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Life ]
改造二手服變寵物帽T、紡織廢料轉生藝術創作──REHOW為紡廢棄織品創造新價值
REHOW共同創辦人林怡君。
快時尚不斷擴張全球版圖,各式流行服飾、配件到日常用品,消費者皆能以便宜的價格購入,但快速消費背後暗藏的不僅僅是消費端的浪費,其實在生產端的商品設計、打樣階段起,便已經拉開資源消耗的序幕
全球年產1.16億噸纖維,再生紡織品不到1%
非營利組織Textile Exchange於2023年12月發布的《織物市場報告》指出,過去20年間,全球的纖維生產量幾乎是翻倍成長,從2000年的5800萬噸,到了2022年成長至1.16億噸,創下歷史紀錄。如果照目前的速度持續發展,預估2030年,全球總產量將達1.47億噸。
該報告更進一步指出,從2022年的統計結果分析,受到擴大紡織品回收的系統性挑戰,再生纖維產值從8.5%下滑至7.9%,其中全球纖維市場份額只有不到1%來自消費前和消費後的再生紡織品。
這些在製程中淘汰的織品用料,是否還有再利用的可能?踏進REHOW如禾永續文創(簡稱REHOW)位於松菸的「REHOW LIVING LAB 反覆生活實驗室」,便會發現林怡君與高林文創基金會執行長林育貞,兩位REHOW共同創辦人已將答案呈現在你我眼前。
垃圾變黃金?手作材料全是工廠「消費前紡織廢料」
反覆生活實驗室內藍白相間的配色,清新又不失設計感,一側的牆面掛滿五顏六色整理好的織帶與紗線,下方則是一盒又一盒樣布、廢棄鞋帶、褲耳條、拉鍊,與縫紉機出廠前使用的試車廢棄料。
林怡君指著這面牆向我們介紹,「這叫『#BarREHOW』,是一個廢棄材料吃到飽的bar。」消費者來到反覆生活實驗室參加手作體驗時,可以自由運用眼前所有廢料。
其實這些材料全都來自在地紡織廠的「消費前紡織廢料」,林怡君解釋,顧名思義就是紡織品生產前即產生的廢棄料,包含捲軸尾端布、工廠提供給設計師或品牌挑選用料的樣品布,以及未被使用的備用庫存布等。
而台灣身為紡織生產大國,有完整的上中下游分工,從內銷到代工出口全都包辦,每年自然也有大量的廢料產生,但林怡君強調,「它們的品質條件非常好!」因此就連模組化的手作半成品,都是請紡織廠利用廢紗製成的。
林怡君回憶,起初為了取得紡織廢料,必須親自與各地的紡織廠說明來意,時間久了,越來越多工廠看見REHOW的永續行動,反而自告奮勇提供廢料。林怡君相信,工廠用心規劃產製材料,自然不希望材料被浪費,但她也強調,收取前會衡量品質,判斷是否適合再利用,「如果沒辦法運用 ,那收了以後只是又堆在一個新的地方而已。」
結合高林大廠縫紉資源,UNIQLO也找上門
有了廢棄材料還不夠,林怡君透露,REHOW的縫紉資源其實來自高林文創基金會,其母企業正是台灣知名工業用縫紉機製造商高林股份有限公司,因此除了支援REHOW各式縫紉機具,消費者的客製訂單,也能委由基金會長期培力的二度就業婦女進行製作。
雙方緊密合作,為廢棄織品創造更多價值,這或許是這些年來,REHOW不只與紡織、成衣工廠建立友好關係,就連UNIQLO、JINS等知名品牌也主動找上門合作的原因。例如UNIQLO的「舊衣新生工坊」與REHOW、服裝設計師周裕穎攜手,將UNIQLO二手衣重新設計,交由REHOW的工作坊製成抱枕、寵物衣和寵物背包廣受飼主好評。
林怡君表示,社會上對永續時尚的討論已經持續多年,「礙於服裝設計師的作品對一般民眾來說,不夠接地氣且無法量產,好像時尚產業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她期望能透過REHOW加深民眾對永續時尚的認識。
邀書寫家吳季禎打造「牛仔河流」,將廢棄媒材轉生成藝術品
除了製作服裝和生活小物,REHOW也打破一般人對紡織廢料的想像,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將個人專長結合廢棄織品,進行藝術創作,相當吻合REHOW的核心理念——尋找永續的各種可能,林怡君笑稱,每檔展出都像在給藝術家們出考題。
而採訪當天恰好是「今晚我是手 吳季禎文字藝術展」的尾聲,書寫家吳季禎選中牛仔褲邊角料,作為本次展出的媒材,並在一片片布料拼接而成的「牛仔河流」上,留下她風格獨特的筆觸。
反覆生活實驗室的「實驗」成功了嗎?
不過林怡君透露,接下來與花藝家林哲瑋合作的「天中樹 We’ll never know」展出結束後,反覆生活實驗室將在2024年2月底撤出松菸,回到位於大直的基地。林怡君認為,「這個空間的階段性任務差不多完成了」。她清楚知道反覆生活實驗室這場為期兩年的「實驗」,必須付出不小的代價,也就是前來手作或委託客製的消費者數量並不如預期。
林怡君以「R+F5重新整理計畫」為例,這個計畫不強調「讓衣服再活一次」,而是從替衣櫃按下重新整理鍵F5的角度出發,串聯4位台灣設計師打造舊衣改造版型。
但消費者需要先在家整理衣櫃、挑出要改造的衣物,再付出一筆經費改造,林怡君解釋,「如果這麼多的行動的最終目的只是解決一件衣服,對消費者而言是有阻礙的。」
按下F5後,繼續尋找商品與企業永續的平衡
不僅如此,用舊衣重製一件衣服,比使用全新材料的難度更高,相當考驗設計師的技術和美感。林怡君也觀察到,投入類似行動的台灣企業其實很少,因為永續產品生產難度高,售價不如快時尚便宜, 企業最大的顧慮,說穿了就是商業考量。
林怡君毫不避諱表示,「不是只有商品永續就好,沒有健全的商業模式是不可能維持企業永續的。」雖然消費者比價、比設計感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問題,不過林怡君認為,如果消費者對永續的意識形成足夠強大的力量,那品牌自然而然必須做出回應,進而帶動消費行為的轉變。
面對即將到來的搬家規劃,REHOW的經營也將按下一次重新整理鍵。林怡君現階段並沒有為REHOW設下太過遠大的目標,只希望繼續穩穩地走下去,並透過一次又一次與企業、設計師或藝術家的跨界合作,擴大影響力,尋找永續的無限可能。
<本文經「倡議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連結:回收紡織品全球市佔不到1%!REHOW為紡織廢料找尋永續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