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環境

[ Environment ]

環境
首頁永續設計環境【糧食危機】全球12億人口暴露在糧食危機之中!氣候變遷和戰爭之下,風險將成為新常態?

【糧食危機】全球12億人口暴露在糧食危機之中!氣候變遷和戰爭之下,風險將成為新常態?

2023.05.04
圖片 - CSRone永續智庫
文字 - CSRone永續智庫/文:Amy Lin
文字 - CSRone永續智庫/文:Amy Lin
圖片 - CSRone永續智庫
Steve Knutson via Unsplash
Steve Knutson via Unsplash

在去年5月聯合國糧食署發布「糧食危機」特別報告後,一年過去,俄烏戰爭威脅尚未解除,地緣政治緊張、美元升息、通貨膨脹,諸多壓力相繼湧現,一場全球糧食危機「完美風暴」已然觸地。甚至有專家擔心,未來「糧食風險」可能會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經濟「新常態」?

在去年(2022)5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來自黎巴嫩的女性代表高舉一束小麥──那全球數十億人賴以維生的主要糧食。然而在麵包店前的大排長龍,將導致更長期的糧食不穩定,她也提到,在缺乏糧食、化肥、能源的景況中,一場「完美風暴」已然到來。

時隔一年,新冠肺炎、俄烏戰爭威脅尚未解除,然而美元升息、通貨膨脹、地緣政治的緊張,諸多壓力相繼湧現,一場全球糧食危機「完美風暴」已然觸地……

今年1月,全球四大化肥製造商挪威化學公司Yara International首席執行官 Svein Tore Holsether接受英國媒體《金融時報》訪問表示,俄羅斯把「能源」和「化肥」當作戰爭武器「眼前對全球糧食系統來說,是一場完美風暴」。他說,全球每一個國家,包括歐洲在內,都會面臨糧食危機。

俄烏戰爭引爆能源、肥料、糧食危機,尚未解除

根據加拿大2022年10月的一項調查發現,由於在地食品漲幅高達10.4%,這波通貨膨脹,導致加拿大草原三省有將近31%的人口開始吃不太健康的食物。慈善機構「加拿大食物銀行」出版的《2022年飢餓統計》報告更指出,自 2019年以來,「食物銀行」使用率增加了35%;令人痛心的是,其中33%使用者是兒童、45%使用者是單親家長。

英國調研公司Kantar數據則顯示,2023年2月英國的食品和飲料漲幅高達17.1%,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牛奶、雞蛋和人造奶油,價格不斷飆升,家庭消費支出在4週內漲幅高達8.8%。在無力購買品牌商品的狀況下,消費者逐步換購售價較便宜的零售商自營商品。另外,有1/4的英國人表示正陷入財務困境,去年同期的數字是1/5。

圖片名稱
IMF:2020年食品和能源價格飆漲,大幅推升通貨膨脹衝擊力道。 (來源:IMF

諸多跡象顯示,糧食危機「完美風暴」已然發生。世界銀行長期監測糧食不安全,其數據指出2022年10月到2023年2月期間,全球所有國家都面臨著通貨膨脹、糧價飆漲的痛苦壓力。其中94%的「低收入國家」、86%的「中低收入國家」、87%的「中高收入國家」通膨率都超過5%,許多國家的通膨率甚至高達兩位數。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非洲。

而根據《2022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最新統計數字,2022年10月到2023年1月,全球被列為「飢餓熱點」(Hunger Hotspots)國家已多達19國。在聯合國糧食計畫署(WFP)的預估中,2023年將有3.45億人面臨糧食危機,比新冠肺炎前增加了2億人,其增加速度之快,也使得聯合國購買糧食資金出現短缺,難民口糧減少。

更雪上加霜的是,非洲地區正面臨70年以來最嚴苛的乾旱災情。非洲東部索馬里、蘇丹、肯亞地區,衝擊尤其嚴重;當地正處於連續第6次雨季卻異常乾旱,土地已經乾裂,無法耕種。

「富者越富,貧者越貧」讓「糧食危機」更惡化

這些糧食危機的數字背後,還有一項令人無法忽略的真實,那就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歐盟一個家庭的平均「食物」支出佔全數家用13%,僅次於「能源」(25%)和「交通」(13.1%)。然而經濟弱勢的國家,家庭「食物」支出佔比偏高──英國、愛爾蘭、盧森堡、奧地利家庭「食物」支出皆在10%以下,然而立陶宛為20.2%,羅馬尼亞更達到26.0%。

