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餐桌上的地方創生

[ From Green Dining to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

餐桌上的地方創生
首頁專題餐桌上的地方創生【餐桌上的地方創生05】西尾半島物產店:在選物店之外,一個與島民對話的實踐場域

【餐桌上的地方創生05】西尾半島物產店:在選物店之外,一個與島民對話的實踐場域

2023.01.18
圖片 - 施佩吟
文字 - 施佩吟|本文由左岸文化提供
文字 - 施佩吟|本文由左岸文化提供
圖片 - 施佩吟
────────────
【地方教戰守則】
。 讀空氣:先忘記動腦袋和出一張嘴的專業技術,空氣中充滿了地方知識,只等待你喚醒身體感官的讀取。
。 練務實:當地方的人期待你跟他談斤論兩,你就要跟他談、當地方的人忙到沒空講話,你就要閉上嘴一起下去幫忙、當地方的人追趕著天候捕魚曬魚,你總得在節氣中學會搭上話,說你知道東北季風來了,正值風霜天。
。 獲信任:透過日常的相處習得地方人們的「語言」(包括身體感官),結合空間或場域,邀請自己和滾動更多夥伴,用駐地生活一起喜歡上地方。地方的人們也會因此喜歡上你(們)的。
────────────

開啟「島式生活」

西尾半島物產店,開在一個從台灣搭飛機才能到得了的地方 (從基隆搭八小時的船也是可以啦)。二○一八年,我有機會出差到馬祖去,當時因為在台北累積了長時間的社區空間改造的輔導經驗,受邀到馬祖「島上好:馬祖社區規劃師輔導計畫」擔任講師,去四鄉五島分享我在台北市的都會空間改造與社區營造經驗。我在還搞不清楚東西南北的小島方位之前,就已經登上了飛機,直到看到斗大的「馬祖南竿機場」才真正醒過來,這裡是哪裡?

愧為空間專業者,失去了生活的日常累積,縱使抵達了離島中這一座最大的島,方位感全無。打開手機滑著地圖,不明白島與島之間,中間隔著那片海,人們是要如何移動?走路、腳踏車、機車、汽車、飛機還是船運?沒有方向感帶來的慌張,也因為離開了都市便喪失了移動能力的感覺,後來只能仰賴既定的安排行程,慢慢掌握了一點地方與地方間的關係。

不同於台灣本島的城市與鄉村的相對關係,這裡的生活感主次關係各自獨立,互不相從屬,既非城,也非鄉,暫且稱之為「島式生活」。島民祖先主要為中國大陸閩東一帶遷居而來的福州人,初始收到豐沛的漁業資源召喚而依漁汛季節短暫停留,漸漸地扎根落地,形成「一澳一村」的聚落發展模式。一九四九年以後,受到冷戰的影響,逐漸與金門、澎湖形成「戰地前線」島鏈的一環。

登島像是一個儀式,疆界與疆界之間的跨越並不容易,它需要更多轉換的過程,從買機票、看航班、留意天候、check-in、查驗身分證及安檢等,雖然飛機航班只要五十分鐘即可從台灣抵達馬祖,但受到地理位置與島嶼氣候的影響,馬祖「並非一個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理解「島式生活」的第一要件,就是接受所有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與風險,也因此更挑戰習慣都會生活者的彈性適應能力。

圖片名稱
西尾半島店內一隅,標註曾為海上中繼站。

當語言無用,溝通還剩下什麼?

最初因為演講與現勘輔導的工作關係而登島,以為能將過往在台灣本島專業實踐的經驗加以連結或延伸應用,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令人灰心。挫折來源大致分為幾種情況:第一挫折是「語言不通」。不是因為馬祖人講方言「福州話」的那種不通,是全身上下都不通的不通。離開了都會地區,對於「法、理、情」的認知與理解基礎不同,例如在規劃輔導的操作原則及流程簡章,沒有辦法透過傳遞文件、舉辦說明會等冷冰冰的文字作為充分溝通的基礎,脫離了生活習慣,民眾參與公共事務領域的距離,處於「有看沒有懂」、「有說沒有用」的狀態。甚至,說明會、交流會這樣的活動形式並非居民或代表習慣的溝通互動場合,再加上專業團隊來自台灣本島,居民不熟悉這些面孔及計畫緣由、目的及效益,專業者執行計畫工作雖滿足了舉辦輔導會議或活動的形式,但溝通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好幾次,台上講師加上工作人員的人數,比起坐在台下的人數還多。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專業團隊多能仰賴簡報、計畫書、電子郵件、網站公告等方式達到佈達的目的,並搭配實體說明會活動達到雙向的提問、回答的互動,在社會大眾逐漸習慣與政府政策計畫、專業領域的互動與分工機制以後,促進公共事務在公領域生活經驗。相較而言,馬祖的人口結構受到外移的影響,以及以觀光旅遊產業型態為主的人力條件,勞動力長期不足,要擠出多餘的人力或時間投入公共事務是相當困難的。在這樣的社會生活條件下,民眾參與公領域所帶來的效益、正向經驗連結的經驗不多,與生活文化脫節,專業領域的公信力無法累積。

