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22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 國內農政×鄉村發展議題 ]

2022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首頁專題2022當代農政議題論壇【2022當代農政論壇04】最後的鄉愁──都市為何需要一畝田

【2022當代農政論壇04】最後的鄉愁──都市為何需要一畝田

2023.01.09
圖片 - 李天健、李佳倫
文字 - 陳郁琦|整理
文字 - 陳郁琦|整理
圖片 - 李天健、李佳倫

產業發展與都市擴張似乎是成長的真理,然而近年民間與學界陸續發出各種反思的聲音,農業經營與鄉村空間應在都市計畫中被抹去重寫嗎?都會區中保留農業資源,代表什麼意義?本場次邀請到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李天健助理教授及江湖開放工作室李佳倫創辦人來分享位於竹北及桃園的案例,並由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曾旭正教授進行回應及與談。

凍結在歷史長河中的傳統碾米廠—竹北東海水礱間

位於新竹高鐵站兩分鐘車程的璞玉田,其名稱來自於「璞玉計畫」,又稱「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計畫,約二十年前被提出,預計徵收竹北及芎林近400公頃土地,璞玉計畫周邊為新竹高鐵站設站而發展出來的新興市區,因新竹科學園區就業之需,竹北市人口「淨遷入」為全台之冠。

走進璞玉田的中間,犁頭山下的竹北東海水礱間,是李天健老師帶著學生進行文化復振的起點。在水礱間重新轉動之前,它已停止轉動二十年。水礱間,是早期在電力尚未普及時的碾米場所。水礱間—意味著它並非用人力或畜力,而是用水力來碾米的一個場域。早年許多農家使用水車來作為動力,來驅動「礱」這個碾米設備,竹北東海水礱間用的不是水車,而是渦輪。

李天健老師說明,水礱間主要分為兩大區,一是渦輪間,舊港圳的圳水進入渦輪區,利用高低差衝擊推動水力渦輪並帶動軸承轉動轉盤,皮帶取得動力後,推動槓桿裝置帶動碾米機進行碾米。二是礱具區,包括鼓風機、脫穀機跟碾米機等。脫穀機上方帶有「磅」作用的機制,透過重量篩選出好米、中米跟壞米。壞米需要重新經過碾米機,好米則可以直接送出去,中米介於可賣及不可賣之間,將重新送入脫穀機,確保其是米,而非穀。最後的外置機器,功能在於將處理好的糙米磨成白米,大約磨製七次就會有非常優質的白米。

圖片名稱
水礱間的渦輪區,曾經是傳統水車,經過改良之後才是目前看到的渦輪形式。圖內為礱間第四代接班人鄭香煒。
圖片名稱
礱具區,圖片右方為碾米機、左方為精米機。

再次轉動百年水礱間,復振犁頭山下地方文化

竹北東海水礱間興建於1927年,早期此間水礱間擔負著整個璞玉計畫田區,包含竹北、六家許多稻田碾米的重責大任。過去二十年,因竹北地區連續的開發跟徵收,水礱間也隨之沒落。2000年六月,屋主鄭先生重新打開水礱間大門時,映入李天健老師眼簾的是堆得滿山滿谷的雜物。

期待重新活化水礱間的屋主鄭先生與希望文化復振的李天健老師一拍即合,並規劃了六場次清理修復工作坊。屋主鄭先生毫無保留地訴說家族故事,產業歷史;學生、年輕人、地方長輩、爸爸媽媽帶著孩子,所有人一點一滴的整理空間、書寫歷史。水,本是農村生命的起源,2021年六月,水礱間恢復灌水,重新轉動起來,李天健老師形容「像是生命能量被帶動起來的感覺」。

