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Life ]
台東紅烏龍小旅行:探秘最老茶廠、龍門風茶棧、解憂雜貨茶店 在碗泡美學裡遇見迷人的日常與風土
紅烏龍2008年誕生於臺東,當時茶改場東部分場為挽救日漸凋零的臺東茶區,在茶改場、農會與當地茶農的集思廣益下,替臺東的熱帶氣候、酸性土壤等風土、人文與技術條件量身定制的創新製程,歷經17年的努力,重新喚回茶園風光。
清醒運動,讓茶更有舞台
自2022年起,臺東縣政府以「台東紅烏龍」為城市品牌,結合慢生活與慢經濟理念,讓茶不只是伴手禮,更是一種生活文化。2024年台東紅烏龍的年產值逼近新臺幣5億元,茶園面積亦從原有的100公頃增加至200公頃,年輕人返鄉製茶,帶入新的思維,不僅開展出獨特的茶旅體驗,也開發出紅烏龍爆米花、乖乖、兒茶素等新商品。
如今在台東,茶不再只是泡飲的日常,它正顛覆以往想像,成為跨界創意的最佳媒介,從茶啤酒、冷萃國宴茶,到與烘焙、甜點結合的達克瓦茲、可麗露、茶香麥芽餅、比利時糖,以「吃」的方式延伸風味,觸及更廣的族群,每一種轉化都展現紅烏龍的「百搭」特性。
.png)
最年輕臺灣茶化身城市IP
現在你可以透過另一種慢旅---台東茶香,走進茶園綿延的浪漫風景怡人,實地探訪製茶師的生活場域,更能在紅烏龍的香氣裡感受地方的活力。從最老字號的紅茶工廠,到不同風格的茶空間,有的像武俠電影裡的龍門客棧,有的是老柑仔店改造而成解憂茶店,可以買到超有質感的茶具、品嚐熱騰騰的茶香創意車輪餅……更能與茶農、製茶師、茶人們暢談,在氤氤茶湯裡認識地方的永續農業與創生能量,感受在台東風土孕育之下,悠然而獨特的慢風格生活。
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見證茶金時代的最老茶廠
做為「台東第一紅茶製茶廠」,新元昌承載著台東茶業的起點。近年轉型為觀光工廠,成為述說茶金故事的文化場域,每年吸引超過2.5萬人次造訪。
館內除了保留「碗泡」試毛茶的傳統檢驗方式,讓遊客體驗如何以湯匙攪動茶湯檢視茶質外,還能一邊喝茶,一邊咬下一口熱呼呼的創意紅豆餅——以紅烏龍茶粉入餅皮,散發淡雅茶香。這裡的氛圍不嚴肅,用茶香與甜點拉近大小朋友的距離,讓老字號散發出年輕的活力。
紅烏龍合作社|帶著 Tea Pass 在鹿野喝透透
由48位成員組成的紅烏龍合作社,從栽種、製程、品管到行銷,建立了完整的品質把關與評審機制。紅烏龍的茶香不僅在台東,更走進松菸、臺中國家歌劇院,甚至隨臺鐵「山嵐號」觀光列車流動於城鄉之間。
在產地,合作社串連「鹿野農遊樂園」規劃各種體驗:茶園導覽、茶型染、茶園生態森呼吸、點茶與封茶體驗,甚至與茶師一起進行冥想品茗。透過「紅烏龍 Tea Pass 杯」活動,遊客購買專屬小茶杯,便可循著地圖到指定店家免費品茗,讓茶旅行成為推動產區永續與微型經濟的行動。

阿榮自然農園|茶、咖啡、柴燒鳳梨的自然風味講堂
開在龍田村街角的阿榮甘仔店,彷彿電影裡的解憂雜貨店,承接上輩人的柴米油鹽老生意,卻轉為更友善的方式經營,無論是售賣自家農作或是選物寄售,皆在分享自然友善的生活理念。小店默默開了十多個年頭,跨圈成為生活風格的指標。
張家第二代張一鳴堅持自然農法,產製的紅烏龍純淨無垢,更創立風味講堂與 TeaHof 精選系列,透過小批次茶品展示細膩風味。這位創新的「茶伯樂」,用輕快語言講述紅烏龍的故事,把嚴肅的茶文化轉化為好玩的體驗,吸引新世代走進茶的世界。
逸品茶園|《龍門客棧》場景裡的一壺老茶
逸品茶園位於鹿野高台下,火頭磚建築宛如山間的美術館。門市樓中樓的中式設計,讓人聯想到電影《龍門客棧》場景。茶席前,一盅一盅沖泡從三年新茶到四十年陳茶,展現烏龍茶從蜜蘭香到木質調的完整光譜。
這裡同時也是收藏天地,展示並販售眾多珍稀茶具,其中包括難得一見的宜興老紫砂。逸品茶園不僅是一家茶舖,更像是一個時間的博物館,讓人親身感受茶的厚度與歲月的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