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旅行

[ Travel ]

旅行
首頁綠色學苑旅行【里山旅行.宜蘭三星】行健村:探索宜蘭第一個有機村,跟著農夫走入鄉野間的實驗基地

【里山旅行.宜蘭三星】行健村:探索宜蘭第一個有機村,跟著農夫走入鄉野間的實驗基地

2020.05.27
圖片 - 李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文字 - 李濃
文字 - 李濃
圖片 - 李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放眼望去,遠方青山綿延,近處稻田綠意盎然、隨風搖曳,路邊灌溉用的水圳傳來潺潺的流水聲……這裡是「行健有機夢想村」,一個位於宜蘭三星鄉人口約一千人、耕地面積兩百公頃的老農村;一般聽到三星,就想到是蔥的生產地,不過,自行健村2009 年轉型投入有機農業,許多有機耕作的新案例都在這裡被實踐出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精采故事!

做有機  是天命也是人志

「做有機最怕遇到的問題就是鄰田汙染了」,這是許多從事有機農業的朋友切身之痛,因為環境不好,再怎麼努力堅持有機耕作,風一吹來、水一淹,旁邊的汙染物流入田裡,心血都白費了;好在「行健有機夢想村」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除了來自雪山山脈蘊藏豐富礦物質的的肥沃土壤,再加上重劃後灌排分離,進出的水源被隔離起來,成為發展有機村的絕佳場域。

不過,要在這個平均年齡六十五歲的典型農村裡推廣有機耕作,剛起步時,可不是那麼一帆風順;而身為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的發起者、同時也是行健村前村長的張美說,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農民不願意改變!「不灑農藥怎麼種得起來?」這是張美最常要面對農友的質疑。

自己也屆六十多歲高齡的她,不忍心村內農友時常因農藥中毒而搭救護車急救,毅然相信有機是農村未來的新出路,不斷頻跑村落,透過挨家挨戶地登門造訪,也請農二代、農三代一起加入遊說的行列,從水源頭開始一路說服;然而,好不容易找到幾個有理想的稻農投入有機生產,隨著稻米成熟,緊接著的問題伴隨而來--通路在哪裡?

圖片名稱
行健村進出的水源被隔離起來,成為發展有機村的絕佳場域。
圖片名稱
活力滿滿的張美,是行健村有機耕作的發起者!

網路 + 企業 + 政府相挺
有機村終得實現

原來,以有機方式種植出近十萬斤的稻米,這時才發現過往的通路並不適用,而正當大夥苦無對策之際,不願輕易放棄的張美,透過向縣長陳情、又向企業尋求契作認購,之後受到「直接跟農夫買」網路平台的大力宣傳,以及媒體人、作家、民眾的支持,在台灣引起了一股挺老農的風潮,不到年底,50,000 斤有機米便已全數賣光!「種有機,友善土地,連老天都來幫我們。」張美說。

同年開始,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協助之下,除了提供有機栽培的技術輔導,也舉辦經營管理、創意行銷、導覽解說等培訓課程,致力提升當地農民的行銷能力,也邀請專家學者與農友共同參與,規劃稻米、青蔥、野菜、茭白筍等作物等有機示範田,經過不斷地試驗、調整與改善,逐漸推動行健村朝往一個具有生態、生產與觀光多方功能的有機村。

圖片名稱
透過網路平台的宣傳,「行健米」成功產生話題,且熱度直接反應在銷售上。
圖片名稱
行健村朝向一個具有生態、生產與觀光多方功能的有機村邁進。

魚茭/魚芋共生田  開創農業新典範

說起行健村的有機農業,除了最大宗的水稻生產之外,不能不提及行健村的魚茭/魚芋共生農業示範田。參與這場實驗計畫的農友陳國鐘,七年前開始與花改場合作,從投入研發到現在,不僅對於茭白筍的收成沒有影響,也不用灑藥,除此之外還增加了第二份、第三份以上的收入。

