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25島嶼構築新銳建築展

[ The Process ]

2025島嶼構築新銳建築展
首頁專題2025島嶼構築新銳建築展竹構築的山海共鳴|第四屆島嶼構竹展東岸新篇 定義「真實的建築」

竹構築的山海共鳴|第四屆島嶼構竹展東岸新篇 定義「真實的建築」

2025.01.13
圖片 - 葉育鑫、綠媒體
文字 - 馬萱人
文字 - 馬萱人
圖片 - 葉育鑫、綠媒體

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導、「臺灣竹會」主辦的構竹展,今年來到了第四屆,而且展場由西岸移至台東,希望能讓當代竹構遍地開花。繼第一、二屆注重結構與竹材接頭的突破,第三屆希望打造「島嶼構竹」,第四屆延續同一主軸,並進一步定義「真實的建築」。策展人葉育鑫與顧問陳建同,一起分享了他們對策展命題的詮釋,以及對六組參展者作品基本設計的觀察。#原住民、#山海環境、#誠實與勇敢,是本屆構竹展的關鍵字。

▐  島 嶼 構 竹 專 題▐  2021第一屆 |2022第二屆|2024第三屆

圖片名稱

▐  2025 策 展 論 述
透過具有島嶼特質的竹構,反思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並藉由重新思考構築的本質,回應所處時代系統性的脈動。

如 細 胞 堆 疊 而 生 ,山 海 之 間 的 竹 勇 敢 綻 放 。順 應 東 岸 莫 測 風 候 ,體 現 竹 之 永 續 與 真 實 。


圖片名稱
實構築經驗與整合工法

▐  策 展 人 簡 介 :葉 育 鑫
「初樸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兼任講師。曾參加2021年第一屆「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作品《竹粼》參加2021年第一屆「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該展獲2023年IF國際設計大獎。第三屆與第四屆則以策展人的身分參與構竹展,期許透過具有島嶼特質的竹構,反思我們與環境的關係。

 

圖片名稱

▐  顧 問 簡 介 : 陳 建 同
「與木製研」創辦人,成員具有建築、工業設計、造型藝術、室內設計等背景,都喜愛木材、竹材等自然材料。團隊除了能設計作品也具備施工能力,擅長整合各種工法。在第一、二屆構竹展,他們是合作施作者(作品《翩翩》與《竹軒.天井》),第二屆為設計者,作品為《北門翼》,第三屆則搭配展出創新接頭。


Green Media(以下簡稱GM):首先想請教策展人葉育鑫先生,你在這一屆島嶼構竹展想探討「更真實的建築」,其中的脈絡是?

葉育鑫(以下簡稱「葉」): 前三屆構竹展是在西部的嘉義、雲林與新竹等地舉辦,這一屆,主辦單位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希望我們來到台東的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這個基地提供了很好的涵養與能量,周遭還有悠久的部落文化,所以大家也欣然接受、一起到這裡打造新的竹構。說來台灣東部一直是很多特別的人嚮往的地方。

有些人的確是想逃離西岸的工作與社交環境等等――我暫且通稱為「人類文明體制」。但在我眼中,他們敢跳脫保護到東岸去、面對更多的大自然挑戰,其實是有勇氣的,是很真實的人。

我邀請參與這一屆構竹展的建築師,基地都在台東或是常有案子在東部,就是這樣的一群人。我深信他們創作的竹構築,也將會是「真實的建築」。

為此,我寫下了一段策展人的話:

❝如同細胞在堆疊生長,開展成型,有勇氣突破制約,順應自然綻放。
因應不馴,在真實的風候下,更真實的建築。❞

 

GM:「如細胞在堆疊成長……」這一段話,請你再多詮釋一些。
葉: 這是一種形容。細胞堆疊的過程中,會受到外力或引力影響。它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去突破框架與制約,才能成長。
台灣東岸比起西岸正是得面對更嚴峻的挑戰,東部的颱風與地震通常就是比較多。我觀察東部的建築師得更順應自然,因此也有機會展現真實的構築。這跟在什麼都好好的環境之下,以學院派或技術導向模式做出來的建築,會有點不一樣。

藉著東岸真實的竹構,勇敢突破建築制約

在如此劇烈變化的環境下,如果東部建築師能以竹子這項原始材料,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竹構,也許他們會比較不需要那麼文明的知識體系。
抱歉我用了「文明」這樣的字眼,我覺得那就是現代社會的某種制約。假設有人勇敢地想要突破這些制約,我認為這對現代建築來說是很好的。

