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國際小米年|2023種子生活節

[ 2023 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

國際小米年|2023種子生活節
首頁專題國際小米年|2023種子生活節【專題】一粒小米,餵養整個部落

【專題】一粒小米,餵養整個部落

2023.10.24
文字 - 孫維利
文字 - 孫維利

小米,小米是部落族人與祖靈連結的重要媒介,小米也是群居生活、部落文化最重要的核心;舉凡部落重要活動、家族祭祀、小米豐收祭等重要的部落傳統祭儀中,都少不了它。小米因為適應力強、相較於其他雜糧更耐旱,隨著不同環境長出不同樣態、且富含更多營養,是未來解決糧荒的要角,一粒小米就能長出一片小米田。

小米,是部落族人與祖靈連結的重要媒介,小米也是群居生活、部落文化最重要的核心;舉凡部落重要活動、家族祭祀、小米豐收祭等重要的部落傳統祭儀中,都少不了它。小米因為適應力強、相較於其他雜糧更耐旱,隨著不同環境長出不同樣態、且富含更多營養,是未來解決糧荒的要角,一粒小米就能長出一片小米田。

小米是原民的主食,早期,剛生產完的婦女會用小米養身,煮上一碗濃稠軟爛的小米粥取代牛奶來餵養嬰兒,作為最重要的營養品;小米菜園裡的VuVu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敲槌,壓揉出又黏又綿的小米麻糬;排灣族奶奶用野薑花葉包裹假酸漿葉、再隨手取當日的地瓜與肥豬肉裹進小米送蒸,那蒸出來剛剛好的黏度混合著豬油的香氣與地瓜的甜味,令人咀嚼難忘。

圖片提供/林益仁

小米如此重要,但卻被原生地的島民給遺忘。在歷史脈絡中,小米被水稻、雜糧給取代,從黃澄澄的島嶼逐漸變色,甚至遺忘它可能是最適合台灣本土種植的原生種植物之一。它也曾經是原民狩獵隨身的食糧、遷徙時被唯一珍藏帶走的珍寶、更是祭祀與敬重的祭神穀物。有多少人知道收成的小米,有哪些品種和形狀?種下去的小米會變色嗎?新鮮採收時的小米不是褐色、而有非常精彩的色階?抑或是我們味蕾對小米的認識,可能停留在一碗小米粥的滋味,又知道小米與哪些根莖類植物一起熬粥可以煮出濃濃奶味?

圖片提供/林志忠

今年,我們將為它發聲!以日常的步調、原民的情懷、VuVu們與部落耆老長者們的智慧與分享,延續我們對保種的堅持,談祭典、談飲食、談文化、談釀酒、談部落族群,以及台灣地理環境、歷史脈絡…,知道它為何具備如此神聖性。我們邀請了更多手作釀造者、文化傳承者、飲食料理學家、自由農夫夥伴、保種專業達人們、堅持嘗試的復耕者,一起來共襄盛舉、分享他們從小米學到的智慧、參與這場盛會。在原住民採小米的高歌中,我們聽到了因為小米而存在的豐富生態鏈的歌詞、先人對天地的順應與尊敬,這些都在在說明小米與部落生活密不可分;只要我們認識這未來超級食糧小米多一點,我們將有機會將黃澄澄的小米端上桌、田間復耕,成為日常,並且再度成為主食。

━━━━━━━━━━━━━━━━━━━━━━━━━━━━━━━━━━━
專題將分這三主題:小米儀典與文化、小米保種與復耕、小米產業鏈與未來。
━━━━━━━━━━━━━━━━━━━━━━━━━━━━━━━━━━━━

◍ 粒粒皆神聖 01 ◍
▎從小米,到儀典與文化   ▎

一塊小米餅,是原住民重要的占卜餅、全世界才有的傳統飲食文化?小米專家林志忠老師長年沈浸投入在原住民耆老的小米田中及研究中,深感近年小米文化消逝、傳統儀典也扭曲。他從「神聖的蛻變——小米的正名之路」談到「返穀,神人盟約物——小米餅背後的文化、時曆、祭典與生態」,與我們分享小米的森林月亮曆、小米正名與族語之間緊密關係、參與的世界文化遺產級的小米聖山祭典帶給他的衝擊、以及小米獨特的靈性與野性,以及其所帶動的生態多樣性等精彩面向。

