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餐桌上的地方創生

[ From Green Dining to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

餐桌上的地方創生
首頁專題餐桌上的地方創生【餐桌上的地方創生06】勝利不廢商號:原住民傳統與雲泰料理的交織,連結花蓮光復關係人口

【餐桌上的地方創生06】勝利不廢商號:原住民傳統與雲泰料理的交織,連結花蓮光復關係人口

2023.02.03
圖片 - 馬萱人
文字 - 馬萱人
文字 - 馬萱人
圖片 - 馬萱人

阿美傳統食材以及移入此地數十年的雲泰料理漸漸交織、共同發酵。花蓮光復地方創新的代表,也許能是這一類具當代價值的混血美食及其背後的多元生活。

台九線途經花蓮縣光復鄉233公里處,馬錫山那一方有片阿美族馬太鞍部落的耕地。它的對面一家餐廳「勝利不廢」,不時飄出雲泰料理辛香味,前身則為雲南榮民虞際唐開設的「勝利商號」雜貨店。

雙方住民皆世居這一區已久,只是遷徙歷程與到來年分不同。飲食習慣可以想見不一樣,運用的食材倒皆是生養於此的蔬果肉類等等。至於阿美式烹調與雲南等外省口味的融合,順著二戰後多元族群通婚,多少曾流通於花東部分的家庭餐桌。再來……,沒有了,沒有往外傳播了。

這一代光復鄉人、尤其是馬太鞍周邊居民,是否願意、又該如何,跨越彼此在飲食及其文化上的界線――無論是那條具體的公路或是隱形的牆?同時,是否也有機會讓人明白,這兒的美食與物產多麼有故事與味道?

似春芽般,若以近期發展的「地方創生」角度來看,其中奠基於傳統的「創新」概念,已經藉由在地農耕、編製食器、烹調食物等路徑,在這一帶架出起手式、擾動一下地方了。

圖片名稱
曬乾馬太鞍古來種旱稻"Cilipeday"。

藉著馬太鞍古來種旱稻,思考光復的當代價值

正是「勝利不廢」家族與隔著台九線相望的那片阿美農地主人家,這些年皆有新一代回鄉,雙方對延續自身族群飲食傳統與農作香火志趣相投、互動良好,因而能在2022年盛夏攜手創造一連串「馬太鞍有種!共學系列活動」。很久很久以前只在阿美族祭典、喜慶才會出現的Cilipeday(馬太鞍古來種旱稻),是這場社區運動的關鍵字。

圖片名稱
捲動社區的有毛糯米――Cilipeday
Cilipeday在阿美語中指「有毛的糯米」,因為稻梗上有細芒,好阻擋鳥兒啄食。它因此只能以雙手取穗,因為芒很容易卡住收割的機器。這款糯米帶點紅色,以它炊煮的糕點後來即俗稱紅豆糕。馬太鞍阿美族人傳統上也常以Cilipeday來製酒釀、儀式用米食等。

至於「馬太鞍有種!共學系列活動」團隊複刻的Cilipeday食物,是否加上了新味道?成員之一羅紀彥認為,其實現在也沒太多人知道最原始的食物口味,新一代多少會加上自己的作法,味道難免有差異。「但是藉此可以嘗試Cilipeday的各種樣貌,比較有機會去捲動一些事,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在理解這群光復子弟與來自八方的參與者共學、創生了什麼之前,不妨先看看「前情提要」:〈勝利不廢商號:親情不廢,勝利永在,用濃濃的故鄉味鮮活家族的記憶〉,以及〈馬太鞍部落保種紀事:種回阿嬤記憶中的古稻香〉

兩年前,虞薪澄與男友羅紀彥將虞爺爺白手起家的老雜貨店,再造為販售雲南米線、豌豆粉等的雲泰風味小館「勝利不廢」。挺過疫情考驗,如今這家餐館已茁壯為可以擴大營業,並順勢闢了一間能舉辦活動的空間。而虞薪澄與羅紀彥也已結為連理了。

5年前,花蓮農業改良場、花蓮市「O’rip工作室」已故夥伴黃啟瑞、海星高中老師陳美齡等人,開啟了復育Cilipeday的運動。黃俊龍,是團隊中在大太陽底下試種那古來種旱稻的返鄉農夫。無論如何,他們之前只能以租地和光復國小校內等平地水田實驗。直到2022年春初,黃俊龍終於將Cilipeday首度種回馬太鞍旱地,一塊他的父母擁有的農田裡。