當「語言」無法承載規劃願景、輔導專業、文字論述,也無法作為與當地居民溝通的媒介,「語言」的操演更凸顯了規劃專業領域「說得多、做得少」的劣勢,更形成了專家輔導脫離地方脈絡,產生民眾認為來自台灣的專業就是「空降指導、套用其他地方的經驗,根本不符合馬祖當地社經狀況」。

圖片名稱
淡菜養殖的漁民大哥,工作繁忙分身乏術,不習於用語言表達溝通,是學習讀空氣的好時候。

開店才能「被認識」

島上很小,每個人之間的利害關係鑲嵌得更為緊密。這當中,從幼兒園時期到念高中階段的同學關係,到姓什麼來自哪個聚落哪個家族的臍帶關係,或者是擔任軍公教職彼此隸屬的階級關係等,總之,島上的居民幾乎沒有誰不認識誰的,有點像是傳統聚落的放大版本,整個島都是一個利害關係相互交疊共構的場域。島民對於是否為馬祖人的認同感程度還會細分,分為:在地出生在地長大、出外唸書返鄉者、嫁至馬祖的媳婦、在台灣的馬祖人等等,親疏遠近的分野形成排外的現象。

身為一個「台灣本島人」要如何融入馬祖,著實費盡嘗試,找到新的角色與關係切入,把握「務實」的原則才逐漸打開對話的空間。具體的說,務實的首要功課,不能是積極的去認識當地人脈,而是建立介面,換得被動認識的機會。「經營日常」的核心在於捕捉島民在島上生存的節奏,理解藏在日常生活當中的默會常識,而「開一間店」是最簡單直白的溝通語言,提供被島上民眾認識的話匣子。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都少不了,每週營業,開店、關店、上市場買菜、叫貨、在路上遇到客人、向漁民進貨、倒垃圾記得互相提醒、哈拉天氣及今日船班海浪狀況、一起渡過罕無人至的冬天等等,在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裡,悄悄地便融入了「務實」的島式生活,也逐漸領略島生存之道。務實之中,得以拼湊、摸索列島群領土生活者的天地觀。因為對台灣本島的生活與工作狀況脈絡陌生,建立信任關係需要透過「做」才能產生理解的可能。揚棄過往積極式的輔導、指導當地社區的專業模式,轉為創造話題與互動介面,被動式地讓居民認識你。

圖片名稱
日常即景,翻出周圍傾頹老屋的古董,大家一同清洗整理環境。

迎接務實的「西尾半島物產店」

「西尾半島物產店,在馬祖南竿島西邊最尾端。曾是海上梟雄林義和的戰略基地,現在我們在這迎接在迷霧中的旅人,交換島內外物產,讓你吃上一頓暖暖飯菜。離島不遠,歡迎登島!」

「西尾半島物產店」開在一個意圖使人找不到的地方,一方面真的是因為建物的歷史,「海上梟雄林義和的辦公處」選點在隱密的澳口角落,另方面是開這間店實際上也是希望有個據點,能好好蹲點、田野調查、企劃好玩的活動,以及有個好好休憩的「辦公室」。

取名叫做「物產店」是因為看到馬祖街上有許多特產中心、物產行、商行等商業交易的空間,裡頭販售各式高粱酒、馬祖傳統小點、伴手禮等,期望拉近居民與文青小店的距離,也期許自己能持續以地方為靈感泉源,不斷的產物。在島上,開門「做生意」是天經地義不過的事。可惜西尾半島是那種近中午才開的店,週休兩天、一天開滿八小時就休息、菜單上選擇很少,常受到在地長輩數落「太不認真工作了!」

開店前進駐整理時,芙蓉澳的漁民大哥都跑來看我們,抱持著疑問:這麼隱密的地方,究竟可以玩出什麼把戲,要如何賺錢?因為「未來」、「可能」的語言不切實際,於是我便說「要開一間咖哩飯店」。「就這樣?!還有什麼?」「噢!還有選物,一些特產什麼的。」原本是我在屋內陽台,他們在屋外探頭探腦,後來覺得這樣喊來喊去的講話太累了,也聽不太懂我在說什麼,漁民大哥終於願意踏進店來看一看。

