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米年|2023種子生活節
[ 2023 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
【國際小米年06】小米加工——顛覆麵包思維,揉捏小米原生滋味
「吳寶春麥方店」吳寶春師傅說,會開啟使用小米來製作麵包的契機,源自於品牌原初的想法——「我喜歡,以麵包閱讀世界」為信念來閱讀世界。「我很喜歡這句話,希望能讓這句話賦予更大的意義,透過策展的概念,將台灣的麵包帶往全世界、也將全世界的麵包帶往台灣。」
揭開小米麵包創意之旅 部落的啟發:敬畏及感恩
「吳寶春麥方店」吳寶春師傅說,會開啟使用小米來製作麵包的契機,源自於品牌原初的想法——「我喜歡,以麵包閱讀世界」為信念來閱讀世界。「我很喜歡這句話,希望能讓這句話賦予更大的意義,透過策展的概念,將台灣的麵包帶往全世界、也將全世界的麵包帶往台灣。」近年開始進行台灣五種鹽的策展「台灣風土鹽可頌」,開始認識台灣各處代表性的風土鹽,今年呼應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推動的「2023 國際小型穀物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將台灣小米、高粱,台灣原生植物山芹菜、刺蔥、台灣香檬及台灣土肉桂等 4 種台灣原香融入麵包,當中又以小米為主研發十款新產品。
「每個國家都開始重視自己的糧食自主率,我們雖只是麵包店,但希望透過這些方式來呼應小米年。」希望透過麵包,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原生種植物。「小米是未來面對環境變遷的未來食物,在栽種時耗水量低、收成短,然而卻很少人使用、認識它。」因而希望推出這一系列小米麵包,讓更多人有意識的復育小米。他們特別造訪了台東魯凱族的達魯瑪克部落,給寶春師傅很大啟發,「原住民狩獵時,會感謝獵物犧牲生命來延續自己的生命,以敬仰的方式膜拜。」這樣對萬物虔誠的心念,讓他分外感動,「這讓我覺得,對於每種不認識的食材,更應該帶著這樣敬畏及感恩的心情去面對,怎樣將這些珍貴的食材延伸加工,讓更多人使用它、投入栽培行列。」
從田野到麵包架:烘焙中保有小米原始風貌
在製作上,擔任吳寶春麥方技術經理林翊臻師傅分享,小米要好吃,困難度極高。一開始拿到小米食材,她聯想到小米粥,第一個想法是先將小米與糖做結合,又將小米丟到麵團裡製作純樸的貝果,接著則將小米粒做成餡料放在麵包裡,她說,通常為了製作方便,會將小米全部打成泥,看不出形狀,然而會想要保有部分小米顆粒狀,是因為拜訪族人時,他們對於部落推廣小米的意識,希望讓吃到這款麵包的小朋友們,能知道小米長什麼樣子,不要忘記及延續部落文化。那時她聽到非常感動。
他們使用台東9號小米製作,因為小米沒有筋性,與麵粉的特性有差,研發兩個月,過程中一直失敗,最後覺得專業在麵粉上,應該將掌握優勢,於是她調整方向,將麵粉當做基底,融合小米的元素,去找到表現最佳的最搭公約數。像是當中一款以印度Naan餅為靈感的「台灣小米Q餅」,比例上做到小米比例上的46%極限,運用小米特性呈現口感,咀嚼時能咀嚼出淡淡的湳由香氣與彈牙口感。
另一款「台灣黃金司康」,使用低筋麵粉與小米結合,使用100%小米製作,混合著少許奶油,烘培後表面呈現如乾旱大地般自然的龜裂紋路,非常討喜,咬下去併發奶油混合小米的純粹香氣,雖然濕潤度與以往熟悉的司康口感不同,然而豐富層次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在研發試作過程中,糯性小米與梗性小米的使用也影響麵包成效,以黃金司康來說,使用糯性小米的司康在烘培後龜裂感相對好看許多。此外,小米非常適合與根莖澱粉類的食材搭配,甘甜香韻,也誒非常適合與糖做結合,可以引出小米獨特的香氣。
小米山芹番茄起士以部落的野菜排骨湯為靈感,以加入了煮熟小米和小米粉的麵團為基底,混入燙熟的芹菜葉、油漬番茄拌勻,最後加入山芹菜梗做味道提升與增加濃郁野香,口感Q彈軟潤,十分討喜。小米刺蔥餐包、小米刺蔥脆腸則是取部落常用的香料—刺蔥籽搗碎成粗粒狀混入麵糰中,在小米刺蔥麵包裡咬到刺蔥籽碎粒時,滿口異香四溢,小米刺蔥脆腸則呈現出刺蔥與肉香融合的驚喜滋味。
部落智慧孕育小米酸種麵包 配方共享與文化延續
此外,這一系列麵包製作還包含台灣小米酸種麵包、台灣黃金司康、台灣小米Q餅、粒粒小米貝果、高桂包、檬檬奶香和福爾摩沙土肉桂捲。師傅們笑著說,這系列難度最高的,就屬小米酸種麵包了!無數挫敗後,最後與排灣族及布農族族人請教,再重新調整比例、溫度、發酵程度,製作出來的酸種帶有獨特的梅子酸香氣,外層有嚼勁、內層Q彈帶有小米的甜味,總算推出自己滿意的口味。
他們分享,台灣小米黃而小,製作出來的麵包非常漂亮,具有台灣小米獨特的風味,這是國外進口小米所無法比擬的珍貴。「吳寶春麥方店」思考為了推廣小米,他們開放配方回饋部落廚房,透過這些配方有更多小米產量需求,直接推廣小米、意義更大。
[專題]
點擊下圖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