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自己的老屋自己修

[ Renovating Your Own Old House ]

自己的老屋自己修
首頁專題自己的老屋自己修【自己的老屋自己修01】成豐社區講堂:延續舊情感,開拓新文化

【自己的老屋自己修01】成豐社區講堂:延續舊情感,開拓新文化

2024.05.06
圖片 - 成豐社區講堂、蘇明修、林昀熹
文字 - 林昀熹
文字 - 林昀熹
圖片 - 成豐社區講堂、蘇明修、林昀熹

走在嘉義六腳鄉蒜頭村市場與店家聚集的老街上,一處擁有寬敞立面與綠草如茵開闊庭園的木構老建築,清新而條理分明,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忍不住駐足相探。

碾米廠變身文化講堂

這是「成豐社區講堂」。老屋原為「成豐碾米廠」,是創建於1932年、屋齡超過90年的日本昭和時期住商混合閩式建築,碾米廠經營了三代,至1998年歇業。2020年獲得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補助45%經費(目前暫無辦理),在專長古蹟與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及木構造建築的雲林科技大學蘇明修副教授的規劃設計下,於 2023年3月28日整修完成揭幕,以社區藝文空間的新定位重新開放。

成豐社區講堂有三個空間,中央的明間為產業文化展示及講座空間,環繞四周的牆上藉由碾米廠保存的老件文物:一層樓高的桿秤、店面存放紙鈔票券的珠寶盒、米袋、升斗盒⋯⋯,細細品讀老建築與六腳鄉的故事。左次間為作家莊文松經營的獨立書店「春葵書咖啡」,新舊文史類書籍、二手 CD、咖啡,以及當地人手作的餅乾,充滿藝文氣息;右次間則正規劃未來做為民宿體驗空間。

圖片名稱
左上/展示間牆上的老件訴說碾米廠故事。左下/書店通往米庭的門的造型就是把糙米存筒倒過來。右/拆除閣樓的中央空間,上方以點狀燈光呈現米粒意象,也讓木質樑柱被清晰看見。

修舊如舊,融入現代不著痕跡

老屋主人是碾米廠第三代黃權貴與張玉美伉儷。講堂執行長張玉美談起修復的起心動念,她說,停業後,近兩層樓高的碾米機經久不用便藏污納垢,他們無力維護又不捨丟棄,便四處探詢是否有人願意收藏(最後送到屏東);同時也思忖著如果把這棟祖厝打掉,祖先的歷史紀錄就都消失了,因而決定要在自己這一代手上整修,讓兄弟姐妹與子孫日後有個喜歡回來的「家」。

這樣的意念與訊息散佈出去之後,不久朋友即引薦了建築與文資專業的雲科大副教授蘇明修,於是想法得以化為實際行動推展。

蘇明修經過調查研究、爬梳歷史、商業行為與鄰里關係後,以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整修,所有竹子立柱都被保留,穿斗式屋架的木質梁柱也一一拆下整理上色再放回原位; 編竹夾泥牆則保留竹片,刨除泥灰後,照原作法填上新的稻殼泥土,最外層依傳統工法抹上混有麻絨的白灰,不上任何塗層,觸感卻光滑無比,令人讚嘆傳統工藝之精妙。

圖片名稱
上/編竹夾泥牆中的竹片全數保留。圖為修復中、刨除泥灰後的竹片牆面。右下/成豐碾米廠原初的編竹夾泥牆。左下/穿斗式結構木材都保留,作為固定用的藤箍仔則依原樣式逐一換新,兩側次間閣樓有透氣窗開向中央明間。

中央空間還是做了些變動,因作為展示廳,在屋主同意下將閣樓拆除,拉大高度。蘇明修表示,老建築要活化就必須加入符合現代使用需求,但又不能影響整體架構,需要有細膩的平衡。因此他將洗手間、冷氣管線等現代設備,規劃在後方、不搶眼但容易到達之處.甚至連結構補強也不著痕跡地加在老屋後方。拆下來的材料則盡量再利用, 一方面年代相同,視覺能融合,同時達到內體循環,畢竟保存老建築使其能在現代被利用,就是一種循環、環保的概念。

地方人情與生活文化的匯聚點

老屋修復更重要的是賦予它何種定位與能量。張玉美說,剛嫁到黃家時,六腳鄉人口還很多,40 年來看著它逐漸衰落,現在還成了全國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地方註,她說:「我心裡是很憂傷的⋯⋯。」因此張玉美不斷思考如何運用碾米廠空間,結合六腳鄉的優勢,讓人流再來到這裡,故將此定位為講堂、藝文空間,並規劃能讓人留駐的民宿體驗空間,希望藉此帶動周邊的觀光與商業。