相同的項目,放到全球規模來看,差距更是驚人。世界經濟論壇統計,全球富裕國家的家庭「食物」支出大約10%,貧窮國家卻高達40%以上。富裕國家家庭「食物支出」佔比小,更多金額可支用到「教育」、「娛樂」層面;相對地,貧窮國家將近一半家庭支出,都只為填飽肚皮。

圖片名稱
富裕國家家庭「食物支出」佔比約10%,貧窮國家卻高達40%以上。(圖片來源:VOX) 
圖片名稱
家庭「食物支出」佔比最少全球前3名:美國、新加坡、英國。(來源:WEF
圖片名稱
家庭「食物支出」佔比最多全球前3名:奈及利亞、肯亞、喀麥隆。(來源:WEF

短期解方:動物飼料轉作人類糧食、肉類徵稅

面對這場全球糧食危機的現在進行式,許多機構提出即時速效的解方。包括綠色和平組織督促歐盟政府,將飼料作物生產轉變為人類糧食,認為只要轉移8%的歐盟飼料作物,就足以抵消從烏克蘭進口糧食的缺口,同時還可以讓歐盟最貧困區的居民獲得糧食。

歐洲數百名科學家也進行聯署,呼籲歐盟履行「從農場到餐桌戰略」(Farm 2Fork Strategy)法律──將25%歐盟土地轉植有機農業,大幅減少對進口氮肥的依賴。他們主張,這不僅是應對眼前的糧食危機,更是達成永續、韌性、多樣化糧食安全目標的最佳策略。

各方建議的解決方案,還包括「肉類徵稅」。實際上,早在俄烏戰爭導致食品價格飆漲之前,德國荷蘭農業部長就已經在考慮徵收肉類稅。雖然目前的歐盟政經情勢,甚難推動這項稅收;然而在迫使農業更快速脫碳、達成淨零目標的前提之下,政府對肉類和奶製品徵收稅金,似乎也可能會發生。

聯合國:「糧食危機」4大關鍵結構性因素

對於糧食危機「完美風暴」的形成原因,聯合國糧食署「永續糧食系統國際專家小組」(IPES-Food)於2022年發布的特別報告中,提出清晰的說明。報告指出,俄烏戰爭凸顯出今日全球糧食系統的脆弱性,其中有4大結構性成因:

────────────
1. 糧食依賴進口
2. 產製模式依賴單一途徑
3. 糧食市場不透明、功能失調、投機傾向
4. 政經衝突、氣候變遷、貧困、糧食危機之間的惡性循環
────────────
圖片名稱
聯合國專案小組2022年發布一份有關「糧食危機」特別報告。(來源:IPES FOOD

原因一】糧食依賴進口

報告指出,自殖民經濟開始,經濟作物改變了全球人口的飲食習慣。原本在地的多樣化主食,在導入經濟作物後變了樣。自1995年開始,人類食用的7千種植物中,單就小麥、水稻和玉米3種作物,就佔全球植物能量攝入量的50%以上。全球數十億人口逐漸以這3種作物當作主食,不僅侵蝕了傳統飲食模式,更使得各國嚴重依賴進口作物。

資本主義追求利潤、商品規模化,在當地政府追求經濟成長目標下,許多國家開始種植經濟作物,取代傳統多樣化的糧食作物和具有重要營養價值的食品作物。例如:孟加拉種植煙草取代蔬菜和豆類;非洲國家不再種植木薯、小米和紅薯。1980年代非洲國家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咖啡、可可和棉籽油,卻也變得更依賴進口主食小麥和大米。2011 年非洲大陸進口糧食所花費的金額,在10年內增加了56倍。

除此之外,主要農作物的全球貿易市場,目前是由少數國家和公司主導;當主要出口商斷線時,就會導致嚴重的糧食不安。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7個國家再加上歐盟,就佔全球小麥出口量的90%;僅4個國家就佔了全球玉米出口量的87%。而有「世界糧倉」之稱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合計就佔了全球小麥出口量的25%以上、玉米15%,葵花籽油更達到60%以上。

化學肥料價格近年也面臨暴漲和缺貨。自俄烏戰爭開打,俄羅斯、烏克蘭、中國、吉爾吉斯、白俄羅斯開始限制化肥出口,對全球影響甚鉅。因為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合計供應全球鉀肥量40%,俄羅斯做為2021年全球主要肥料出口國,其硝酸銨化肥佔全球出口量49%、氮磷鉀38%、氨30%、尿素18%。

