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 農業發展 x 地方發展 ]
【2023當代農政議題論壇07】農村綠能──農村綠能多贏共好的可能
因應氣候危機,各國都加速發展綠能,臺灣也朝著電力系統去碳化而努力,許多開發因此深入農村與漁村,然而,在缺乏足夠的溝通與評估之下,帶來不少質疑與抗爭。我們究竟該如何在能源轉型過程中也達到公正轉型?如何不遺漏任何人?又該如何真正讓農村與綠能共好?這是全球當今共同面臨的考驗。 本場論壇,邀請到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與沃旭能源資深地方事務經理劉美妤,兩人將從不同的觀點來討論農村的綠能發展議題,也將分別從NGO與能源業的視角提出不同的共好願景與執行的可能。
臺灣綠能願景:一個以農村為主體、達到公民培力的綠能發展?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在討論農村綠能議題時,更加關注的是農村為何存在?以及我們為何需要農村?藉此讓我們思考,當農村在綠能開發下遭犧牲,我們將會失去什麼?又應該如何守住?
在大面積陸上光電的建制下,農地已不再是農地,農民與農地間的關係也逐漸斷裂;在水上光電的進駐下,漁塭價格翻漲,原本1甲魚塭以三、四萬元租給養殖業者,若地主願意,便能以1甲三、四十萬的價格租給光電業者。彭桂枝說,當這些巨大資本投入農村,伴隨農村高齡化與國民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農村正在這幾年之間快速地改變,傳統人與土地的照護關係也正在瓦解。傳統的耕種或養殖,不管其農法為何,都需要農漁民經常性的投入與維護,且土地承租者與地主的關係是建立在高度信任之上的,認為對方可以將自己的土地照顧好而選擇承租給他。如今,當地價因綠能進駐而不斷高漲,土地則只剩下單純的買賣與投資關係。
彭桂枝進一步解釋說,當地主年紀漸增,且對於土地的決定權逐漸被二代所取代時,將可能捨棄原本的一級產業,選擇更高的租金。「即使地主堅持把土地承租給農漁民,但四周若全被光電板包圍,勢必也會對這塊魚塭或農地造成影響。周遭生態環境改變,傳統的農法也必定需要改變。」彭桂枝說。
除上述衝擊外,還包括施工期間大型車輛的進入、饋線的鋪設或變電站的興建,都會為日常生活帶來影響。彭桂枝說,有沒有可能讓當地居民進一步參與在這些討論中,噪音怎麼處理?車輛怎麼走?線路怎麼鋪?跨距應該多少?他認為農村既有的網絡可以成為當地居民和開發商進行溝通的重要能量。
彭桂枝認為,目前由經濟部主導的光電以及由農業部負責的農村發展如同兩條平行線,若能讓農村發生更多對話並達到賦權,讓兩條線可能得以交匯。過去由農業部推動的「農村再生2.0」,是一個彭桂枝認為合適的手段。其目的是希望建立一個公眾的且是生機蓬勃的農村,因此過程中需要各種培力,包括農村社會資本的建置、社會網絡的連結,或是加強與公部門對話的能力等。
彭桂枝以學甲的社團法人臺南市南瀛養殖生產協會面對光電開發的情況為例指出,當地養殖業者因為既有的經驗,知道如何促成對話,也懂得運用公部門資源,所以當其面對光電業者進駐帶來的各種質疑時,主動尋找經濟部與農業部等專家共同到現場協商,針對合約與後續的建置規劃進行逐條逐項的討論。
日本生活俱樂部經驗:合作社與農村社區攜手進行的綠電發展
接著,彭桂枝帶我們檢視了日本消費合作社的案例:「生活俱樂部」。和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一樣不只是個消費合作社,而是同時也關注能源的乾淨使用,以及地方社區的振興,所以生活俱樂部也進行了電力的生產與販售,並邀請合作社成員參與其中。
由於這些發電設施和臺灣一樣常常深入農漁村各角落,他們期望農村裡的人們也可以共同加入綠能的建置,讓當地的民眾一起成為微電網公司的一員,並在牛舍、加工廠或是農村中的貯藏設施屋頂加裝太陽能板。此外,面對福島核災後的電力缺口,他們鼓勵福島居民將周遭無法耕種的農地轉做光電,這個由社區居民和俱樂部一起規劃的發電廠所發的電力,不只供當地使用,也轉售給一般民眾。這樣的電力轉換與實踐,對面臨核災問題的居民來說更加有感。
此外,日本農村的綠電規劃方式,是先由在地農業協同組合(農協)劃定出可以做發電使用的地區,接著調查有意願進行建置的地主或農民,最後才是廠商的進入。意即,事前必須進行完善的農地盤點,這牽涉到糧食安全所需的農地數量,以及這些被劃定的農地是否真的符合實際耕種區。彭桂枝提醒,這正是臺灣目前還沒能做到的事情。
「善用堅實的農村網絡,建立跨域對話的能力,俱樂部和在地農民組成的地域協議會不只談生產與消費,也談綠電生產,甚至是在地需求等議題。在這樣長期合作的基礎下,讓開發計畫的進入鮮少引起抗爭,更多的是良好的合作關係。」彭桂枝說,這將會是臺灣可以借鏡的例子。
