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生活

[ Life ]

生活
首頁永續設計生活【地方創生.雲林】重建筍寮改造老屋,找回桂林竹產業榮光

【地方創生.雲林】重建筍寮改造老屋,找回桂林竹產業榮光

2023.02.21
圖片 - 劉雯瑜
文字 -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文字 -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圖片 - 劉雯瑜

林縣古坑鄉桂林社區是淺山農村,多數居民從事務農,早年竹產業一度興盛,但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沒落,近年更面臨人口老化、青壯年外移嚴重等問題。當地居民原本對社區未來發展不抱任何期望,但耆老一句「過去在筍寮是最快樂的時光」,讓當地學校師生帶領的地方創生團隊卯足全力,重現筍寮、改造老屋,還推動「里山生活實踐學校」,原本漂流在外的遊子看到桂林居民重新凝聚向心力,「變得不一樣」,更下定決心回鄉整地蓋屋。

圖片名稱
雲林古坑桂林社區竹產業一度沒落,透過農村再造找回文化歷史記憶。

桂林造紙業沒落  改種茶引發生態浩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簡稱雲科大)未來學院劉雯瑜助理教授表示,桂林之名源自當地「桂竹成林」的特色,也帶動早期造紙業興盛,但4、50年代突然沉寂,改為發展柑橘及金針,到了6、70年代左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開始推廣種茶,「對社區卻是一場災難」,為了噴水灌溉,許多人用大水管攔水到自家茶園,導致水圳、河道枯竭,釀成生態浩劫。

後來茶園漸往高山走,桂林茶葉隨之沒落,不少人改種好照顧且風險低的檳榔,一時間「滿山遍野皆檳榔」。檳榔常被貼上有害水土保持的標籤,但劉雯瑜有不同思考,因當地斜坡地以石頭為主,檳榔樹根容易抓住石頭,遇到驟雨時可避免石頭滾落,「適地適種」反而帶來好處,社區後來也做檳榔染織,扭轉外界對檳榔的刻板印象。

耆老懷念筍寮時光  師傅重建找回記憶

為了找回桂林文化歷史,劉雯瑜帶領雲科大團隊進駐,一開始訪談當地耆老時,許多人都哀嘆「屋老了、人老了,年輕人不回來了」,對未來根本不抱希望。但當耆老聊起過去在桂林最快樂的記憶,有人雙眼發亮說是「在筍寮的時光」,讓劉雯瑜興起重建筍寮的想法。

早期桂林居民為免奔波之苦,會在竹林蓋筍寮,裡面的筍灶大到可以煮1,000多公斤的筍子,但竹產業沒落後,這項技術幾乎失傳。劉雯瑜問遍了社區長輩,好不容易才有2、3位師傅點頭幫忙重建,最後連村長都跳出來捐地。後來順利落成,第一次煮筍時吸引許多居民圍觀,還有專家讚美,「這大概是全臺灣唯一一個還可以煮的筍灶」。

圖片名稱
為了找回桂林長輩最快樂的回憶,師傅盡力協助重建筍寮、筍灶。

里山生活實踐學校  教孩子過沒電的日子

但堅持「完美主義」的師傅們,不因重現筍寮、筍灶而滿足,決定再接再厲蓋下一間,將竹子劈成平板蓋出一間美麗竹屋,催生了「里山生活實踐學校」。孩子在此學習「怎麼過里山生活」,例如挖土做灶、燒柴、剖竹做水管,靠自己力量過著沒有電力的日子,連大人都想報名上課。

除了村民投入,這個行動還因農村再生計畫獲得許多支援,硬體方面像是社區綠美化花臺營造,軟體方面還有咖啡技術及各種農業專業技術訓練,包括里山生活實踐學校的生態導覽解說員培訓,也有相關經費補助。

圖片名稱
「里山生活實踐學校」讓孩子學習挖土做灶、燒柴,過著沒有電力的日子。

筍乾加入文創  沒人要的東西變搶手

不過硬體、技術重建只是第一步,劉雯瑜希望訓練社區獨立自主,不能只靠外來力量,促使當地村長等幹部開始跟居民收筍子做成加工品,學生也發揮創意開發「黃金山魷魚」,將筍乾做成魷魚形狀,過程相當費工,但原本只有50元價值的筍乾,後來賣到500元還缺貨,居民驚訝「原本沒人要的東西現在這麼多人搶」,回憶中的竹筍文化回來了,再加上具有文創精神,可同時塑造年輕人共同的新回憶。

