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環境

[ Environment ]

環境
首頁永續設計環境不只是環保,更是為了活命:這是「樹木平權(Tree Equity)」的氣候正義

不只是環保,更是為了活命:這是「樹木平權(Tree Equity)」的氣候正義

2025.07.03
文字 - 社企流/編譯:Wei Ho
文字 - 社企流/編譯:Wei Ho
圖片來源:Michael Brennan on Pexels,Karen F on Pexels,leo on Unsplash
圖片來源:Michael Brennan on Pexels,Karen F on Pexels,leo on Unsplash

樹木不僅是面對氣候變遷的最佳解方,也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都有益處。然而,當今並非人人都能公平地享有這些綠色資源。在休士頓,「休士頓樹木平權評分分析工具」能精確分析各社區的樹木需求和潛力,為改善樹木不均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有望讓每個人都能擁有一片乘涼的樹蔭。

在許多神話中,樹木經常蘊含著特殊力量,療癒、驅邪、傳遞知識與魔法,象徵永生或預示不祥。像是在北歐神話中,白蠟樹被視為連接與守護世界的「世界之樹」;接骨木在丹麥的民間傳說裡與魔法有著密切關聯;而在台灣原住族鄒族祖先,則是來自神話故事裡天神搖晃起楓樹,從楓樹上掉落果實幻化而成。

撇開神話故事賦予樹木的超自然形象時,自然界裡的樹木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為城市降溫、降低能源成本、減少雨水逕流、增加自然碳匯,以及增進人們的健康等。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享有這些天然資源。在美國,有色人種社區的樹木覆蓋率比以白人為主的社區少了 38%。在低收入社區,樹木覆蓋率更比富裕社區低超過 1/4。

在美國,越來越重視「樹木平權 Tree Equity」議題,旨在倡議城市裡的樹木為人們提供健康、就業及氣候韌性等益處,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就如同呼吸新鮮空氣、飲用乾淨的水一樣,是人人應該享有的權利。

圖片名稱
植樹是讓城市降溫的有效方式,同時亦可以為低收入社區增加就業機會。(圖片來源:Karen F on Pexels)

涼爽富人區 vs. 酷熱貧民區,城市裡的「綠色不公」

「低收入社區的樹蔭覆蓋率平均少了 26%,夏季氣溫也比富裕地區高出近 3.3 °C。在有色人種社區這個差距可能更大」美國森林協會地理信息系統和數據科學副總裁 Chris David 提及,低收入社區的居民常與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有更高相關性,這讓他們在熱浪來襲時風險更大,兒童與老年人也是高風險族群。當這些因素加總起來,結果可能是致命的。這類熱災害並不是平均分佈,他指出,「有很多關於極端高溫導致死亡率上升的研究,在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未來 10 年內,每年因熱害死亡的人數可能接近 10 萬人,比現在增加將近 9 倍。這主要影響低收入社區、有色人種社區,而且往往是那些居住在冷卻設備不足的房屋中的人。」

而這些低收入社區缺乏足夠的綠蔭,通常源於種族歧視緣故,例如「紅線區」(註一),過往被劃入紅線區的社區比起未被劃入的社區少了 23% 的樹木;此外,高收入社區享有另一項優勢,居民更有時間向地方民意代表爭取對社區的投資,「直到今日,這些高收入社區依然比真正最需要幫助的低收入社區獲得更多城市資源投入。」David 補充。

圖片名稱
樹木是自然界最完美的氣候解方技術,它們能吸碳、過濾空氣污染物,也能降低能源開銷,還能緩解氣候變遷造成的健康問題影響。(圖片來源:Michael Brennan on Pexels)

利用「樹木平權」工具,重新為都市規劃綠蔭

位於德州的休士頓,城市裡的樹冠覆蓋率僅有 18%,高收入與低收入的社區樹冠覆蓋率大約有 14% 的差異。作為美國都市熱島效應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同時也希望解決樹木覆蓋率不平等的情況,休士頓計劃在 2030 年前種下 460 萬棵樹木,前期目標主要放在移民與低收入社區,估計初步增加 804 棵樹以增加樹冠覆蓋率。

由美國森林協會(American Forests)以「樹木平權分數 Tree Equity Score」機制為基礎所開發「休士頓樹木平權評分分析工具 Houston Tree Equity Score Analyzer」提供該地區有關樹冠覆蓋率的詳細數據,評估社區種植樹木的優先順序,並估算種植樹木的好處。這項工具將能讓休士頓把綠化資源優先投入在最需要的地區。這是一個免費平台,由 Google.org、休士頓植樹組織(Trees for Houston)、當地政府、環保團體和居民合作開發。與全國性平台相比,專屬於休士頓分析工具提供了更多植樹策略的建議,可用於種植、設定目標和追蹤進度。

圖片名稱
由美國森林協會以「樹木平權分數」為基礎衍伸開發「休士頓樹木平權評分分析工具」。(圖資來源:TESA Houston)

