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 NEW FIELD ]
【構竹林鐵06|專訪】北門翼:展翅成驛,再次將觀者帶往自然
────────────陳建同老師設計的北門「翼」亦同「驛」之意思,目的是想創造在即將上山進入森林前的第一站,也夢想著竹林即將展翅起飛之意。
建同老師意圖用兩側極限懸挑的翅膀來做為竹構創作的設計,這樣大膽的尺度挑戰了過去竹結構的一切,僅使用小管徑7公分左右的竹管構成輕巧的懸臂結構,並且巧妙地利用兩端平衡的原理,讓竹結構創造了最大懸挑15米的懸臂結構;另透過精巧的細部設計,以現代的金屬而非傳統的結繩來回應竹構間接合的"JOINT",是合適於桁架系統(桿件皆為軸力,集中點以金屬來吸收)並達到實現的可能。以竹構的自然、輕盈創造出截然不同的車庫園區之空間場域。
這方式不僅拉開了在森林小火車——北門站極大的空間尺度,同時與隔壁車庫園區即將航行的小火車併鄰相間,彷彿宣告竹結構可以成為森林小火車新月臺般的存在——策展人/陳冠帆────────────
○ Program
北門翼
與木製研
4m×23m×5.5m
碳化桂竹、接頭(不銹鋼板雷射切割+折彎)、PC中空板
嘉義市北門車站車庫園區
⌕ 𝐂𝐨𝐧𝐜𝐞𝐩𝐭
最初的切入點是從竹材空心且拉力很強,這樣不同於木構或鋼構的特性,因此朝向大跨距或是大出挑的方向來發展。閱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整理的許多資料後,理解了先人在艱困的環境中,以鐵道工程技術來克服自然的挑戰,比如之字型鐵路和進口林鐵專用火車頭來對抗阿里山陡升的高程。對應到現今的社會結構,人和自然的關係已不同以往——現代竹構不再強調材積使用量,而是以工業化的思考並發揮結構設計的創意,將自然材料呈現出驚人的建築空間設計。(文字提供/與木製研)
乘著「翼」,往阿里山上去
近日行經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北門車站車庫園區,彷彿多了一座月台。是「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中,「與木製研」的作品──《北門翼》。
「翼」的諧音「驛」,正隱喻創作概念。「與木製研」設計師陳建同觀察,嘉義的發展和林業關係非常強,當年木頭能從山上載到市區北門站旁的製材所,車庫園區的小火車調度與維修相當重要。「現在,我們如何以當代的竹構,再將人帶回山上?」這也是本屆構竹展展場延伸至山區車站的緣由之一。
然而這座「月台」非常態。眾人可以自由穿梭「翼」之下,四個基座集中一側,讓這座構築完全無柱了。須知那雙翅膀長的一片達15公尺,如果材料是木頭、鋼構、鋼筋混凝土或石材,這樣的跨距根本無法成功。
挑戰如此想飛起來、又帶點緊張感的大型竹構,是陳建同故意的。他說,阿里山林鐵從海拔大約海平面爬至兩千多公尺,以及早年曾經進口特殊火車頭、但後來由台灣技師自行維修這些事,都提升了建築與工程非常多層次。他與團隊因此想把竹構也陡然拉高,來觸發速度感與指向性,同時呼應著從前與現在的人們,如何面對大自然的挑戰這個議題。
尤其這座構築使用竹子,正是天然材料,頗為「做自己」。想達成這件創作的造型,結構處理至為關鍵。更特殊的是,《北門翼》設計者與施作者是同一群人,連打地基都是「與木製研」全部自己來。
「這也是這件竹構只有4個基礎座的原因,竹翼出挑,能把基礎集中在同一處,感覺做起來比較輕鬆。」陳建同逗趣地說。
大尺度出挑結構,建築在經驗之上
他這麼坦承是有理由的。「去年構竹展我們是《翩翩》和《竹軒.天井》的施工團隊,前一件作品挖了二十幾個地基,後一件作品接頭加工超複雜,非常累。」因為當時還沒那麼熟悉竹材,《竹軒.天井》甚至重做一次。加上五、六年前他也曾為另一件竹構製作接頭和桿件,「覺得好困難,有點排斥竹子了……。」
這不是陳建同在偷懶,他創辦的「與木製研」可是許多想實驗構築的建築師很喜歡合作的對象。實在太少人像他一般,又學建築與工業設計、又熱愛從零開始自己施工。這幾年和同仁且累積了大尺度竹作五味雜陳的經驗,若不再精進、發展出有系統且較易完成的工序,便可惜了。構竹展策展團隊因此力邀陳建同再度參與這一屆,或能開拓意料外的竹構新世界。
陳建同說是那麼說竹子但還是接受了邀請。且既然要做,他不想重複自己與別人做過的事。他先鑽研了《從竹子到竹房子》(台灣竹會出版)等資料與案例,確認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已經將孟宗竹的桿件與接頭開發得相當系統化、能量產,他因而決定專攻桂竹的接合系統。所以《北門翼》使用的竹管皆是直徑約7公分、比孟宗竹細上許多的桂竹。
不過,較輕的桂竹雖然能減少構築重量、有助出挑,但它也容易變形、末端下垂。模型固然能將造型線條修得很直很完美,但以竹子、尤其是桂竹實地搭建,梁有時就像拱起來似的。必須精算結構與工法,才能實現《北門翼》兼顧造型與安全的理想。
陳建同很謝謝「原型結構工程顧問」的用心,為了讓出挑無虞,他們不是簡單增加竹子、螺桿、接頭鋼板的直徑或斷面就好,而是精密計算這些組件的重量、結構如何分段最有效等等,再重新調整結構細節。
最後,這座竹構由看來整齊、好做的原始設計,變成角度非常多、施工更難。但是,藉由持續漸變的三角形竹管組合來對夾龍骨,結構系統得以穩定下來。重點是,雖然結構修正,原有創意仍受尊重。《北門翼》依然能使用細的桂竹,並維持夢想中的出挑深度。
竹與竹間的俐落接合,工業風向前人致敬
球從結構技師傳回給陳建同團隊,又該如何規劃接頭、串起不單純交叉的竹管?