竹北東海水礱間是許多竹北、六家地區居民早期的共同生活記憶,這也是李天健老師希望重新轉動水礱間的起點。小時候,竹北東海地區的小朋友最喜歡跟著家裡大人用板車、人力車或是挑擔的方式將稻穀送到東海水礱間,稻穀呼嚕嚕地送進去,沒一會兒白花花的白米就送出來,是當地居民的共同記憶。在科技這麼進步的時代,不用期待水礱間可以做些什麼,「光是有人記得水礱間,有辦法保留下來,一代一代著訴說下去,這就是保留下來的意義。」因此,李天健老師也與學生們共同規劃了「轉動吧!水礱間」活化文物展,透過田野調查,水礱間地方文化重新鮮活了起來。共同參與策展的同學也說,「展覽像是一個開關」,透過展覽讓更多人看見新竹在地文化、產業、地方工藝、風景,用新竹在地客家話介紹水礱間,介紹在地農村,讓水礱間的策展成為瞭解新竹犁頭山下東海地方文化的入口。

「水礱間」不再只存在回憶,捲動城鄉共好,共創更多可能

「轉動吧!水礱間」活化文物展後,李天健老師團隊針對來訪民眾做了意見調查。從意見調查中可以看到,參觀完展覽之後,願意分享水礱間策展訊息給親友的比例高達95%。在展覽過程中,感受到歷史、農村文化、設備有趣、展示豐富的比例都近八成。除了水礱間的展覽外,李天健老師團隊還規劃了「東海田野走讀」,包括智慧稻田、農村傳統技藝、石駁坎、水車等導覽。有趣的回饋是,「希望小孩有機會學習」的比例還高過「新奇有趣」、「需要積極推動」的回饋。這些來訪者的背景,本身對於農村、客家文化並不是非常熟悉。從回饋意見分析,都市居民反而更積極想望親近土地,或接觸認識不同的文化生活。這也讓李天健老師更加確信:透過地方文化的復振,來促進城鄉的互動與連結,讓城鄉共好,這是很重要的經驗。

圖片名稱
圖片名稱

水礱間轉動後,一起「犁頭山水話」

「轉動吧!水礱間」是一個短期性的特展,不過李天健老師的團隊不滿足於此。犁頭山腳下不只水礱間,綿延的水稻田訴說了三百年來的農村親水文化、水圳網絡、祭祀、農耕飲食;遍布田野間的石駁坎、客家伙房屋,甚至是犁頭山腳下的月桃窩古道,交織醞釀出豐富的客家文化。

因此,2021年一月,許多朋友組成採編團,蒐集更多田野資料,產出「犁頭山水話」刊物。2021年七月,成立「台灣豐禾子協會」。水礱間轉動只是開始,流動不止的水,成為竹北東海地區文化復振的動力。眾人的參與,捲動了更多可能。豐禾子協會開始推地方友善農業,協助在地農民向大眾招募「穀東」,進一步規畫食農教育,安排無農藥、無肥料的自然農法課程,推廣米食加工品,擴大米食的消費。甚至運用GIS來進行區域文史的數位保存。除了農業面向,鄉村中的地景地貌也透過紮實的田野調查工作再現。例如,月桃窩古道手作步道的工作假期、璞玉的聲音音樂會、彭家伙房屋的策展等等。立基在紮實田野調查上規畫的活動,讓城鄉交流的面向更多、更厚實,擁有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

圖片名稱
「台灣豐禾子協會」舉辦多樣化的田野調查相關活動,讓城鄉交流的面向更多、更厚實,擁有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

懸在空中的璞玉徵收計畫 大新竹區未來是否能從城鄉失衡走到城鄉均衡?

