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旅行

[ Travel ]

旅行
首頁綠色學苑旅行【里山旅行.花蓮豐濱】復興部落:吃一口來自原鄉的飯,回歸永續的平衡生活

【里山旅行.花蓮豐濱】復興部落:吃一口來自原鄉的飯,回歸永續的平衡生活

2020.05.28
圖片 - 廖靜蕙、林美慧、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文字 - 吳秋瓊
文字 - 吳秋瓊
圖片 - 廖靜蕙、林美慧、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位於花蓮海岸山脈東側的新社村,2900 公釐的年雨量,年復一年沿著森林、溪流一路流經中下游的部落與良田,匯集後朝著最後的盡頭——太平洋奔馳而去。天然的地理氣候條件,讓這裡成了實踐里山的良好場域;而分處上游與下游的兩個部落:靠水源頭、以阿美族為主的復興部落,以及靠出海口、以噶瑪蘭族為主的新社部落,豐富的農業與人文內涵,更是使這個地方從自然環境到人文生態,一氣呵成達到「森川里海」的尺度。

2016 年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李光中副教授,與花蓮農改場攜手相關的政府單位與在地組織,成立了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 川- 里- 海」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致力於推動新社村的生態農業、水田復耕、地景多樣性營造等等實踐永續農村的行動。復興部落總幹事張慧芬提到,部落走上里山發展,源頭就從這裡開始。

圖片名稱

守護年輕生命  從沒有一根香菸開始

本身是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的張慧芬說,當年對部落的具體印象就是「沉悶而毫無生氣」,但在這樣看似毫無作為的老人部落,竟然在推動無菸計畫,這令她非常好奇,因為過去在她的生長環境,菸酒檳榔幾乎是原住民族日常所需,復興部落要如何戒除呢?

復興部落是在2006 年成為全台首例的無菸部落,耆老王明源與衛生所合作推動無菸環境,部落生活公約明訂拒菸、拒酒、拒檳榔,要求族人、訪客一律遵守,卻也引起在外地工作的族人反彈,甚至挑明「那我們就不回來了!」有些老人家聽了果然動搖,擔心在外地的子女真的不回家了,但是王明源不放棄,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無論如何就是要族人戒除菸酒檳榔。

張慧芬說,每一次做告別禮拜之前,王明源阿公總是會先告訴大家,不要再傷害自己的身體了,不要再讓白髮人送黑髮人了,這樣實在太難過了,以後還有誰能送老人家呢?面對「躺著回來的年輕人」,部落老人非常感傷,這樣的例子多了,推動無菸部落的決心也更強烈了,不僅形成復興部落的共識,更希望慢慢影響到其他部落,讓所有土地上呼吸的人,都能得到新鮮空氣。

圖片名稱
位於花蓮豐濱鄉的復興部落,是全台第一個無菸部落。

攜手部落老人  歡迎眾人回家

張慧芬看到部落族人的改變,感動之餘也受到啟發,正逢當時同為新社村住民的噶瑪蘭族正在舉行復名運動,她心想,我應該也為阿美族做些什麼才對! 於是她申請協會做社區營造,向公部門找資源,所有事情一樣一樣學,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終於成立「花蓮縣阿美族社區營造協會」。承擔總幹事的重任,張慧芬帶著部落老人學做編織袋、學中山琴、拉二胡,更不時帶著他們外出參訪觀摩。

此後,張慧芬更進一步推動「深度之旅」,由部落長者擔任解說員,帶遊客去山裡採摘野菜、吃風味餐,磨米做杜侖(阿美族手工麻糬)。無菸部落的聲名遠播,活動和遊客為部落帶來了經濟收入,但為了不讓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太累,一個月只接兩團預約遊客,以不干擾部落居民的生活作息為前提。隨著這一連串的活絡,老人們重拾了編織技藝、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也有了餘力動手整理先祖留下來的土地,讓曾遭受土石流侵襲,被亂石與雜草淹沒的耕地再次復甦。