大哥們身穿漁夫裝,高筒雨鞋總帶滿泥沙,有時身上會有濕漉漉的水珠。好不容易走進店來,看到上二樓竟然還要脫鞋,便搖搖手說「我不上去了,我們以前都有看過了。」三邀四請之下,帶著他們全數逛逛,也獲得了更多指導。「你們這樣不行!座位太少。」「每天限量?!不行不行,太少太少。」「要跟旅行團配合,他們一次來人都很多,你們這樣才會賺錢,懂不懂?」「就是要用網路,現在東西都要PO上網,你們這樣才會有人來。」

圖片名稱
小黃魚捕捉上岸,趁著冬季北風吹起風霜日趕著曬魚乾。

地方交往而來的菜單

從賣簡單、足夠旅人溫飽的咖哩飯開始,漸漸的菜單上面增添了許多與當地業者交往的新貨色。「芙蓉澳地產法式淡菜」是第一個新添的販售選項,一位名叫池浩的大哥,是我們進駐後第一位認識的在地朋友。他和他的哥哥同樣從事淡菜養殖業,因此我們便喚他池小哥,而另一位則是池大哥。池小哥腦袋中總是充滿創意,建議我們可以在店裏設置一缸養殖魚缸,這樣淡菜就可以保持活體新鮮。他也教我們煮淡菜、生剖淡菜等等,提振我們從未料理過海產的信心。

店的外場是一位大學剛畢業因為到北竿打工換宿自此愛上馬祖的台灣本島女生,立志要到離島工作,叫做小鍾,成為固定在馬祖工作的店長。內場,就是管廚房煮飯菜的人,我邀約了幾位朋友、夥伴,提出「客座主廚」的想法,每個人(包括我自己)一次登島一個月,然後三至四位夥伴輪流擔任主廚,前半年就是這樣撐起來的。

Morgane 是一位法籍都市設計師,我在一場BBQ的活動上認識她,因為專業領域相近,同樣喜愛烹飪的她也欣然答應登島擔任客座主廚。挑戰接踵而至,包括法國人要煮飯(不知道怎樣是好吃)、煮咖哩(不熟悉這種醬料)等,但是淡菜(Mussels)這種食材對她而言充滿想像,用白酒、迷迭香、奶油、紅蔥頭、檸檬,信手拈來的食材一下子變出法式淡菜,獲取許多島民的注目。甚至,許多客人等到輪值Morgane登島時便慕名而來。

開店經驗雖然新鮮,但也因此遇到一件生命當中無法遺忘的遺憾。池小哥在二○二○年九月的一個清晨,因為赴海邊採螺而發生意外過世,再也沒有機會跟他討教、交流新式淡菜作法。為了將這段緣分留下紀念,我們開發了一款「『柒號』淡菜一夜漬」,以橄欖油和香料封存新鮮淡菜,請他的家人協助擲筊徵得小哥的同意,將這款料理以池小哥的商號「柒號」作為命名。

池小哥的離世,帶來許多哀傷與懷念,這段期間,我們與池小哥的哥哥、妹妹及朋友累積了更多互助的互信關係,彼此間像是有了生命的交疊,原本較少互動往來的池大哥便更像是我們的大哥,聽取他的指導和意見,和他分享在店裡與澳口發生的大小事。店裡的創始成員都是來自台灣本島,赴馬祖其實就像是離鄉背井,在外難免有孤寂或難以融入之感。池小哥的事件發生後,與地方一同面對狀況、一同應變、一同行程的地方生活共感也悄悄埋下了種子,我們也逐漸融入當地。

圖片名稱
向漁人學習淡菜生剖作法。

旅遊淡季,與島同在

秋冬的馬祖,緯度高,再加上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冷冽的寒風晚上最低溫可至七度,體感溫度會更低。旅遊業進到了冬季,極少遊客,許多島民甚至在冬季選擇暫時歇業,返回台灣本島過冬。二○二○年也是我在西尾半島渡過的第一個寒冬,因為不了解天候帶來的影響,除了發現客人減少以外,還親身經歷了島民生活接軌的節奏。

島上的居民以旅遊服務業為大宗,沒有了旅遊訂單,島民們才有較多的時間可以出門休憩。西尾半島「像是一間在台北的店」,我們也因此在這的期間接待了許多馬祖居民、工作者、小幫手、軍人、等候航班的人等不同生活形態的民眾。在溫飽一頓餐的時光,彼此分享在島上的資訊與見聞,無形中這間店像是情報交換場所,雖然顧店無法出門,但卻能汲取島上大小事。

