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環境

[ Environment ]

環境
首頁永續設計環境老派草本新潮式,更親近小農土地:看億達小姐如何慢慢釀出一種草本生活日常

老派草本新潮式,更親近小農土地:看億達小姐如何慢慢釀出一種草本生活日常

2025.07.21
圖片 - 億達小姐(苗栗銅鑼/億達草本)
文字 - 億達小姐(苗栗銅鑼/億達草本)
文字 - 億達小姐(苗栗銅鑼/億達草本)
圖片 - 億達小姐(苗栗銅鑼/億達草本)

從一塊草本皂、一顆喉糖開始,她慢慢找回與土地的關係。走過偏方的質疑與品牌的老化,億達小姐以抹草、杭菊、紫蘇、埔姜,重新詮釋老派草本的生活感,連結在地農友與草本智慧,釀出屬於銅鑼的草本日常。

我與客家草本的緣分

「億達草本」坐落於苗栗銅鑼純樸客家小鎮,早期客家人靠山吃山,生活較為貧脊,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身體有些狀況,總會在山邊田邊摘採一些青草,做簡單的應用食補。傳承自客家長輩的傳統草方,小小不起眼的一株草,積累了前人智慧,但隨著時代的演進,人們對於草本文化的理解也越來越陌生,甚至遺忘,近幾年因疫情關係,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傳統草本,例如:魚腥草、紫蘇…等,人們希望以更自然的方式接近健康、認識植物,也因此億達想讓更多人知道草本不僅止大地生長,草本也是有力量有價值的。

圖片名稱
羊耳草(筋骨草)(影像來源/陳安嘉) 

我是承接億達草本的第二代,從高中時代開始,一路從旁協助營運,對外銷售(還稱不上行銷擅長),對內就是處理草本採摘晾曬,最熟悉就只有自家的草本,並非一開始就是熟悉草本的人。

早期從展售會學習銷售,對於草本知識真的是硬記,但追根究底其實是因為我內心一直克服不了草本=偏方,總覺得應該要有科學數據才能夠坦蕩地說話,但實驗驗證不是微型企業能輕易做到的事,即便曾經尋求過協助與意見,都還是卡頓,後來從北漂返家到結婚生子,平淡過了幾年,直到小朋友讀幼兒園,我正式重返工作,雖然面臨品牌老化的困境,但也遇見生命中的貴人。

羊耳草(我們這裡的客庄長輩這麼稱呼,普遍稱為筋骨草,又名白尾蜈蚣草),可以稱之為億達草本的本命草,自長輩經驗傳承,父母開始以羊耳草做為草本皂的配方,這支抹草美容皂也成為億達草本第一支品牌商品且一賣近30年不斷,在皂品產出第十年,父親想著要開發喉糖,經過多方諮詢,找到了願意打樣生產的廠商,經過來回打樣測試,終於產出八正喉糖。

圖片名稱
億達草本起家商品:抹草美容皂,皂上刻的是桐花。(影像來源/陳安嘉)

初上市就獲得客家特色商品輔導,改變包裝提升質感,獲邀參加客委會客家特色商品展售會(在南港展覽館),八正喉糖成為暢銷黑馬,攤位前總是擠滿試吃購買人潮。當時我想著「八正喉糖要進誠品!」當有了這個願,能量就帶著我往這個方向去,不久後有幸在業界前輩推薦下,成功打進誠品知味,至今已17個年頭,因著誠品也建立了許多固定客群以及海外客戶,也開發了更多質感通路,例如:台南林百貨,八正喉糖也是從林百貨成立之初就上架的商品,因著這些質感通路,億達收穫更多的是無形品牌宣傳能量。

在一次活動中長輩一句「杭菊不能做喉糖嗎?」我直覺回應:「沒有不能做,主要是生產門檻太高…」但當晚我卻失眠了,覺得這麼回答太武斷,哪有甚麼做不到的呢。隔天立刻與廠商溝通試作的可能,並拿到長輩提供的原料(杭菊葉),大概一週後杭菊喉糖的打樣產出,風味口感也獲得廠商高評價一次過關,就直接生產上市了,以誠品作為新品露出的通路點,順利推出杭菊喉糖,算是自己第一次與農接近的契機,也打開了對於農產變化可行性的想像。