01

 

 

圖片名稱

 
八八風災時,霧台鄉長顏金成希望把魯凱族的小米品系一一找回來,請林志忠將手上魯凱族留下來的小米,進行保存復育及正名。然而林志忠老師作小米與部落的研究訪談,他發現原本的小米會因為強烈的歷史背景、遷移等原因而從這一個小米名、改成另一種小米名。
 

02

 

 

   

圖片名稱

 

返穀,神人盟約物——小米餅背後的文化、時曆、祭典與生態
為何各族都說小米深具靈性?「因為它一直在變化,萬年前,小米祖先就是狗尾草,兩者雜交混種,野性的基因因此滲入,代代相傳,光是田間雜交就有3-5%,因此小米具有野性、包容力大、適應氣候變遷的能力也強。」

 

◍ 粒粒皆神聖 02 ◍
▎從小米,到保種與復耕   ▎

近年小米復育意識抬頭,各地開始開花散葉,這次邀請到阿之寶團隊帶領人陳秀美、小米花圃計畫推動者Nieqo Soqluman、小米方舟計畫主持人林益仁、慈心花東專區主人簡郁娟聊「計畫性小米復耕之路,遍地開花」,透過參與投入、分享目前保種範圍、大小、復育狀況。另一部分則由林試所植物園組長董景生分享今年台北植物園的小米策展計畫「與卡里布安部落,一起採收布農族珍貴小米」,小米於城市中復耕的成果以及如何的景緻。

03

 

 

圖片名稱

 

計畫性小米復耕之路,遍地開花
對老人家來說,小米的味道是充滿記憶的,然而只要有老人家過世或生病,就會有些品系即將消失,或是遇到銹病,那品系就流失。因此開始有些組織、團隊、部落族人有意識保留小米品系、並展開珍貴的小米復耕計畫。

04

 

 

   

圖片名稱

  台北植物園。國際小米年展覽:與卡里布安部落,一起採收布農族珍貴小米
如果都會區裡,栽種小米,會是什麼樣的小米田風景?林試所植物園在台北植物園展出「國際小米年——傳統穀物與部落文化」展覽,就在民族植物園區中,嘗試採用呼應部落的生態多元性栽種方式,種植來自卡里布安村提供的布農族小米種原。
 

 

◍ 粒粒皆神聖 03 ◍
▎從小米,到小米產業鏈與未來  ▎

小米缺貨、賣不出去?價格飆漲?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到底中間出現哪些問題?有怎樣的潛力與機會?這次邀請到:阿里山茶山雜糧產銷班劉南英分享「你用、故我在——鄒族『茶山良食』的原生種復振!」、台灣原味吳美貌聊「小米產業鏈——生態價值提升,讓小米成為部落經濟主力」、台灣麵包師傅吳寶春說「顛覆麵包思維,揉捏小米原生滋味」,一起來談談小米的料理運用、加工銷售,以及小米遭遇的困境與與潛力。

05

 

 

圖片名稱

 
八八風災時,部落的連外道路中斷、資訊中斷,族人的存糧不足時還需要到深山尋找食物,讓產銷班產生了決定性的重要思考——就是要生產糧食作物,養活自己、族人,做到提升糧食自給的基礎。
 
 

06

 

 

   

圖片名稱

 
小米加工——顛覆麵包思維,揉捏小米原生滋味
「每個國家都開始重視自己的糧食自主率,」吳寶春希望透過以麵包呼應小米年,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原生種植物、有意識的復育小米,「小米是未來面對環境變遷的未來食物,在栽種時耗水量低、收成短,然而卻很少人使用、認識它。」
 

07

 

 

圖片名稱

 

小米產業鏈——生態價值提升,讓小米成為部落經濟主力
有了珍貴的種原,各地部落也開始進行小米復耕,然而,因本土小米價格敵不過進口小米,以及栽種上需要大量人力,許多有志青年最後棄耕。台灣原味吳美貌曾問部落族人為何不種植小米,原來他們不知道要將小米銷售到何處...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