本次策展希望東部建築師能以竹子這項原始材料,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竹構。

GM:這很有意思。而且你這次還邀請了多次參展的建築設計師陳建同擔任顧問,應該也是有些理由?
葉: 陳建同在2021至22年的第一屆構竹展是合作施作者(作品為建築師王喆的《翩翩》、建築王銘顯的《竹軒.天井》),第二屆成為設計者(作品為《北門翼》)。第三屆他沒有直接參展,但因為那一屆與「世界竹會」在台灣舉行的年會搭配舉辦,他和團隊也在陽明交通大學會場,展示了他新研發的竹構接頭。

擁有這麼多實構築經驗與整合工法的能力,陳建同可以很快地協助大家看出發展中的竹構有哪些問題。他已經不只是單純的建築創作者,而是同時具有設計與施工能力的執行者。所以,除了這幾年一直都是構竹展顧問的「台灣竹會」前理事長甘銘源、現任理事長許倍銜,以及結構技師陳冠帆,還會加上陳建同一起為各組提供建議,用不同的視角來看這次的作品。

概念會議暨工作坊,由構竹展顧問的「台灣竹會」前理事長甘銘源、現任理事長許倍銜,以及結構技師陳冠帆,本屆顧問陳建同一起提供實構築經驗與整合工法。

GM: 那麼,請教一下陳建同先生,你了解了葉育鑫的策展理念後,感想為何?
陳建同(以下簡稱「陳」):策展人這次邀請了熟悉東部的建築師參展,我的感覺是竹構造到了現在、這個展到了這一屆,真的是多元發展的階段。因為竹構不像木構造、土構造,已經有很成熟的機制,竹構還在完全能找出各種新可能的時期。建築師可以把自己原有的專業與想法,再跟竹構結合。

加上經過前幾屆的竹構人才培育計畫,有經驗的建築師可以協助剛加入的夥伴,更加強他們作品的特色,試試看新的竹構還能跟別人有什麼不同。

GM: 這一屆的策展主軸是「真實的建築」,相對來說,你認為什麼是「不真實的建築」呢?
陳: 我只能說,這是某些設計師的狀況,他們的東西往往有很多包裝。他們在提出建築設計時,好像並沒有真正誠實地面對材料、工法或結構,就把只存在心中的想像讓別人施作。這樣的結果總會讓人覺得怪怪的,最後的作品和他想像的東西似乎沒有整合起來呈現,這就是我覺得相對來說不太真實的建築。

我比較期待看到的是,一位建築師到底怎麼想的?怎麼做出各種決定?最後又如何將建築誠實地蓋出來?

葉:我覺得陳建同回答得非常好,他提了好幾次「誠實」。一座建築是否誠實,其實大家多少感覺出得出來。以過多的語言去形容某個建築也很容易加油添醋、把真實藏在背後,就是夾雜了包裝。

在我看來,台灣東岸――相較於我們大部分人生活的西岸,有更多場所能接觸自然、原始,應該是更有機會接近真實,也有機會探索真實的竹構築。

圖片名稱

GM:請問兩位,對這次參展的六組建築團隊回應策展主軸的基本設計,又有哪些初步的觀察呢?
葉: 像是建築師王柏仁從西部移居東部之後,最直接面臨的考驗就是颱風,颱風一來他住的地方樹會倒、養的牛會受影響、環境會被破壞。這樣的生活,讓他能重新看待建築、竹構的障礙還有哪些。

2025島嶼構竹展六組建築團隊基地分布圖。

王柏仁組,結合阿美與太平洋群島竹工藝

同時,王柏仁在這裡認識了阿美族等原住民朋友,向他們學習以黃藤來編織背包等工藝等等,將來也有機會運用在竹構上。

陳:王柏仁本來就是很有經驗的建築師,到了東部,又可以將自己的專業與部落等社群的活動與技術結合,再真實反映到他的竹構上。我覺得這滿有趣的。

葉:他就是一個不怕挑戰的人。這次參加構竹展,他將作品《米拉杜竹構船塢》的基地選在台東市活水湖濱海。這裡是最前線要面對颱風的地方,王柏仁直接以竹構迎戰。
此外,他和海岸阿美族曾經與「台灣支架大洋舟協會」(Taiwan Outrigger Canoe Club,簡稱TOCC)合辦國際活動,分享了航海文化、大洋支架舟與構築工藝等。

來自夏威夷的原民朋友也會以藤編等自然材質工法,來固定竹構節點,這跟阿美族很像。王柏仁因此希望把這樣的傳統技術與現代竹建築做個對話,一起來對抗大自然看看。他這座海邊的竹構船塢會有收納與整備獨木舟的功能,同時也是民眾交流的空間,我覺得這是這件作品的利基。