大多數依賴進口主食的脆弱國家,原本就已經負債累累。俄烏戰爭之前,許多發展中國家將出口收入的16%,用來償還債務;另外,還需要同時支付高昂的進口主食費用(通常以美元計價)。為解決債務問題,各國政府通常優先增加經濟作物出口取得外匯,從而更加深了對進口主食的依賴,陷入「越生產卻越飢餓」的惡性循環。

原因二】產製模式依賴單一途徑

全球高度專業化生產特定農作物的模式下,不僅當地作物多樣化性消失,也出現了美國「玉米帶」或阿根廷「大豆帶」等全球化農業景象。在追求降低成本、提高產量、提高利潤的目標下,特定技能、培訓、設備、網絡和零售的累積投資,就產生了「途徑依賴」。

世界主要的「糧倉」所在,都有專門的加工和運輸基礎設施,並獲得地方或中央政府大力扶持,以利對外輸出。這些大規模、單一品項的農地,很難轉向不同作物、不同產製的模式。

再者,由於小麥和玉米是各種加工產品的重要成分,替代性潛力甚高,又很容易在現有全球市場中完成交易,因此全球大型農業特別偏好這些作物。這些企業願意在倉儲和貿易基礎設施,投注大量資金,更樂意將生產集中在他們可以控制貿易的地區。這就彰顯出投資者和農業,在糧食系統過度集中的結構性問題。

原因三】糧食市場不透明、功能失調、投機傾向

糧食政策是以國內安全為目的。因此,若要打造一個全球的糧倉儲存資料,不僅成本高,其利用價值也有限。收集公共和私人糧食庫存資料數據的過程複雜,維護成本也高,且多數國家並未定期全面盤查糧食庫存量。

簡稱ABCD的4家全球糧食貿易巨頭企業──Archer-Daniels Midland、Bunge、Cargill、Dreyfus,掌控了全球糧食貿易的7至9成。這些企業和在地的倉儲經營者,都擁有超大容量糧食儲備設施,也能夠編製大宗貨品市場數據;卻沒有義務揭露其對市場的理解和自己的庫存量。隨著大宗商品市場投機行為的增加、價格波動、競爭逐利,這些企業更傾向持有庫存,直到價格達到頂峰。

事實上,烏克蘭遭受入侵後,投資者就立即湧入小麥和玉米期貨市場。隨著戰爭爆發,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交易量便不斷攀升。軟紅小麥(編按:小麥可依質地硬軟、顏色紅白、春冬播種做分類)期貨交易量,在俄羅斯襲擊的第一天就飆高,3月初價格達到頂峰且再度飆升──短短9天內,期貨市場上的小麥價格上漲了54%。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指出,市場波動率比戰爭之前的正常水平高出20%。小麥期貨價格飆升,很可能是「過度投機」的結果。

原因四】政經衝突、氣候變遷、貧困、糧食危機,形成惡性循環

許多國家的農民和農村工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尤其是南半球。貧窮國家的最貧困人口,幾乎有60%以上的收入都使用在食物項目。因此即使最小幅度的漲價,對他們來說就是極具破壞性的打擊。

隨著2020年新冠肺炎的爆發,全球多達8.1億人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餐在哪裡。封城和企業停工,導致印度1.39億農工、民工無處維生,大量移工被迫徒步萬里返回家鄉,或在國內流離失所;其中婦女更是首當其衝,受害最深。

根據統計,女性面臨中度或嚴重的糧食危機,機率比男性高出10%。除俄烏戰爭區域外,全球目前還有40多個衝突地區,衝擊著20億人的生存。

頻繁發生的極端氣候災害,更導致農業情勢的惡化。IPCC估計,自1961年以來,氣候變遷已經使得全球農業生產率降低了21%,在非洲和拉丁美洲這個數字更超過34%。傳統土地管理、採掘型態、發展策略,使得各國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而氣候變遷又反過來加劇了人們對土地和資源的競爭,陷入貧困的惡性輪迴中。

馬達加斯加連續4年無雨──多年來的經濟開發結果,使得該國目前面臨土地荒瘠和飢餓風險。而斯里蘭卡正經歷7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民眾承受著缺乏食物和能源的痛苦,而這又與全球食品價格飆升、管理不善、有機農業措施失敗等因素密切相關。

