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22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 國內農政×鄉村發展議題 ]

2022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首頁專題2022當代農政議題論壇【2022當代農政論壇03】永續城鄉視野下的食農教育:藉跨領域合作實踐城鄉共好,以價值選擇打造理想世界

【2022當代農政論壇03】永續城鄉視野下的食農教育:藉跨領域合作實踐城鄉共好,以價值選擇打造理想世界

2022.11.02
圖片 - 大享食育協會、基隆漁會推廣部
文字 - 丁映瑄|整理
文字 - 丁映瑄|整理
圖片 - 大享食育協會、基隆漁會推廣部

延續前一場論壇論及城鄉共好的食農體系在法規與制度面的方向,10月3日第三場論壇的主題為「為何而做?永續城鄉視野下的食農教育」。本場邀請到大享食育協會理事陳芬瑜、基隆漁會推廣部主任吳常瑛,以及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助理教授王忠融主持,藉由食農/漁教育的實務經驗分享,帶大家一同思考,如何將城鄉共好連結到更上位的永續發展目標,並透過多元的實際執行方案向下扎根。

當代食農系統面臨全球性問題 疫情變異加劇糧食風險

當代食農系統下,無論是土地開發、氣候變遷、糧食安全或糧食分配不均,食農議題皆是涉及環境、社會、經濟等多面向的全球課題。陳芬瑜指出,為了滿足全球大豆的生產需求,2019年亞馬遜的毀林面積將近一萬平方公里,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若將視點轉回島上,貿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臺灣的黃豆、小麥、玉米等雜糧均高度仰賴進口,除了食用性需求,更多是供給飼料使用。據糧食供需年報統計,2019年臺灣人均食肉量每年達84公斤,已經高於食米量加麵粉食用量的82公斤;對照亞馬遜的環境破壞,這樣的飲食型態實與遠方的開發息息相關。

此外,過度仰賴進口也造成臺灣的糧食系統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其脆弱與風險在covid-19全球肆虐後更浮上檯面;飢餓與缺糧不再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專利,已開發地區也要面臨糧食取得不易的問題。對此,陳芬瑜有切身經驗,她當時預訂蔬菜箱結果足足等了兩週才收到,「那時候才意識到糧食取得的問題在這種變異底下,其實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

圖片名稱
巴西亞馬遜雨林空照圖。Neil Palmer/CIAT via flicker(CC BY-NC-ND 2.0)

永續發展作為框架:食農教育如何具備全球—在地的雙重視野?

看見食農議題的全球性、臺灣在食農體系中的定位與相應的困難後,大享食育協會決定以此為基礎,串聯全球永續發展與城鄉共好,開展食農教育的在地行動。自2020年起,大享便以「永續飲食」為題,扣合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期待取得飲食的過程也能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達到「不遺漏任何一個人」的終極目標。

「2030年的永續發展目標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也是大家共同的語言」,陳芬瑜表示會結合SDGs,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它很好懂,另一方面則是期待在臺灣也能透過全球視野來討論食農教育的推動。例如:SDGs第二項「消除飢餓」的細項目標,除了糧食安全,也包含「維護小規模生產者的生產力及收入」,恰好切合食農教育「促進生產和消費連結」的理念;第十二項「負責任的消費生產」則與食農教育「地產地消」的訴求,以及臺灣食物剩食率過高的問題有所連結,旨在縮短消費者與食物之間的實體與心理距離,並促進食物與農業系統永續運作。

圖片名稱

當然,SDGs與食農教育的關係不僅止於此。2016年,瑞典的環境科學家Rockström和環境經濟學家Skudev將SDGs立體化,以三階層的蛋糕模型呈現出社會、經濟鑲嵌於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並指出所有永續發展目標都直接或間接地與永續且健康的食物相關。例如,「優質教育」的子目標包含「在學校供給穩定而營養健康的午餐」,由校方提供的營養午餐對經濟收入較低的國家而言,是讓孩子願意就學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尊嚴就業」中「獲得好的就業條件」則與近年熱門的青年返鄉議題有關,如何在農鄉創造良好就業與支持系統,亦是另一個食農教育能夠討論的面向。此外,農鄉內的男女勞動力、氣候變遷的行動調適、甚或水下生命與陸域生命,分別關乎性別平等、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皆是食農教育與永續發展能互相參照的面向。