圖片名稱
竹管烤彎工法,竹稈原始的樣子,經常不是筆直的,因此無論設計上需要直管或彎管,「烤」竹子都是必須學會的技術。

簡志明組,與部落、志工、學生高度合作

「臺灣義築協會」的重要成員、建築設計師簡志明,則是蠻親近台東卑南族等部落,雙方常常有生活上的連結,協會因此獲得了一些原住民祖先留下來的智慧。這個團隊另一個特點,是常跟不同的單位合作建築,過程中就能收納各種人力,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所以他們在工法設計上,需要能統整、包容這些不同的人力資源。

例如,簡志明為這次參展的《第三空間》,會以竹製的圓形集束環作為元件,製作與教學過程希望能簡化,各種能力的人都能施作。專業的施工團隊主要是專心處理接頭,這整座竹構就能大家一起構築起來。之後,參與這次竹構的人,將來還可以繼續參與義築協會和其他單位或部落合作的案子。這樣的志工系統發展成熟,會有機會運用到更多構築上。

陳:義築協會常常到東岸的偏鄉學校做建築,所以在台東有個據點。他們會把西部的資源與學建築的學生帶到東部,像這一屆構竹展,他們就會為台北技職教育系統的高工學生舉辦工作營,實際學習施作。參加這次活動的高中生會對竹構有更深刻的認識,未來也才有機會複製這些技術,繼續在他們的建築設計與生活中多多使用竹子。

簡志明與義築協會,對於建築一直很有社會性的思考。提到他們在《第三空間》中使用的竹製圓形集束環,其實點子來自竹蒸籠。簡志明一向滿喜歡運用現成物,雖然說他這次還要加入自己的設計,將蒸籠的組成元素重新調整,處理單元之相接的地方、補強一些鐵件,但這正是這個案子的突破。

葉:補充一下,簡志明這一組使用的竹集束環除了有螺牙等金屬構件,計畫還會用麻繩綑綁、透過木釘固定等。其實每一屆構竹展本來就不排斥各種材質的接頭,當代竹構才能創新。

嘗試使用當地自然素材與竹子結合,工作坊中交流研究細部處理。

柯慕一組,跨界原民、舞踏藝術,靈性充滿

建築設計師柯慕一也常去感受部落的訊息與智慧。像是為了這次的作品《風之歌:石頭的耳朵》,她很早之前就開始蒐集、曬乾白茅。這是當地原住民常用的自然素材,她希望這次能和竹材結合。但柯慕一還曾經跨界到舞踏、戲劇等層面,創作方式很多元。

此外她和義築協會一樣,會請各種志工來協助施工。雖然志工群的技術程度不同,但柯慕一都有辦法讓他們進入某種「狀態」,然後一起施作出構築,而且細部處理都很細膩,這是慕一很有魅力的地方。

至於結構上,這件竹構的頂部想做成兩個純粹的圓形,中間有交會處。我覺得柯慕一是想藉著這些接觸點,傳遞一些無語的精神性,這個細節是滿讓人期待的。

鄭浩祥組,令人尊敬的卑南族竹構先驅

另一位參展者鄭浩祥老師,本身就是台東卑南族普悠瑪部落的族人。他是非常厲害的傳統竹構工藝家,現在台灣原民部落中還能施作大型竹建築的人,他可以說是很具代表性的。無論是不是原住民的自然界築界朋友,都很推崇他。他很感動我的一點是,他說他之所以喜歡做竹構,是認為如果多加善用竹子,可以減少砍樹。

他在部落成長的背景有一種文化,非常珍惜生命與生態、愛護環境,也因為這樣,他非常受人尊敬。

鄭浩祥團隊的作品《涼亭(卑南普悠瑪語稱kuware ayawan)》地點不在知本森林遊樂區,會設在達魯瑪克部落的「東興社區文化廣場」,希望能吸引更多來台東的訪客,注意到當代的建築藝術展中也結合了原住民竹構技藝。事實上他這次參展也製作了模型等,樂意以現代建築設計手法來與策展團隊溝通。

圖片名稱
鄭浩祥將地點設在達魯瑪克部落「東興社區文化廣場」,希望能吸引更多訪客注意到當代建築藝術展中也結合了原住民竹構技藝。

陳思因組,融會東南亞竹構技術、走出新風格

建築設計師陳思因也是之前做過竹構的人,她曾在峇里島的「Bamboo U」工作,很有經驗。譬如她這次以作品《在在》參展,不只想到概念或工法,而是在思考構造體時也預想其中真實的感受,確認它將來是實際可用的建築。例如,她會將竹構架高、打造成涼爽的亭子,將來在裡頭用餐、做瑜珈等都很適合。

