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 農業發展 x 地方發展 ]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首頁專題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02】漁鄉世代——漁鄉的困難、機會與不同世代的突破策略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02】漁鄉世代——漁鄉的困難、機會與不同世代的突破策略

2024.09.11
圖片 - 黃良志
文字 - 李若慈、吳淑芳
文字 - 李若慈、吳淑芳
圖片 - 黃良志

不只農村正在凋零,臺灣的漁村也面臨嚴重的人口外流與土地問題。本次論壇將焦點移至位於臺灣西南沿海的嘉義東石鄉,此處有長達14公里的海岸線,是重要的牡蠣與蛤蜊產地。

如今,從事這樣一級產業的風險卻因為各種自然或社會因素而提升,沿海居民不斷流失,地方經濟規模也逐漸消失。漁村究竟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復興要如何發生?本場論壇邀請到兩位同為投入東石漁業的相關工作者,分享他們各自「返回漁鄉」的心路歷程,並為我們帶來漁鄉的第一手觀察。

9月11日演講當天,臺北雖天氣晴朗,然而兩位講者所居住的嘉義地區,卻因為連日的豪大雨造成多處淹水與坍方,政府宣布停班停課。「這正是我們漁村面臨的困難之一。漁村有什麼樣的機會?可以怎麼突破?都是很大的議題。」東石50分life工作室創辦人吳淑芳說。

改變漁村生活條件 創造多元生計模式

本在農會工作的吳淑芳,決定離開舒適且穩定的體制內,於2010年成立「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她秀出自己的名片,解釋上面印著的產業體驗、社區經營、活動規劃與鄉村休閒,說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目標。她認為需要透過經營擴大社區價值,並透過體驗、活動與休閒帶來人流,因為對她來說,「先顧好腹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換句話說,漁村的「生計」是不可忽視的。

不只被動地等待政府的補助,吳淑芳還舉行「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補助計畫」,欲透過發掘在地資源並推廣社區工藝產業。她試圖讓當地居民成為講師,主動獲得收入、取得資金。「東石陶」是結合漁塭底泥、蚵殼粉與蚵殼灰製成的極具在地特色的創作,她說,有了這樣的社區工藝產業,當有人進來社區,就會需要講師,工作機會因而出現,創生因此可以逐步達成。「機會就是這樣逐漸從當地長出來的。」

做事情確實需要錢,但是也怕只有錢,吳淑芳因此強調,「經營」地方並進行培力是十分重要,她最期待看見的,是社區之間互相擾動、互助共好,最終遍地開花,社區相互的合作也因此創造出多元的機會。她得意地說,「許多當地素人都變成達人。」例如「祖孫蝦」與「白水湖蚵學家」「塭仔烤蚵呷通海」「東石漁囝仔」都是當地居民自己創立的品牌。吳淑芳認為,當地方越沒人,就越需要和周遭社區一起合作「竝伴、分張」。她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充實人力、也就能做事,改變在地人的生活條件。

01
社區之間互相擾動、互助共好,最終遍地開花,社區相互的合作也因此創造出多元的機會。

永續的世代傳承

對吳淑芳來說,真正的永續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社會變遷也是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過程,因此要改變、要再生,難道是兩、三年就能達成的嗎?」她說,社區的培力必須做到老中青幼各個世代的連結,才能讓改變逐步發生。

然而,究竟什麼是「再生」與「創生」?我們想要恢復的又是什麼東西?

吳淑芳表示,自己的目標是找回過去友善的農耕和漁事,也找回已經消失的夥伴、關懷與互相照顧。因此,從2010年開始投入農村再生至今,吳淑芳認為,與其說自己是在做社區營造,不如說是在做人心與觀念的改造。「以人為本,回歸生活」是她的最終願景。她強調,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而不只是工作,因此,地方的再生與創生的實踐也鑲嵌在生活之中。

做為這場講座的中年世代代表的吳淑芳認為,當這個社區可以不用再依靠特定的任何一個人才能運作下去時,那才是真正邁向成功的路。她欣慰地說,如今申請農村再生計畫的報告已經逐漸由社區中的其他年輕人負責,「我就退到背後成為他們的支持系統。」

02
社區的培力必須做到老中青幼各個世代的連結,才能讓改變逐步發生。

返鄉青年是個光環?

不同於吳淑芳毅然決然地投入,黃良志有著很不一樣的返鄉經歷,甚至可以說是「誤打誤撞」地進入社區營造工作。

人稱志哥的黃良志,其實是個才三十初頭的年輕人,目前回鄉從事魚塭養殖至今已三年半。當年返鄉沒多久的他,很快就被媒體和社區居民套上「返鄉青年」的光環,但是對於因為想要「躺平」才決定回家的黃良志來說,卻是個負擔與壓力,接收了來自所有人的期待與注目。

畢業於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他,在外地從事過攝影與業務等工作,「走了一輪後,最後發現外頭實在不好混,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因此最後才會決定返鄉。」作為社區裡少數的年輕人,他馬上就被拉去當社區協會的志工,協助文書、網路,以及課程安排與教學等事宜。他戲稱自己簡直就是「全村的希望」。他笑著自問,要是知道最後會變成這樣,當初還會選擇回來嗎?他說,雖然起初看似是個退無可退的選項,但他現在相信自己返鄉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黃良志表示,自己其實是在這過程中才慢慢接觸到「社區營造」的概念,也才開始想像所謂社區的樣子。他開始思考,未來自己若要在這裡討生活,那應該怎麼經營地方?可以有怎麼樣的生活形態?又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02
人稱志哥的黃良志,其實是個才三十初頭的年輕人,作為社區裡少數的年輕人,在擔任社區協會志工的過程中才慢慢接觸到「社區營造」的概念。

