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 NEW FIELD ]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首頁專題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構竹林鐵07|專訪】竹。之徑:以精密結構工法,畫出林鐵歷史之徑

【構竹林鐵07|專訪】竹。之徑:以精密結構工法,畫出林鐵歷史之徑

2022.11.22
圖片 - 原間影像工作室
文字 - 馬萱人
文字 - 馬萱人
圖片 - 原間影像工作室
────────────
張家維,本屆最年輕的參展人,成大建築畢業後以原型結構為發展根基,活用建築的手法跟結構的創作為整合,開始進行真實構造的設計方法,是張家維進行竹構設計時的重要關鍵。利用折痕為空間、痕跡為線條,創作出三道拱形交錯的結構系統,是一個優美且漸變連續的竹結構,在這個設計中我們看到了竹崎車站的片段也看到了整體;整個概念是從過去的竹橋、木橋、鋼橋,進化的延續片段,但結合了竹崎站的全貌,家維的竹之徑就形成了全部。
從家維的作品看起來,結構的本身或許是很重要但又不那麼重要的元素,因為他想說的故事是那延續過去、串接彼此的一個歷史竹跡。
——策展人/陳冠帆
────────────

Program
竹。之徑
原型結構/張家維

15m×4.23m×5.6m
孟宗竹、桂竹、金屬板屋面
嘉義縣竹崎鄉竹崎車站

圖片名稱

⌕ 𝐂𝐨𝐧𝐜𝐞𝐩𝐭
「折之為痕,依痕為徑。」
之,是代表了林鐵的象徵符號,穿梭於阿里山的山林。
之,是代表竹與竹工藝的形狀符號,深具竹子本身的形狀之美。
之,也是鐵路本身的空間符號,闡述了阿里山林鐵極具特色的之字形鐵路與折返式車站路徑。
漸漸地我發現,「之」從一開始的象徵符號,開始有了空間意義。而這些「之」一開始乃源自於山林間的空間摺痕,人們依著這些摺痕慢慢地創造出了路徑。(文字提供/張家維)

建築設計與結構的共舞

這兩屆「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最年輕的參展者,是原型結構設計顧問公司設計經理、建築師張家維,今年28歲。但他已經在原型結構設計參與不少大型建築的結構設計,包括竹構築,例如新竹市「2021年光臨藝術節」的東門城竹風屏幕,以及台南市長榮大學竹構集會堂的竹構桁架屋頂等(編按:兩件皆為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作品)。

這一次他在嘉義竹崎車站打造竹裝置,則是首度從零開始發想實構築,直至完成結構計算與施工檢討。《竹。之徑》,是這兩屆構竹展唯一建築與結構設計者皆為同一人的作品。

圖片名稱

實有必要先了解一點台灣建築師、結構技師專業養成的模式,才能明白上述這件事在建築、營造界極不普遍,不只是針對實驗性的竹構展覽。張家維以自身的教育背景說明,他基本的結構知識是在讀建築系時,從每學年必修的結構課上習得;獲得結構設計的啟蒙之後,他首度就業就是到原型結構任職,繼續從做中學。但張家維仍考取了建築師執照,期許能融會兩種專長,好提供更均衡整合的結構顧問與建築設計服務。

其實在國外也有結構技師曾學過建築,只是他們選擇專精在結構層面發揮。但台灣的結構技師多半學土木工程出身,與建築設計的距離畢竟遠了些。更何況,傳統竹構從沒聽說有人在算結構。這正是構竹展策展人陳冠帆,不避諱坦白「私心」──邀請張家維獨立參展的原因:他想試試看建築界「年輕的種子」是否能理解,竹構是能進入當代結構設計體系的?建築與結構這兩種專業,又是否能更融匯?

圖片名稱
建築與結構兩種專業其實互相關聯,《竹。之徑》便是張家維同時具備兩種思考模式而誕生的作品。(設計圖面由張家維提供)

從歷史中走出自我的道路

有意思的是,《竹。之徑》完成後他的評語卻是:「這件作品結構的本身或許是很重要但又不那麼重要的元素。」因為他認為,張家維主要想表現的是「歷史『竹』跡」。

這件作品的確如實回應了本屆構竹展的策展主軸:「新場域」(New Field)。這一次的裝置不只較去年分布地點更廣,作品也期待與場所融合更深。張家維首度上山勘選基地時,阿里山森林鐵路向前行又時須折返的「之字形」路線,就不斷給著他空間概念上的暗示。在竹崎車站,則遇見三代的鐵道橋小段展示於此,建材依序是木頭、混凝土、鋼構,在地域時間軸上的延續更不言而喻。

圖片名稱
竹崎車站展示的三代鐵道橋小段,本來就稍有以景觀設計的概念呈現。如今加上《竹。之徑》,這兒更成為林鐵橋的迷你博物館了。(設計圖面及施工照片由張家維提供)

張家維在此站添上了《竹。之徑》這座形而上的橋,因此具傳承與轉折意義。他特別將其中兩道竹梁的指向,一邊朝著第三代的空中鐵橋,另一邊朝著現有的地面步道,頗有連結過去與當下的意味。尤其竹崎段確實有過竹構橋,可見竹建築曾四處存在人們生活中。

