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 農業發展 x 地方發展 ]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06】農村服務──增進農村生活機能的創新機制
從1990年代談論的休閒農業、到後來的農村再生,或現在的地方創生,關注的都是人口結構與產業不斷改變之下所面臨的問題,大家不斷思考,應該在農村發展過程中提供什麼樣的支持系統?本場論壇,邀請到兩位分別透過不同的社會創新機制來試圖增進農村生活機能的講者,和我們談談,社會連結或是科技的導入,如何讓農村的生產與生活獲得更完備的支持。
耕山農創:從地方取代到地方修補
耕山農創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邱星崴,以「日本地方消滅與創生」為開場,開啟今天的分享。東京於戰後大量吸納農村人口,因此出現「地方消滅」的情況,邱星崴指出臺日兩地的不同狀況,「臺灣的偏鄉並未像日本那樣完全消失、消滅,而是為一種奇怪的樣子所寄生,呈現的是一種地方取代的狀況。」他以自己的家鄉,同時也是耕山農創的據點苗栗南庄為例,指出南庄原本的客家庄、部落與眷村並未消失,而是被他所謂的奇怪的樣子,如「高級」農舍、格格不入的彩繪牆壁,以及和各地都相同的老街所取代。
耕山農創從2014年創立至今,他不斷在思考,做規劃前,是否真正理解當地所面臨的問題?是否可以更對症下藥?而不是如出一轍地發展觀光老街來作為偏鄉問題的萬年解方?引起他關注的,便是南庄每年大量湧入、並都集中在桂花巷的200萬民遊客。老街的店家多由外來業者經營,邱星崴因此說,「一批外來業者、批外面的商品、賣給外地的遊客,整個循環都跟在地沒什麼關係。」此外,這批觀光能量也為地方帶來劇烈的空間重組,意即,原本的地方性遭到瓦解,轉化為在資本主義之下能夠迎合遊客的社會樣態:原住民配合遊客的想像跳一些所謂傳統的舞蹈,商家則販售一些各地老街都能看到的商品。
在這樣的衝擊下,邱星崴提出「地方修補」的概念,意即能讓地方回復或延續其在地文化的條件。他指出,南庄這個由賽夏族、泰雅族與客家人混居而成的聚落,從1880~1950年代的樟腦業,到1950~2000年代的林/礦業,都存在著頻繁的族群分工與交流,直到2000年代開始發展休閒與觀光後,不同族群逐漸不再合作。邱星崴因此思考,是否可以找到一個可以再度聚集並連結這些社會網絡的「第四個產業」。這是他開始推行青年旅社與深度旅遊的起點。
偏鄉交通系統問題:一個南庄,三個世界
幾年過去,另一件事情引起邱星崴的注意,即南庄的交通困境造成的「三個世界」,重機飆車橫行、假日車潮造成回堵,以及逐漸減少的公車讓在地人缺乏移動能力,「客家庄大約一小時來一班、賽夏部落約一天三班、更靠山區的泰雅部落則從來沒有公車。」邱星崴決定透過引進幸福巴士來改變現況。
2022年10月舉行通車典禮後,南庄的交通情況正在改善,這是當地居民睽違了長達50年的公車。他看見改變正在逐漸發生,長輩可以更安全地前往菜園,也能夠下山買菜,而上國中的學童也因為每天都有接駁公車,而不再必須選擇住校。更特別的是,由於該制度採用小型車,且實行全預約制,因此可以更方便地抵達一些鄉間小路,而若遇上交通不便的長輩,車子也可以直接抵達該戶門口進行接送。不只為有移動需求的居民提供服務,司機這項工作也成為一項返鄉可以從事的行業。
以效益來看,因其機動性,以及更為貼近居民需求的特性,使其交通運輸成果比原先的苗栗客運多了三倍。邱星崴歸納出它帶來的三項社會效果,一是重建社會力,讓文化的交流與學習更日常地在生活中發生,即司機與乘客間的許多互動;二是支持社會弱勢,包括司機對於一些弱勢乘客的協助,也包括這項工作對弱勢司機提供的幫忙,比如曾為一位跛腳的司機進行車子的改裝,讓他也能順利完成工作;三則是串接基層社會單位。
最後,邱星崴認為在談地方創生之前,我們應該先做好地方的基礎設施與公共建設,以南庄的情況來看,必須先從原本-1的條件發展到0,接著才是討論如何從0到1,即更多的創意或是計畫發展的可能。此外,他說,「不要總是以觀光做為解決偏鄉問題的唯一解方,要真正推動地方改變,就必須看見其中的結構性問題,看見那些往往被政府漏接的部分,這或許是一個大家決定返鄉之後可以著手進行的工作。」
銀色大門:在最短的時間內服務全臺長輩的溫飽
「銀色大門:老人送餐平台」的創辦人孫士姗,則提供了另一種不同的解決社會問題的路徑。銀色大門是一個串連全臺老人送餐的服務平臺,其目標是讓所有的長者都能即時地獲得健康且便利的送餐服務。銀色大門的創立起源,是孫士姗於大三轉學考失敗後,開始思考自己有哪些「死前必做不可」的事情,創業與當志工便是其中的兩項,這是他接觸老人送餐的起點。大四那年,他成為送餐志工,但也從中發現許多問題,這一切都成為他畢業後創業的重要基礎。