陳國鐘解釋,以生產面來看,宜蘭多雨的環境相當適合種植茭白筍,一年生作物,以往大概四月份開始種植,半年後採收,收成後他大多選擇休耕,讓土地休息,但有些農民迫於生計又很密集地種植其他作物。於是,水稻田剛收成完的國鐘,閒來無事,便在田裡開始了他的實驗基地,希望能「玩」出一些新東西,「有人說做有機的人工成本太高,我就在想要怎麼用聰明的方式降低成本,也投入了很多時間跟精力去研發。」

也正因為國鐘有這樣的實驗精神,當花改場知道他在做的事情,便找他討論後續合作的可能性,除了提供農業技術上的專業諮詢,也提供肥料的補助獎勵,國鐘一聽到有這麼好的事情,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於是在田裡開始了「魚茭共生」有機茭白筍試驗田的設置工程。

要種有機,剛開始需要克服許多難題,例如病蟲害、通風度,以及田間水量的控制等問題。經過不斷地實驗,一方面針對魚種的選擇、放養的密度,從烏鰡(青魚)到紅尼羅魚,也對其福壽螺防治的效益進行測試與評估;另一方面,對於茭白筍的植株間隔距離與產量加以分析,從80 到200 公分的間隔都試過,也嘗試間作有機蔬菜供應學校的營養午餐,後來甚至突發奇想,在田裡養了鴨子,一時成為農村的亮點,也吸引越來越多人好奇國鐘正在做的事。

「剛開始嘗試過三公分、六公分的魚苗都失敗,因為鳥都把魚吃光了,等於是在餵鳥,一直到試過十公分才成功,現在都不必餵,魚就會吃田裡的福壽螺,所以我們也叫牠們『工作魚』。」陳國鐘一面笑著說,一面指著水底若隱若現悠游的魚群。經過多次的試驗,現在國鐘的茭白筍試驗田,以生物相剋的方式,不用噴灑任何農藥,也無施加化肥,收成依然未損,反而還增加魚穫可以分送給周圍的親朋好友吃,何嘗不是一件樂事。

而有了這次的成功經驗,國鐘也另闢「魚芋共生」的戰場,先以旱作種植福山萵苣、A 菜養地,產出作為學校的營養午餐來源;等蔬菜收成之後,再轉種芋頭,以放水來避免斜紋夜盜蟲的危害,成效頗佳;採收完芋頭,剩下的田把水放掉,留著養魚,把田運用到淋漓盡致,一舉數得。而國鐘目前也進一步跟幾個廠商討論魚穫日後的行銷通路。

圖片名稱
花蓮農改場輔導三星行健村農友實行「魚茭共生」,將魚類引入有機茭白筍田區,進行綜合田間管理模式,提高茭白筍產值,也豐富當地有機產業的多樣性。

返鄉務農  打造有機一片天

國鐘的案例,讓人不禁好奇起他的務農故事。原來,他也是村裡長大的小孩,小時候跟著長輩務農,也看過不少老一輩時常因為吸入了過多的農藥而中毒的景象;長大之後,與許多農村青年一樣離開家鄉,想在大城市裡拼出一番事業,然而城裡賺得多,開銷也大,公司裡的人情世故也相對複雜,在接觸過不同的服務業領域之後,國鐘遂興起了回鄉的念頭。

三十三歲那年,回到久違的宜蘭三星鄉,有著過往工作經驗的他,商業頭腦動得很快,從租地開始,第一年先種植水稻,第二年兼植蔥,新手務農,或許很多事情不比老農熟練,但好處也是較為開放,敢問敢嘗試,也勇於挑戰新事物。後來,一聽到行健村前村長張美正在推廣有機理念,沒多猶豫的他,毅然投入了有機農業的新天地。

圖片名稱
陳國鐘回想當年返鄉的情景。

凡事起頭難,第一年有機收成不好,加上老一輩的觀念保守,較難接受田裡雜草叢生,家裡的壓力確實讓國鐘面臨過不少壓力;不過,積極認真的態度,再加上一刻也不得閒地勤奮嘗試,到各處找專家、向前輩請教,家人的立場也逐漸從反對轉向支持,而有機栽種的亮眼成績,也在一段轉型期過後,日益浮顯。如今,國鐘的共生田為農村,帶來更豐富的生態景觀,泥鰍、水蛇、老鷹也都回來了,夏季還可以讓小孩子來農村體驗抓泥鰍,發展農村的生態觀光與導覽事業,不僅吸引更多爸爸媽媽帶著小孩子回到農村,也進一步增加農民的收益。