圖片名稱
左/花蓮光復阿美族馬太鞍部落返鄉農夫黃俊龍。右/勝利不廢商號羅紀彥。

族群聚流、風味交匯,與關係人口共嘗光復風土

2022年6、7月,趁著「勝利不廢」商號3.0版改裝即將完成、Cilipeday預定收成的契機,也從事在地文史工作的虞薪澄與羅紀彥夫婦決定與黃俊龍等人合作,以一連串圍繞著Cilipeday的活動再出發。除了讓參與者體驗採收此米、復刻製作其酒釀、野炊「紅豆糕」(編按:與漢人的糯米甜點紅豆糕不同,請參考上方說明BOX)等,他們也想試試看將這款米種,與善用辛香料的雲泰系烹調法創意結合。

除了「吃」之主題,帶領學員以黃藤編織Tapila食器亦是大重點。Tapila是阿美族盛裝珍貴米食與慶典、祭儀用具的籐籃,在當代延續這款生活工藝,等於也保存了阿美正統飲食與儀典的完整。在品嘗美食、地方保種的同時,「馬太鞍有種!共學系列活動」團隊說,「我們也期盼能同步撒下文化種子。」

令人意外的是,當眾人由「勝利不廢」出發、橫越台九線,再斜切一小段山路抵達黃俊龍家族農地時,Cilipeday不大的種植面積完全非想像中的水田規模,而且農地頗有點坡度。原來這旱稻僅能少量栽種、於特殊場合烹煮,不是拿來大吃特吃的,是阿美族非常慎重待之的米種。它無需、也無法以機械採收。

當大家在黃俊龍教導下,準備以手工的抽穗古法,一根一根從土裡拔出Cilipeday、撕去周邊葉片留下成熟稻穗時,更大驚喜現身:一位著阿美傳統服飾的青年,頭頂一盤以Tapila盛裝的祭典用品與食物,緩步走上坡。他是Amid Olay(漢名鄭宸誼,黃俊龍之姪),專程來為眾人舉行採收前的儀式。

圖片名稱
阿美族通常在Ilisin(豐年祭)前夕採收Cilipeday,而且會先舉行祭儀。右為青年巫師Amid,左為他的姑丈、實際復育Cilipeday的返鄉農夫黃俊龍。

復興農作相關祭典,再度與大自然記憶連結

追尋淵源,Amid母親的家族本來擁有巫師血緣,只是他們早已改信天主教,不再一代傳一代巫師任務。然而奇特的是,Amid說他兒時就常對著空氣回話,因為感覺聽見了祖靈的聲音。他的感應力可真是天注定,雖然這幾年Amid決意恢復巫師身分時遇到了衝突,但他的巫師師父有智慧地說,「天主跟我們的神靈是好朋友,祂們自己溝通一下也是可以。我們把傳統找回來,天主應該會原諒的。」

「其實我學習與阿美族農作相關的儀式,是想慢慢地重新建立我們跟大自然之間的記憶。」Amid解釋更深層的動機。同理,「馬太鞍有種」團隊想再生Cilipeday與在台雲南人的飲食生活,也絕不只為了滿足口腹之慾。

Amid主持完採收前的儀式之後,繼續在這群臨時農夫旁吟唱。令人安心的歌聲與大自然中的蟬鳴此起彼落,溽暑彷彿不那麼溽暑了。加上稻作數量不多,不到大半天即拔完了稻穗飽滿的Cilipeday。

為它的酒釀製作傳統配方的酒麴球,可就沒那麼快了。耆老們想當年,有喜慶的人家一煮Cilipeday飯或釀酒,整個部落一起香。但那到底哪一種香?口感又如何?無人知曉,畢竟這款米的文化失落已久。

先找出對的酒麴植物組合,來製作Cilipeday酒釀需要的酒麴球,是關鍵。「原夢工作坊」負責人陳美蘭(阿美族名Nakaw Mitolik,黃俊龍之妻)是Tapila食器課程的老師,再度挑起重製Cilipeday酒釀這重責。幸而由她的嫂嫂林鳳廷擔任主廚的「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園區,就像一座植物園,擁有不少原民原生植物,基本的酒麴植物陸續在此地與部落中尋得。唯獨紅梗刺蔥,她遍尋園中與周邊環境怎麼也找不著。直到某一天,她的先生黃俊龍如獻花一般,從背後拿出這株植物獻給老婆。是他終於在某處找到它了。

圖片名稱
Amid和姑姑、原夢工作坊負責人陳美蘭,一起在他家族開設的紅瓦屋餐廳介紹阿美族野菜與酒麴植物,並教學Cilipeday酒釀製作,同時並和學員舉行部落慢食對話。右為製作Cilipeday酒釀酵母的部分酒麴植物。

復刻Cilipeday食物多少有些調整,但也更具當代性

接著,陳美蘭反覆調配各種植物的比例來試作酒麴球,再請耆老不斷試嘗酒釀成品,最後終於給她找出長輩們記憶中的古味。說來那味道是否如昔沒人能百分百肯定,但復振傳統時不正得如此點滴前進?

