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 Environment ]

【海藻革命】海藻進入空間──從廚房到潮間帶的風味設計

在當代餐飲趨勢中,食材的選擇與料理方式早已不是唯一的焦點。愈來愈多餐廳試圖超越上菜的基本功能,把整體空間、建材、文化符號與風味敘事結合在一起,讓餐飲體驗成為一場沉浸式的文化展演。
當這股潮流遇上海洋,海藻的角色又能更上一層樓。它不再是料理邊角的點綴,而是被賦予了牽動地景、文化與永續想像的力量。
當海洋搬進餐廳 THOMAS CHIEN的海底世界
在高雄,THOMAS CHIEN 餐廳就是這場革命的先行者。THOMAS CHIEN自 2023 年首次獲得米其林綠星起,連續三年獲得肯定。將「味覺航行」設定為空間改裝的主題,試圖讓用餐者在進入餐廳的同時,就啟動一場與海洋相關的感官旅行。
空間設計不只是裝飾,而是以永續思維重構而成。牆面材料來自牡蠣殼與水庫淤泥再製的「樂土」,賦予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物質新生命;地毯則來自回收漁網,將漁業副產物轉化為腳下的柔軟紋理。入口處三米高的雕塑,結合藤編、木件、鐵件與蚵殼塗料,展現跨界整合的台灣工藝。

這樣的設計,也為料理本身鋪陳了更深的意境。主廚簡天才以在地小農與漁民供應鏈為基礎,將海葡萄、雨來菇、赤嘴蛤、海螺等藻貝類入菜。除了料理本身的風味,簡天才也將食物即地景的概念具體化觀。他用食材打造出海底礁岩的樣子,把潮間帶與台灣沿岸的故事搬上餐桌,讓餐盤整體變成一幅風味景觀。
城市裡的一片藍 VAST Cali Eatery 的永續信念
與 THOMAS CHIEN 的沉浸式空間形成對比,台北的 VAST Cali Eatery 則以生活態度與理念來表現海洋文化。餐廳創辦人 Sam 是一位熱愛衝浪的人,他深知海洋保護的重要性,並將這份信念延伸到餐飲經營。
VAST Cali Eatery 的核心價值是「照護環境與員工,當然還有客人」。他們不斷尋找台灣本土、有機友善的食材,並以健康、無添加物為料理原則。在空間上,VAST Cali Eatery 以綠色建築為出發設計,店內裝潢使用再利用的材料。

無論在高雄還是台北,這些餐廳展現了將海藻從食材昇華為表達語言的企圖。當空間設計、食材故事與地方脈絡彼此呼應,餐桌便不再只是食物的展示場,而是一座與海洋產生共鳴的舞台。
永續的隱喻 餐桌上的海洋未來
餐廳中的種種巧思,展現共感來自多重層面:視覺上,空間與擺盤營造了身在海洋的氛圍;味覺上,藻類的鮮味喚起人對潮間帶的記憶;理念上,永續建材與在地供應鏈,則讓人意識到環境與社會責任的連結。餐飲因此轉化為一種策展語言──消費者參與的不只是用餐,而是一場關於人與海關係的再想像。
這些實踐,也回應了全球飲食永續的趨勢。海藻被譽為未來食物,低碳足跡、快速生長、富含營養,甚至能在海洋中固定二氧化碳。當它進入餐廳,便承載著一種隱喻──如何透過最日常的飲食行為,回應最迫切的環境挑戰。
THOMAS CHIEN 透過 65% 的季節蔬果與 35% 的海鮮肉品比例,實踐永續餐桌的承諾;VAST Cali Eatery 則透過海藻作為天然顏料,展現城市也能擁有藍色海洋的信念。兩者的做法不同,但都說明餐飲不只是消費行為,而是一種重新理解我們與環境關係的方式,也串起環境、文化、空間與味覺的多重層次
-------------------------------------------------------------------------------------------
▶︎ 在台灣,主廚們如何將海藻融入菜單?來看看綠餐餐廳的料理!◀︎
--------------------------------------------------------------------------------------------
▶︎ THOMAS CHIEN ◀︎

煙燻洋芋被製成仿咕咾石形狀的海綿蛋糕,不僅在擺盤上塑造了獨特景觀,也豐富了口感的趣味。
這道菜色體現THOMAS CHIEN將野生藻類與貝類躍昇為主角的巧思,是一道兼具視覺與味覺想像的永續法式料理。
⦿ 營業時間:11:30–14:30、18:00–22:30
▶︎ VAST Cali Eatery ◀︎
.png)
在都市中的餐桌上,有一小片湛藍海洋。碗中色彩繽紛的蔬果不是人工色素,而是最天然的當季自然產物。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21:00
▶︎ 延伸閱讀 ◀︎
。【海藻革命01】低碳富營養,海藻如何以永續飲食之姿重返餐桌?
。【海藻革命02】從海岸到餐桌,海藻如何帶動責任消費與勞動正義?
。【綠色餐廳】在循環建材打造的海洋意象空間裡,品味永續法式料理:米其林綠星餐廳THOMAS CH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