就在重回職場時,幸運遇見一群有智慧的朋友,前面提到對草本=偏方的卡頓,一位朋友說「歐洲自古就有草藥使用的文化,那對他們既是文化也是生活...」就這麼一句話,直接點醒我「是阿!為什麼國外的當成寶,我把自家的當成草?」自此後我再也不糾結,全心接受以傳承生活的面向去看待這些在門前腳下的草本植物,也有感對草本智識不足覺得困頓,而開啟了識草無涯的學習路。

圖片名稱
一句「不能做嗎?」點燃念頭,從杭菊葉開始,做出了第一顆接近土地的喉糖。(影像來源/陳安嘉)

傳統草本如何老派新潮化

而智慧之友們也以陪伴的模式協助億達草本成功轉型,將過去僅提供草本商品的億達草本與我擅長的生活感結合,定義為「客家草本生活的實踐者」—以草本為日常,注入了踏實落地的生活感。為了讓較年輕的族群接近草本,嘗試以銅鑼在地物產的氣味作為開發基礎,幸運遇見耐心陪伴產出的廠商,最後成功開發了杭菊/仙草遇見踫米香兩款風味*零嗒(零嗒=客語零嘴)以及以杭菊風味的豐穀飲;與插畫家合作,讓億達草本的面貌從傳統略有年紀,轉身成為療癒風格的清新模樣;參與苗栗縣銅鑼觀光產業協會,與在地業者夥伴們共創了歲時記小旅行、歲時集集市,以創新思維導入在地,以生活為底蘊,帶旅人走進銅鑼街區,與在地共榮,協助執行了連續兩年的集市活動,每當看著走入的旅人,甚至銅鑼在地的面孔,臉上漾著的微笑或讚許的眼神『銅鑼真的不一樣了!』真的會直接緩解籌備過程中的疲憊。

圖片名稱
杭菊遇見踫米香與豐穀飲。(影像來源/邱蓮,蹦邱麗麗)

為了增加集市的豐厚度,我從累積的資源人脈尋找苗栗周邊各行業別具質感的業者們,動線調整配置也是考量再三,因大雨導致地面泥濘,為了讓人能夠舒適愉悅的走逛,找到台中木工廠,勞師動眾載回兩大太空包的木屑鋪在泥濘地上,踩踏的腳感厚軟,不但完全隔絕泥濘,還獲得滿場木香,即便飄著毛毛細雨,但那天所有人都好享受現場霧氣裊裊的氛圍,至今想起仍覺得有感,所有過程都是與夥伴們的一場超完美修練,公眾的事群眾的力量,絕對不是一個人能成就的,這使我習得了『共好』,更是潤養了我生命歷程的豐富資糧。

圖片名稱
億達小姐設計的茶食。(影像來源/陳安嘉)

老派草本新潮式,延續傳統草本的過往風華,讓草本比日常再更多有趣,在一次玩笑話中,自稱「億達小姐」的我突然就成了億達草本的形象角色,後來還以【億達小姐行行ㄚ】為主題設計了銅鑼老街的導覽體驗,走逛後回到億達草本品飲茶食,體驗以草本為底蘊的手作,最後抽一張療癒草本籤,來一籤解方,解一個內心療癒有感,承接億達草本、成為億達小姐,老派也能很有趣。

圖片名稱
億達小姐以自身對於臺灣草本的認識,去設計並詮釋的療癒草本籤。(影像來源/陳安嘉)

有機友善耕作的草本植物能量高

兩年前因為生產遇上了原物料供應短缺,停滯了一段時間,品牌基礎既然以天然為本,那麼我應該先解決會被質疑的各種問題,例如:許多人會質疑杭菊是否有農藥殘留的問題,即便ND檢驗通過,但就是杭菊產業的硬傷。也明知可預見的困難與成本上升,但我還是選擇全盤調整,最終尋得信念一致—尊重植物生長的自然規律,珍惜土地的合作夥伴,就此連結與銅鑼「續緣自然農場」的緣份,雖然續緣一開始也訝異我竟然要收一般直接捨棄的杭菊葉,總之我默默跨過第二道與農親近的檻。

初訪續緣農場,剛下完杭菊苗,二訪時,苗株因大雨、烈日而枯萎了不少,整座田看起來雜草漫漫,心想「這樣能收到足量的杭菊葉嗎?」。

農場主人風平大哥(吳易倚)笑著說出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杭菊還沒枯死,就會活…」一邊蹲著撥開雜草檢視杭菊苗,看他人如其名一派平靜,絲毫不擔心的樣子,乾脆蹲下跟著拔雜草,手上規律拔著草,固定頻率下,人安定了,有種被撫順毛躁的感覺,那天下午我獲得了久違的心靈平靜,此後只要採葉,時間允許我都會到續緣跟採一波。

