹海還有不少汪星人和喵星人的清大校園裡,在書香縈繞的氛圍中,在藝文活動訊息充滿的空間。還有更多視角,等待你發現。
平日9:00~19:00、週末10:30~19:00;7、8月暑假營業時間同週末|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清華大學風雲樓一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THUBOOKS
D|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新店IKEA
一群連結著土地、生態、農夫、餐桌的社群所建立的有機人文新市集。
尋常每週六在台大蒲葵道開市,疫情後目前每月第二和第四週在新店IKEA與您相見。
每月第二和第四個週六日早上11:00-18:00|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159號4樓 (小碧潭捷運站旁)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ganicfarmersmarket/
02
留下你的食農關鍵字,書直接郵寄到你家!
(活動已結束)
① 於Green Media 此篇貼文 底下留言:「我的食農關鍵字是 #(自行填入)」
② 填寫收件資料於此份表單:https://forms.gle/EE1NwcTCHwm9v9XFA
③ 等待郵差將熱騰騰的《每日餐桌的#食農關鍵字》送到府!
⠀⠀⠀⠀⠀
◪ 什麼是「食農關鍵字」?
任何你對食農的想像、實踐食農教育的方式、對吃的堅持、對土地的愛護,都可以是你的 #食農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