這座新「橋」與歷史林鐵的連結還有,造型以「摺」的手法演繹,以隱喻之字形鐵路折來折去的樣貌。紙是張家維推敲設計的工具,但《竹。之徑》已脫離最原始的草模階段演化再演化,成為自己。

圖片名稱
張家維以摺紙的方式來發想作品。(照片由張家維提供)

嶄新材質與傳統工藝的交會

此外,設計者也知道曲竹不好纏,裝置中因此只有三組龍骨由彎曲的孟宗竹與桂竹來組合。不過,28組直的孟宗竹腹桿,連續漸變方向,並與龍骨相互支撐、平衡,仍共創了扭動與流動感。造型與結構功能合一了。

接頭方面,張家維與這一屆另一組設計師──「本事空間製作所」有志一同,皆以傳統的竹包管[註]工藝來轉化應用。不過本事的《Cross X──十字路》全數採用竹包管,張家維則是在部分的接合處,自己設計改良雙竹管續接的竹包管式接頭,各有千秋。

圖片名稱
為了避免在竹管上打洞太多、破壞結構,張家維在部分接頭選用改造過的竹包管工藝。有些接合處則以麻繩來綁,施作的「仲夏夜竹藝工坊」製作大竹作經驗豐富,綁法非常細緻漂亮。(施工照片由張家維提供)

至於屋頂,張家維先研究這兩屆其他作品,各式各樣的材質都處理得滿成功,因此想來點不一樣的。結果,《竹。之徑》的頂端銀光閃閃,是數片鍍鋅鋼板,以木工螺絲與竹材鎖固。金屬給人的視覺往往沉重,但這屋面僅1公厘厚、加上一些反光,倒是顯得輕盈。

最終《竹。之徑》當然還不是能走上去的橋,但若繼續進化,不無可能成為真正的橋。無論如何,年輕建築師+結構設計者張家維,已經實質地搭起竹構過去與現在的橋,並指向未來。

[註] 竹包管工法是把竹子其中幾個節點挖空,只留一側竹面,以火烤加熱、90度彎曲竹子之後,再包住其他竹管,竹子就能互相穩固結合。
圖片名稱圖片名稱
上/《竹。之徑》 呼應了竹崎車站原有的三代鐵道橋小段。而從某個角度看,它剛好也與上一屆構竹展作品 《竹軒.天井》 (圖後方,王銘顯作品)對話了。

 

\ 同場加映 𝐐&𝐀  /
張家維同時身為建築師與結構設計者的竹構實驗
────────

Green Media 《竹。之徑》中三組由竹管組合的龍骨是彎的,有孟宗竹也有桂竹。據了解孟宗竹相當粗,你們烤彎和組裝的心得是? 
張家維 我們選用的孟宗竹直徑達10公分,的確光是烤彎就花了很久時間。有的龍骨長達15公尺,還必須進行竹子續接才行。而且上龍骨因為重量,剛做好時中間往下掉,下龍骨中段則是拱上去,兩組龍骨就交叉了,根本不是原始設計的造型。 
不過竹子就是這麼奇妙,當我們逐漸加上由直的孟宗竹組成的三角形桿件、來連結與支撐龍骨之後,整體結構均勻受力,又一一回到該有的位置,就像「整骨」。雖然竹子個性不受控,但它的可調整性與造型美感,我覺得非常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Green Media 你同時為這件作品的結構設計者與建築師,請問感想如何?
張家維 這是我第一次為一件構築同步擔任建築與結構設計,雖然剛開始換過基地、得重新發想作品,竹子施工也有挑戰,但整體來說過程愉快。建築與結構如果能多加一起思考、不只在竹構方面,我相信會有所改變。這兩方真的不是對立的,結構也是一種設計的表現。
如果建築人能多一點結構的素養、結構技師也能多一點建築的素養,我覺得未來一定會更共榮。

────────

 

圖片名稱

竹。之徑
設計師:原型結構/建築師張家維
結構設計:原型結構/陳冠帆、張家維
工程團隊:仲夏夜竹藝工坊、佳埼鋼品有限公司
燈光設計團隊:偶得設計有限公司
燈光施工團隊:丞逸照明企業有限公司
尺寸:15m×4.23m×5.6m
材質:孟宗竹、桂竹、金屬板屋面
展出地點:嘉義縣竹崎鄉竹崎車站


|核稿編輯:陳又瑄|


[專題]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STRUCTURE × BAMBOO // 構竹城市+阿里山林業鐵路

|| 7組團隊 × 7個全新結構方案 = 新的接合設計 ||

∞ 開展時間:2022.10.30
∞ 實體展區:阿里山林鐵沿線(北門站、竹崎站、梨園寮站、水社寮站、十字路站)
∞ 竹構模型展:嘉義製材所園區手編工廠

更多文章請點擊下圖

圖片名稱

|參展團隊|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王識源+盧彥臣+盛郁庭 設計師
與木製研/陳建同 設計師
原型結構/張家維 建築師
華志聯合設計制作/陳華志+陳昀靖 設計師
丁尺建築師事務所+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黃卓仁+黃介二 建築師
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B群/鄭博仁 設計師
本事空間製作所/洪和培+謝欣曄+蔡易庭 設計師

(順序依照場域的海拔高度從最低北門站至最高十字路)

|策展人|
陳冠帆

|結構設計|
原型結構/吳蓓倫+陳佳宏  設計師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協辦單位: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媒體協力:Green Media 綠媒體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