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建築

[ Architecture ]

建築
首頁永續設計建築【竹構築|專訪】禹禹藝術工作室:將阿公的桂竹林轉譯成座座竹構裝置,挖掘鹽水的人文與自然之美

【竹構築|專訪】禹禹藝術工作室:將阿公的桂竹林轉譯成座座竹構裝置,挖掘鹽水的人文與自然之美

2022.03.01
圖片 - 禹禹藝術工作室、都市藝術工作室
文字 - 馬萱人
文字 - 馬萱人
圖片 - 禹禹藝術工作室、都市藝術工作室

近十年,每一屆農曆新年前後的台南鹽水「月津港燈節」,總吸引數十萬人如候鳥般回訪,共創人與光、與環境互動的盛景。而其中有一系列藝術品總不缺席,是「禹禹藝術工作室」的超大型竹構裝置。

2022年,他們展出兩件作品。長24米的「月光紛飛」,延襲了歷年來在河中建造上噸重構築的力道;不斷輪迴、自空中眾多竹環落下的水花,又溫柔隱喻著月光。長30米的「拾光」,則是「禹禹」在此燈節首度登陸的作品,有了土地倚靠,成為他們打造過的最巨大裝置;但它的靈感來自小小種子,以竹再現並且能讓觀者走入,觀眾終於能實際以體感領會「禹禹」擅長雕塑的空間。

圖片名稱

根基於鹽水、但跨出地域與竹藝的創作

創辦這所工作室的陳禹霖與陳禹廷兄弟,是在2005年返回故鄉鹽水的「留鳥」,他們家族已世居當地三代。選擇以竹為主要創作媒材,正與陳家爺爺有關。

陳禹廷記得在他小時候,阿公家後院有一大片桂竹林,鄰居、廟宇常來「借」竹子,阿公會讓大家砍取,免還。後來他和哥哥都念了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並決定以創作為職志,期間曾經多次加入嘉義藝術家王文志的團隊,一起出國製作源自竹編工藝的裝置。

圖片名稱

無論如何「禹禹」選擇詮釋桂竹,上述那些只是出發點,他們的作品還刻意避開傳統編竹技術,例如六角編、亂編法。陳禹廷解釋,南投竹山等地有非常多厲害的竹藝師傅,但重點是「禹禹」想走出不同的路,他們並不是竹編藝術家。

這麼看來,他們於2017年在月津港第一次挑戰的大型竹作「邊之雲」,有那麼一點玩諧音哏。不過其中所謂的「編織」手法已演化為當代藝術語彙,並結合了鍍鋅鐵材質。

圖片名稱
邊之雲/2017年於月津港燈節展示。

擁有空間感的雕塑,結構計算自己來 

陳禹廷說明,他個人並沒有打算做全竹構,畢竟「禹禹」是造型藝術團隊,不是要蓋竹建築。有意思的是,他也提及不少建築師喜歡他們以竹為主體的裝置,因為相當具有空間感,例如2018年的「無關」、2019年的「致,更好」、2020年的「光際,之間」等。

圖片名稱
近幾年的月津港燈節,禹禹藝術工作室都有竹構作品展出,也深得許多建築師的喜愛。

尤其計算水上裝置的結構安全,這件事再建築不過。他們今年作品之一「拾光」位於月津港畔草坪,訪客會穿越、交流;另一件在新竹市燈會、竹材與金屬複合的作品「身風」,也能讓觀眾進入,而且特地架在護城河中,想讓人體驗走向河心、並從裝置縫隙觀看周邊環境的感受。所以,這些構築的活載重以及靜載重更得多方考量。

那麼,學藝術的夥伴們如何計算結構?「問Google大神。」陳禹廷不是在開玩笑,各種材質的載重、排水能力等,網路上都找得著數據。此外他們並非在營造永久建物,不斷試作累積經驗之後,幾年來的大型水上構築都能成功站得好好地。「我們是用科學的方法去計算,沒那麼怕。就是做而已。」陳禹廷說,他們根據保麗龍的體積來推算出可排水的程度,目前已發展出穩定的長扁形型式,使構築穩定浮於水面。