「找老回憶、加新創意」成了桂林農村再生的秘訣。過去桂林曬筍子及金針都用「筍箅」,這是一種竹編平板,用來撐起筍乾,但現在根本買不太到。後來社區乾脆辦比賽做筍箅,聽到第1名獎金有6,000元,許多人眼睛都發光,趕著領材料參賽,多數阿公、阿嬤都做得「原汁原味」,而孩子則會自發創意,還有人請教竹編老師,將筍箅製成獨特又實用的書衣。

圖片名稱
雲科大團隊學生開發「黃金山魷魚」,將低價值的筍乾創造出更高利潤。

學生先當「交換工人」 才敢動手改造老屋

找回社區居民認同感後,還要創造更多關係人口的投入,劉雯瑜說,109年的重要工作是改造老屋,但學生技術不夠純熟,她特地拜託嘉義、臺南等外縣市的老屋改造團隊,讓學生過去見習當「交換工人」,實際動手做做看,學到很多經驗,才讓學生有信心改造桂林老屋。

最老雜貨店重新開張  青年返鄉特地參觀

目前改造規模較大的老屋是桂林最老的雜貨店,早已歇業20多年,但當學生整建完畢,重新打開雜貨店大門後,社區阿公、阿嬤每天都去探班,離家的年輕人「聽說有群學生在改造雜貨店」,返鄉時也忍不住跑去張望。

劉雯瑜表示,這些旅外遊子原本不太認同自己的故鄉,後來發現居民都開始燃起自信跟榮譽感,才知道「桂林真的不一樣了」,有年輕人因此打算回來蓋房子定居,也有團隊學生在此長住,「關係人口急速成長」。

圖片名稱
桂林老屋改造成功,不僅找回居民的凝聚力,也吸引遊子返鄉。

竹材溫潤有人文氣質  營造老空間氣氛

協助改造老屋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甘銘源建築師指出,竹子最大優點是就地取用容易,也是先民蓋房子的常見材料之一,尤其竹材是天然材質,具有溫潤效果也有人文氣質,相當適合用來營造老空間的特有氣氛。他也利用竹子製作攤架,運用在各式活動場地,可以用來擺放許多商品。

除了運用當地竹材以外,甘銘源也說,桂林不只生產竹筍,還發展了茶葉、咖啡等多種產業,因此近幾年申請農村再生計畫,在社區辦理相關課程,協助推廣自然農法。

圖片名稱
桂林許多商品都放在特製的竹製攤架上擺放,更加凸顯當地「桂竹成林」的特色。

社區供貨、市集幫忙銷售 「變成一起走的夥伴」

農村再造、地方創生雖然孕育出許多產品,但更大的問題在於如何銷售出去,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黃俊誠經理說,很多人創造竹製品、竹藝品卻不曉得怎麼賣,後來農學市集協助參與展售,特地用竹架擺放商品,像是示範竹製品的使用方法,許多民眾看到竹架也會想購買,這種地方創生模式,可將社區跟消費地點串連起來。

黃俊誠指出,透過農學市集協助社區產品展售,某種程度可將城鄉之間做較強烈的連結,「像是形成願意一起走的夥伴關係」,社區在地方創作產品,都市的市集就盡量幫忙銷售。跟普通情況不同的是,一般商人會先決定要賣什麼再來挑選產品,但農學市集將社區關懷視為要務,因此是「反向」先看產地有什麼東西,再決定如何回頭行銷,以擅長的語言跟都市人溝通、販售。

黃俊誠形容,農學市集就像地方創生的「銷售員」,雖然沒簽契約,但這種夥伴的默契來自於彼此對土地跟環境的關懷而自然形成,因為有相同理念,所以形成一個廣大的聯盟,未來將共同為農村發展持續努力。

圖片名稱
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協助在都市展售竹製品,扮演桂林的最佳銷售員。(圖/黃俊誠提供)

 

<本文轉載自《創生中的關係人口》,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出版>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