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田園

[ Garden ]

田園
首頁綠色學苑田園【野花草】大花咸豐草:隨處可見的黏人精

【野花草】大花咸豐草:隨處可見的黏人精

2021.06.21
圖片 - 林試所台北植物園
文字 - 林試所台北植物園
文字 - 林試所台北植物園
圖片 - 林試所台北植物園


✤大花咸豐草✤
──────

不管是不是植物愛好者,很多人應該都看過這種植物。通常在路邊一隅、轉角小荒地,只要向陽能生長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這些美麗的白色小野花,它們經常形成花海,當我們走過草地,甚至家裡的寵物穿行草地後,總會被他們的果實黏滿身,難以清理。

這些不請自來的野花,是大花咸豐草(Bidens pilosa L. var. radiata Sch.),屬於菊科鬼針屬Bidens。屬名讀起來很熟悉,沒錯,跟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的姓氏相同,這個屬的植物都有黏人的瘦果。大花咸豐草是很受歡迎的蜜源與粉源植物,一朵朵的白花,看似由白色的大花瓣以及黃色的花心組成,但其實這是由許多小花組成的頭狀花序,這也是菊科植物的特徵,在外圈的每個白色花瓣其實都是一朵花,叫做舌狀花,黃色的裡圈,則由許多的管狀花集合而成。

圖片名稱

這個屬的植物多來自熱帶美洲,在臺灣還有:鬼針(B. bipinnata L)、鬼針舅(B. biternata (Lour.) Merr. & Sherff)、白花鬼針(B. pilosa L.)、小白花鬼針(B. pilosa L. var. minor (Blume) Sherff)、狼把草(B. tripartita L.)、大狼把草(B. frondosa)。

而有些種類為何被認定為本土種?原來他們在植物命名的日本時代已經存在,可能是船運被人類攜帶來臺,例如「狼把草」被認為是黏在候鳥身上帶來臺灣;又如同我們小時候喝到,外婆在路邊採來煮的青草茶—小白花鬼針,俗稱「赤查某」,可能上溯到清朝時期進入臺灣。它們滿山遍野的生長,怎樣採摘也取之不盡,幫助我們清涼退火。

而目前遍地盛開的大花咸豐草其實是近期的入侵事件,依據林務局出版的《臺灣生態潛在威脅外來植物大點名》,1976年引入作為養蜂的蜜源植物,野外逸出後,原先到處都是的小白花鬼針,也逐漸被強勢的大花咸豐草取代。無論如何,它們屬於有藥效功能的雜草,除了煮來當青草茶,它們的嫩葉川燙後也是可食野菜喔,還有人拿帶有蜜的花朵做甜點哩!

圖片名稱
1976年,大花咸豐草(右)引入後,原本隨處可見的小白花鬼針(左)就逐漸被其取代。

 

───  同場加映  ───

雞兒腸

圖片名稱

雞兒腸(學名:Aster indicus L.)為菊科植物,是臺灣常見的路邊原生小花,另有「田邊菊」和「馬蘭」的稱呼。頭狀花序側邊的舌狀花紫色,中心的管狀花為黃色,於是就形成了搶眼的紫黃配色。
它喜歡濕潤的環境,但也頗能耐旱,而且稍具有耐陰性,生長力頗為旺盛,被割草機切斷後也能再生長起來,應該是臺灣紫黃小菊花分布最廣的一種了,很適合用來營造庭園景觀,也可以作小盆栽。

 



看更多野花草專題文章請點下圖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