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生活

[ Life ]

生活
首頁永續設計生活品味一塊軟綿有夢的好粿,南投草屯「粿家幫」復興老招牌,炊出守護土地的本真滋味

品味一塊軟綿有夢的好粿,南投草屯「粿家幫」復興老招牌,炊出守護土地的本真滋味

2025.10.09
圖片 - 陳安嘉
文字 - 李佳芳
文字 - 李佳芳
圖片 - 陳安嘉

起於台中第二市場的老招牌「廣味軒」,由第四代兄弟簡廷宇、簡敏修復興老招牌,在南投草屯創立「粿家幫」持續飄香。蘿蔔糕不僅使用國產友善農糧品牌食材,更打造自產自用、實踐永續循環的蛋雞場守護鄉土。

兩旁皆田的玉屏路上,一只標示奉茶的大茶壺攔路,指往開在裡頭的粿家幫,歡迎入內暫歇。說實在,把店開在荒郊野外很不可思議,但更加不可思議的是真有不少人懂來。

兄弟聯手扛起田間老招牌

從台中第二市場起家的粿家幫,第一代人從最初的蔬菜批發做起,後又投入菸葉、醬油、汽水工廠等,至第二代成立「廣味軒」,以手工傳統糕點與港式點心闖出名號,卻也因為生意拓展,逐步投入俗稱「武市」的中大盤批發通路。數十年過去,這個曾經叱吒第二市場的老商家早已淡出消費者的記憶,嚴重氧化而失去光彩的老招牌該如何擦亮,成了第四代簡廷宇與簡敏修兄弟檔接手家業時的最大挑戰。

回來重振家業並非易事。簡廷宇坦言,兩年前的這裡可不是如此,沒有門市,也沒有桌椅,更別說商品陳列了,顧客上門逕入,挾了東西便走,交易神祕,彷彿不可告人。眼前所見,從建構品牌到標準化流程,是他們所下的極大努力,而去年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農村好店輔導計畫」的支持下,他們才終於把店開回來。(延伸閱讀:厚工一百年,傳承四代的草屯狀元糕
 

圖片名稱
從廣味軒到粿家幫,綿延二代人的台中老味道,如今扎根在地,成了草屯味。

一口粿吃出土地的真情滋味

疫情期間,草屯垃圾掩埋場曾發生自燃事件,濃烈的臭氣與煙霧瀰漫整整一個月,讓簡廷宇深刻反思家鄉的垃圾問題,使他決定從自家做起,提出實際解方。於是,他投入經費升級自產自用的「糧知畜牧場」,成為全台首座使用蚯蚓生態動力循環的蛋雞場,示範利用蚯蚓分解雞糞,成為解決食物廚餘的幫手。

圖片名稱
端午包肉粽時,中央廚房成了「千歲團」,每位員工都是手藝高超的媽媽。
圖片名稱
現點一份蘿蔔糕與芋粿,品嚐熱騰騰的滋味。

再者,他把蘿蔔糕當成介紹國產友善農糧品牌的媒介,使用來自邱家兄弟、田野仕、魔菇部落、四方牧場、洲南鹽場、黑豬王出品的好食材,推出烏魚子、紅薏仁、黑美人菇、國產起司等新口味,使人們在品味的同時,逐漸咀嚼土地的故事。

如今走進門市,自家產品陳列井然有序外,還推薦自家使用的優良食材,門市成了主婦們一站購足的小型雜貨鋪。在這裡,人們可以品嚐盤中飧的美味,更能走趟土地上的食農教育,認識人道飼養、循環農業、嚐到原食物的滋味,在一塊白拋拋幼綿綿的蘿蔔糕裡,找回自己與土地的關係,成為守護五百甲農地的一份子。(延伸閱讀:來呷粿!在雙口呂文化廚房,用味道勾勒出對地方的想像

圖片名稱
從廣味軒到粿家幫,綿延二代人的台中老味道,如今扎根在地,成了草屯味。

粿家幫
地址:南投縣草屯鎮玉屏路26-10號
營業時間:09:00-18:00
電話:049-2565018
FB:粿家幫The Rice Home



<本文經「微笑台灣」授權刊登,
原文連結:品味一塊軟綿有夢的好粿,南投草屯「粿家幫」復興老招牌,炊出守護土地的本真滋味
摘錄自微笑台灣2025夏季號《有料的博物館旅行》,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核稿編輯:梁梓卿|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