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當代農政議題論壇
[ 國內農政×鄉村發展議題 ]
【2022當代農政論壇05】你用故我在——民族植物的保存、傳承與創新
第五場論壇邀請三位講者橫跨不同領域帶來相關各自研究的民族植物的現況,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研究員兼組長董景生、臺大生傳系博士生邵恪玄、布農族教師Nieqo Soqluman全慈豪,三位分享人分別從田調經驗、論文研究成果及家庭故事與民族植物的關係切入,共同為臺灣食農議題闢出一條重要卻極少被討論的議題。傳統生態智慧在產銷鏈與城鄉失衡之間所扮演的角色,為今年兩大主軸中的食農議題增添了層次與該有的複雜度,同時提供我們另一個角度的視野,以及在觀光和生活消費中做出一個能支持傳統生態和植物的選擇。
從芋頭看整個農糧的基因體系
過往的食農議題停留在產銷鏈、食安議題及提供公眾對於農業知識的意識,儘管談到原住民相關的層面,大多停留在國際公約的方向和價值上,如ICCA裡頭的轉型正義或原住民自主。較少人從現場的田野調查去轉譯出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如何運用在今天的食農議題討論。董景生提到,今天希望從原住民內部觀點來看傳統農作,包括它在蘭嶼面臨怎麼樣的問題,如果放到食農的系統裡面,又會有怎麼樣的思維的模式,去處理這些傳統農糧。
相對於臺灣,蘭嶼的原民文化及植物品系又更靠近南洋和菲律賓系。董景生以蘭嶼的芋頭為討論的主角,因為芋頭在南島文化中是一個重要的獨木舟植物(Canoe Plants),而在南島語族的其他國家裡面,芋頭對大家來講比較接近野菜,不管是帛琉或者是夏威夷,他們對芋頭想法都是磨成泥,而葉子是他們的主食,許多南島語族會吃芋頭的葉,食用各種不同部位。相較之下,臺灣對芋頭的想法比較單一,以地下莖為主食,例如大甲檳榔心芋或者是做冰淇淋、當成甜點,而有些地區像金門會將它拿來做紅燒肉。
然而像芋頭這樣重要的民族植物卻逐漸在消失,儘管芋頭種類非常多,但幾年內消失的情況相當嚴重,如今去蘭嶼觀光店鋪的芋頭大多是從台灣運過去的。而傳統芋頭種類仍少量的存在,飲食方式與品系的保存的關係,背後涉及人類學家常提到的歷史飄移(historical drift)。一個農糧品系經過人類不斷選育跟改良,會有當時流行的東西,同時也是符合人類喜好而跳出來的性狀,但當歷史條件與環境狀態改變,品種會消失,「Drift」這個詞在遺傳學上面,小族群因為沒有外因挹注,恐怕逐漸失去韌性而滅絕。董景生擔憂,如果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現象,許多種類滅絕的事件,都是基因池減小,讓物種特徵越來越少。如果從農糧的角度更讓人難以想像,品種原先可能到處分布,後來逐漸被破壞、滅絕,而逐漸單一而片斷化,當它少到沒有足夠多的性狀去維持各種環境衝擊的抗性時就消失,背後的原因則大多是文化因素。
不僅止於食,更涉及部落文化
蘭嶼的芋頭大多是直接透過芋柄的扦插,而非如台灣的魯凱族或布農族是使用地下莖。在日本時代博物學家鹿野忠雄的記錄下,將各式各樣的品系以及水旱田種植皆記錄下來。達悟族在為芋頭命名的時候會針對它的外觀及生長方式而給出不同的名字,像是Opinoyayo,因為Opi芋柄是從椰油(Yayo)來的,因此名為「從椰油來的芋柄」。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家族會因為不同的節氣、不同的需求跟嗜好,而有5~6種不同的芋頭品種;某些家裡的年輕人喜歡比較脆口的,也有的喜歡黏黏的;老人家牙口沒有那麼好,容易咬不動或黏牙,就會偏好質地比較鬆的品系。另外像Rarakoasoli是屬於落成禮最常見的種類,它也被當作高級、口感最好的種類。
除了不同品系的口感和使用時間外,芋頭也牽涉到了當地原住民的地權,和家族性別分工、社會地位等複雜關係。每個家族本身所擁有的田是固定不變的,沒辦法透過購買來擴大,也因此,在大船下水典禮的時候,芋頭必須把全部填滿,此時負責這件事的男人就必須先去確認家裡的田夠不夠產出所需的數量。而平常只有女人會下田,男人則可以出海到離家較遠的地方,所以這背後又牽涉到性別分工,如果男人口頭上答應造一艘船,但卻沒有事先確認半年內能不能產出足夠數量的芋頭,那就會影響造船事件,所以芋頭是直接支持當地農糧體系非常重要的植物。
起初會到蘭嶼研究芋頭,便是受到這樣的文化性吸引,董景生認為,透過重建與述說芋頭背後的文化意義與故事,或許可以將這樣的民族植物保護起來,同時透過食農教育廣為宣傳,讓更多中小學能夠接觸它。同時,也希望透過在當地團體,例如返鄉青年群族或茅草市集,積極推廣使用蘭嶼在地的芋頭在飲食中,透過微型經濟的方式,希望能進而保護到這些瀕臨滅絕的芋頭。儘管規模還不大,但這些都是目前積極在做的事情。
重新找回屬於自己家鄉的種原
同樣面臨式微及保存壓力的還有南投信義鄉布農族的小米,小米是日治時期前的重要糧食作物,除了作為主食之一,小米更形塑了當地布農族獨特的傳統文化、歲時祭儀、社會制度、居住地區的生態地景。邵恪玄指出,小米耕作的每個步驟,從開墾、播種、除疏、趕鳥、收穫到進倉,布農族都發展出相關祭儀,建物空間也依據小米收穫量身訂作(如patcilasan,即布農族的小米倉)。布農族的飲食文化也深受小米影響,非糯性或低糯性的粟小米主要製成小米飯,是早期族人的主食之一;較黏的糯小米則製成小米酒,常用於祭儀或慶祝用[註1]。
