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
[ Garden ]
【野草與生活】淨化避邪不只是民間傳說:艾草|三玉號 × 舞春食農工作室專欄
艾草,其實是一種很具生活感及文化價值的野草,不僅是青草茶中的配方,也可以做沐浴包的材料或是用於艾灸。此外,艾草還有一個很具象徵性的意義——淨化與避邪,這其實要從艾草本身所含有的豐富精油所衍伸出的各種效果來看。
野草の雜談:艾草
──────
在早期醫學及科學尚未普及的時代,人們想消除疾病或是瘟疫,所借助的力量除了信仰的神靈或靈媒外,就是運用大自然中可取得的植物或其他物質(礦物或動物)嘗試進行治療;而在諸多嘗試且不斷修正與累積經驗後,發現某些植物燒起來的煙,具有去除或消減疾病的效果。
這樣的植物對應出的效果也就這樣被保留下來,以現代的話來講,其實就是植物燃燒的煙具有多種揮發性的活性成分,而這些成分可以有驅趕蚊蟲(重要病媒)、抑制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活性,甚至是生理機能的調節等,而且不僅可用於人體,還可以保存食物(煙燻的效果)。
而艾草裡含有許多豐富的活性成分,經現代科學及醫學的證實具有多種效果。如此可見,先人使用草藥的智慧是不斷累積、修正出來的經驗,並非是偏方的思維,就連副作用及劑量的概念也具備,不論東西方皆然。而在現科學思維發達的現代,更須好好理解這些智慧,並善加運用於今日人類的生活中才是。
艾草の料理應用
──────
我們介紹了艾草,當然就要提到草仔粿。一般草仔粿外皮所使用的野草材料,除了較為人所知的艾草之外,在春季長得不錯的鼠麴草也是主原料之一。另外像是鼠麴舅、雞屎藤、魚腥草、青苧麻、黃麻等等也都是會使用的野草種類;甚至是靠海的客家人,會使用一種濱海植物「欒樨」作為外皮的原料喔。
除了草仔粿,也可以試著把艾草揉進熝湯粢(客家傳統糯米甜點,口感似麻糬)等甜食中,嘗起來有股艾草清香,微微的苦味更可以襯托出甜品的風味層次!
原文發表於2020年4月4日
── 艾草生物檔案 ──
❚ 學名:Artemisia indica(菊科)
❚ 原生地:台灣中低海拔全境、中國、日本
喜歡陽光的艾草,多分布在台灣中低海拔的原野、農田、果園中,適應力及生命力強韌;雖然在很多地方都可見其身影,不過還是偏好排水良好且有足夠水氣的土壤。葉子深裂、葉被密披白色細毛是它最明顯的特徵,還有獨特的香氣。
春天是艾草開始生長的季節,這時的葉子也比較嫩,較多人於此時節採嫩葉來料理或做成米食。夏季開花,秋季結果,冬季進入休息的狀態,所以想使用較好狀態的艾草,要盡量把握春季喔。
蘇立中
三玉號 野草茶/煮茶人
舞春食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台大昆蟲系畢業,長年於田野研究,深入原住民部落以及客家村落,也因此有機會跟老人家們學習嚐野草、吃野菜,獲得源源不絕的素材及靈感。
不僅只想提供都市人品茶小憩之所,也願成為食農教育的平台,帶領人客們實地探訪這些野草們,看看他們如何護持著台灣的永續生態。
看更多野草專題文章請點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