陳:我對《在在》結構的觀察是,陳思因大膽設計了很多層次的複雜屋頂。前幾屆構竹展還在發展,屋面結構多半比較簡化,但陳思因從整個結構到屋面瓦片、接頭、基礎等如何施作都有一定想法,而且各種想像是存在的,再慢慢轉化成她想要的設計,系統比較完整。我認為這跟單純從概念推演出來的空間,不太一樣。

另一方面,之前的構竹展還沒有這麼關注東南亞竹構工藝,多半是以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走在前面的竹構案例、《從竹子到竹房子》等專書為基礎,這些資料與技術比較符合台灣建築界的模式,然後再融參展團隊各自的設計強項,去實驗和凸顯那一組的特殊能力或個性。陳思因擁有峇里島的竹構經驗,這次參展可以融和一些源自東南亞的技術與養分,能分享給大家。

在構竹展中,建築師很真實地看待自己的特質,然後把這些特質透過結構,跟竹子與環境產生新的結合。

GM:但陳思因應該有自己一套的設計與做法?
葉:是的,《在在》的屋頂就滿有表現性的。峇里島的竹構近年朝向竹子柔軟的特性更加發展,屋頂常出現一些扭線等等來表現重點。但陳思因的竹構空間不一樣,有自己的風格。

陳宣誠組,以蝴蝶翅般的薄殼挑戰竹材極限

陳:還有一組陳宣誠團隊的作品《竹蝶》,切入的重點非常乾淨俐落。他設計這一類構築很有經驗了,這一次則是直達竹材的極限,挑戰了一個有點像蝴蝶翅膀的形狀。而且整個造型必須靠竹子本身的力量去撐出空間,要巧妙地將造型與力學達成平衡,成果會是很輕巧的薄殼竹構。

這是很嚴格的要求,重點是還使用了竹集成材。竹子的集成材能不能施作成功,而且是這麼優雅的形態?這必須了解整個加工製程,從材料端做很多測試與保護。木頭很難做到這麼輕薄,如果這一組做到了,就會讓人覺得竹子真的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註:以上各組作品介紹為基本設計,實際作品將有微調,敬請關注後續專文報導。 


圖片名稱
策展人葉育鑫(圖)與顧問陳建同,一起分享了他們對策展命題的詮釋。

GM:說明了六組參展者的基本設計與理念之後,大家是否期待第四屆構竹展,可以達成一些之前未能做到的事?

葉:這一屆跟前三屆,真的是在不同的基礎上做竹構造。在西岸做建築,各種工班等系統都滿完整,東岸的構竹會變得很容易以這種二分法來比較、評斷。但是我心裡想的是,東岸的構築可以拓展出不同的角度,無論大山大海的環境或是原住民文化, 相信都會給這一屆創作者一些訊息,接著再以很真的性格去面對材料、誠實地轉化成竹構造。

我很期待能有這樣的成果,就是東岸的竹構不是一定要非常細緻而已,還要能呈現出自身的狀態,讓竹構築在這片山海之間落地生根。

陳:我的看法是,有些設計師只把竹子當裝飾材,空間裡還有別的結構。而在構竹展,我比較期待建築師很真實地看待自己的特質,然後把這些特質透過結構,跟竹子與環境產生新的結合。這當中有幾百種的接頭、構造等選擇,他們如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做法?這是整件事的靈魂所在,不是為了用竹子而用竹子。

也就是說,一位建築師如何誠實地面對自己、面對構造、面對環境?我會希望大家是真的接納了竹材,然後把它以建築作品呈現出來,我覺得這是最好的結果。

圖片名稱
第四屆島嶼構竹展建築設計師於場勘日合影。

|核稿編輯:劉宜佩|


2025 第四屆「島嶼構竹」新銳建築展 
展會資訊

圖片名稱

|參展團隊|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展區】
共感地景創作/陳宣誠村夢遊牧/柯慕一
桃花島/陳思因
臺灣義築協會/簡志明

【台東森林公園活水湖畔展區】 
柏林建築師事務所/王柏仁

【東興社區文化廣場】
普悠瑪文化工作坊/鄭浩祥
*部分作品實際位置可能有更動,以正式新聞稿發布為主

|策展執行|
初樸建築師事務所

|策展人|
葉育鑫

|結構設計|
原型結構工程顧問公司、各團隊

|照明設計|
偶得設計

指導單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協辦單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台東分屬
媒體協力:Green Media 綠媒體

 

  • 分享
  • Facebook分享
  • LINE分享
  • Twitter分享