島上缺乏能放鬆、休憩、沉澱的公共服務,西尾半島的台北感,某種程度成為了一種在地人的私房景點,提供島民一個在島上也能享有安靜放鬆的好去處。夾在馬祖與台灣本島的中間,西尾半島的客群依季節而有不同,旅客與在地居民大約各半。九月份剛好進到淡季的開始,有一位馬祖年輕人受到「西尾選書櫃」的吸引,先挑上了高耀威(也是本書作者之一)為馬祖選的「海獸之子」系列漫畫,厚厚五大本的書要翻完需要分好幾天,因此這位客人成為常客,一開始先翻書看漫畫,後來也翻看一些發酵、飲食風土的書籍,在這些安靜的時光當中,逐漸成為朋友。開一間店需維持日常,縱使是冬季,也迎接著各式旅人。

不同時間加入西尾半島的成員,將創作與靈感累積在一間店上,逐漸建立起地方自明性,也陸續吸引許多當地夥伴加入,成為可以一起共創的成員。阿丸擅長法式料理,喜歡研究風土飲食,夢想是希望為馬祖找到符合當地節氣的食物設計,二○二一年開始,也加入了「長期」客座主廚的行列,成為西尾半島的一員。另一位新的外場成員,小昕,有半個馬祖血統,但到了二十七歲才第一次登島。受到疫情的影響,原本在國外打工度假的計畫被迫中斷,因此與家人返回馬祖看看,沒想到一登島便喜愛上了這個出門隨時都能看見海的地方。這間店不只是服務旅人,還迎接了不同的生命狀態與際遇的人們,一同成長。

圖片名稱
用日常和地方交往的心,用一間店成為芙蓉澳地方活化的夥伴。(攝影:定影影像工作室 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與在地人對話的實踐場域

到離島的一個偏遠角落開店的經驗,突顯「地方」的差異性不只是普通的城鄉差距而已,離島與閩東文化的特質具體帶出跨時域的風土殊異,產業三級跳(漁業聚落躍升為觀光服務業)的發展歷程,挑戰了專業者既有的規劃知識與社造技術,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關係,都需要有重新理解的視角,而這些必需的日常理解,沒有了文字(網路vs.實做)、沒有了語言(國台語vs.閩東語),只剩下蹲點一途。初始先讓「日常專業」的島民觀察我們、指導我們,等到我們一同作息過春夏秋冬之後,學習了在島上的生存法則,當學會了「這裡是馬祖」之後,經驗法則被看重成為了新的「專業」,彼此之間發展出更為平等的視角。

雖叫做物產店,但對我而言就好像是一個離島的駐地工作站,增添了扎實的生活感,賣賣咖哩飯(賣不完也可以自己吃)之餘,透過活動企劃創造更多與島民合作的連結,最珍貴的莫過於搭建出一個與島民在日常中建立信任的場域。好比觀光旅遊業的服務業,提供旅人落地之後的行程規劃與安排;西尾半島物產店則是在規劃專業服務領域跳脫出框架,挪用旅遊服務業、餐飲服務業的溝通語彙,映照出離島生活所需求的新公共服務。

這間店提供餐飲服務、主題展覽、藝術家駐店、海洋主題選書櫃、離島本島雙選物販售、地方產品再設計、澳口故事傳遞、淡菜產業體驗、節慶活動場所、島民放鬆休閒所在、被關島的旅客中繼休息站、資訊交換中心,「竿島迷蹤」實境遊戲設計,以及返島青年工作的選擇。在馬祖,說願景太遙遠,這間透過日常運營產生地方研究與企劃的店,「西尾半島物產店」就是一處打開與馬祖人雙向對話溝通的實踐場域。

施佩吟
西尾半島物產店主理人,畢業於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自二○○九年起陸續透過不同的實驗行動,發展多樣態社群網絡計畫,包括羅斯福路沿線綠點營造、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社區交往等計畫串聯。專注在行動中,觀察研究及發展人和群的未來性。二○二○年起,持續往返離島-本島,透過開一間店,嘗試發展另一種地域活化的實踐模式。

 

\ 野力再生:翻轉社區營造DNA /

圖片名稱

15個社區營造案例,15則專業工作者摸索踩踏出的顛簸之路,
15段對未來工作者充滿靈感與刺激的經典故事,揭開15個地方回春的秘密。
編者:侯志仁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2/12/14

誠品
博客來
金石堂


|核稿編輯:陳又瑄|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