────────────
上述分析再次凸顯全球視野帶來的重要觀點,陳芬瑜總結:「食農教育不只討論飲食、營養、健康,我們還要談食農系統內的問題,穩固的食農系統則有賴生產、運輸、消費端相互支持。」
────────────

因此,以永續發展為構框,其重視多元包容的原則,恰能時時提醒我們,食農教育需要有多元的社群與資源、從不同角度投入,才能串起承接每一個人的共生網絡。

圖片名稱
瑞典的環境科學家Rockström和環境經濟學家Skudev將SDGs立體化,以三階層的蛋糕模型呈現出社會、經濟鑲嵌於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圖由大享食育協會重繪)

結合學科素養、融入文化與體驗 食農教育在校園扎根

儘管永續發展目標與食農教育相輔相成,但SDGs作為概念性的指標,若要實際套用至講求因地制宜的食農教育方案,不免令人擔心是否會太高遠、而無法落地?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的研究團隊,提出了「永續發展教育觀點之食農素養架構」,從產業、文化、系統、體驗四大面向,將食農教育融入國民教育中欲培養的學生能力素養。

陳芬瑜也以大享食育協會接受高雄市農業局的委託,在高雄市多所國中小執行的食農教育推廣計畫為例,分享團隊透過資源盤點,協助學校與在地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將農民和農漁會團體等外部資源導入校園,凸顯永續發展轉變成在地行動的多種可能。例如,高雄市龍華國中以菱角為主軸,結合生物科的根莖類澱粉測試實驗、社會科的產業變遷與都市發展探究,還有音樂科與家政科的實作,透過跨學科的知識訓練,培養對於食農系統的全面了解。

在國小端,美濃的福安國小則多了高雄市政府培育的農民老師,協助學童透過觀察、實作與紀錄了解在地特產白玉蘿蔔的生長歷程,並於栽培的過程中模擬極端氣候的型態,觀察氣候變遷對於作物的影響。同時,社會面的轉變也是課程重點,老師會分享白玉蘿蔔與當地菸草退場的產業轉型關係,帶領學童爬梳在地歷史、了解產業結構。

圖片名稱
上/高雄市龍華國中以菱角為主軸,透過跨學科的知識訓練,培養對於食農系統的全面了解。(圖片由龍華國中提供)
下/美濃的福安國小由高雄市政府培育的農民老師,協助學童透過觀察、實作與紀錄了解在地特產白玉蘿蔔的生長歷程。(圖片由果然紅、陽光子提供)

盤點在地資源、引入外界趨勢 食農教育促進社區產業發展

相較於學校內重視跨學科、系統性的食農知識建構,社區內的食農教育則更重視在地資源與特色;其目的也轉而關注地方既有的人文地景如何促進產業發展、經濟消費,同時達到自然景觀的保存與維護。唯一不變的是,無論在校園中、或是在社區內,食農教育皆需與時俱進,回應當代議題。

大享食育協會去年也接受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委託,盤點北中南共二十個農村的社區資源。其中,澎湖的「年年有鰆」是一個由外地來的年輕人籌組的團隊,他們協助連結在地、引入外部趨勢,也出版食漁教材、發展商業模式,期待藉著食漁教育喚起在地年輕人對家鄉的認識,也讓自己找到能在澎湖安身立命的方式。

圖片名稱
澎湖的「年年有鰆」是一個由外地來的年輕人籌組的團隊,期待藉著食漁教育喚起在地年輕人對家鄉的認識。

臺南東山聖賢社區則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工作坊,由與會的長輩及婦女重新盤點社區資源、認識社區的潛力元素,重整居民的共同經驗。接著,聖賢社區將自身特色與資源結合,發展出一套觀光模式,如:以在地糖業發展、及嘉南大圳開發後轉作水稻的歷史為基礎,開發一套鐵馬漫遊的深度小旅行,帶領遊客深入社區。另外,最特別的是,居民在盤點時發現,社區內的火龍果園有屏科大架設的老鷹棲架,讓以產業發展為主軸的社區行動,多了猛禽、農作與環境的生態故事可以說。