圖片名稱
復興部落總幹事張慧芬,與大家分享當年推動部落社區營造的過程。

水梯田復耕  終於嚐到一口自家米

復興部落的好景色,固然能吸引遊客來訪,但是只做觀光收入仍太少,最重要的還是趕緊恢復耕地。而想要復耕,第一步是重修水圳,張慧芬於是向農委會申請農村再生計畫,由水保局進入部落來舉行規畫協調會,分別持有農地的三十多戶族人,也都贊成水圳疏通,早日開始種植農作物。然而張慧芬笑說,雖然出生在農家,對種田的知識卻很不足,加上氣候變遷,很多以前的耕種方法,現在也不適用了,於是向花蓮農業改良場尋求協助。

花蓮農改場除了根據梯田狀況給予建議,也提供有機耕作水稻栽培技術,並開設課程教部落老人們復育水梯田,但是阿公阿嬤一看到講義就為難了,因為「字怎麼這麼多?!」張慧芬只好幫忙「翻譯」,講義的內容就是「回到從前種稻的方法」,不施農藥,不用化肥,就連苦茶粕也沒使用,因為不怕福壽螺來啃秧苗,只怕福壽螺死了連其他生物也會死,所以寧可徒手抓,也不要傷了其他迴游生物的活命機會。而一些以前習慣使用農藥的老人,一看到草長高了就受不了,嚷嚷著要噴農藥除草,逼得張慧芬再三叮嚀:「人要呼吸,其他生物也要呼吸呀!」這才成功說服了老人。

辛苦克服各種難關終至復耕的水梯田,第一期稻作的收成卻不理想,然而張慧芬不氣餒,她將碾好的白米,拿來部落共餐,阿公阿嬤們吃得很開心,因為有好久好久,沒有嚐到自家土地種出來的米!所幸在花蓮農改場的協助後,第二期稻作收成明顯變好了,不僅提供阿公阿嬤共餐,還可以拿出去市集擺攤銷售,有時也賣給來訪的遊客。張慧芬聽阿公阿嬤說,復耕以前梯田有種芋頭,山豬和猴子都會來光顧,現在種水稻,有一半還是會被山豬與猴子破壞,但是依然堅持不用藥,看到田裡有尖尾螺出現,心裡反而更踏實。

圖片名稱
花蓮農改場輔導復興部落農友水生作物栽培與種植空心菜。

花蓮農改場幫忙  尋找原鄉的滋味

水梯田復耕之後,張慧芬也想把以前部落的作物復育,因此向花蓮農改場尋求建議。於是農改場開辦了「原民特色作物栽培管理班」,除了增加原民作物的價值,也導入有機友善的耕作,強調優良生態環境,並融入人文特色。推廣的作物以原民特色作物為主,包含台灣藜、豆類、野菜、紅糯米、油茶等等,花蓮農改場派出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護等領域的研究人員來授課。

除了有系統地介紹栽培技術、土壤和肥培管理、病蟲害防治、保種及繁殖等主題,也融合有機栽培技術及肥培、病蟲害防治資材應用等專業知識。復興部落的耆老們,有的從太巴塱部落來,有的從瑞穗,更有遠從台東來聽課的,不過貼心的張慧芬通常會自己先學會了,再說給阿公阿嬤聽。張慧芬也提到,復耕行動勾起耆老們的共同記憶,是一種稱為FANOM 的糯米,這是最頂級的旱稻種子,因此未來,也想藉由花蓮農改場的「稻作研究室」去找尋這樣的作物,期待有朝一日可以重現復興部落。

圖片名稱
花蓮農改場開辦液態堆肥課程,及相關輔導講座。

回歸從前的樣子  生態永續的初衷

2006 年成立的「森- 川- 里- 海」平台,則更進一步以實踐里山倡議為目標,推動新社村的水梯田環境復育,開創里山環境保育,而里山倡議的願景,謀求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具體內容包含保全土地健康、活用自然資源、發揚農村/原住民部落傳統智慧、促進社區本位的群策群力、活絡社群/經濟等五大面向。