圖片名稱
續緣自然農場 手摘杭菊芯葉。(影像來源/陳安嘉)

去年夏天日正當頭的時候,天氣實在熱極了,一路跟採、除草,手一靠近植物就感受到一股熱氣,當雜草從土裡拔出來的時候,因田土鬆脫而散發自然好聞的根莖氣與土香,帶著微微的蔘香,不是土腥味,當下我清楚知道,這就是好好被對待的健康土壤。

不施藥要讓植物在極端氣候下長好,真的有難度,相較其他看見蓬發生長的菊田,有機田乍看真的像是荒田啊!但這些存活下來的杭菊植株肯定極具能量與生命力,拉起收成的網袋,菊葉香氣馥郁,甚至有股清涼氣味竄入鼻腔,熱烘烘的腦袋都覺得通透了,能夠安心踩踏在土地上,除了產量依天時略不可控之外,杭菊喉糖真的是一支從風土而來的美好產出。

老派草本新潮式,從紫蘇到埔姜的偶然

走上與農親近,位在銅鑼山區新雞隆「土地本味」的阿誠(楊振誠)也是影響我很深的一位農作者。阿誠看起來木木的,但他內在有著強大的信念—「寧可身體髒,不願土地壞」—直指入心的一句話,而阿誠這樣誠心敬意的對待土地,他的農務產出也回報了豐富的滋味。

有天阿誠問有誰要紫蘇,聯繫後我去阿誠的農場採了整兩布袋的帶梗紫蘇,回來自行處理摘葉、清洗、晾曬,紫蘇梗也沒有浪費,這可是中醫說的疏通行氣的一方,曬乾保留。最後收穫了一批氣味迷人的紫蘇葉,在幾番嘗試後產出了紫蘇風味沙布列餅乾,與一般耕植的紫蘇相比,阿誠的紫蘇氣味濃郁,即使留著展示的紫蘇花穗,放著兩年也是香氣韻味之好,我想這與土地的健康絕對大有關係,計畫今年再收的紫蘇會多做不同的加工測試,期待將這個拐人鼻息的的*拐息(拐息=客語紫蘇)氣味遠
播出去。

圖片名稱
紫蘇葉晾曬與枝梗。(影像來源/億達小姐)

在與農親近的過程中,大概就從紫蘇開始,我慢慢走向臺灣草本「老派草本新潮式」,讓草本不只是陳舊的過去式,草本也能夠以嶄新優雅的姿態走上舞台,期待現代人能夠與自然共生平衡。當時阿誠也介紹了農場裡幾種有氣味的植物,其中有一個是埔姜,但當機緣未滿時,只能說雷打不動,無感就是無感。時間一晃一年過去,有天突然在家看到了一棵開著細碎紫花的樹,原來就是埔姜!才發現埔姜香氣真好,從葉到花都有,立刻腦袋的小宇宙開始轉動了,在一個失眠夜,我把埔姜炒成茶,茶氣氤氳、滋味潤和,突然又是一件有趣的產出了!

圖片名稱
自家種的埔姜。(影像來源/億達小姐)

從原料研發,重新認識草本與土地

直接從原物料開始研發,而非使用現成品,因為原物料會因為經過加工而有不同風味呈現,也是這幾年矇著頭撞出來的小心得,開發真的是一件我最喜歡的事。2023年獲得水保署農村好店的計畫支援,億達草本正式走向實體門店,拆解自家倉庫的那一天,既是破壞也是建設,隨著該發生而發生,所有的發生也都有再學習的必要,我非常感恩。

因為與農親近,這幾年身邊慢慢認識了許多有機、友善小農,這些在我眼前的有機/友善農業,作物生長速度慢,田地也沒有細緻美好,但隨天時成長的真實模樣、農夫尊重自然的謙卑,重點不在有機無機,而是凡事都該適時適度適量,順著天時當時也當食,這也是善待世界、生活的土地,從自身做起最原始最簡單的方式。

圖片名稱
億達草本正式走向實體門店。(影像來源/陳安嘉)


<本文經「青芽兒」授權刊登,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原文《老派草本新潮式,更親近小農土地》刊載:青芽兒2.0版,no.17絮語>

|核稿編輯:梁程穎|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