不斷從做中學,師傅與藝術家同等重要

圖片名稱
禹禹藝術工作室喜歡用自然材質創作,因為它們呼應著時間、自然等議題。

講到「做」這件事,他覺得竹子這類自然材質的好處是,它們很能呈現與時間、與自然有關的議題。「禹禹」作品的確常呼應日月之光、風、水,裝置若能輕量化是最好,風吹才能動態,因此多半使用剖過的竹片。成千上萬條、重複又重複的剖竹工作,他們團隊全自行動手;也是因為台灣竹材廠的機器頂多能剖約3公尺的竹管,而他們需要8到9公尺的竹子來創作,故只能人力處理了。

陳禹廷觀察,滿多藝術家不喜歡勞力密集的工作,有時會委託給廠商施作。但是基於預算等因素,有DIY能力的「禹禹」決定盡量自己來。包括竹節,也是大家手工一節一節地慢慢削除……。

這所藝術工作室相當獨特。團隊擁有很多厲害的師傅,各種竹作、木工、基礎焊接等技術都上手,陳禹霖和陳禹廷兩人也是,除非部分補強竹構的金屬桿件必須送至鐵工廠以專業機器處理。有趣的是,其中一位師傅同時是種鳳梨、芭樂等等的農夫,有夠斜槓!

圖片名稱

  

每當「禹禹」裝置作品之前,依任務組合的師傅們與藝術家群,就會先聚集在鹽水陳家爺爺老屋前的大院,辛勤從事剖竹、焊接等前置作業。一眼望去頗有農耕隊風格──耕耘的則是藝術。

為了紀念樂善好施的阿公,「禹禹藝術工作室」創辦人陳禹霖與陳禹廷兄弟選擇桂竹為媒材之一。其實阿公家的桂竹林,因為開闢月津港環河步道消失很久了,不過他們早已超越那片竹林、傳統竹藝與台南地域,以當代造型藝術的路徑有機轉譯了竹之美。近年創作也擴及和建築師合作修復鹽水舊房子、深度訪談嫁至鹽水的女性之「鹽水戰士」系列等。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圖片名稱


 

\ 同場加映 𝐐&𝐀  /
────────

Green Media 「禹禹藝術工作室」經常運用桂竹,請問自何處訂購?對社會上使用竹材的現況觀察如何? 
陳禹廷 我們都是跟台南白河一家竹材商就近訂購,基本上用青竹就行了,因為是做臨時裝置。有時候碰到選舉等活動多的時期,還不容易立刻叫到貨呢。竹子長得快又不貴,但它的計價成本幾乎都落在派師傅去砍和運輸這一類人工費用,看中盤商和竹林地主怎麼談。台灣山上到處有竹子,不過它光長在那裡是沒價值的,甚至常被周圍居民認定是麻煩的東西。如果能有更多人用竹子,更好。

Green Media 近年有一些建築師開始做竹構築,嘉義這一、兩年也有由建築師與結構技師策展、偏藝術創作的「構竹林鐵」系列展。請問,「禹禹」對這一趨勢覺得如何?
陳禹廷、陳禹霖 建築師與純藝術工作者,創作的起點上本來就有不同的想像。藝術家比較偏向藉作品抒發自己心靈的感受,建築師畢竟多半還是得顧及構築的實用以及與人的接觸,兩邊追求不一樣。不過這沒有好壞,而且我們做的是裝置藝術,結構不像真正建築那麼完美,而我們這幾年也有些作品開始跟建築界合作了。竹子這項天然材質,不同專業的人來做調性不同,建築師、藝術家等等,真的是越多人來玩越好。

 


圖片名稱


禹禹藝術工作室

由世居台南鹽水的兄弟檔藝術家陳禹霖、陳禹廷,創辦於2009年,長期以關注地方文化、挖掘人與土地、自然間的感動為脈絡。運用材料多為竹材與複合材料,追求極簡雕塑性,藉由作品創造空間、光與人的互動場域。視每次主題不同,組合擁有各項專長之藝術家群與資深師傅團隊。自2013年起參與每一屆鹽水「月津港燈節」,其他創作遍及台南、新竹、高雄、屏東等地。

官網|https://yuyuartstudio.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uyuartstudio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