提及南投小米的獨特性,邵恪玄分享臺大農藝學系林彥蓉教授先前的研究成果[註2]並且指出,信義鄉布農族當地的小米品系主要是以低糯性小米為主,代表其食用上是以米食為最大宗,和南部魯凱族或排灣族的小米用來釀酒、醃肉、製作成小米粽(cinavu)而有所不同。而在1930至1940年間,南投地區(日治時期之新高郡、能高郡)也是臺灣小米產量最多的地方。
然而面對到殖民、經濟市場衝擊等因素,信義鄉布農族的小米耕作文化正逐漸消逝,地方原生品系亦近乎斷裂。有幸的是,美國地理學學者 Wayne Fogg於1977年蒐集臺灣各地小米品系,並將其存放於美國種原庫。 2011年,臺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與巴清雄博士重新引進這批小米品系[註3]。這批種原中,有 28種即為採集自信義鄉布農族部落,也因此幸運地躲過斷裂的時間。2020年8月,臺大實驗林蔡明哲處長率領實驗林團隊,與鄉內居民與組織、林彥蓉教授及邵恪玄合作,以這些品系為基礎,透過共榮計畫與玉山臺大ESG百年計畫,開展各色各樣的復育行動[註4]。
在協作復育行動方面,地方農民、實驗小學[註5]、文化健康站等鄉內不同個人與組織都參與在其中:部落農民在自己的田園中一小處設立保種田、將小米復育與文化復振融入學校課程、將耕作與祭儀融入長照課程等。今年七月也首次出現由信義鄉布農族青年為主所組成的小米復育栽培支持網絡:花圃計畫(malusapuz),青年們一人用一個花盆栽種一個品系的小米,延續28個品系持續種植的傳統。此外,也有鄉外的單位在積極協助復育推廣,如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便將這些小米品系與相關原住民族耕作文化,陳設於《HOMING 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生物多樣性常設展》,讓更多人知道原住民文化和自然生態之間不可分割的重要性。
透過種小米把布農精神種回來
來自望鄉部落的Nieqo,現在任教於久美國小,一個注重族群多元的在地實驗小學,以布農族和鄒族為大宗。他透過自己的故事,來強調小米對於布農族人的重要性。他開門見山地解釋,小米是耐儲放的主食,也與歲時祭儀、生命禮俗息息相關。布農族的小米倉只設在家屋,那是家屋的核心,也是神聖的地方,不能輕易讓外人進來;小米倉還有祭祀功能,家族中的新生男兒或是剛進門的媳婦(bilinuva),都必須在小米倉中進行祭儀並住上一個月,吃過這個家的小米,才算是家族中的一份子。此外,Nieqo還提到以前部落之間會發生戰爭,如果遇到求助的人,雖然是禁忌,也有可能讓他藏在小米倉;事過之後,雙方會因此結盟,小米倉讓彼此成為一家人。
然而小米種植首先在日治時期受到衝擊,當時日本政府要求原住民種水稻,族人不放棄繼續在山上種小米;晚期大家開始生產梅子,數量高達全台的六成,但隨著中國梅子搶市,族人又改變了主要經濟作物,現在大多種牛番茄。小米田在這過程不斷被瓜分。
從都市返鄉的Nieqo因緣際會下必須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開始發現過往的傳統作物都沒有人在種植了,包括紅藜、樹豆、小米。Nieqo開玩笑說,部落裡面只有小鳥愛吃小米,大家都不愛吃了。一開始要重新栽作就遇到困難,包括種植的方式需要改變,過去因為人力充足可以使用撒播法再除疏;但現在人力短缺,只好逐漸簡化成條播法、點播法,節省除疏的人力。
Nieqo與族人也將小米等種子帶回舊社種植,看著過去部落、田地、獵場相依相鄰的痕跡, Nieqo感慨,在山坡焚墾的傳統與技術隨著族人遷徙與政策而消失,狩獵也背上破壞生態的污名。然而現在的保育不是從獵人的視角來看,因為獵人只取所需,不會讓自己的獵區沒有生態,大眾沒有意識到這點;反之,基於經濟因素而大量開發,卻可能實質破壞獵區的林相、生態。面對母體文化消失,如何讓土地有機地復甦,將過去消失的動植物重新找回來?Nieqo說透過這些行動,也希望將自己「種回來」。
1. Kuo, S. M., Chen, Y. R., Yin, S. Y., Ba, Q. X., Tsai, Y. C., Kuo, W. H. J., and all. 2018. Waxy allele diversification in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landraces of Taiwan. PLoS One, 13(12), e0210025. doi:10.1371/journal.pone.0210025
2. 如註1。
3. 鍾麗華(2011年1月18日)〈在美當了33年標本:原生種小米返鄉〉。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460872
4. 國立臺灣大學焦點新聞(111年9月28)〈生農學院與南投布農族部落攜手復育原生小米〉。https://www.ntu.edu.tw/spotlight/2022/2093_20220928.html
5. 德蘭亞朗(2022年6月23日)〈久美國小原生種小米收成 師生到校慶豐收〉。原視新聞網。https://news.ipcf.org.tw/39851
|核稿編輯:陳又瑄|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Green Media 綠媒體
報名網址:https://agrifoodforum.weeb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