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生活

[ Life ]

生活
首頁永續設計生活《用愛發酵》│心靈食物(SOUL food),從我走向我們

《用愛發酵》│心靈食物(SOUL food),從我走向我們

2024.03.15
圖片 - 柯沛如
文字 - 柯沛如
文字 - 柯沛如
圖片 - 柯沛如

搬到舊金山時,我的世界很小,一切圍繞著身體所需。心情隨著疼痛程度而起伏,跑農夫市集、有機超市,都是為了找尋可信任的食材。學習食療當然也是為了照顧自己。那時,「我」是世界的中心。 但過度執著於「我」時,身體是緊張的。我經常擔心著,能否為自己找到最好的食材、學到最厲害的食療方法,如何能夠療癒自己。當看事情的角度只從個人著想,只想著要怎麼吃才能讓我的身體舒服,我的心靈是匱乏的,充滿懷疑和評價。 

還記得包曼學院全人廚師課程的第一天,鏡子裡穿戴著潔白廚師袍、直挺廚師帽的我有點緊張。不過包曼學院跟其他的廚藝學校大不相同,第一堂課不是刀功,不是法式醬料,而是以健康為主的飲食概念,就是所謂的「心靈食物」(SOUL food):S是當季(seasonal),O是有機(organic),U是未加工(unprocessed),L是當地(local)。 善用「心靈食物」原則,滋養「我」的健康,SOUL心靈食物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也不是單一為了健康或減肥而設計的,但是這樣的原則能正面影響健康。S,當季,相信當季食物最有營養、最有能量,讓飲食循序節氣。O,有機,減少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農藥對身體的負面影響。U,未加工,以天然、原型、無添加物的食物滋養身體。L,當地,減短食物運送旅程,減碳又保存新鮮。在農夫市集買食材,是擁抱「心靈食物」的捷徑,市集裡頭通常有豐富齊全、能達到四項飲食方針的選擇。我可以運用這些食材創意發揮,還能夠減低開銷。 我以「健康」的作為,依循著節令,一餐一餐用心地滋養身心。

依循心靈食物(SOUL food)理念,帶來踏實感

春夏時節,我喜歡在農夫市集大包大包地購買豌豆和蠶豆。當季、有機、未加工、當地,符合心靈食物的精神。我花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慢慢剝豆莢、川燙、瀝乾後倒進冰水,再剝掉內殼。處理好這許多的豆子,分裝入夾鏈袋後冰入冷凍庫。為了一顆顆嫩綠的豆子,我的指甲染得烏黑。但這些冷凍的豆子,讓我在沒時間、沒力氣的日子裡,隨時可以變出一頓營養豐富的午餐。濃濃的海鹽水煮鍋義大利麵,小火慢熬焦化奶油,隨著大蒜顏色轉變,大把慷慨撒入豆仁,手邊有材料的話也可以加些番茄、菇類、培根,就是完美的一餐。看著冰箱裡面我親手花時間處理的蠶豆,心中感覺既踏實又充實。

待季節到來,購買大批當季又經濟實惠的食材外,有時我也會幫忙農夫消耗惜福版的作物。它們的外觀也許不完美,可是風味不變,價格更是優惠。我曾扛著一整箱的番茄,回家找朋友一起辦個番茄醬、義大利麵醬派對。我們親手做出一瓶瓶深紅色的義大利麵醬,把季節、風味、營養通通封存起來,比起超市賣的好吃又便宜。依循心靈食物的理念後,我發現這些有機農夫、用心的餐飲業者關心的不只是一個人的健康,更是環境、文化、當地經濟的健全,甚至地球上未來的生物是否能夠永續。

圖片名稱
我喜歡在市集與大家面對面的小農和令他們自豪的有機友善農產。(圖片提供: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

調整目光焦點:從「我」變成「我們」

食療的目標不只是為了個人的健康,更是為了群體的健康。當我試著慢慢把目光焦點從「我」變成了「我們」,便開始注意到,我可以取得有機的食材,可是並不代表種植這些作物的農人有著合理的薪水待遇;當我享用當季食物的美味同時,也得關心種植方式不傷害土地和附近的生物。 每天做出一個善的選擇,從「我」想到「我們」 這段時間,我認識了位於柏克萊市的原住民歐隆尼小餐館(Cafe Ohlone),他們善用原住民的傳統飲食文化,以共好的角度照顧個人身體,抱持著感謝土地賜予的心情取用食物。他們把食物看成大自然供給人類的營養,而不是人類可以恣意掠奪的資源。 記得第一次拜訪歐隆尼小餐館時,那是位於書店後院的小天地(現今已搬到柏克萊大學),我看著陽光穿透樹葉,灑落在用橡子和歐隆尼族織布佈置成的木頭桌面上。