圖片名稱
台南東山聖賢社區食農教育紮根工作坊。

走入校園、邁向社區與外地:基隆食漁教育的經驗

不同於大享食育協會在食農教育推廣計畫中,大多扮演協助盤點、串聯資源的顧問角色;基隆區漁會則是擔任在地食漁教育的主要發起者。推廣部主任吳常瑛作為第一線執行者,更是時常要在有限資源中創造無限可能。

多年經驗累積下,吳常瑛對食漁教案的規劃自有一套心法,設計時必須將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官面向都融入行動方案。

────────────
「沒有親身看見,(民眾)會覺得很陌生」,由於視覺傳播是最廣為傳播、也最容易留下印象的媒材,吳常瑛認為視覺呈現在食漁推廣計畫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

這樣的想法促使基隆漁會著手製作當地漁法的紀錄片,讓無法親身體驗的民眾也能一睹漁民捕魚的風采與箇中辛酸。

圖片名稱
由基隆漁會製作關於當地漁法的紀錄片。

基隆漁會目前擴大食漁教育的範疇,與旅行社合作行銷體驗遊程,食漁教育早已不再侷限於校園和社區。不過,這一切的起點其實很單純。當時吳常瑛深受紀錄片《築地市場:和食之心》啟發,日本築地市場面臨新生代飲食習慣大幅西化、在地食漁文化衰微的危機,市場自治會並不氣餒,反而與小學合作推動食漁教育。藉著在學童的營養午餐加入新鮮漁產、教導食漁文化,終於一步步找回日本年輕世代對築地市場的信心與認同感。

日本成功的經驗,促使吳常瑛思考在基隆推行食漁教育的可能。她仿效築地市場的做法,為一百人以下的學校,以新鮮漁貨每週加菜一天。但光是加菜,效果並不彰,基隆漁會配合午餐前舉辦校園食漁教育講座;累積足夠基礎知識後,再導入料理體驗讓學童能做中學。

食漁教育經校內施行的經驗累積、修正,才逐步擴大為開放給外界民眾的漁村體驗活動,將食漁教育推廣至多元年齡層,不僅凝聚在地人對於家鄉的認同,也吸引外地人認識基隆的漁業文化。

圖片名稱
食漁教育經校內施行的經驗累積、修正,逐步擴大為開放給外界民眾的漁村體驗活動,凝聚在地人對於家鄉的認同,也吸引外地人認識基隆的漁業文化。

食農教育法是契機還是挑戰?跨領域合作才能實現長期培力、向下扎根

學科知識、手作體驗、紀錄片……食農教育的方法百百種,日本近年熱門的食通信也是其中之一;眾多方案最終都導向一個共同的目標:縮短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距離。

────────────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助理教授王忠融就自身研究關懷,以「關係人口」的概念解釋,食農教育協助連結生產端與消費端成為關係人口,藉此激起消費者對於糧食生產的關心與感恩,同時也使人與環境的關係透過消費行動浮現。彼此後,糧食消費就不再只是購買商品,更是一種理念的實踐。
────────────

這恰好呼應陳芬瑜不斷強調的,「食農教育不只是教育方法,同時也非常行動導向」,褪下創意華麗的學校教案、休閒體驗等包裝,食農教育的核心關懷在於傳遞正向的食農價值與意識選擇。因此,它是長期培力、向下扎根的過程,期待培養下一代具備做出好選擇的能力,最終達致糧食安全、環境永續的目標。

今年《食農教育法》正式通過,宣告臺灣的食農教育進入制度化的時代,跨部門合作、預算法制化,成為未來食農教育的趨勢。對於長期在食農教育深耕的陳芬瑜和吳常瑛而言,這當然是政府肯定食農教育價值的重要宣言。

然而,民間目前的食農教育行動百花齊放、多元活潑,在法規介入、政府補助後是否會產生質變,仍是未知數。陳芬瑜提醒,多了政府資源挹注,我們反倒更應該思考:「如果沒有資源,還可以怎麼做?」此時,結合全球視野的跨領域合作更顯重要,除了食農系統相關的專業論述,亦須重視生產現場的農漁民具備的默會知識,彼此接合才能豐富食農教育的內涵,創造城鄉永續、所有人都不漏接的共好未來。

圖片名稱


|核稿編輯:陳又瑄|


圖片名稱
2022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Green Media 綠媒體
報名網址:https://agrifoodforum.weebly.com/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