根據「聯合國全球危機應對小組」數據,俄烏戰爭之後,96個國家大約12 億人口,明顯地暴露在糧食、能源和金融三重危機中。而主要貿易商品控制著咽喉要道,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隨之而來的是「前所未知、更深層糧食風險」。專家擔心,如果不破除這些交互連動的惡性循環,「糧食風險」很可能在越來越多國家成為新常態,尤其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可能更嚴重

專家:政府、企業、民間合作,降低糧食風險

面對已然觸地的全球「糧食危機」風暴,聯合國IPES-Food專家呼籲各國政府採取下列緊急行動:

────────────
1. 提供脆弱國家予財務援助,並減免其債務
2. 防備並嚴厲打擊商品投機
3. 建立區域糧食儲備和全球糧食援助機制,以適應社會面臨的長期危機
4. 使糧食生產和貿易系統多樣化
5. 以多樣性和生態農業重建農作物復原力,並減少有害的依賴
────────────

加拿大永續專家Guy Dauncey則以該國現有的作為,提出6種降低食物成本的方法

────────────
1. 設立社區食物中心
2. 倡議全國性「自己食物自己種植」運動
3. 保護農田
4. 設立剩食儲存與發送系統,避免食物浪費
5. 倡議植物性飲食
6. 遏止從食品獲取暴利
────────────

近2年食品和能源業,從危機痛苦中最大獲利

國際非營利組織樂施會(Oxfam)2022年8月發布最新報告從別人的痛苦中獲利》,過去2年內全球食品價格呈現螺旋式飆漲,漲幅高達33%;於此同時卻創造出62位新的糧食億萬富翁──他們的財富創下歷史新高,增加了42%。而又,包括卡夫亨氏Kraft Heinz、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康尼格拉Conagra、聯合利華Unilever和台爾蒙食品Del Monte在內的少數跨國食品企業控制著80%的全球食品市場

研究也發現,全球最大的5家能源公司:BP、殼牌Shell、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埃克森美孚Exxon、雪佛龍Chevron,在這波能源危機中,同樣也賺進大把鈔票──每一秒就進帳總利潤2,600美元,2年之間利潤增加了45%,達到5年新高。

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則發現,20家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在過去2年獲利超高,甚至可以回饋給股東535億美元──金額還超過聯合國最近發出的緊急人道籌資計畫515億美元。而前者只是為股東添增財富,後者卻能讓2.2億人度過糧食危機,以及拯救其中最劣勢的4,500 萬人之性命。

難怪英國樂施會首席執行官Danny Sriskandarajah會沉痛地說,「東非人民正死於饑餓,而世界超級富豪卻從糧食和能源飆漲中獲得鉅額財富,這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腳的」。在糧食危機「完美風暴」觸地的此刻,無論是富裕國家或貧窮國家,社會中必然有弱勢家庭,若不從結構性做出根本的改變,弱勢家庭的數量將越來越多,而且「糧食危機」的發生將越來越頻繁。

盡一份心力,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人

回頭看看台灣。根據統計,2021年台灣低收入戶人數達到29萬人。這些家庭的收入通常僅能勉強溫飽,一旦家庭成員失業、罹病、職災、死亡,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許多弱勢兒少更經常以泡麵、罐頭當主食。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台灣接受扶助的弱勢兒少有14.7萬人。而家扶基金會2019年針對小學五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共3.5萬名弱勢兒少的調查數據發現,台灣弱勢兒少每餐的費用僅台幣32元、70.2%表示曾經餓肚子。至於餓肚子的原因中,有37.6%是「有吃但吃不飽」、19.2%是「為了省錢」。雖然75.2%弱勢兒少能夠固定吃到三餐,卻有69.7%無法每日攝取到蔬菜水果。

身處富裕台灣,全球「糧食危機」、「糧食風險」似乎距離遙遠。然而,當台灣的弱勢家庭、扶助兒少、獨居老人的飢餓數字呈現眼前時,惻隱之心不禁油然而生。糧食關乎生存,飢餓無法等待。面對已經來臨的糧食危機風暴,政府、企業、民間和你我,都可以找到立即可行的方法,為生生不息盡一份心力,確保不遺漏任何一個人。

 

<本文經「CSRone永續智庫」授權刊登,
原文連結:一場全球糧食危機「完美風暴」已然觸地…風險將成為新常態?>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