這樣的念想彷彿有吸引力一般,將適合的人事物聚集過來。小時曾陪著母親回蒜頭娘家、在台北工作 20 餘年的作家兼文史工作者莊文松,返鄉騎單車到蒜頭村閒逛看見整修中的成豐社區講堂,便想著是否有機會在此實現開書店的夢想,農曆年後發現講堂貼出招租字條,與長年在圖書館工作的張玉美一拍即合,讓講堂因書有了文化基底。

圖片名稱
左/春葵書店外觀及老闆莊文松。右/成豐老屋修復人張玉美。

然而要達到帶動地方的目的,為何一定要花上比蓋新房更費力的精神來保存老屋呢? 蘇明修說,透過老屋保存,屋主可以認識自家歷史,從而找到更深層的自我認同;並且有實質的老建築空間留下來,人們才有真實的體感,甚至歷史生活的參與感,而非在博物館看老照片可相比的。

同時老屋自己會說故事。整理時發現一本賒米紀錄簿,屋主黃權貴說,民國三、四十年代的人非常貧窮,有時收成不好就會來賒米,雖然工整地記下來了,但老頭家也不追討,因為知道還不來皆非願意,且簿上都以「某兄」這等尊敬方式來稱呼對方,令人感到其體貼之意。

而展示廳中的短波收音機,也曾在相同空間扮演要角。由於早年農村沒什麼娛樂,自從擺出了這台收音機,每晚大家吃飽飯就趕到碾米廠來聽《洪熙官與方世玉》之類的講古,一結束又很有默契、不多寒暄地各自回家,形成有趣場景。

圖片名稱
左/原本碾米廠使用的碾米機,已捐給屏東某社造單位保存展示。右上/老屋後方的米庭,此空間作為講堂與後方黃家私宅的區隔, 以保留下來的碾米機零件「糙米存筒」為視覺焦點,保留碾米意象;左手邊的白牆,即為因原本牆壁腐朽拆除而加厚製作以支撐結構。但又不顯眼的新牆。右下/展示廳中的短波收音機。

農民們不僅因著信任,把賴以為生的收穫拿到這裡加工,碾米廠還不知不覺肩負起類似銀行與地方娛樂中心的功能,這樣的情感與生活的連結,也是成豐社區講堂希望延續的精神。

────────────

圖片名稱


老屋整修人
張玉美
屋主黃權貴任職於農會,原於北市圖工作的夫人張玉美,為一起照顧父母而搬回六腳鄉後也仍於圖書館工作;雖兩人都非專職於家裡的碾米廠,但保存祖厝、振興家鄉的心卻比誰都熱切。嚮往木造屋的張玉美,為了修復碾米廠而認識目前只願做木構建築的蘇明修老師,也在老屋後方建造了新式木構造自宅,一次實現兩個夢想。

圖片名稱
閣樓拆除後橫梁上方蘇明修以點狀吊燈營造米粒的意象。

對於想要整修自家老建築的人,張玉美有什麼建議呢?
調整修復心態,彰顯保存價值

「要有『錢』!」她哈哈一笑說,指的是要有「因應無預期支出」的準備。成豐就遇到兩個「意外」,一是沒想到地基那麼淺,因此加深補強;二是傾斜的老屋扶正後反而牆柱分離,分開的牆磚就必須打掉重砌,這些都是始料未及卻又必須處理的。蘇明修也表示,老建築的整修無法歸納出公式,但不要先被技術問題困住,只要找到懂得歷史建築的專業人士,都可協助評估並提供處理方式,只是要保持耐性和變通的柔軟度,畢竟老建築整修是在舊有架構下進行,和根據需求從零開始設計新房子,在心態與思維上是完全不同的。重要的是應該先思考將老屋留下來對家族、地方能提供什麼幫助。成豐社區講堂即是很好的例子,透過老屋保存,原本匯聚舊時人際與產業網絡的生意場域,成了新的文化場域,為地方開拓新的人際與產業網絡,如此,保存活化的價值就得以彰顯。

Project Info
成豐社區講堂
地點:嘉義縣六腳鄉南宮路140號
老屋前身:成豐碾米廠

 


|本文轉載自《實構築》季刊 vol.18〈綠場所〉|
〈綠場所〉企劃:Green Media 綠媒體

實構築季刊期許自己是一本如鏡子般的光滑潔淨、足以將真實如實地反映出來的刊物。由此理念出發,《實構築》創發出自己獨特的編輯風格,以具有穿透力的方式報導和評論作品,以及論述建築。它是季刊,每三個月發行一期,內容中英文並置,且紙本與網路實虛形式並行,讀者可以實體整期閱讀,也可以透過網路介面動態地收看到最新報導,同時也讓國外讀者可以輕易地接觸到。

官方網站:https://archi-tec.com.tw/
Facebook:實構築季刊


[專題]
自己的老屋自己修

點擊下方圖片看更多文章

圖片名稱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