More than Electricity:離岸風電與在地共好的可能
臺灣多山、腹地小,居住環境高度重疊,離岸風電因此成為能源轉型目標的其一選項。不同於彭桂枝提及的小規模且分散的光電板,離岸風電往往需要更大片的海域空間,由企業大規模投資,並且高度仰賴政府的支持。但由於臺灣的風場多與沿近海的漁撈作業區重疊,自2015年開發以來,風場與漁業之間的衝突時有所聞。
來自丹麥的離岸風電公司沃旭能源,因此以「More than Electricity」作為開場,來討論離岸風電與在地共好的可能。劉美妤解釋說,為了減少衝突並降低社會溝通成本,沃旭選擇的案場都離岸較遠,不只遠離居民日常生活範圍,也避開潮間帶生態熱區,且離岸35~60公里的範圍幾乎不會與彰化一帶近海漁業的作業區域重疊,因此對於社會與環境的影響都小很多。接著,還需要選擇對於環境衝擊最小的打樁工法與電纜鋪設方式。
「即使如此,漁民還是會覺得『你碰到我的領域了。』所以我們需要透過長時間面對面的溝通與互動來化解對立,清楚不同利害關係人的立場差異,且理解到漁民的種種擔憂並非沒有道理。」與漁民漁會或地方政府進行溝通,正是劉美妤所在的地方辦公室正進行的工作。
在彰化設立辦公室,不只有利於進行地方溝通,也讓產業更加在地化。離岸風電作為一新產業,正好為同樣位於中部的中小企業帶來機會,由他們提供相關的零組件與技術服務;此外,沃旭也與彰化地區的大學進行產學合作,建立在地化的人才庫,培育地方的運維人才,「這些相關的工作都會持續至少二、三十年,直到風場退役為止。」劉美妤說。
漁業與離岸風電產業的交匯點:守住漁村使其不被消滅的可能?
劉美妤接著播放了一支講述英國Grimsby小鎮的影片,Grimsby於1960~1970年代因漁業而蓬勃發展,但隨漁業衰落,整個漁村也逐漸沒落,直到沃旭風場的進駐。風電帶來了多元的工作機會,讓一些青年又再度回到鎮上,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在港口工作,也讓不再討海的船隻重新運轉起來。產業開始在這裡聚集與發展,社區因此從離岸風電這樣一個新興產業中受益。但關於這個美好的共好案例,劉美妤說,各城鎮條件不同,不可能完全複製Grimsby的模式到其他地方。但確實可以看見一些人口逐漸往運維中心所在的臺中海線城市聚集,這些地區是否也有機會逐漸發展成一個支持離岸風電產業的重要社區,值得持續的觀察。
關於漁業轉型的面向,劉美妤解釋說,這些西部的漁船可以在其閒置的時間,進行風場人員的載運或周邊的戒護工作,也可以在經訓練之後成為鯨豚觀察員,這些工作或許都可以成為漁民的副業,成為他們能夠在漁村繼續生活的多元經濟來源之一。
「面對彰化沿海人口老化與外流的問題,究竟有無改變的可能?有無可能讓人重新回到漁村?」劉美妤說,如何在建置風場的同時留住漁村的人使其不被消滅,是他不斷在思考的問題。「漁業和離岸風電都是強調永續的產業,如何讓生物資源、環境狀態與產業永續發展,仰賴更多的溝通,以及開發過程中的選址與工法的調整,或甚至是漁業的轉型。」對劉美妤來說,找到漁業與離岸風電產業的交匯點是重要的。不過他也坦承,這過程涉及國家對於海域空間管理的相關辦法,以達到對於不同產業的保障,而這是目前尚待發展與規劃的部分。
能源轉型作為手段,追求資源的永續與生活的共好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博士級經理,同時也是本場次的主持人王瑞庚說道,減碳的目的本應是為了讓人受益、盡量減輕人在氣候變遷中所受到的衝擊,但是當轉型過程過於急躁,只剩下對於減碳數字的追求,反而讓我們忘了這個目標,過程中忽略了人的權益,以及其他非人所受到的影響。
彭桂枝與劉美妤分別提供了不同的再生能源開發的類型,讓我們看見小規模的光電建置與更大規模的離岸風電開發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其可能的共好模式。然而,面對這些產業間的衝突,我們仍需要一個上位政策來促成更好的協調,同時也確保各生產者的利益。因此,能源轉型或許不過是個手段,而資源的永續與生活的共好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核稿編輯:邱瑪姬|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Green Media 綠媒體
※歷年論壇資訊以及最新舉辦情形,請見「當代農政議題論壇」官網
網址:https://aprcworker2.wixsite.com/ag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