除了樹冠覆蓋率之外,該平台還能繪製各社區的建築密度、人口統計數據及其他指標地圖,同時會綜合考量地區的熱度嚴重程度、居民的收入水準、健康、就業等因素,來評估該地區的樹木覆蓋的潛力及需求。「對我來說,樹木平權是承認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獲得樹木,享有這些能夠救命、延續生命的益處,並創造健康、具備耐熱能力的社區。」David 說。

樹木平權分數提供了一個讓綠蔭資源分配更公平的機會。David 表示,這項工具最棒的地方在於,它能整合大量資訊,簡化並有效傳遞出去。比如某個地區的樹木平權評分是 70,這個分數傳達的訊息便是「該地區需要有更多樹木」,將樹木提升到合理數量,讓這個社區評分達到 100 分,實踐所謂的「樹木平權」理念。

雖然休士頓的整體綜合樹木平權分數為 90 分,但各個社區之間的差異很大,落在 60 至 100 分不等。此外,有 73% 的居民正因都市熱島效應,人的體感溫度上升至少 4.4°C 。「休士頓是一座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城市,當熱浪越來越頻繁,且都市鄰近海邊,更容易受到嚴重的沿海暴風影響。」

儘管休士頓有著野心勃勃的植樹目標,但現況卻不盡理想。在 2021 年之前的 10 年裡,休士頓所在的哈里斯郡(Harris County),其樹木覆蓋率減少了近 10%。不過,透過「休士頓樹木平權分數分析器」能夠協助解決這個問題,藉由計算既有與需要增加樹蔭的各項效益,包含經濟價值、碳吸收量與空氣污染減少量,同時也能根據各地區的目標來推估所需植樹數量。

最近美國森林協會發現語言也會造成樹木不平等的問題,因此更新了工具,提供英文非母語家庭使用,預計在 6 月推出西班牙語版本。
休士頓並非唯一受益的城市,這項工具也針對了底特律、華盛頓特區等其他城市進行在地化設計,協助推動都市林業政策。以鳳凰城為例,他們已在 2024 年把樹木平權評分納入城市的「遮蔭總體規劃 shade master plan」中。

對抗都市熱島效應,讓樹木成為極端高溫的守護者

都市熱島效應發生的地區比起其他區域高出約 3.9°C。高溫的都市環境會加劇熱浪,增加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而樹木是讓酷熱城市降溫的有效方法。平均而言,都市森林可以比非綠化地區低 3°C,公園與花園的降溫效果甚至能擴及超過 1.2 公里遠。

圖片名稱
樹木是讓酷熱城市降溫的有效方法,比非綠化地區低 3°C。(圖片來源:leo on Unsplash)

樹木除了保護我們免受高溫侵害外,也能從多方面促進健康,例如減輕人們壓力、改善情緒和注意力及增強免疫系統。都市森林提供人們活動的空間,透過活動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綠樹成蔭的社區更可以提高房地產價值,甚至能有效降低犯罪率,而植樹也能為低收入的社區提供就業機會。

在美國,有近 80% 的都市社區缺乏足夠的樹木覆蓋。 實現樹木平權每年可帶來 30 億美元的效益。「為了實現我們所謂的『樹木平權』,我們需要大約額外種植 5 億棵健康的樹木。這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工程,需要各級政府、從個人到基金會的大量投資。 但我們必須一步一步地去做,才能實現這個目標。」David 說道。

「在這個氣候變遷的時代,能思考樹木的價值真的很令人振奮。對我來說,它們是自然界最完美的氣候解方技術。它們能吸碳、過濾空氣污染物,也能降低能源開銷,而氣候變遷正讓能源成本上升。它們還能緩解熱浪與其他氣候變遷對既有健康問題的影響,例如氣喘或心臟病。」David 表示,樹木能為城市居民帶來諸多益處,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註一:紅線區(Redlining):起源來自於 1930 年代美國羅斯福總統推動新政時期所創立的購屋計畫,這個計畫為購屋者提供政府擔保的抵押貸款,由政府幫忙背書,讓銀行更願意借錢給買房的人,目的避免經濟大蕭條之後,有大量的人民因繳不出房貸而被銀行沒收。此計畫將社區的購買風險由低至高以顏色作為編碼,D 區被視為房地價值最有可能下降地區,而這些地區大多是黑人居住社區。

參考資料
Branching Out: The Digital Tool Promoting Tree Equity in Houston (Triple Pundit)
British trees: folklore and mythology(Woodland Trust)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創世神話(原視界)
5 Benefits of Urban Forests (NC State 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News) 
The climate gains of urban trees(AXIOS)
Tree Equity Score Analyzer


延伸閱讀
>> 在都市水泥叢林裡,造出一片綠蔭小森林
>> 在都市中種下一座座迷你森林!風靡歐洲的造林運動,市民齊心找回綠意
>> 全球大城一起種樹!這套 AI 搭配 Google 街景,又快又準畫出「都市綠樹地圖」



<本文經「社企流」授權刊登,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原文連結:跟呼吸新鮮空氣一樣重要「樹木平權」是什麼?人人都有一片乘涼的樹蔭!>

|核稿編輯:梁程穎|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