「獲得送餐服務的長者的鄰居看到後,也說想要申請送餐,但我卻發現許多人不符合申請資格。」這是現行制度下,一些真正窮困者無法申請通過國家認定的中低收入戶資格而面臨的問題。而其他既有的服務,如社區供餐,也未必適合所有長者,比如行動不便,或是較內向、更傾向自己吃飯的人。孫士姗心想,吃飯應該是非常基本的權利與需求,為何許多長者卻無法享有此權益。除此之外,即使是那些獲得供餐服務的長者,也未必獲得合適的照顧。舉例來說,提供鈉含量過高的食物給正在洗腎的長者,或是天天提供粥類給牙口不好的長輩,使其更無機會咀嚼,加速退化速度。另外,送餐時間也往往無法集中在中午10點到12點之間,這對於一些長者的血糖控制也是一大問題。
因此,更加客製化且更加即時的送餐服務成為孫士姗的目標。「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服務全臺長輩的溫飽。」這是孫士姗不斷提及的一句話。面對全臺那麼多的鄉鎮與社區,他認為若要在當地蓋食堂,並把這模式複製到各地,必然花費太多時間,因此,結合外送平臺進行的送餐服務,便成為他的首選。
科技導入 捲動送餐服務的齒輪
為了達到此目標,銀色大門團隊透過網路平臺的整合,串連起長輩的需求、送餐員、餐食供應據點,以及農產管理等。此外,他們強調,這過程不只是在為長者送餐,同時也送出健康、關懷與愛,這是因為送餐員在完成餐點配送後,必須透過App線上回報長輩的狀況,此外,團隊在選擇餐點時也會納入營養師的專業意見,考慮每個個案的身體需求與服藥情形,藉此進一步細緻地討論應該提供什麼樣的餐點。
該送餐制度的基礎,是由長者之子女(大多在都市工作)進行每月的訂閱,而沒有子女者,則媒合企業出資提供資源,這同時也顧及了企業的ESG項目。接著,團隊進行當地餐廳的媒合,同時希望盡量可以由在地小農作為食材的提供者,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增加當地的經濟營收。而送餐員的招募,從創業開始一個個在路上發名片,或是在地方的Facebook社團上發布資訊等方式召集而來,並建立送一筆可賺入50元的承攬制度,造就彈性且報酬不低的工作,吸引地方許多自由業者,自然而然吸引更多無法長時間且集中時段工作的當地單親媽媽們、失業或兼職者的投入,有人甚至因此賺得7萬月薪;因此相較其他基金會所面臨的送餐人力老化之問題,銀色大門的送餐員反而幾乎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孫士姗說,「地方不是沒有資源,只是缺少串聯。」
孫士姗形容這是一個轉動的齒輪,串聯起許多不同的人與需求,其中,科技的導入扮演了要角。創立之初所接到的第一筆訂單之經驗,正是讓他決定要透過科技進行更好的媒合的原因。「當時收到的那筆訂單在新店,但是因為當地的送餐員臨時無法送單,只好由我自己下去做,我因此從雙溪騎車到新店。」孫士姗接著解釋,當時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尚未建立好媒合的平臺;她所謂的媒合,就是和各大外送平臺進行合作,因此,15分鐘內一定有人撿單。「為何各大外送平臺為何會願意跟我合作?」他自問,「未來邁向高齡化社會後,許多顧客也都會是長者,你們之後的送餐選項可能也會增加一條『銀髮送餐』。」孫士姗便是這樣說服各地外送平臺的。
農村的社會力:建立地方更完善的支持系統
國立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的副教授,同時也是該場次的主持人董建宏說,從該場次的兩位講者的分享中,可以看見地方其實存在許多的社會力,而在地人往往更知道當地正在面臨的困境;此外,也看見他們各自如何透過不同的方式去建立當地的支持系統,包括交通、送餐或醫療都是地方修補的一環,但總的來說,這都不是從單一產業下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什麼是農村需要的產業?如何讓農村的社會力慢慢回復?在政府失職與失能的情況下,願意為社會提供服務的人們可以做哪些事?又該從哪些面向著手?似乎還是需要引入一定的商業模型才能使其持續運作下去?董建宏最後說,我們需要的,或許是一場社會革命,一個挑戰社會既有思考模式的革命。
|核稿編輯:梁程穎|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Green Media 綠媒體
※歷年論壇資訊以及最新舉辦情形,請見「當代農政議題論壇」官網
網址:https://aprcworker2.wixsite.com/ag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