創辦人文森.麥地那(Vincent Medina)和路易斯.崔維洛(Louis Trevino)分享他們如何尊重大自然母親,適量的採集原生食材。當他們找到可食野草、野菇、野莓時,內心是輕柔的、充滿感激的,不過量收集,只為了保留植物繁衍的生命力。 多少年來,他們如此遵循祖先教導,卻也看到殖民者如何以貪婪的態度,濫用、獵殺、掠奪,留下一片貧瘠的土地。我在歐隆尼小餐館裡,看著他們使用大量的天然素材佈置每個角落,大家圍坐在其中唱歌吃飯,流露出他們對大自然的敬佩與感謝。 

食療要從「心」開始,一部分指的就是,我們應該要調整對食物的態度。當我們習慣了食品公司提供的產品,而非土地供給的原型食物,久了以後,就不會有像原住民傳統飲食那樣的感動。倘若可以看見食物的源頭,那種被大自然滋潤著、被工作的農民照顧著的幸福感,更能提升食物帶來的療癒力。對我而言,食療絕不只是吃著塑膠餐盤上用保鮮膜包起來、營養經過計算且標榜均衡的食物而已。不同種族的菜餚都有其療癒之處,尤其是原住民的食物,在現今的美國非常少見,更加值得珍惜。類似歐隆尼小餐館這樣的餐廳,它們的存在與推廣,不止讓原住民本身可以保留祖先流傳下來的智慧,對於其他少數族裔而言,更是一種鼓勵。 

圖片名稱
我在包曼學院裡,學到心靈食物要當季、有機、未加工與當地。(圖片提供: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

用尊敬大地的態度烹飪,選擇食物的時候從「愛」出發

在包曼學院裡,我學到的心靈食物要當季、有機、未加工與當地;而我的理解是,心靈食物是用尊敬大地的態度,用心烹調出來的食物,這樣的食物剛好是當季、有機、未加工與當地。就像歐隆尼小餐館餐桌上端出來的菜餚,是原住民們從土地上找到最好的食物。歐隆尼小餐館給了我啟示,當人們總是以「我」的角度看待世界,最後留下的可能是物種滅絕、土地沙漠化、地層下陷、水源汙染的未來。在英文裡,健康(wellness)是以「我們」(we)開頭,疾病(illness)則是以「我」(I)開頭。這像在提醒著:如果以「我們」出發,將視野放遠,理解人類在地球上要和萬物共存共榮,才可能有真正的健康。當土地肥沃、水源清澈、生物多元、人民平等,每個人才有機會得到心的療癒。

我們身處在同一個環境裡,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食療對我而言不再只有個體,而是一場群體的療癒行動。 即使我一開始接觸食療,是帶著比較狹隘的觀念,但我不是要回頭責備當時的自己和有類似想法的人。從「我」到「我們」是一個過程,我們得先把電充飽、把身體滋養好,然後才有力氣去關心他人、關心土壤水源,用更開闊的胸懷去關心這個世界。 因為對大環境充滿著無力感,許多人選擇把視野留在「我」裡面,認為將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好,沒有餘力去改變世界,諸如去了解食品工業製程與環境汙染等問題。

走上食療之路的我,也並非一路順遂。我也曾經因為產後憂鬱症,讓許多事情近乎歸零地回到原點,失去了關心「我們」的力氣。 我也慢慢學會放下,學會告訴自己,暫時從「我們」退回到「我」也沒關係;有時陽台種的菜,因為生活忙碌到忘記澆水而枯萎也沒關係,要知道──隨時可以重啟。 每天三餐都是一個機會,都可以做出一個善的選擇,一個可以為未來環境、健康身心所做的選擇。無論休息或忙碌,每一天我會提醒自己,在選擇食物的時候記著從「愛」出發,愛著現在的自己和家人,也愛著未來的下一代。

✿ 作者簡介 ✿

柯沛如

食物文化合作社(Food Culture Collective)基金會創辦人,食農故事助產士。

台北小孩,從小相信每個人背後都有故事,聆聽這些故事是和諧社會的基本元素。14歲獨自赴美求學,高中時在泰國創立第一個基金會。大學畢業後,因為罹患免疫系統疾病四處求醫,直到搬去舊金山灣區研究食物療法,意外地被食農業者療癒了疲憊的身心。她看見食物背後每個閃閃發亮的人,和他們讓這世界更美好的故事,因此在美國創辦「食物文化合作社」,促進共好、多元、再生的食農文化。2019年入選「14個改變食物的女性」(The Food Tank’s 14 Women Changing Food Around the World)。


 

圖片名稱


食物,是愛自己最直接的方式。
我吃什麼,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這個世界。

《用愛發酵:和食物對話,從我到我們的療癒之路》
柯沛如
遠流出版,2023/09

這是一趟「從產地到餐桌」的探尋之路,
一場「從舌尖到靈魂」的生命之旅,
更是一個「從我到我們」的療癒行動!

  購書連結 請點此  

|核稿編輯:彭秋芬|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