張慧芬說,平台共有五大面向、38 個工作項目,每一個項目都有負責執行的公部門單位,例如跟水有關就找水保局,農業需求就找花蓮農改場,兩個月開一次小平台會議,由東華大學、公部門一起到部落來開會;半年再開一次大平台會議,民間團體、鄉公所、縣政府等相關單位的首長也一起加入。

圖片名稱
花蓮豐濱新社村「森川里海」多元權益關係人平台會議現場。

不過,「森- 川- 里- 海」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這麼「新潮」又「落落長」的名稱,部落耆老真的可以理解嗎?張慧芬坦言,平台項目之多,一開始連自己都跟不上節奏,更別說部落裡多數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還好李光中教授向主管單位溝通之後,終於緩下腳步來,讓部落得以用最純樸、最自然的方式,慢慢發展成「從前的樣子」。

復興部落像蝸牛一樣慢慢爬了12 年,從推動無菸部落到實踐里山倡議,至目前的「森- 川- 里- 海」平台,復興部落的老人更老了,年輕人也沒有以飛快的速度陸續回鄉,但張慧芬不灰心,她用行動力證明,復興部落不僅復甦了傳統作物,更重要的是,拿掉了多餘的人工設施,讓部落回歸到原始的生態樣貌,又能兼顧農民的生產與生活,這不就是真正的里山精神嗎?

圖片名稱
花蓮農改場派出專員輔導,以及為部落耆老翻譯。

 

|||| 里山筆記 Tips 

復興結:2015 年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師生到此駐村近兩個月,發現部落沒有年輕人,因此展開一系列返鄉計畫,以「復興結」為主題,打造一雙巨型草鞋,廣邀外地遊子回來過父親節,此後復興部落每年舉辦,是專屬於復興部落的「復興結」。

豐濱水梯田與阿美族:兩者間文化密不可分,最早可追溯至清領時期,是花東海岸常見景觀,有水田的族人委託沒有水田的族人幫忙,巡水路、維護水圳等工作,收成致贈稻米做為報酬。水梯田裡有許多生物,如青蛙、田螺、泥鰍及鱸鰻等,以往都是阿美族的加菜來源。1979 年水路失修,梯田逐漸荒廢,2010 年林務局開始推行「重要農業溼地生態保存與復育計畫」。

苦茶粕:苦茶籽經過榨油後剩餘的籽肉,遇水會溶解出大量皂鹼,是蝸牛、蛞蝓、福壽螺、蚯蚓的剋星,是農田常用的防治資材。

Lama 米:復興部落水梯田種植的稻米,不施化肥不用農藥,還是用最純淨清澈的水源來灌溉,產量少、口感好,取名為「Lama 米」。Lama 是一種生長在純淨溪水裡的藻類,形狀像髮菜,是阿美族喜歡的美食。

尖尾螺:一種生存在東部小溪流或農田灌溉渠的螺類,對環境敏感度高,只能生活在乾淨的水裡,因此被視為環境指標,代表所在地的水質純淨沒有汙染。

 

 


圖片名稱

 

復興部落• Dipit

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 復興產業道路約莫1公里
沿台11 線行駛至45K 處,轉往復興產業道路約莫1 公里即抵達部落。小叮嚀:進入部落後,請遵守部落公約,記得熄菸哦!

➣里山地景導覽預約
電話:0928-813-592(張慧芬總幹事)

 

復興部落擁有山林、水道、農田與聚落等複合地景,適合發展「里山倡議」精神
2006 年成為全台第一例無菸部落。
2015 年在東華大學學生的推動下,舉辦了「復興結」,此後成為部落節慶。
2016 年水梯田復耕,採取有機耕作,兼顧棲地生物多樣性。
2016 年組成「森- 川- 里- 海」生態農業倡議的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

 


圖片名稱


本文刊載:《東部里山製作—臺灣生態農業學習指南》
(2018年出版)


本書是為了推廣生態農業及里山棲地環境營造技術,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合作,研發成四套可供專業環教人員與一般民眾操作的教案,讓想嘗試推行生態農業與營造里山棲地的人員與業者,獲得一份為台灣環境量身打造的里山製作指南。

出版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下載連結:https://www.hdares.gov.tw/ws.php?id=12726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