過去四十年隨著新竹科學園區的發展及新竹高鐵站的設置,一塊塊的農田農業區、一處處的鄉村地景逐漸轉變為城市。終於,城市擴張壓力來到了竹北東海地區——璞玉計畫區。李天健老師談到,二十年來,璞玉計畫區內的居民面臨相當大的徵收壓力,每一個人面對的是「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在一個高度不確定的狀況下,人們其實很難對於明天還有積極的想像與期待,更不用說實際投入自己生活社區場域的經營。

在這種不確定的狀況下,愈來愈多人產生厭農跟棄農的心態,許多人希望藉由此計畫賣掉土地,換取金錢;但也有很多人並不想賣掉祖產。這樣的衝突,就是整體地方發展停滯的主要原因。

走入田野地後,李天健老師團隊和在地居民共同思考,璞玉計畫區的未來可以如何?最重要的是——擴大參與。讓璞玉田不只是璞玉田的事,讓關心農/鄉村發展、土地正義、環境問題的公民可以一起來參與,讓璞玉田不只是傳統農作,而是有更多發展的可能。共同討論「是否存有一種區域發展的方式,能夠讓城鄉失衡走向城鄉均衡,讓城鄉共好?」深耕地方,串連行動,改變區域結構,讓區域結構能夠更有利於在地行動,能夠更往城鄉均衡的方向發展。

都市為何需要一畝田?讓你記得回家的路

談起今天的主題,「都市為何需要一畝田?」,江湖開放工作室創辦人李佳倫肯定地說:「這是為了讓你記得回家的路。」李佳倫是一個影像工作者,她心靈的原鄉,就在大自然。只要身處在自然裡,就能感到自在。十幾年前,她有機會透過陸路、慢活的方式四處旅行,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總會問她「妳從哪裡來?」、「生活在哪裡?」當時剛好台灣遭逢八八風災,李佳倫在回答這些問題時,總是想起八八風災的影像,那影像似乎是大自然在訴說些什麼。

回到台灣,李佳倫的朋友,同時也是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的理事長林雅容,帶著她認識樸門永續設計——照顧人,照顧地球,分享多餘的永續精神。一直在尋覓實踐基地的李佳倫,也因朋友一句「東部留給我們守護,西部你們就好好修復吧!」於是,帶著這樣的精神,李佳倫回到了她的老家,也是她的原鄉——位於桃園北部,走路可以到山腳下,基地旁有口埤塘,能夠創造出食物森林的一畝田,並一手成立了「江湖開放工作室」。

李佳倫說,她是一個做中學的人,必須要不斷地實踐,才有辦法學習新事物。回到她的原鄉後,李佳倫嘗試在這片土地上種植各種作物,也向在地耆老請益,過去這片土地種植了哪些果樹、植物,並嘗試復育。雖然過程緩慢,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愈來愈多夥伴捲動進來。

圖片名稱

2012~2014年,李佳倫在基地上與環境觀察互動,小而慢的營造食物森林。不過,才剛回到原鄉沒多久,就遇到農業區最普遍面臨到的土地徵收問題。2013年,李佳倫的基地被劃進桃園捷運綠線都市計畫的開發範圍內,那是一個將近六百公頃的土地徵收計畫,預計要透過區段徵收來開發。與這個計畫同步發生的是桃園航空城計畫,一個三千多公頃的區段徵收案,由於桃園航空城計畫當時有許多居民與公民團體們提出許多計畫的重大瑕疵,透過公民串連的努力,在之後幾年進行了全區聽證,也讓桃園捷運綠線的都市計畫程序得以緩了下來,讓李佳倫與夥伴們能夠專心回到食物森林的營造。

也因為此契機,李佳倫開始在思考,要透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與公眾、與環境和土地對話呢?她和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的理事長林雅蓉決定從從水文的設計開始,2015年,從設計模式到規劃細節,進行生態池的實踐;同時,也邀請獨立創作者入駐,以創意借力使力並回應在地變化,包括邀請自然建築的夥伴,竹山來的竹藝師,並從零開始在基地上蓋起了竹涼亭。也邀請花蓮的藝術家,透過基地在地的土壤加上稻稈製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李佳倫也辦起市集,讓在地的獨立創作者及小農有了一個面對大眾的交流平臺。2016~2017年,基地引入了動物系統和生態廁所,並開啟了樸門永續設計讀書會,組織社群。2017~2018年,基地決定以「不產出廢棄物,蒐集並儲存能量的原則」,進行自然建築農糧加工室的設計。2018年那年也是台灣國產材元年,基地希望能夠支持台灣國產材並透過國產材進行自然建築的興建。在這過程中,也吸引了在地的傳統木工一起投入建築的過程。