現在務農已有七年以上經驗的國鐘,目前有三十多公頃的水田,其中二十公頃更堅持以「無農藥、無化肥、無除草劑」的方式種植有機,此外,除了五分之四的田地收成作為穩定的收入來源,其餘五分之一,則成為國鐘的實驗田園。許多農民為了自己的健康,同時也想提高農作物的經濟價值,有意識轉型做有機農業。」陳國鐘說著,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圖片名稱
有機間作田有兩種以上作物,且田裡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適合規劃設計多樣化的休閒體驗及食農教育活動,農友獲利更加多元。

有機村  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

中生代的朋友,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還有一點農村經驗,那些在田間奔跑,赤腳浸泡在水裡捉泥鰍的記憶;然而,隨著都市化發展,以及鄉村人口不斷外移,對於下一世代,與農業自然之間的生命牽繫也跟著愈來愈遠了,而要為下一代重拾一條人與自然共生的路,已是一件要緊而不容小覷的事。

行健有機夢想村的故事,讓更多朋友關注到有機農業的可行性,或許這份力量還很微小,不過,望著農村的生機逐漸復甦,小動物、昆蟲、鳥類、魚蝦...... 再度出現於田野的角落,而孩子們的笑聲在田間回響,透過每一份有機蔬菜進入家庭,香甜的滋味,成為他們餐桌上的饗宴,新的氣息從村裡蔓延開來,散播到台灣各處,讓我們一起許給未來世代一個有機的夢!

圖片名稱
找到一條人與自然共生的路,農村生態系逐漸復甦。

 

|||| 里山筆記 Tips 

烏鰡:俗稱「青魚」,魚體光滑、體色偏青黑色,在背部及魚鰭方面最為明顯,腹部呈灰白色。野生的青魚以泥底或湖底的軟體動物或螺貝類為食,在養殖池中,青魚則扮演清道夫的工作,可將池內有害的螺類動物﹙如福壽螺﹚食用殆盡,屬於生長快速、生命力強的混養魚種。

紅尼羅魚:紅色吳郭(Oreochromis sp., Red Tilapia),俗稱紅尼羅魚、紅郭魚、及埃及紅魚,由水產試驗所鹿港分所長郭河選種雜交成功並開始繁殖。因為牠的肉質、顏色均佳,而引起日本的注意,「紅色吳郭魚」也因此為台灣開啟了吳郭魚外銷的大門。

 

 


圖片名稱

 

行健村 • 全宜蘭第一個有機村

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廣富路26 號
國道五號下羅東交流道,右轉走宜24 線往三星,看見仁愛路右轉,直走通過歪仔歪橋,沿196 縣道直走,3.5K 處左轉入廣州仔過廣州仔橋,直走500 公尺到底,左手邊即是目的地。
➣里山地景導覽預約 / 里山課程預約
電話:03-989-2125 

2010 年「保證責任宜蘭縣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正式成立,以共同行銷的方式推廣在地有機好食材,也是全台灣第一個由農友組成的有機合作社。2011 年與花蓮農改場合作設置「魚茭共生」有機茭白筍試驗田區,利用紅尼羅魚來防治有機茭白筍田裡的福壽螺,也因為第二份收穫提高了農民的收益。

 


圖片名稱


本文刊載:《東部里山製作—臺灣生態農業學習指南》
(2018年出版)


本書是為了推廣生態農業及里山棲地環境營造技術,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合作,研發成四套可供專業環教人員與一般民眾操作的教案,讓想嘗試推行生態農業與營造里山棲地的人員與業者,獲得一份為台灣環境量身打造的里山製作指南。

出版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下載連結:https://www.hdares.gov.tw/ws.php?id=12726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