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餐桌的食農關鍵字
[ Keywords of Food Education ]
《食農教育法》正式三讀通過!從食農教育到永續農業,專家怎麼說
關心食農教育的農政單位與各民間組織,已推動「食農教育法」數年,終於在2022年4月19日立法院第五會期順利三讀通過。然而什麼是食農教育?除了到產地拜訪、體驗耕種與收成的過程、了解餐盤上的食物之外,食農教育其他的核心意涵又有哪些呢?
食農教育是什麼?
日本從小學便開始推動食農教育,其第一步就是「向學生建立農業的正向認知」,以鼓勵的方式帶領孩子認識農業,並將在地農業的肯定具體落實到校園中。像是學校午餐就有一些要求準則,例如盡量使用在地食材,如果當地沒有生產,則要選擇食物里程最短的。這些下一個世代的消費者,若從小即具備永續發展、支持國產農業的觀念,有朝一日當他們長成社會上最主要的消費者時,他們已然養成的消費習慣就會改變整個產業的結構。
也就是說,食農教育像是培養消費者「生活選擇」的素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提到食農教育法推動方針,包括:
────────────支持認同在地農業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傳承創新飲食文化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長期研究臺灣農業與鄉村議題的陳玠廷認為,食農教育也可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藉由消費者觀念的改變,去引導生產者觀念的改變。當消費者認為有機、低碳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時,生產者不用輔導或補助,他們自然就往趨勢走,若走到這一步時,政府就無須花費太多氣力由上而下去推動永續農業的相關政策。
進一步來說,食農教育像是培養消費者「生活選擇」的素養,它不是要求消費者怎麼做,而是引導消費者怎麼去做選擇。陳玠廷說,這個選擇題沒有標準答案,而是讓消費者可以在每一次的消費過程中,多花一點時間去思索背後的脈絡,並做出一個當下「相對好」的選擇。不是要消費者放棄經濟考量、做一個百分百有機採購的決定,而是綜合評估後採取一個相對好的選擇。
當每一個人、每一次相對好的選擇集結起來時,就會形成一股力量,足以推動整個消費環境與政策往好的方向發展。例如二、三十年前,我們很難想到有一天買雞蛋會去顧慮母雞快不快樂,但今日賣場標榜動物福利蛋的品牌已越來越多。以前無法也不敢去想像的事情,藉由許多消費者的支持趨向,有一天它就水到渠成,變成理所當然。
除了學校教育外,如何將食農議題更融入生活呢?親子作家番紅花,同時也是綠色飲食的實踐者,多年來足跡踏過各大市集、店面、超商、大賣場、漁港,並帶領多場料理及市集走讀課程。經過切身的消費與觀察,她認為,「傳統菜市場走踏、廚房實際動手烹飪、共食分享」等綜合型親子活動,能有效打開許多父母與孩子的食育五感,更是拉近食農與家庭距離的好幫手!番紅花更點出,只有媽媽是家庭料理高手嗎?我們應該打破這個性別刻板印象標籤, 讓爸爸們也能參與或享受為家人做菜的樂趣與成就感。君子遠庖廚這句話早就落伍,我們剝奪爸爸做菜的權利很久了,食農教育第一課,「那煮飯的人,就是家庭的寶」, 媽媽、爸爸、兒子、女兒⋯⋯,都可以走進家中廚房,為家人和自己,煮點好料的。
此外,我們也應該讓孩子了解,臺灣是產米大國,種米的技術在全球首屈一指,但好的米也需要好好地煮,才能盡顯好米的香甜與口感。煮出一鍋好吃的米,不一定需要多昂貴的鍋具,小朋友都很喜歡洗米、量內鍋水位,學會煮飯帶給孩子高度自信和成就感,自己煮的飯,孩子會高興地一碗吃光光。同時也能跟孩子聊聊糧食自給率與我們切身的關係,並了解氣候變遷對土地的影響等等。
為什麼我們在乎《食農教育法》立法?
食農教育已經由各界人士推動數年,無論是中央、地方政府,抑或是各級學校、民間團體,皆各自進行食農教育的推廣。然而因缺乏法律根本,長期以來呈現群龍無首、資源匱乏、難以整合的狀態。
────────────能期待《食農教育法》的通過,更有效地將現有的教育資源整合,並提供各單位補助方案,使食農教育的推動更具力道,同時也更長久。────────────
作為一個將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連結重新縫補起來的工具,食農教育讓消費者得以更有意識地做選擇,在一次一次的消費中,改變產業結構,也有機會提高糧食自給率,將我們所關心的事物推向更好的發展。也許這需要一段不少的時間,但至少已開始啟動!
\ 親 子 食 農 行 動 指 南 /
01
帶著孩子一起計畫性採購食材
帶孩子去市場
認識季節蔬菜,也辨識川七、山蘇、活力菜、山苦瓜、過貓等野菜的特色。
在超市與孩子一起閱讀包裝袋背面的成分標示
討論裡面的合法人工添加物,與完全無添加的食品有什麼差異?
02
認識山野,向部落學習
前進部落,寓教於樂
帶著孩子前進部落去觀察、學習有關臺灣原民對於食物資源的珍惜與善用。
野菜日
不妨每月在家裡的餐桌上一次「野菜日」,全家一起品嘗野菜的好滋味。
03
一起下廚
一起決定菜色
每週末花點時間和孩子討論下週便當想吃哪些主菜和配菜,建立參與感與儀式感。
教孩子用電鍋煮飯
如何洗米、量內鍋水位,煮出一鍋好吃的米飯。
04
親子共同查閱相關網路知識
和孩子一起上網查閱《臺灣海鮮選擇指南》,了解哪些海鮮種類是建議購買的,才能買對魚、吃對魚,年年有魚。
出版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執行製作:Green Media 綠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