到了2019年,六七年前規劃生態池時未除掉的小樹苗,已長成一片小森林,李佳倫規劃了豐富的工作坊,將永續技能這項技藝培育傳承。

圖片名稱

綠捷都市計畫重啟 走入江湖外的江湖

在基地中的幾年平靜日子,被2020年的一紙公文再度打破,幾年前的機場捷運綠線都市計畫重啟。李佳倫收到的都市計畫圖,是長得像豆腐,把河流截彎取直、埤塘跟聚落抹平,重新畫格子的產業專用區開發計畫。捷運綠線本身的用地是三點多公頃,但配合捷運綠線的「都市」開發計畫,則廣達六百多公頃。

李佳倫苦笑,在都市計畫的程序中,她實在「學習」到很多。首先,公共建設的自償率:地方政府常常藉由區段徵收的手段去改變土地的使用分區,將農地變建地,增加土地稅收和標售徵收來的土地以衝高自償率。李佳倫質疑,難道財務理由可以成為徵收的理由,而不用檢視其公益性及必要性嗎?如果站體設施只需要三點多公頃,又何需徵收達六百公頃?其次,以現在的產業規劃來說,是否現在的產業仍須大面積的廠房?

李佳倫說,這與樸門永續設計教導她的原則有非常大的衝突。為什麼是透過這樣區段徵收的方式?是否有更合於人道的方式來進行區域設計?

因此2020年是李佳倫「走入江湖外的江湖」的一年。在這一年,在地居民組成了農地守護的團體,拒絕浮濫徵收,希望農地能夠保留農用。2021年,為了更擴大與民眾對話,江湖開放工作室提出了一個「詩與遠方的流域」環境行動養成計畫,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瞭解這個地方。埤塘是桃園特有的地景,攝影家齊柏林先生曾形容埤塘「宛如散落一地的水晶,閃閃發光」。至於詩,李佳倫形容「我們身處的這片如詩的地景,正歷經著人們莫視其價值的苦痛。」「希望能夠將我們共同的家園營造成詩的想像,這個優美的地方,就是心裡的原鄉,旅者希冀的遠方。」

圖片名稱

透過「詩與遠方的流域」環境行動養成計畫,江湖開放工作室培力在地居民,也與工作坊成員共同採訪在地耆老,描繪出田野調查地圖。在地的紋理,有大片的農田,六口各有故事的埤塘座落其中,聚落傍埤塘而居。工作坊成員也進一步試著串連起這些有趣的景點,發展出各式小旅行路線。

面對巨大的開發壓力,李佳倫希望透過種種活動跟行動,讓農村成為連結人與自然的第一站,因為鄉村的自然資源,是使城市順利運作的重要能量。

社會改造力量的持續 需要更多「支持者」

與會者問到,許多大學生會在就學時期參與田野工作,畢業之後,這股力量如何持續?李天健老師答道,以課程規畫來說,他不只規畫單門課,而是一個完整的自主學習學程,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地方的參與不只是點狀的,而能夠持續一段時間。離開學校後,是否能夠繼續投入,也必須視田野區是否能夠有好的串連,能夠支援這些社會改造力量的投入。與談人曾旭正教授也回應,社會改造的熱情要如何延續,前提是必須找到可能的機會。是否個人有這樣的自由來選擇?以及這個社會是否有能夠有意願來支持這股社會改造持續發揮的力量,進而成為一個互相支援,共好的系統。


|核稿編輯:陳又瑄|


圖片名稱
2022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Green Media 綠媒體
報名網址:https://agrifoodforum.weebly.com/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