為此陳建同閉門三周,一步一步釐清該如何讓接頭形式夠少,但也足以應對複雜的接合,同時滿足製作時間、預算等各種考量。最後終於誕生只需兩種系統(一為可轉向的萬向接頭,一為鋼板接頭)即能組裝《北門翼》的設計。
使用金屬接頭而非綁繩法等,也是他刻意的。林鐵雖曾使用進口火車頭,但之後維修全由林鐵員工自個兒來,他們甚至能土法煉鋼做零件來維修。《北門翼》即是在回應此一機械風,也有向前輩致敬之意。
陳建同回憶,五、六年前首度研發竹構的萬向接頭時,螺桿鎖定之後還得以混凝土固定,「很辛苦,這次構竹展改良了,過程清爽多了。」雖然整座裝置仍有5.2公尺×1.8公尺×35公分的鋼筋混凝土地基得施工,整地、綁鋼筋、灌漿等等,「與木製研」都不假他人。若是日後建造竹構也能這般越來越俐落,凡人訓練一陣之後可以自造,正是熱情推廣當代竹建築的先行者所想望的。
明白了《北門翼》每一創作階段的抉擇,再度回到它的雙翅下,相信更能體會其舉重若輕得來不易。曾有建築評論者對構竹林鐵新銳展建言一項標準,以檢視竹裝置是否創新:「它是否只有竹子才辦得到?」
實地來《北門翼》下站一會兒,想像那超級出挑若不是竹材的話……,上題的答案自在心中。
\ 同場加映 𝐐&𝐀 /
「與木製研」設計與實作同步前進的歷程
────────
Green Media 您之前曾是建築設計師、工業設計師,後來覺得工作模式總是重複,滿辛苦的。現在你選擇設計也親自施工,這條路也很辛苦……請與我們分享一下。
陳建同 不過這樣我就能直接碰到材料。以前做空間設計只能找營造廠施工,很多事變得困難。慢慢地,我開始看YouTube自學一些工藝,發現好像沒那麼難。尤其木頭加工的過程讓我覺得很舒服,舊木料整理之後也能再利用,很開心。
竹子這種天然材料也是永續的,這幾次參與竹構試驗,我們也嘗試建立比較舒服的工序。這很重要,不然做起來很痛苦,會不想繼續。
Green Media 現在「與木製研」不只你一人了,如何聚集理念相同的夥伴,好繼續鑽研木材、竹材等天然建材?
陳建同 我有位同事是技職教育出身、曾是木作比賽國手,後來念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也有人是學造型藝術的。他們去一般的設計事務所,專長可能派不上用場,但是在我這個小公司可以一邊討論設計、一邊在第一時間做做看,他們的確有自己做東西的能力。
當然我們不會亂做,仍是會參考專業書籍、計算結構等。但是繼續試走下去,也許有機會創新一些實構築。
────────
北門翼
設計團隊:與木製研
結構設計:原型結構/陳冠帆、陳佳宏
工程團隊:與木製研╱陳建同、黃忠毅、邵琮傑、徐靖惠、陳建中、洪暐評
燈光設計團隊:偶得設計有限公司
燈光施工團隊:丞逸照明企業有限公司
尺寸:4m×23m×5.5m
材質:碳化桂竹、接頭(不銹鋼板雷射切割+折彎)、PC中空板
展出地點:嘉義市北門車站車庫園區
|核稿編輯:陳又瑄|
[專題]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STRUCTURE × BAMBOO // 構竹城市+阿里山林業鐵路
|| 7組團隊 × 7個全新結構方案 = 新的接合設計 ||
∞ 開展時間:2022.10.30
∞ 實體展區:阿里山林鐵沿線(北門站、竹崎站、梨園寮站、水社寮站、十字路站)
∞ 竹構模型展:嘉義製材所園區手編工廠
更多文章請點擊下圖
|參展團隊|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王識源+盧彥臣+盛郁庭 設計師
與木製研/陳建同 設計師
原型結構/張家維 建築師
華志聯合設計制作/陳華志+陳昀靖 設計師
丁尺建築師事務所+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黃卓仁+黃介二 建築師
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B群/鄭博仁 設計師
本事空間製作所/洪和培+謝欣曄+蔡易庭 設計師
(順序依照場域的海拔高度從最低北門站至最高十字路)
|策展人|
陳冠帆
|結構設計|
原型結構/吳蓓倫+陳佳宏 設計師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協辦單位: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媒體協力:Green Media 綠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