由於這回共學是初級階段,陳美蘭已經將酵母粉製作好,學員僅需以此酵母與煮過的Cilipeday混合、裝罐、帶回家等它繼續發酵再來享用。另一方面,製作紅豆餅則是挑戰。那不是內有紅豆餡、以模具定型的點心,而是將色澤帶點紅的Cilipeday煎成一片來品嘗。然而這米是糯米,學員們廚藝等級亦不同,多數人試做都是加熱成類似麻糬的食物。直到一位很有耐心的學員,一邊聽著眾人交流此次共學的心得,一邊文火慢煎Cilipeday,終於完成一片有點脆、不軟綿的紅豆餅,然後端給紅瓦屋熟悉各式阿美料理的主廚林鳳廷鑑定。

「對對對,就是這種口感與味道!」林鳳廷驚呼,並且快樂地品嘗了起來。那種喜悅,應該與馬太鞍耆老終於嘗到陳美蘭復刻成功的酒釀時,一模一樣吧。

圖片名稱
Cilipeday是帶點紅色的糯米,以它炊成的糕點後來俗稱紅豆糕,來自外地的共學學員,在野炊紅豆糕之前先體驗搗米。下圖為「勝利不廢」將其切成小塊品嘗,成為精緻的下午茶點。

包容不同的族群價值,讓光復飲食文化走得更遠

採收Cilipeday當天的午餐,另有一番新滋味。「勝利不廢」主廚虞薪澄很有創意地將這款量極少的米,和馬太鞍友善耕作白米、台東部落小米、光復有機黑豆等米糧,與她媽媽傳授的各式雲南調味料結合。光是簡單捏個加入這些辛香料的飯糰,就讓大家不停續「糰」。搭配的泰式椒麻雞等雲泰餐點本來就下飯,眾人在田裡小小勞動後變得更開胃,根本無法停箸。

阿美傳統食材,以及移入此地數十年的雲泰料理終於漸漸交織、共同發酵。花蓮光復地方創新的代表,也許能是這一類具當代價值的混血美食及其背後的多元生活。

圖片名稱
餐會中,除了品嘗Cilipeday飯,還有馬太鞍友善耕作白米+台東部落小米飯,以及馬太鞍友善耕作白米+光復有機黑豆飯。
圖片名稱
勝利不廢商號的日常餐點。(攝影:林嘉琪)

 

\ 地方創生Tips /
創的不是生意,是為了保留飲食文化種子

Green Media 請問,你們將如何讓以Cilipeday為主軸的「馬太鞍有種!共學系列活動」,長久地走下去? 
羅紀彥 這件事還沒那麼快,我們內部一起思考、組織起來才開始。尤其「勝利不廢」近半年才改為固定時間營業,我們自己必須先穩定地生存下來,才能不需要太借助外部資源,就能長期地繼續舉行這一類活動。

不過去年夏天的Cilipeday相關課程,已經讓外部的關係人口也可以參與了,學員的回饋對我們團隊是很好的刺激。至於未來能不能穩定地讓地方有更大的動力彼此支持,我覺得還需要一些時間。無論如何,這是一個互相理解的過程。

Green Media 「勝利不廢」推出了包含Cilipeday的炒米研磨香料鹽等調味料,讓消費者更容易親近這種米。黃俊龍先生是否也曾想過以Cilipeday來製作一些食品?
黃俊龍 我開始試種時,就有和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改場)討論一些周邊商品,例如Cilipeday蛋糕、Bagel,也有人建議將它碾成粉,做成玄米茶。不過我還是比較希望能保留Cilipeday粒粒分明的樣子。另一方面,實際種植的農夫只有我一人,光是種一期稻作就要半年,產量又不大,做副產品實在不容易。

所以我們現階段的目標,就是先把這個古來稻種留在部落,傳到未來,不要到我這一代就不見了。還好Cilipeday現在在馬太鞍已經慢慢發芽、茁壯,其他部落如果也想種,我們可以分享種子。此外,花改場曾說,各個部落還有很多不同的旱稻,他們會輪流實驗種植,我很希望將來還有更多部落的稻種可以回來。

圖片名稱
「勝利不廢」推出融入在地米糧的雲南式炒米研磨香料鹽,右罐即使用Cilipeday,左罐使用台東小米。(圖片由勝利不廢商號提供)
圖片名稱
另一款雲南經典香料鹽,配著Cilipeday飯糰品嘗非常搭。它主要以馬太鞍有機大豆製作的雲南豆谷入料。(圖片由勝利不廢商號提供)

 

|核稿編輯:陳又瑄|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