自行租地投入魚塭養殖 開始科學養殖試驗

黃良志返鄉後的某天,平時鮮少講話的爸爸突然開口問他,要不要一起經營家中現有的8池魚塭,獲利平分?面對大好的賺錢機會,他放棄了。相較於長輩採用的較為傳統的養殖方式,他決定從頭開始學習養殖的科學知識,他到處去上課,試圖用更科學的方式來理解養殖業,並自己另外租一池魚塭,進行著他的養殖試驗。而他也才理解到,原來養殖大不易,降雨、氣溫、氣壓和人為等各種因素都會造成水質的變化,進而對生物產生影響。

到了第二年,他已經成為能夠照顧3池塭仔的養殖者。經過晒池、使用益生菌以及科學監測設備等方式的協助下,最終的其中一池獲得了100%的蛤蜊育成率。他自認成功了,並深信人定勝天的道理。然而,第三年開始,剛放下的第一批苗卻在頭一個月紛紛死亡,他感到萬分錯愕,但這也讓他開始嘗試一些「不同」的方式來面對魚塭。

極端氣候的變化讓蛤蜊苗容易適應不良,他開始在池邊禱告,也開始跟蛤蜊們講話:「你們今天也長得很漂亮,但是可以再長得更大喔!」黃良志說,從那時開始,自己每天都會把牠們捧起來講講話,之後再把牠們丟回池裡。面對這個靠天吃飯且需要大量經驗的工作,他盡可能做好那些較為可控且科學的管理,也多做了一些看似不科學但似乎確實能夠帶來影響的行為。

01
極端氣候讓魚塭養殖更加困難,黃良志盡可能做好科學管理。

本只是想要分享生活 卻成為了食魚教育推廣者

一般蛤蜊收成都是採用自動的採收機器,透過水下沖刷導引蛤蜊輸送到機器上。黃良志說,機器總不可能把整池魚塭都收乾淨,因此某年採收結束後、準備進行晒池之前,他決定開放給一般民眾來魚塭「摸蛤蜊」,只要在社群媒體上幫他按讚推廣,就能獲得入場券,帶走那些機器無法收成到的「漏網之蛤」。本只是不希望這些蛤蜊遭浪費,卻意外成了一個能夠讓大家走進魚塭並了解蛤蜊生產的機會,「好像突然做到了對民眾的食魚教育。」他說。

這樣的經歷也如他所創立的Podcast頻道「志哥的漁塭人生」。頻道的簡介欄位中寫道,「原本只是單純記錄著魚塭的生活,沒想到卻成了食魚教育的推廣者……。」其內容記錄著如何挑選蛤蜊苗、如何放養蛤蜊、怎麼辨識其成長,以及最後的收成階段,甚至也談及了一些如漁電共生這類與養殖業者高度相關的議題時事。做著做著,如今也已連載了兩年多。

這份養殖工作從事至今已三年半,黃良志說這是他目前做了最久的工作,希望自己能再持續做下去。他笑說,當然不只是因為有機會賺大錢,也是因為它帶來的成就感正是讓自己能夠持續做下去的動力。但這一路走來,他直言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自己心態上的調整,因為這不是一個「就算你天天去魚塭,甚至每天半夜都守在一旁,就能有好收成」的投資,「必須面對養殖業的不穩定性」他說道。

01
開放民眾走進魚塭,帶走那些機器無法收成到的「漏網之蛤」,黃良志意外成為了食魚教育推廣者。

當返鄉或移居農漁村作為一種生活選擇?

本場論壇的主持人,也是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黃仁志表示,兩位跨世代的講者的分享,讓我們得以從不同面向來思考漁村正在面臨的問題。面對農漁村既有的狀況,不同的人都試圖用各自的方式、採用各種新的可能來回應現況,可能是如吳淑芳對於社區的參與,也可能是黃良志在養殖業的投入,也有可能是綠能發展或農地工廠。然而我們所追求的究竟是怎麼樣的漁村發展策略?又需要有哪些人聚集在一起?

他指出,要思考「如何讓人回來」這一問題,不只要考慮到當地的生活機能與地方產業,還需要找到一種能夠留住人的生活形態,包括生活方式、生活想像,而其中社群網絡的支持更是需要長期的培力與經營。換句話說,當返鄉或移居農漁村作為一種生活選擇、作為一種生活場域時,我們需要去思考,這個社會需要怎麼樣的連結網絡與支持體系。

然而,臺灣各地其實有非常多不同形態的漁村,其生活節奏或是所面臨的問題都不同於我們今天討論以養殖為主的漁村,因此黃仁志最後也提醒大家,可以再進一步去思考其面對的問題是什麼。

01
漁村發展不只要考慮到當地的生活機能與地方產業,還需要找到一種能夠留住人的生活形態,包括生活方式、生活想像。


|核稿編輯:邱瑪姬|


圖片名稱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Green Media 綠媒體

※歷年論壇資訊以及最新舉辦情形,請見「當代農政議題論壇」官網
網址:https://aprcworker2.wixsite.com/agforum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