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生活

[ Life ]

生活
首頁永續設計生活【有機專欄03】有機農業中不可或缺的守護者,跨越氣候變遷的飲食文化與耕作

【有機專欄03】有機農業中不可或缺的守護者,跨越氣候變遷的飲食文化與耕作

2024.11.06
圖片 - 見各圖說
文字 - 編輯部
文字 - 編輯部
圖片 - 見各圖說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下,農業的可持續性成為關鍵。芋頭、小米與雜糧等作物因其生態適應性,成為抵抗氣候變遷的重要選擇。特別是台灣的芋頭,具水陸兩棲特性,能在變化環境中穩定生長,保障在地食物安全。這些作物的多樣化耕作模式有助於提升農業韌性,並保護生態環境。

原住民小米文化及傳統農耕智慧是保種的原動力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將2023年訂定為「國際小米年」,然而臺灣原住民族的祖先在距今約5,000年時(大坌坑文化)已馴化小米為主食,根據文獻資料顯示,臺灣小米在紀錄上曾高達200多種品系,1952年臺灣小米的栽培面積曾高達6,736公頃。原住民族的祖先似乎早就以小米作為主要作物及糧食,幾千年來更累積了豐厚的與小米有關之文化。

與慈心基金會合作的排灣族保種農友藍保·卡路風便說到,部落的時間是圍繞著小米轉,日常生活、歲時祭儀皆圍繞著小米田裡的農事及小米的生長,族人從出生到死亡,所有重要的日子裡,都能鏈結到小米,小米不僅是食物,更是精神與文化,失去小米是無法想像的。另一位布農族保種農友胡榮茂說到,過往布農族生活於高海拔地區,耕田位於山間斜坡地,田區內最好的向陽位置會優先種植小米,較邊陲的空間則會觀察自然環境種植其他適合的作物。這樣的做法也可於其他部落農友田區中看到,可見小米的主食地位,以及田區採多樣性種植與配合自然的傳統農耕智慧。

左/過往部落的時間是圍繞著小米轉,日常生活、歲時祭儀皆圍繞著小米田裡的農事及小米的生長(攝影:林美慧)。右/嘉蘭部落裡歐春香,在小米成熟期幾乎在每天清晨5點到傍晚6點,超過13個小時守在田裡趕鳥唱歌。(攝影:林美慧)

蘭嶼「燒掉重來」:與自然共生的生態智慧

在太平洋島嶼之間,蘭嶼芋頭的存在見證著島嶼間的文化聯繫與生態智慧。蘭嶼芋頭的多樣性令人驚艷,種植面積僅48平方公里的蘭嶼,就有多達10多種芋頭品種。每個家庭更是會在同一塊田區的不同位置,種植多達5至6種不同芋頭品種。這些品種選擇反映了家庭成員的不同需求和喜好。有些家裡的年輕人喜歡比較脆口的,也有些喜歡軟糯黏密的口感;老人家牙口沒有那麼好,容易咬不動或黏牙,就會偏好質地比較鬆的品系。

負責種植的婦女,會根據家人的喜好,將不同芋頭品種種植在水田四角。經驗豐富的達悟族婦女,還會因地制宜,根據水的清澈度、水溫等因素,在泉水源頭、下游等不同田區決定不同芋頭品系的種植位置。多樣化的種植方式滿足了不同口味需求,也能夠分散病蟲害風險,確保穩定的收成。

達悟族種植芋頭的方式則落實了從古至今與自然共生的智慧。種植過程中不會使用肥料,但是如果得病蟲害很嚴重時,就會燒掉這塊田,然後轉做別的作物,而且還規劃了輪作系統,蘭嶼高中的陳淑貞老師說明:「平常就算沒有病蟲害,過了幾年,芋頭的收成產量變差,芋頭變小顆了,代表地力消退,達悟族會選擇讓這塊地變成荒地以休養生息,以後再回頭來種水芋。」

圖片名稱
蘭嶼芋頭的飲食方式通常是用水把芋頭煮熟,搭配飛魚乾或煙燻豬肉。(上圖攝影:董景生、下圖攝影:林美慧)
 

氣候變遷與作物的未來:有機農業中不可或缺的守護者

這種「活的基因庫」一方面保存了珍貴的芋頭品種,另一方面也維持生態的多樣性。保種的過程也展現出達悟族的社會結構和知識傳承。「等到要種植的時候,婦女再去採摘枝枒,捆成一大把,丟到水田裡準備扦插。」這種知識和技能通常由婦女掌握和傳承,透過在田間勞動的過程中,辨別不同品種芋頭的細微差異,細緻地將蘭嶼芋頭的多樣性保存下來。

此類保種方式與現代農業科學中的就地保護(in situ conservation)不謀而合。就地保護不但能保存作物的遺傳多樣性,更能維持其在特定環境中的適應性和進化潛力。

更重要的是,芋頭的多樣性本身就是一種對抗氣候變遷的策略,在颱風頻繁的蘭嶼,芋頭因為可以水陸兩棲生長,從水田到旱田都能夠適應,不受氣候影響,落實在地經濟和食物韌性。相較於現代化的稻米和麵食,芋頭在面對天災時,更能穩定供應,保障糧食安全。

在蘭嶼通常婦女會在田裡種五、六種的芋頭,比例則隨家庭因素而改變。(攝影:董景生)

再不開始保種 消失的將不止是作物

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認為,真正的農業永續不僅只在獲取糧食溫飽,更需建構在與自然和諧發展,落實在日常生活、飲食、文化傳承乃至教育中。時至今日,曾經的小米田盛況不再,2022年臺灣小米栽培面積統計只剩下91公頃,部落日常飲食及傳統文化受到其他文化與現代社會影響下,種原及文化大量流失。

然而,農糧署與慈心基金會深度走訪部落後看見轉機,發現仍有原住民族人堅持守護著文化,堅持守護承載著文化的小米與其它傳統作物,部落耆老的傳統農耕智慧相當豐富,記憶中兒時務農生活點滴如數家珍,只是面臨耆老年邁與小米主食的核心作物的地位不再,保種行動刻不容緩。
而臺灣花東原住民族文化豐富,蘊藏許多珍貴的作物種原,並擁有與自然共生、尊重自然,將作物融入生活中的生態農耕智慧與文化,能為當今因氣候危機下的農糧系統帶來重要的支持力。

把種子保存在種原庫裡,是保留希望與基因的種子;把種子種下去,它會發芽、開花、結出果實、變成更多種子,成為日常食材,當小米成為每一個世代的味覺記憶、成為生活與飲食的一環,就是讓小米在原住民的斜坡上持續被種植下去、永不間斷的最好保種方式。

圖片名稱圖片名稱
上/ 慈心基金會近年在農糧署的支持下將小米保種提升為飲食行動,與34位部落保種農民合作保存在地小米品系、連結台東12所國中小幼兒學校支持小米飲食。(圖片提供:慈心基金會)
左下/搗小米也是部落祭典的重要活動之一,右下/製作吉拿富時,會用小米、芋頭粉或小米粉加上內餡豬肉,用假酸漿葉以及最外面的月桃葉包起來。(攝影:林美慧)



|核稿編輯:梁程穎|

農糧署廣告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